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的资源学评价.docx_第1页
茯苓的资源学评价.docx_第2页
茯苓的资源学评价.docx_第3页
茯苓的资源学评价.docx_第4页
茯苓的资源学评价.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用植物资源学论文茯苓的资源学评价学号:1410031426 姓名:项杰 班级:生物142茯苓(Poria)为担子菌亚门层菌纲无隔担子菌亚纲,非褶菌目多孔菌科卧孔菌属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素有茯灵(史记)、茯菟(本经)、云苓(滇海虞衡志)、松腴、不死面(记事珠)、松薯、松木薯、松苓(广西中药志)等别称。茯苓是我国传统大宗药材, 年用量在万吨以上, 仅次于当归、甘草。茯苓为利水渗湿, 健脾和胃,宁心安神良药。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等症1。据统计使用茯苓为原料生产的中成药品种达几百种。同时在保健、营养、药膳等领域,茯苓的用量也很大;茯苓还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和创汇商品,唐宋时代就已远销印度、西亚、亚欧、东南亚、日本等许多国家和地区3。至今仍为大量出口药材品种之一, 出口量每年均在千吨以上。野生茯苓资源非常稀少,现市场常见茯苓资源的提供主要依赖于人工栽培,大别山岳西产量最大、质量最优,湖南主供南方使用,产量居次。一、药用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茯苓即载于神农本草经,开始入药治病。上载茯苓: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道出了茯苓的用药基础。别录载: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药性论记述: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治小儿惊痫,疗心腹胀满,妇人热淋。李时珍记述茯苓皮:水肿肤胀,开水道,开腠理;神木:治脚痹痛,诸筋牵缩。本草衍义: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主治秘要道出了茯苓用药精髓,其用有五:止泻一也;利小便二也;开腠理三也;除虚热四也;生津液五也1。药征道:主治悸及肉筋惕, 旁治头眩烦躁。茯苓之味甘,淡,能渗能利,其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 为利水渗湿消水服用之要药,有健脾保神和中作用。现代经过大量药理临床研究证明,茯苓除具备传统药效外,还发现茯苓多糖具有抗癌和增加人体免疫,从而 具有抗爱滋病等作用;茯苓还具有抗肝硬变、增白、防石作用,并可减轻卡那霉素中毒性耳损害、抗迟发型超敏反应、抑制MMC诱导的精子畸变等药理作用5。茯苓用药体系不断扩充、发展、丰富,对我国世代人民健康长寿、繁衍生息起到了重要作用。别录上载:茯苓,茯神,生太山山谷大松下。淮南子:千年之松,下有茯苓。陶弘景陈道:今出郁州7。唐本草:第一出华山,形极粗大,雍州、南山亦有, 不如华山。苏颂:今太、华、嵩山皆有之。本革逢原:茯苓,一种栽时而成者,曰莳苓,出浙中,但白不坚,入药少力。道地药材的演变无不包含着我国古代医药学家的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丰富的用药实践4。现在云苓因其地道仍居上乘, 为权威人士和广大用药者所认同和推崇,以其质优品佳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享有极高的信誉。二、植物形态以松树为栽培载体,菌核入药,喜温暖、通气、较干净环境,怕高温、高湿。菌核球形、卵形、椭圆形至不规则形,长10-30cm或者更长,重量也不等,一般重500-5000g。外面吸厚而多皱褶的皮壳,深褐色,新鲜时软,干后变硬;内部白色或淡粉红色,粉粒状。子实体生于菌核表面,全平伏,厚3-8cm,白色,肉质,老后或干后变为浅褐色。菌管密长2-3mm管壁薄,管口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径0.5-1.5cm,口缘裂为齿状。孢子长方形至近圆柱形,平滑,有一歪尖,大小(7.5-9)m(3-3.5)m,壁表光滑,透明无色。三、地理分布茯苓菌野生资源零散蕴藏在深山密(松)林中,难以采挖,不能提供较多商品。药材商品主要依靠栽培种植提供,我国大规模栽培茯苓始于明代,主要产区为鄂豫皖交界的大别山区。产于甘肃(南部)和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直到台湾、海南岛和云南6。生于海拔1800米以下的林中、灌丛下、河岸或山谷中,也见于林缘与疏林中。主要分布于湖北省的罗田、英山、麻城,安徽省的岳西,河南的商城等8个县,以罗田、岳西两县产量最多8。四、化学成分(一)三萜类化合物目前从茯苓中分离得到三萜类成分40个,根据化学结构的差异,可分为种类型():羊毛甾-烯型三萜10个()3-7,如3-乙酰氧基-16-羟基-羊毛甾-8,24(31)-二烯-21-酸(茯苓酸)、3-二羟基-羊毛甾-8,24(31)-二烯-21-酸(依布里酸)、3-羟基-羊毛甾-8,24-二烯-21-酸等;羊 毛甾-7,9(11)-二烯型三萜16个(B)3-15,如3,16-二羟基-羊毛甾-7,9(11),24(31)-三烯-21-酸(3-表去氢土莫酸)、3,16,25-三羟基-羊毛甾-7,9(11),24(31)-三烯-21-酸(25-羟基-表去氢土莫酸)、3-酮基-16-羟基-羊毛甾-7,9(11),24(31)-三烯-21-酸等;3,4-开环-羊毛甾-7,9(11)-二烯型三萜11个(C)4,15,如16-羟基-3,4-开环-羊毛甾-(2,8),7,9(11),24-四烯-3,21-二酸、6-羟基-3,4-开环-羊毛甾-(2,8),2,4-四烯-3,21二酸,其他类3个7。(二)二萜类化合物从茯苓中分离得到个三环二萜类化合物,为去氢松香酸甲酯。(三)甾醇类化合物从茯苓中分离得到麦角甾醇类化合物 个,包括麦角甾醇、麦角甾醇过氧化物、麦角甾-7,22-二烯-3,5,6-三醇(22E-ergosta-7,22-dien-3,5,6-ol)等10。(四)其他类化合物从茯苓中也分离得到一些其他类化合物,包括乙基-D-吡喃葡萄糖苷2,3、-尿苷23、柠檬酸三甲酯23、(R)-苹果酸二甲酯23、胡萝卜苷。(五)多糖类见下表。五、资源评价(一)品质评价不同产地、不同生长期的茯苓中各种化学成分的有很大差异,其药理作用也存在显著差别。由于茯苓药材在中医临床及人民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所以其质量评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在其化学、药理及临床应用方面颇有成就。茯苓的商品质量评价方面文献记载多采用基源鉴别、性状、显微鉴别、理化鉴别、薄层色谱鉴别、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正伪品的鉴别并对其进行品质评定。2015年中国药典记载了性状鉴别、理化鉴别、有效成分的定性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7。由此可见,茯苓的质量评价已广受人们的的关注和重视。(二)效益评价1.药用价值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不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与胞浆内钙稳态失衡有密切关系 (如老年痴呆、血管性痴呆),尤其是胞浆内钙离子超载,可以导致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破坏。谷氨酸是兴奋性神经递质,但谷氨酸分泌过度,可以引起神经细胞结构改变, 甚至引起神经细胞死亡。而茯苓对神经细胞线粒体的功能及微管结构有重要作用。其次,茯苓水提液可能通过提高皮肤中羟脯氨酸的含量来延缓衰老。此外,茯苓多糖还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它有抗胸腺萎缩、抗脾脏增大和抑瘤生长的作用。既可增强细胞免疫,又可增强体液免疫4,7,9。茯苓亦可抗癌,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1)抗肿瘤作用,首先影响人体细胞的DNA,RNA及蛋白质生物合成作用,从而抑制细胞的生长繁殖,导致癌细胞死亡。 2)直接影响复制。 3)干扰 DNA转录。 4)作用与翻译,影响细胞的繁殖。 5)影响纺锤丝。 6)影响生物膜7,9。最近有实验证实,茯苓多糖能有效抑制大鼠肾内草酸钙结晶的形成和沉积, 具有较好的防石作用。尿液中主要抑制结石形成的物质是酸性粘多糖。但茯苓多糖的防石作用机制是否与酸性粘多糖一致,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5,7。2.经济和社会效益中药现代化就是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中医药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借鉴国际认可的医药标准和规范,研究、开发、管理和生产出以现代化和高技术为特征的安全,高效,稳定,可控的现代中药产品, 并实现其产业化发展。目前,我国中药现代化进程已经进入到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期,正是发展传统药材茯苓的大好时机。欲促进茯苓的发展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更好地开展茯苓现代化的研究与生产12,13。首先必须从中药材源头质量抓起,遵循国 际通用标准规范,建立具有中医药特色并符合国际标准的中药材质量标准规范体系,建立茯苓生产环境及其生产、采收、饮片加工的规范标准,从而建设茯苓规范化种植基地,规范茯苓生产过程。目前, 湖北、云南两省已把茯苓纳入中药现代化基地建设项目之中,这对推进茯苓朝着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三)遗传多样性评价众所周知,种内遗传多样性越丰富,物种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就越强,其进化的潜力就越大。茯苓的野生资源较为稀有,因此,保护其物种及遗传多样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六、开发利用(一)食品应用很早以前,我国食用茯苓就有“南糕北饼”的传统习惯。吴氏中馈录曾谈到 ,唐宋市肆食物中有一种叫“玉香糕”的,是用糯米、茯苓、人参、白术磨粉制成。它已不是一般糕点,而是能补益身体的营养食品。李化楠醒园录中谈到,明清之际,南京、扬州等地常有茯苓糕出售。茯苓糕种类很多,醒园录内就记载有4种,其中之一是“用七成粳米、三成白糯米,再加二、三成莲肉、芮实、茯苓、山药等粉末。拌匀蒸之而成。有趣的是有一种被称为茯苓糕的,其实并无茯苓,只是因为面粉洁白如茯苓,故有此名,可见当时人们对茯苓食品是很喜爱。在北方,享誉于世的“茯苓饼”,至今仍是人们喜爱的食品,传说慈禧太后曾食用“茯苓饼”,茯苓饼就成了晚清以来的京师名点11,12。其实,茯苓饼早在八百多年前的金代即有之。只是近百年来人们在用料、加工上作了很大改进 ,使之更受人们的欢迎 ,如北京“茯苓夹饼”甘香可口、风味独特,已成为北京名特土产了。 茯苓食品的一些品种在我国曾一度失传。近年来随着食品疗法的重新兴起,茯苓食品也得到了发展,许多茯苓食品相继问世。在北京可以买到茯苓夹饼,崇文门外的应市早点中还有“茯苓豆沙包子”。四川成都同仁堂药膳店出售的“茯苓包子”,系用精加工的茯苓配上肉馅制得,每斤面粉不过二、三钱茯苓。由白茯苓、糯米、芝麻、油茶、白糖精制成的湖南茯苓糕,由于香甜爽口、入口酥脆而深受消费者欢迎。此外,湖北罗田生产的“茯苓抗老素”、“茯苓酥糖”、“茯苓玫瑰蛋卷”等新型茯苓食品也都相继问世13。由于茯苓具有去湿作用,有些国家还将茯苓作为海军食物,用以健脾利湿,健体强身,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及东南亚一带,人们自古以来就有用茯苓煮粥、煲汤的习惯。经验后方载,将华山茯苓切成枣样大小,用酒浸泡后,日服一块,久服可延年益寿,面如童颜。抱朴子载王子季服茯苓十八年,面体玉泽,斑瘕全无,近年来也有服茯苓治疗脱发的报道。都说明茯苓有润生筋、强体质的作用并可产生美容效果。湖北省罗田县开发了一种低度“中国茯苓酒”,由茯苓、人参、麦冬、黄芪等泡制而成。该酒以保元汤和生脉饮为依据,前方大补元气,后方益气生津,茯苓健脾利湿,宁心安神,枸杞滋阴养血,益精补肾,具有阴阳双补、五脏兼顾、药性平和、不腻不燥的特点,是中老年滋补身体、强健体质的佳品10。中国茯苓酒问世以来博得了人们的青睐。茯苓的主要成份不溶于水,蒸煮只能利用其中极少量成份 ,制成粉剂和丸剂给人们一种服药的不快之感,经加工制作,赋以食品美感和良好的口感,将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随着我国食品加工工业的发展,将会有更多富有民族特色的茯苓疗效食品问世。(二)茯苓多糖的开发应用近年来 ,随着药用真菌多糖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国内外从真菌中提取的多糖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报告日益增多。研究表明,真菌多糖对移植性动物肿瘤有 较强的抑制作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增强疗效,而且本身无毒,是一种具有“扶正培本”功能的抗肿瘤辅药。国外70年代已有多糖 的商品出售,在日本,1976年云苓多糖作为抗癌剂,年产值50亿日元以上,此外对于茯苓多糖、猪苓多糖、银耳多糖、黄芪多糖等也都作了大量研究。许多已应用于临床。多糖来源甚广,大多来源于高等植物、微生物、地衣和海藻等。目前,多糖在食品工业、发酵工业、医药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茯苓主要成份是-茯苓聚糖 (-Pachyman),无抗肿瘤活性,1970年,日本癌研究中心的千原吴郎等通过选择性氧化法,将-茯苓聚糖的(1 6)支链切除,得到具有抗癌活性的茯苓多糖 (-Pachymaran),进而羧甲基化,得到羧甲 基茯苓多糖( Carboxymethylpachymaran)。其工艺是:将茯苓聚糖从茯苓中提出后,在高碘酸钠水溶液中反应40小时,用醋酸调PH到4.5,离心后,得膏状物,将膏状物悬浮于硼氢化钠水溶液中,反应20小时,再加适量的硼氢化钠,继续反应 20小时,反应的混合物用醋酸调PH值到6.0,离心,收集沉淀,洗涤,干燥,即得到茯苓多糖,将所得到的茯苓多糖悬浮于异丙醇中,与氢氧化钠水溶液混合,加入一氯乙酸,在4050下反应。然后经过洗涤、干燥,得到羧甲基茯苓多糖,该产物有较高的抗肿瘤活性,且溶于水15,16。茯苓多糖及其衍生物(羧甲基茯苓多糖、羧甲基茯苓聚糖等)的开发应用,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以茯苓多糖衍生物作添加剂制成茯苓饮料的工作,目前已有 人开始进行。由于羧甲基茯苓多糖、羧甲基茯苓聚糖同羧甲基淀粉钠(CMS)一样具有水溶性和增稠性,由此可配制成茯苓系列保健食品。如茯苓冰淇淋、茯苓奶油 蛋糕、茯苓果酱等。还可同固体饮料如豆浆晶、菊花晶、麦乳晶、果汁晶配伍制成茯苓系列饮料。在医学上,茯苓多糖对肝炎、鼻咽癌和胃癌等患者有一定的疗效,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羧甲茯苓多糖不仅是低浓度干扰素的诱生剂,而 且是理想的干扰素促生剂,可提高单位细胞干扰素的产量。据近期的研究报道,发现茯苓中含有微量抗癌元素有机锗13,14。湖北省化学研究所与海南应用技术研究所 合作,正在开发一种茯苓花生奶茶,试制研究表明,该饮料酸甜适口、营养丰富、性能稳定,是一种新型的天然饮品,已引起不少厂家的兴趣。随着人们对茯苓的深 入研究,茯苓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利用,更好地造福于人类社会。七、资源保护(一)资源现状茯苓菌野生资源零散蕴藏在深山密(松)林中,难以采 挖,不能提供较多商品。药材商品主要依靠栽培种植提供,我国大规模栽培茯苓始于明代,主要产区为鄂豫皖交界的大别山区。分布于湖北省的罗田、英山、麻城,安徽省的岳西,河南的商城等8个县,以罗田、岳西两县产量最多6,7。(二)茯苓的可持续发展措施(1)实行茯苓生产用材指标定额,计划管理的办法。根据市场情况,在政府规划内由市场公司提出生产用材计划,经林业局批准下达茯苓生产用材指标到茯苓主产区乡镇。保持每年稳定茯苓生产300万窖,严禁无计划砍伐松木。 (2)搞好合理用材,提高用材质量。公司每年以基地生产人员为主体在备料季节到各村、组协助开展茯苓备料工作,作到砍大留小、砍弯留直、砍远留近、砍密留稀,不准砍树伤林,严禁毁林种苓。 (3)推行砍育结合,发展松树资源,大力宣传春季植树造林,扶持农户在自留山内种树还林,参与茯苓产区封山育林和林业基地建设。 (4)提倡茯苓用材的综合利用,对利用蔸稍种苓或开展袋料栽培的苓农给予指导和鼓励。树立利用蔸稍、节约木材的种苓典型。 (5)协助政府及林业部门搞好茯苓生产管理。严禁过季砍树备料,禁止备料和挖场时砍伐幼林,严防在茯苓生产中焚烧杂草引发火灾 。 (6)积极参与备料、环保检查,防止茯苓生产中无计划或超计划用材,严禁砍伐风景树 、历史树 、纪念树、旅游观光树。积极服务林区建设生态农业,保护九资河森林资源,保持茯苓生产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 (7)投入资金,开发茯苓种植新技术,积极研制用其他树种或材料代替松树种植茯苓的技术。参考文献1陈斌,瑶族文化论.昆明:云南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