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插秧大田管理技术1.基本情况水稻机插秧采用直行、浅栽、定穴、定苗的栽植原理,实现秧苗的有序分布,可控制株距和总苗数。所以采用机械化插秧作业,秧苗群体质量易于调控,适应性广,符合水稻高产种植要求,而且生产效率高,后期管理便利,高产稳产。因此,这项稻作新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近年来,我区机插水稻发展形势很好,面积不断扩大,“高产稳产、省工节本、增收”的效果十分明显。但是,许多农民只注重育秧方式和栽秧技术的改变,往往忽视了机插水稻大田管理技术的改进和提高,习惯地采用传统的方法管理机插水稻,从而影响了机插水稻增产潜力的发挥。所以必须认清机插水稻的生长发育规律,正确对待和处理好大田管理的各项措施,才能确保机插水稻的高产稳产。2.机插水稻的生育特点2.1.缓苗期长,发苗快。机插秧移栽叶龄小,无分蘖,茎基部不粗,根系活力较弱,秧苗综合素质较差,加上栽插时机械对秧苗的损伤,插秧时田间水层较薄或无水层,因而移栽植伤较重,活棵慢,缓苗期长。机插秧的缓苗期(从栽插到分蘖起步)需10d左右时间,比常规手插秧“一天见新根,三天见新叶,五天见新蘖”要延迟5d左右。不过,分蘖一经起步,增速特快,呈直线上升势头。有试验表明栽后10-15d的5d间,日增苗超1万/667m2,15-20d的5d间,日增苗近2万/667m2。2.2.够苗期和分蘖高峰期提前,高峰苗数偏高,成穗率偏低。机插秧的栽插深度较常规手栽秧浅,宽行浅插稀植,优越的营养空间利于发根和分蘖,正常生长后有利于分蘖的发生,发苗势强劲,控苗不当,容易造成群体过大。一般高峰苗可达到35万-34万/667m2,最终成穗24万-25万/667m2,成穗率60%左右。当田间苗数达25万/667m2时开始搁田,要经过10天左右的时间才把苗控制住,比常规手栽高峰苗出现提前1-2个叶龄,同时,机插水稻的有效分蘖叶龄终止期比理论数据提前1-2个叶龄。2.3.低位分蘖少,有效分蘖集中。机插秧虽然3.3叶移栽,但移栽后的缓苗期较长。机插秧苗6叶期才有分蘖出生,而此时出生的是第4节位的分蘖,1-3叶位分蘖全是空缺;同时,机插水稻的有效分蘖叶龄终止期比理论数据提前1-2个叶龄。由此可见,机插秧的成穗叶位更少,有效分蘖集中,时间较短。生产中,要掌握机插秧的发苗动态,及早采取控苗措施,建立理想的群体结构。2.4.机插秧水稻的需肥特性。 一般每百公斤稻谷对氮、磷、钾的吸收量:1.5公斤, 磷0.5公斤,钾1.5公斤。 单季稻有2个吸肥高峰,分别是分蘖盛期和幼穗分化后期。 3.机插水稻的大田管理3.1大田准备。整地要求1、田块平整,2、田面整洁。达到无杂草、无杂物、无浮渣。3、表土硬软度适中:中锥形穿透计测定,标准深8-10cm。4、上细下粗,上烂下实,插秧作业时不陷机不拥泥。5、泥浆沉实达到泥水分清,沉淀不板结,水清不浑浊。3.2.耕地。空茬田机插前1周进行旋耕整地水耙平。采用旋耕灭茬机灭茬。旋耕后进行干整拉平,并做好清除田埂杂草,整修沟渠、田埂等工作。上水后待土垡完全吸足水分后进行耙平墁平。高留茬地可先期直接上水浸泡,再用水田埋茬起浆整地机进行耕整作业。麦、油茬在上水耙地前应根据秧龄长短,在确保适期移栽的基础上,视天气情况晒垡2-3d。3.3.施足基肥 。基肥施用量一般为总施肥量的45%-50%。可结合旋耕作业,每667m2大田施入畜粪0.75-1t,氮磷钾复合肥30-35kg、碳铵20-25kg (或尿素8-10kg)。缺磷土壤应每667m2增施过磷酸钙20-25kg,对麦茬秸秆还田较多的田块,在插秧前1d,每667m2增施碳铵15-20kg作面肥,避免秸秆在腐烂过程中形成生物夺氮而造成土壤中速效氮肥暂时亏缺。3.4.泥浆沉淀。沙质土需沉实1d左右,壤土需沉实1-2d,粘土需沉实3d左右。3.5.化除除草。机插秧龄小,缓苗气长,其次是宽行定值,以及栽前需要沉淀数日,为机插水稻田中杂草生长让出了比较宽裕的时间和空间。所以,机插水稻田化学除草,多采用封杀除草的方法。即,结合泥浆沉淀,耙地后用苯噻苄可湿性粉40g或25%恶草灵乳油200ml/667m2,拌湿润细土20-25kg均匀撒施,保持7-10cm水层3-4d。4. 移栽技术机插秧苗秧龄短,大田期生长期长。栽插深度应控制在1.52.5cm。栽插密度一般为1.5万1.8万穴/667m2,每穴23苗,基本苗在4万5万/667 m2。栽插方式以及宽行窄株为宜,如30cm 14cm,较宽的行距中后期田间通风透光好,苗体重健壮,病虫危害轻。另外,注意查苗补缺。当缺株率在10%以上,特别是出现较长的断垄和较大的“天窗”时需人工补缺,以达到匀苗。5.水浆管理机插秧苗植株小,植伤重,缓苗期长,大田间的水奖管理以“浅”和“勤”为原则。机插秧后,及时开好“平水缺”,排尽田面积水,自然落干,搁田3-5天。以增加土壤通气性,避免肥、药产生的危害,促进根系的生长;又能防止客田串水或遇大雨造成田间水层过深,导致漂苗、倒苗或淹没秧梢而烂秧。另外,需要及时查苗补缺。34d后,实行浅水勤灌,即上一次浅水层(12cm ),23d自然落干,再上新水,以协调土壤水、气、热状况,促进秧苗发根、分蘖,避免形成黄根或黑根。当全田的总茎蘖数达到预定穗数的80%左右(约栽后40天)开始排水搁田,叶龄余数2.5左右或拔节初期复水。为达到“稻田不陷脚、田间无裂缝”的搁田效果,通常采取多次轻搁田的方法,即搁几天,灌一次跑马水,再搁几天,再灌一次跑马水,切不可一次重搁。孕穗期要保持浅水础,抽穗后坚持间歇灌溉,即上一次浅水层,23d自然落干,湿润12d再上新水,以维持根系活力,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粒重。6.肥料管理为防止肥害和提高肥料利用率,机插秧苗大田追肥应“少量多次”。分蘖肥分3次施用;第一次,栽后57d施尿素78kg/667m2(可与化除同时进行);第二次,栽后1215d天施尿素10kg/667m2;第三次,栽后20d左右施尿素5kg,氯化钾7kg/667m2。穗肥中的促花肥在搁田复水时施尿素78 kg/667m2,施用量不宜多,防止造成基部节间过分伸长而倒伏;在叶龄余数1.21.5、雌、雄蕊分化期施用保花肥10 kg/667m2尿素,长势较差、叶色较黄的田块适当增加追肥数量。水稻抽穗前后采取根外追肥方法追施粒肥,常用1%尿素溶液或与0.2%磷酸二氢钾溶液的混合液叶面喷施23次(间隔34d),既补充肥料,又避免恋青迟熟,还节约农本。7.防治草害7.1.杂草防除。机插秧田秧苗小、行距大、前期生长慢。在栽前封闭化除的基础上,栽后57d,应补施一次除草剂,以确保除草效果。即,结合第一次施用分蘖肥,撒施丁苄100克/667m2。7.2.虫害防治。主要害虫有稻蓟马、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蓟马、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可选用杀虫双,毒死蜱,锐劲特进行防治。稻飞虱(包括灰飞虱),低龄若虫期可选用扑虱灵;虫口密度大,虫龄较高时,应选用毒死蜱,锐劲特或者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生物技术公司技术合作合同
- 消化内科慢性萎缩性胃炎护理措施
- 妇产科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注意事项
- 肛裂自我护理训练
- 2026年衡水健康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新版
- 2026年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3-2028年中国水利生态修复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电磁阀工作原理》课件
- 调研报告:养老护理员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 能源中国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隔油池安装合同模板
- 认知负荷管理在技术支持学习中的未来趋势
- 出口订单合同模板中文
- JT-T-1199.1-2018绿色交通设施评估技术要求第1部分:绿色公路
- DZ∕T 0389-2021 地质钻探孔内事故预防与处理技术规程(正式版)
- 四川省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赛题二民事案例样本
- 怎样做好工作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