大五人格与就业能力关系研究_第1页
大五人格与就业能力关系研究_第2页
大五人格与就业能力关系研究_第3页
大五人格与就业能力关系研究_第4页
大五人格与就业能力关系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五人格与就业能力关系研究文章以200名某大学大学毕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大学生大五人格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系。运用大五人格问卷和就业能力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探讨在大五人格的一般特点研究中,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神经质、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和责任心五方面有无显著差异;在就业能力的一般特点研究中,大学生在自我管理能力、团结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专业技能、求职能力维度上有无显著差异;大五人格五维度与就业能力六维度是否有显著相关;大五人格的五个维度能否成为预测变量进入就业能力的结构方程。1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目的(1)探讨大五人格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系。运用大五人格问卷和就业能力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20.0软件和lisrel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探讨在大五人格的一般特点研究中,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神经质、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和责任心等五个方面有无显著差异;在就业能力的一般特点研究中,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自我管理能力、团结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专业技能、求职能力维度上有无显著差异;大五人格五维度与就业能力六维度是否有显著相关;大五人格的五个维度能否成为预测变量进入就业能力的结构方程。(2)将对在校大学生就业的现状的改善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通过对大学生人格的完善,提高个人的就业能力,从而提高个人就业满意度和学院的就业水平。1.2 概念界定(1)大五人格:大五人格量表采用美国心理学家Costa和Mccrae编制的大五人格量表中文修订版简版,问卷共60个条目,包括神经质、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和责任心五个维度,采用李克特5点评分法,得分越高表示人格特质水平越高。(2)就业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为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而提出的。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主要是指实现大学生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知识技能是否扎实、就业心态是否端正、是否有适应岗位的实践能力等。郑晓明在其“就业能力”论一文中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描述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单纯指某一项技能、能力,而是学生多种能力的集合。”这一概念是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全面包含。 本项目中就业能力问卷参照赵冬自编的就业能力自我评定量表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制订。量表分为6个维度30个项目,采用正反向计分方式,分数越高则就业能力越强。就业能力划分为自我管理能力、团结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专业技能、求职能力。1.3文献综述(1)有关大学生大五人格和就业能力关系研究相关文献的整体情况目前分别研究大学生大五人格、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论文已有一些成果,但是研究大学生大五人格和就业能力关系的几乎没有。笔者就大学生大五人格与就业能力关系在中文期刊数据库进行检索时搜到0篇文献,对大学生大五人格和就业能力分别搜索得到较多文献,其中大学生大五人格相关文献1379篇,大学生就业能力相关文献4105篇。但是对本论文有一定意义的只有三篇,分别是:大学生大五人格、择业效能感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研究、大学生大五人格、家庭因素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大学本科生大五人格与择业效能感的关系研究。(2)有关大学生大五人格和就业能力关系研究相关文献的具体情况这三篇文献发表的时间都较早,所以目前学者们对此方面的研究关注力度还有待改善。具体而言,在大学生大五人格、择业效能感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研究一文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地区三所高校四年级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411名大学生的大五人格特质、择业效能感与职业成熟度进行问卷测量,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大学生大五人格、家庭因素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中,学者郭勇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齐齐哈尔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25个院系大一至大四,文史、理工各个专业本科1092名大学生为被试,拟对影响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大五人格因素和家庭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探寻大五人格与家庭因素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作用机制;在大学本科生大五人格与择业效能感的关系研究中,主要探讨了在大五人格的一般特点研究中,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宜人性维度、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宜人性维度和尽责性维度上有无显著差异;在择业效能感的一般特点研究中,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获得信息维度和职业规划维度上有无显著差异;大五人格五维度与择业效能感五维度有无显著相关。(3)对大学生大五人格与就业能力关系研究相关文献研究的总结从总体上看,关于大学生大五人格与就业能力关系研究极其缺乏,即使单独对对大学生大五人格和就业能力的分别研究很多,但是真正将二者关联起来的微乎其微,相关的研究比较多地涉及到大学生大五人格与择业效能感的研究,停留在个性与主观的关系研究中。此外,关于大学生大五人格与就业能力关系研究几乎空白,鉴于此,笔者试图考虑到就业时学生与企业的对接,较之择业效能感,就业能力更多的包括了专业技能和求职能力等主客观相结合的能力。据此探讨大五人格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系。探讨在大五人格的一般特点研究中,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神经质、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和责任心等五个方面有无显著差异;在就业能力的一般特点研究中,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自我管理能力、团结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专业技能、求职能力维度上有无显著差异;大五人格五维度与就业能力六维度是否有显著相关;大五人格的五个维度能否成为预测变量进入就业能力的回归方程。1.4 选题意义1.4.1 理论意义(1)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企业竞争压力加大,对本科生的能力要求提高。从1999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本科生毕业数量急剧增加,使本科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难,除了社会经济因素以外,大学生自身人格方面的问题也是重要的因素。笔者选择并实施本课题,有利于帮助在校本科生了解自身人格的特点,更好的认识自己,从而找出自身差距,帮助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更好的就业。(2)在搜集大量相关文献时,我们发现对本科生大五人格模型和就业能力关系研究国内外学者较少涉及,若尽力做好此次研究,有利于完善相关学术内容,有利于学术更加完善。1.4.2 现实意义(1)科学测评,提高自我评价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它对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有着特殊的意义。一个能正确评价自己的人,他们能体验自己存在的价值,对自己的能力、性格、优缺点有客观的认识,不骄傲也不自卑。在就业时的自我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自我评价过高,则会对即将从事的职业产生较高的期望,一旦自我评价偏差较大就会影响到就业的水平。大学生经过一定专业知识和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基础课程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评价能力,能够较为恰当的认识自己,了解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但大学生的自我评价一般是概括的,笼统的,是从一个总体的视角下的自我概念,缺乏专业性和科学性。本研究的重要意义之一,就在于利用大五人格这一模型科学测评不同性格维度下就业能力的差别,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2)明确自己的性格,进行针对性训练经过科学的测评,提高自我评价能力,明确自己的优缺点。针对自己的缺点有意识进行针对性训练,利用有限的大学生活,不断改变自己,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3)认清自我,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时对自己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不清楚自己的性格,盲目的跟风,将自己的目标定位为在发达地区就业,薪水高。不清楚自己的性格适合做什么职业,在企业对毕业生进行选择时,往往很难达到企业的要求,即使勉强进入了企业,也不能在工作中找到快乐,始终觉得压力很大,能力不足。这主要是由于大学生对自身性格以及适合什么样的工作认识不足导致的。因此,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帮助本科生了解自己的性格,适当降低自己在就业时对于职业、薪酬、行业、地域等的期望,而选择适合自己,能发挥自己长处的工作,进一步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竞争力。(4)树立长远目标,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在刚刚就业时,往往是盲目的,并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盲目追逐导致职业生涯错位是很可怕的,确立职业发展方向一定要知己知彼。笔者进行上述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让大学生能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提高就业满意度。当今的大学生除了发挥专业优势,牢固学好经济类和管理类相关课程,普遍的英语、计算机知识之外,还应该根据专业特点进行职业资格考试,应该根据本身和外部就业市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自身和学校等周边的有利条件,审时度势,不断进行自我完备,迎接挑战。在此基础上,该研究让大学生对自己性格中优势部分和劣势部分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在大学学习生活过程中对自己性格中的优势有更好的发挥,使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有更好的发展。针对自己性格中的劣势不断寻找机会对自己进行训练,最大程度地弥补自己的劣势。(5)抓住机会,减少从众行为人格主要与人们选择的职业类型及在该行业中的业绩表现有关,每个人的人格特点都不同,确实存在着某些特定类型的人更适合于做某些特定工作,并且比其他人在该行业中表现得更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大部分人眼中的好职业不等于每个人在其中都能发挥自己的能力。研究大五人格中不同人格维度对就业能力预测,并根据实际情况发展学生在人格方面的优势,从而能够获得在就业上的成功,本研究的意义也在于此。1.5 研究过程及假设1.5.1 研究过程(1)研究对象在某大学选取200名大学毕业本科生作为本研究的对象。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182份,有效率为91%。主要统计学特征见表1。表1 研究对象的主要特征男女合计专业文科4260102理工科544498合计96104200(2)研究工具大五人格:大五人格量表采用美国心理学家Costa和Mccrae编制的大五人格量表中文修订版简版,问卷共60个条目,包括神经质、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和责任心五个维度,采用李克特5点评分法,得分越高表示人格特质水平越高。问卷信度和效度良好,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就业能力: 在本项目中就业能力问卷参照赵冬自编的就业能力自我评定量表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制订。量表分为6个维度30个项目,采用正反向计分方式,分数越高则就业能力越强。就业能力划分为自我管理能力、团结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专业技能、求职能力。其中赵冬自编的就业能力自我评定量表,该问卷已公布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半信度系数为0.7,维度信度系数均在0.52-0.78之间。(3)研究程序施测方式。采取团体测试和个人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对被试者发放大五人格问卷和就业能力问卷进行施测。测试时使用统一的指导语、答卷纸,采用统一发放、当场回收的方式,要求被试者全部匿名独立完成两个测试问卷。测验时间大约为30分钟。数据处理与统计。将测试数据输入计算机后,应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和管理。使用结构方程方法,对大学生大五人格和就业能力的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1.5.2研究假设根据已有的就业期望与就业现状关系的研究,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H1:不同性别的大四学生在大五人格的各个维度中,宜人性、外向性、神经质维度有显著差异而尽责性和开放性无显著性差异;女生在大五人格中的外向性、神经质和宜人性人格倾向平均数均大于男生,尽责性人格倾向平均数小于男生,开放性人格倾向平均数男女无明显差异。H2:文理科的大学生在大五人格的外向性、神经质、宜人性、尽责性以及开放性并没有显著差异。H3:大学生性别并未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有显著影响。H4:大五人格对就业能力整体有显著的相关,神经质对就业能力有负相关关系,外向性、尽责性、开放性、宜人性对就业能力有正向关系。第二章 正文2.1 研究背景2.1.1 理论背景心理学研究认为,人格主要与人们选择的职业类型及在该行业中的业绩表现有关,每个人的人格特点都不同,确实存在着某些特定类型的人更适合于做某些特定工作,并且比其他人在该行业中表现得更好。当代社会,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关心的是在职业决策过程中如何选择符合自己要求和实际能力的职业,而用人单位则关心如何选择能够胜任工作的员工。2.1.2现实背景(1)对全国整体而言,近年来,我国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与此同时,近年来的高校扩招致使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高等教育正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实际情况和理论研究成果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除了外部的社会因素外,大学生自身人格方面的缺陷也是重要的因素,而大五人格是一种既符合职业人格也符合社会人格的人格标准。大学生就业能力主要界定为自我管理能力、团结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专业技能、求职能力六个维度方面,这六个方面的能力总和决定了大学生最终的就业能力。(2)对大学本科生而言,大多数本科生在初入大学校门时,对自己未来四年将要学习的专业并不了解,只是从很有限的信息获取渠道进行了大概的了解,对于自己的性格是否适合从事这个专业的工作更是缺乏了解。对于该专业就业现状很少有人深入考虑,由于缺乏对自己性格中神经质、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和责任心五个维度的深入了解,造成当代本科生在自我管理能力、团结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专业技能、求职能力方面就业能力的降低,就业时就业满意度低,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不能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这对于某大学甚至全国本科生就业来说都是巨大的困难和挑战,我们认为有必要以对大学本科生大五人格模型和就业能力研究的数据来对即将步入或已经步入大学的本科生提出可借鉴的意见和建议。2.2 研究内容(1)研究国内外文献,区分大五人格的五个内容,其次研究有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容,以及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的文献,做好对相关文献的把握。(2)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对大五人格和就业能力多维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假设。(3)研究某大学管理学院在校本科生的神经质、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和责任心等五个方面,调查某大学大四学生大五人格的特征。(4)研究某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自我管理能力、团结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专业技能、求职能力等六个维度,调查管理学院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具体特征。(5)根据前两期的阶段性成果,运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并对数据进行关联性研究,构建大五人格和就业能力的关系模型,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议。撰写调研报告和学术论文,准备结项成果汇报。2.3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了解大学生大五人格现状以及就业能力现状,另外,认真研习国内外有关大学生大五人格和就业能力的资料与文献,学习前人的相关研究内容、方法和成果,对我们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2)调查研究法在研究大五人格与就业能力关系研究以某大学为例时,我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实地调查研究。(3)分析法运用逻辑分析和定性分析对大学生大五人格和就业能力进行一定的剖析,进一步寻求提高大学生就业满意度和优化社会人力资源的有效举措。2.4 研究结果及分析2.4.1 大四学生大五人格的一般特点(1)不同性别的平均数、标准差及差异性检验。表2 不同性别样本的平均数、标准差及差异性检验女男性别差异检验平均数标准差平均数标准差T值Sig外向性39.506.32338.865.7312.176*.040神经质33.645.79632.685.472-1.270.301宜人性43.796.33442.275.960-2.534*.015尽责性40.935.62741.145.854.247.982开放性40.295.71840.235.598.024.570注:*为P .01,*为P .05。据表2可知,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大五人格的各个维度中,只有宜人性和外向性维度有显著差异;女生在大五人格中的外向性、神经质和宜人性人格倾向平均数均大于男生,尽责性人格倾向平均数小于男生,开放性人格倾向平均数男女无明显差异。(2)不同学科样本的平均数、标准差及差异性检验。表3 不同学科样本的平均数、标准差及差异性检验文科理科性别差异检验平均数标准差平均数标准差T值Sig外向性39.506.58739.226.321.612.870神经质33.305.70633.107.423.720.545宜人性43.096.43043.125.638.534.962尽责性41.136.17241.045.775.679.624开放性40.095.88640.136.609-.024.571注:*为P .01,*为P .05。据表3可知,文理科的大学生在大五人格的外向性、神经质、宜人性、尽责性以及开放性并没有显著差异。2.4.2大四学生就业能力的一般特点2.4.2.1自我管理能力特征(1) 对许多事物,我经常有自己的想法。图1从图1可以看出,76%的大学生非常同意或者同意在对很多事物会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有21%的学生中立,只有3%的同学不同意或者非常不同意。说明绝大多数的学生面对许多事物时会有自己的想法,有主见。(2)做很多事情前,我都要问计于家长或朋友。图2 做很多事情,都要问计朋友或家长的大学生非常同意和同意的比例占到26.57%,中立的比例占到35.94%,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的比例占到37.5%,总的来说,分布比较均匀,做事情问计朋友或家长的现象是根据大学生个人情况和具体事情而定的。(3)我勇于为自己的决定承担责任。图3从图3可以看出,近90%的同学勇于为自己的决定承担责任,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的比例不到2%,这也展现了在校的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相当强,这也侧面表现大学生在做事情前会考虑结果,为自己负责的情况。(4)我的很多重要的选择都是父母替我做的。 图4这是一个反向计分的题目,很多重要的选择都是父母选择的大学生只占到了不到12%,有23.44%非常不同意,50%不同意这一说法,中立的学生占到14.84%,说明面临很多重要选择时,同学并不完全依照父母的想法,会根据自己考虑之后进行选择。(5)我觉得自己的心智较为成熟。图5从图5可以看出,有11.72%的同学非常同意自己心智成熟,53.13%的同学同意自己心智成熟,21.09%的同学选择中立,11.72%的同学不同意自己心智成熟,2.34%的同学非常不同意自己心智成熟。由此可见,大多数同学认为自己的心智已经成熟。(6)我具有较好的独立思考能力。 图6从图6可以看出,12.5%的学生非常同意自己有独立思考能力,57.81%的学生同意自己有独立思考能力,6%多的同学认为自己没有较好的独立思考能力,说明现在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较强。(7)我有很好的判断是非能力。图7从图7可以看出,15.63%的学生非常同意自己有很好的判断是非能力,63.28%的学生同意自己有很好的判断是非能力,仅有3%的同学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自己有很好的判断是非能力。说明大学生绝大多数有很好的判断是非能力。(8)我对老师或权威人士的话深信不疑。图8从图8可以看出,47.66%的同学选择了对老师或权威人士的话深信不疑保持中立,33.59%的学生不同意自己会对老师及权威人士的话深信不疑。说明现在的大学生有部分同学敢于对权威进行质疑,但仍有大多数人不敢对权威进行质疑或不发表任何看法。2.4.2.2团结合作能力特征(1)我感觉自己的班级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图9从图9可以看出,同意、中立以及不同意自己的班级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的比例各占三分之一,个体能够真正融入班级的只占到三分之一。(2)我有很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图10从图10可知,11.72%的同学非常同意自己有很好的团队合作能力,63.28%的同学同意自己有很好的团队合作的能力,只有仅5%左右的同学认为自己不具备很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说明绝大多数当代大学生有很好的团队合作能力。(3)我有很好的领导力。图11对于我有很好的领导力这一问题,有40.63%的同学选择中立,有43.75%的同学觉得自己有该能力,有15%左右的同学认为自己没有很好的领导力。说明,大学生的领导力方面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还需领导力培训,使得中立的同学具备很好的领导力。2.4.2.3沟通能力特征(1)我对他人的心理状态有很好的洞察力。图12超过一半以上的同学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心理状态有很好的洞察力,30%左右的同学表示中立,有16%的同学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心理状态没有很好的洞察力。由此可见,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中,有一半以上的同学会察言观色,会有很好的沟通效果。(2)在陌生人面前,我常无话可说,以至感到尴尬。图13这是一个反向记分题目,有50%左右的同学表示在陌生人面前,经常有话可说,不至于感到尴尬。有27.34%的同学表示中立态度。有20%左右的同学会出现在陌生人面前无话可说的尴尬情景。由此可见,在面对陌生人时,有一些的同学在沟通时有障碍。(3)即使有的同学对我有看法,我仍能同他(她)交往。图14从图14可知,有56.25%的同学表示可以与对自己有看法的同学交往,32.03%的同学表示中立态度,12%左右的同学表示不能与对自己有看法的同学交往。这说明,在人际沟通这一块,还有待提高与所有人的沟通方式和水平。(4)别人能够很好地理解我想表达的意思。图15由图15可知,有近60%的学生表示别人能够很好地理解自己想表达的意思,有34.38%的学生表示中立,还有8.59%的同学表示别人不能很好地理解自己想表达的意思。由此可知,在沟通时绝大多数的同学可以很好地交流,但也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有待提高。(5)我觉得和异性交往很容易。图16从图16可知,一半左右的学生表示和异性交往很容易,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示和异性交往很容易这件事上保持中立水平,有16%左右的同学认为和异性交往不容易。这说明大多数的学生与异性交往比较容易,仅有极少数同学与异性交往能力有待提高和锻炼。2.4.2.4问题解决能力特征(1)我能够把各种日常事务处理得很好。图17从图17可知,70%的同学表示能够把各种日常事务处理的很好,20%的同学表示中立,不到9%的同学表示不能把各种日常事务处理的很好。说明,大学生处理各种日常事务的能力比较强,仅有个别的能力需要强化。(2)工作非常疲惫时,我感到情绪很坏,不知如何排遣。图18这是一个反向计分的题目,工作非常疲惫,情绪很差时,有50%左右的同学表示可以自己排遣,只有19%的同学不知道如何排遣,还有31.25%的同学选择中立。说明大多数同学在工作疲惫时能够自我调节。(3)我不知道将来如何适应社会。图19这是一个反向计分题目,50%的同学清楚将来如何适应社会,说明他们已有足够的信心去在社会上打拼,22%的同学不知道如何适应社会,这些人需要在之后的工作学习中多一些相关培训,同时多一些社会经验也是必要的。(4)在嘈杂混乱的环境里,我仍然能集中精力学习。图20在嘈杂的环境中,只有30%左右的同学表示可以集中精力学习,有35%的同学选择了中立,33%的同学无法在嘈杂的环境中集中精力学习,说明大学生专心致志做一件事的能力并不是很高。2.4.2.5专业技能特征(1)大学期间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专业知识。 图21从图21可以看出,大学生只有30%的比例认为在大学期间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专业知识,30%的比例认为在大学期间并没有学到很多的专业知识,由此可见大学的专业知识首先要和社会实践同步,同时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2)我可以将所学的专业知识用于实践。图22从图22可以看出,仅有30%的同学可以将所学的专业知识用于实践,29%的同学不能将所学的专业知识用于实践,近40%多的同学选择中立,说明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有待提高。(3)我对自己的英语能力水平感到满意。图23从图23可知,大学生对自己英语水平的满意度比较低,其中60%多的同学不满意自己的英语水平,21.09%的同学选择中立,14.06%的同学同意对自己的英语能力水平感到满意,无人非常满意自己的英语水平,由此可知,英语能力是现在大学生比较不满意的一项。(4)我能够熟练地利用计算机制作一份漂亮的文档。图24从图24可知,有56%的同学能够熟练地利用计算机制作一份漂亮的文档,仅有11%的同学不同意该说法,没有人非常不同意该说法,说明大学生对于计算机技能的掌握以及制作文档能力均较高。(5)我的专业技能基本能够满足企业需要。图25由图25可知,32%的同学认为自己的专业技能基本能够满足企业需要,22%的同学认为自己的专业技能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近一半的同学选择中立,说明大多数同学的专业技能欠缺,尤其与企业需要的衔接出现了一定的问题。2.4.2.6求职能力特征(1)我能够掌握基本的求职礼仪。图26从图26可知,近80%的同学认为能够掌握基本的求职礼仪,仅有5%左右的同学认为不能够掌握基本的求职礼仪,16.41%的同学选择中立。说明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求职礼仪一块掌握的比较好,是学生求职时比较有利的一方面。(2)我能够掌握基本的面试技巧。图27从图27可以看出,59%的大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面试技巧,31.25%的同学选择中立,仅有不到10%的同学不能掌握面试技巧。这也说明大学生在找工作时面试技巧掌握的比较好,这也是学生求职时比较有利的一方面。(3)我非常清楚自己适合从事哪种类型的工作。图28从图28可知,有40%的同学认为非常清楚自己从事哪种类型的工作,25%的同学不清楚自己适合从事哪种类型的工作,33%的同学选择了中立,说明仍需要帮助60%的同学梳理职业生涯发展规划。(4)我知道如何向面试人员展示我的长处和优势。图29从图29可知,40%的同学懂得如何向面试人员展示自己的长处和优势。41.41%的同学选择中立,还有18%的同学不知道如何向面试人员展示自己的长处和优势。由此可见,虽然40%的同学在面试时可以巧妙的展示自己的长处,但是60%的学生仍尚待培训,以提高自己进入企业的机会。(5)我对企业招聘毕业生考虑的因素非常了解。图30从图30可知,有近22%的同学对企业招聘毕业生考虑的因素非常了解,43.75%的同学选择了中立,还有25%的同学不清楚企业招聘毕业生考虑的因素。由此可见,学生对企业招聘毕业生考虑的因素是比较模糊的,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补充和培训。2.4.2.7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各维度总体样本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表4 就业能力及各维度总体样本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自我管理能力团结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专业技能求职能力合计平均数18.6810.0920.4010.9819.0019.7298.87标准差3.1323.4113.6323.1463.2183.38219.921从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各维度总样本的平均数来看,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处于中上水平,但标准差较大,说明大学生个体之间的就业能力水平差距比较大。2.4.3大五人格和就业能力关系分析(1)大学生大五人格与就业能力的逐步回归分析表5 大学生大五人格与就业能力回归分析模型模型RR 方调整 R 方更改统计量R 方更改F 更改Sig. F 更改1.009a.000-.021.000.004.9522.498b.248.143.2482.834.027a. 预测变量: (常量), 性别。b. 预测变量: (常量), 性别, 开放性, 尽责性, 外向性, 神经质, 宜人性。c. 因变量: 就业能力由表5可知,性别作为控制变量,R方为0,R方更改也为0,说明大学生性别并未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有影响。添加大五人格五维度后发现,R方为0.248,R方更改为0.248,P值为0.027,说明大五人格对就业能力有显著相关,且可以解释大学生就业能力的24.8%。(2)大五人格和就业能力关系表6分别以自我管理能力、团结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专业技能、求职能力为自变量,Model1放入控制变量性别,显示的是控制变量对就业能力及其各个维度的影响。Model2添加大五人格五个维度神经质、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和责任心,显示的是大五人格对就业能力及其各个维度的影响。由表6的回归分析可以发现大五人格对就业能力整体有显著的相关,尤其神经质对就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沟通和求职能力有负相关关系,外向性对求职和沟通有正向关系,尽责性对问题解决能力有正相关关系,开放性对就业能力以及团结合作和求职能力有正相关关系。宜人性对就业能力以及各个维度均没有显著相关关系。因变量就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团结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专业技能求职能力Model1Model2Model1Model2Model1Model2Model1Model2Model1Model2Model1Model2Model1Model2常数项99.812*189.654*18.558*23.02112.445*30.333*19.919*22.19112.682*-19.57817.734*66.217*18.474*67.471*控制变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