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寄宿制初中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doc_第1页
浅析农村寄宿制初中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doc_第2页
浅析农村寄宿制初中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doc_第3页
浅析农村寄宿制初中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年安徽省基础教育教育教学论文浅析农村寄宿制初中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王清萍(合肥市肥西县官亭中学,46889566) 摘 要:随着农村寄宿制初中的不断建立和发展,在校寄宿初中生因为各种原因而出现许多心理问题。从学习、所处青春期敏感时期和人际关系几个方面浅析出现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寻找有效方式帮助这些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心理问题,学习,青春期,人际关系引 言: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根据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对部分中小学布局进行调整。在有条件的地方创办寄宿制学校,越来越多的寄宿制初中得到蓬勃发展。农村寄宿制初中生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不少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值得我们去分析,积极帮助学生及时进行疏导并化解心理问题。在农村地区开设寄宿制中学是一种必然趋势,寄宿制初中一般采取的是一种半封闭管理模式。在校寄宿初中生离开家庭独自生活和学习,主要与老师及学校管理人员接触较多,与家长联系大大减少。必然存在某些不适应,对其心理会带来一定影响。同时农村寄宿制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最敏感时期,在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等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针对这些常见心理问题,应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化解心理问题。本人将以寄宿制初中为侧重点,从学习、青春期和人际关系三个方面浅析寄宿制初中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努力寻找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一、学习方面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对策按学习成绩各个学校都存在好生、中等生以及差生。在农村寄宿制初中,由于初中入学时不少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随父母进城求学,接受较好的城市教育资源。剩下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则进入农村寄宿制中学学习,最终的目标是通过农村初中三年勤奋学习从而考上理想高中。目前一些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学校分好班和差班、考试排名次、搞题海战术,采取一些违反心理健康原则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措施。从而使成绩较好的学生心理整天处于一种智力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致使学生脑神经衰弱、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出现一些异常的学习行为与习惯。1这种现象在农村寄宿制初中也经常会出现。农村寄宿制学生绝大部分时间与学习、考试等打交道,缺少家庭的缓解渠道,缺少修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他们的求胜心更切、压力更大、心理更敏感脆弱。学习压力也要比一般的学生大的多,有时会导致精神上的萎靡不振、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等现象的出现。2同时课业任务繁重,竞争相对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有的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一接近考试就紧张,总怕自己考不好,拼命准备、夜不能眠。而考试时又会感到疲倦、头痛,最后严重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长期下来就会出现一听到考试就紧张、恐惧。面对这类学生我们感到心酸,他们不仅仅需要学习方面的指导,更需要心理方面的指导。及时进行交流和沟通,使其明确学习意义,加以心理疏导缓解学习和考试带来的压力。 既然存在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也就有成绩较差的厌学学生,农村寄宿制初中,学生厌学是比较突出的问题。据统计中学生中厌学的有3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60。学困生出现厌学的原因有许多,教师的嘲讽、同学的轻视甚至家长的埋怨和打骂,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不当的教育方法也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种种问题。如因反应较慢常被人叽笑而不愿认真上课的;因记忆,理解等能力缺失使成绩难以提高而对自己失去信心的等等。有的甚至发展到恨书、恨老师、旷课逃学的程度。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是不管不问,还是直接放弃等等,如果任由差生厌恶学习逐步发展到逃避学习,脱离学校去寻求不正当刺激,从而还会形成一系列品行障碍。3每个学生不是一出生就注定以后是优等生还是差生,学习与先天遗传因素固然有关,但是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还是与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有很大关系。我们应该寻找原因,从不同方面给予以帮助加以解决问题。利用心理学有关学习的原理帮助其掌握学习方法,矫正其不当的学习行为习惯;同时缓解自卑的心理,加强沟通减轻其孤僻感。鼓励其获得点滴成绩,增强学习的兴趣,关爱和鼓舞是对差生最好的心理健康辅导方式。二、青春敏感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对策初级中学面对教育对象为12-15周岁左右的学生,这一时期是青春期最敏感时期。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由于身体发育进入人生第二高峰期,加上知识能力的增长、外界环境的变化影响,心理上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接受良好的青春期教育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农村寄宿制初中生在青春期出现的问题又具有独特性,这些学生长期接触的主要为教师和同学,与家长接触的时间比非寄宿制学生要少的多,在青春期出现的问题几乎得不到父母帮助。同时身处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获取青春期相关知识的途径也非常狭窄,只能从生物教学中获取少许与青春期相关的基本常识。要使农村寄宿制初中生安全的度过青春期敏感时期仅靠这点基本常识是远远不够的。农村寄宿制初中生常出现以下几种青春期问题。求独立,但难以达到真正的独立。青春期生理发育使初中生产生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成人感”,他们对自己日益增长的体力和智力产生了较高的估计。心理上的独立要求与自尊随之增强,开始有了独立的见解,要求像成人一样独立生活。实际上他们还很小,从经济上和应变力上都只能是依赖。情感世界充满风暴常常表现出幼稚的感情冲动和短暂的不安定状态,孤独、优伤、激动、喜悦、愤怒微妙地交织在一起。易情绪化,看问题有时很偏激;遇事易冲动,容易发火;有时情绪又非常低落、沮丧。农村寄宿制初中生对性心理发展通常存在错误的认识,性意识骤然增长由于生理上出现性发育加速,使得青少年对性知识特别感兴趣,对异性有强烈的交往欲望,性的好奇感和神秘感与日俱增。对于青春期的萌动,学生的内部控制比外部控制更重要和有效。对学生进行人类繁衍的伦理性教育和社会性教育,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学会正常的异性交往礼仪,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对提高学生的内部控制能力很有帮助。三、浅析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农村寄宿制初中学生人际关系中不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师生和同学之间的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相处应该是一种和睦的关系,教师关爱学生是职业道德要求,学生尊敬老师是感激之情。但有时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内也出现一些师生关系不和睦的情形,从而导致学生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中学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认知偏差等情况也会给学生造成压仰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教师对学生缺乏尊敬,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使学生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4让学生摆脱这些心理问题,一方面就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加关爱和理解学生,另一方面让学生能够深深体会到教师的艰辛。 中学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与同学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交友方面,因处理不好朋友之间的关系而苦恼。有时因为同学关系不融洽,从而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但又不知该怎样去做。此外,尚有个别学生因初中升到高中朋友越来越少,而怀疑世上没有真正的友谊,也交不到真正的朋友,进而想离世隐居的。 以上所分析的是农村寄宿制初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作为教育、教学和管理者应该积极帮助学生去面对和解决问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切实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采取卓有成效的疏导原则,从内心深处去感化他们;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建立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让心理教育疏导工作落到实处。5使农村寄宿制初中生能够健康、安全的度过初中三年美好时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