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生物考前冲刺:专题四遗传的分子基础.doc_第1页
2013高考生物考前冲刺:专题四遗传的分子基础.doc_第2页
2013高考生物考前冲刺:专题四遗传的分子基础.doc_第3页
2013高考生物考前冲刺:专题四遗传的分子基础.doc_第4页
2013高考生物考前冲刺:专题四遗传的分子基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遗传的分子基础 【考点分析】本专题的内容主要包括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衰老与凋亡、细胞癌变等相关内容。与本专题相关的知识在高考中常以叙述性的选择题出现,但有时可能结合细胞的结构来考查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与癌变。对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内在的联系与区别要搞清。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量增多,细胞分化使细胞的形态、生理功能发生变化。细胞的分化离不开细胞分裂。细胞的癌变可与基因突变相联系。分析历年的高考卷可知:细胞分裂图像的考查频率很高,细胞分裂图像常规考法有两种:给出图形及图中的染色体,识别是何种分裂何种时期;给出文字材料,让考生画出某时期的细胞分裂图。正确理解细胞周期的概念;重点掌握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的数量、行为变化及DNA分子数量的变化;掌握在分裂各个时期细胞器参与活动;正确区分染色质和染色体、染色体和染色单体、赤道板与细胞板这几组概念。理顺清楚细胞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明确全套基因与选择表达的道理。不同个体,细胞性状不同的根本原因是DNA(或基因)不同,直接原因是蛋白质不同;同一个体,细胞性状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产生的mRNA不同,直接原因也是蛋白质不同。明确癌变的内外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作用,掌握致癌因子致癌作用的相关实验设计方法。【解题技巧】1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运用比较法、图示法和实验讨论等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核心概念准确把握。2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尝试用表格、模式图和函数曲线等直观呈现方式,图文结合,学会分析并获取图表信息,比较组成细胞的分子,找出细胞不同结构间的联系与区别。3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统一观点。尝试构建模型 的过程。4以细胞的生命历程为中心,以细胞增殖为主线,辐射细胞的老化、衰老、凋亡和癌变,借助图像表格对核心知识进行比较归纳。来源:【考前预测】1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A转录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B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的碱基序列C 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D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增强密码的容错性解析:翻译时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所以C选项的叙述是错误的。答案:C2.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B、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来源:C、DNA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3.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实验组号 接种菌型 加入S型菌物质 培养皿长菌情况来源:R蛋白质R型R荚膜多糖R型RDNAR型、S型RDNA(经DNA酶处理)R型A.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B.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C.和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D.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解析:本题考查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属于对理解层次的考查。有表格信息可以看出,含有S型细菌的蛋白质和荚膜多糖的培养皿中没有S型细菌的产生,说明蛋白质和荚膜多糖不是转化因子,A不符合题意;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B不符合题意;和的自变量为DNA的完整性,在DNA保持完整的培养皿中有S型细菌出现,说明DNA是转化因子,C符合题意;因为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我们才能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只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D不符合题意。答案C:4.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C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35S、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5.土壤农杆菌能将自身Ti的质粒的T-DNA整合到植物染色体DNA上,诱发植物形成肿瘤。T-DNA中含有植物生长素合成酶基因(S)和细胞分裂素合成酶基因(R),它们的表达与否能影响相应植物激素的含量,进而调节肿瘤组织的生长与分化。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当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值升高时,诱发肿瘤生芽B.清除肿瘤中的土壤农杆菌后,肿瘤不再生长与分化C.图中肿瘤组织可在不含细胞分裂与生长的培养基izhong生长D.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肿瘤组织生长与分化答案: B6.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追认为蛋白质是遣传物质。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 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 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 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 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台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解析:本题借助科学发展史考查蛋白质的多样性等特点。蛋白质不具备热稳定性,也不能复制,故选C项。其他选项所述的蛋白质的特点,与遗传物质应具备的特征一致,可作为遗传物质的理由。答案:C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NA 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B. 每种氨基酸仅有一种密码子编码C.DNA 复制就是基因表达的过程 D.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8.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比较C1与C2、S1与S2细胞核中DNA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是ADNA数目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B.遗传信息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CDNA数目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D. 遗传信息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解析:本题考查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的变化,属于理解层次的考查。有丝分裂得到的子代细胞完全相同,与亲代细胞相比也是完全相同的,所以C1、C2的DNA和遗传信息完全相同,所以C、D项错;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得到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DNA数目相同、DNA分子不同即遗传信息不同,所以A错。答案:B10.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进行了DNA复制方式的探索实验,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组别1组2组3组4组培养液中唯一氮源14NH4Cl15NH4Cl来源:14NH4Cl14NH4Cl繁殖代数多代多代一代两代培养产物ABB的子代B的子代操作提取DNA并离心离心结果仅为轻带(14N/14N)仅为重带(15N/15N)仅为中带(15N/14N)1/2轻带(14N/14N)1/2中带(15N/14N)请分析并回答:(1)要得到DNA中的N全部被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B,必须经过 代培养,且培养液中的 是唯一氮源。(2)综合分析本实验的DNA离心结果,第 组结果对得到结论起到了关键作用,但需把它与第 组和第 组的结果进行比较,才能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 。(3)分析讨论:若子代DNA的离心结果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则“重带”DNA来自于 ,据此可判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不是 复制。若将子代DNA双链分开后再离心,其结果 (选填“能”或“不能”)判断DNA的复制方式。若在同等条件下将子代继续培养,子n代DNA离心的结果是:密度带的数量和位置 ,放射性强度发生变化的是 带。若某次实验的结果中,子代DNA的“中带”比以往实验结果的“中带”略宽,可能的原因是新合成DNA单链中的N尚有少部分为 。答案: (1)多 (2)3 1 2 半保留复制11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12.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DN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