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答题技巧——怎么分析申论材料.doc_第1页
申论答题技巧——怎么分析申论材料.doc_第2页
申论答题技巧——怎么分析申论材料.doc_第3页
申论答题技巧——怎么分析申论材料.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申论答题技巧怎么分析申论材料 .Hnhd/ c 有的童鞋拿到申论试卷之后,迟迟不能落笔,苦思冥想还是没有结果,最后只能仓促成文。其中的原因,除了知识储备和社会阅历不够之外,最重要的是思考问题的逻辑有所欠缺。 xkCM*5: 这里所指的逻辑,就像是中学几何,要证明两条直线平行,每一步都有固定的章法。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多画几条辅助线。 rT99 分析申论材料,也可以有固定的章法。这种章法,就是一种思维的逻辑。很多人拿到试卷的第一时间,就想从中提炼出一点微言大义,从一开始陷入了出题者设置的语境之中,前思后想,不得要领。 .a;y 或许就在开始,已经决定了胜负,你输给了出卷子的人。见招拆招是一种胸有成竹基础上的灵活应变,而不是现学现卖。 R_D& %QG3b% h 接下来谈到的是,分析申论材料的思维方式。 + -uQ n 我们依然从行政实务入手。 B(WmJ6e 与行政的实际工作相比,申论所测查的能力还是有点高度的。它考的是怎么做领导的能力,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成为领导。知道了这一点,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就要把自己的思维方式调整成领导的思维方式,并且是行政机关的领导。领导的级别越高,视野越广,思考的问题也更加全局和宏观。那么,领导一般怎样开展工作?(这是一个高度抽象的问题,我们也只做抽象的回答) r?itd)WCo 正因如此,敢说真话才变得难能可贵。实事求是也才能为中央党校的校训。申论是作为一个考试,不需要现实当中的那么多利弊的考量,是可以无限逼近真理的,所以我们需要去计较三者的次序。 wo+WnDh 真与假,是与非,利与弊,是三对非常经典的矛盾。行政工作会用到,律师办案会用到,记者写稿也会用到,并且顺序不能颠倒。 X Fr z+iyv 第一步是辨析真假 isqQv 这是大家分析申论材料时最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通常的情况是,试卷给出什么材料,你就已经默认了给出的材料是真实有效的。 -.r|1X 我们不必事事都去质疑,但进行基本的质疑是必要的。这也可能是申论或者面试能够胜出的关键所在。 3bs ;! 没错,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部,就是要大胆质疑。 BdMd1eMw 举个例子:110接警平台接到的报警电话,不一定每条都是真实有效的,如果有人想要来一场恶作剧呢?至于具体的比例,可以请论坛里的警察同志出来介绍一下。 9+MW13? 做了领导也是一样。越是级别高的领导,开展工作越加倚重各种汇报或是调研材料。数字出官、官出数字,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有基层工作经历,起码可以判断这些文字材料里几分真、几分假,几分虚、几分实。 )- k 辨析真假也是分析申论材料的一个基本前提。 unc6 V% 假设,某地发生了一起安全事故,你是负责领导,应当怎么处理?第一步应当做什么? ? A;RTM 没错,不管是煤矿安全事故,还是发生了食物中毒,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还是判断真假。 C+P.7?& 有人会说,这也太邪恶了吧,这么大的事情,谁会拿来开玩笑呢? 6u. 2lE 我在这里想给大家提供的是一个分析事理的思路,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换个词,叫做核实。核实的本质仍然是判断真假,先要判断问题的有无,再去判断问题的严重程度。 V dvj*I 第二步是判断是非 Y:l!4DI 是非问题,是定性问题,不能有半点含糊。 tLEXM 比如贪污,贪就是贪了,小贪也是贪。 JBAi45x 法官判案也是一样,先要确定罪名,然后才考虑量刑轻重。 kssRwe%; 分析申论材料的第二个环节是判断是非。对涉及定性的问题,要有清晰准确的界定,好的就是好的,坏的就是坏的。不要毫无原则的运用辩证法。(辩证法是要用滴,但不是用在这里,三七开分析的是利弊问题,不是是非问题) bDIhIP 比如谈到官员腐败,我们要旗帜鲜明的反对。但腐败是不是一无是处,也不完全是。腐败也是有正功能滴。 Q!3-P 呵呵,没错,一群酒囊饭袋的好处就是:好的政策他们执行不好,坏的政策他们也执行不好。 =K3sk 有的政策,在制定之初就是有问题的。正是因为基层工作人员的不作为或者腐败,才有了通融的渠道,没有导致更坏的结果。 Du +_dr4 (具体的事例参见20楼) ?$ov9U_ 这里需要注意:腐败一定是坏的,只是不小心产生了正功能。 %QrOEs 是非问题是一种伦理问题,好就是好,坏就是坏。特别是大是大非,更容不得有半点模糊不定。 c%O97J.5b k&:q|N 7Y-Q, ?1 第三步才是分析利弊 x_c4,i) 申论目前涉及的,绝大部分都是利弊问题。 cUP1Uolvn 或者说申论也考到了真假或者是非问题,但因为作答者的水平所限,只能从利弊的角度去考虑。 Cq7 uy 我们作上述分析的目的在于,只有在辨识真假,判断是非的基础上,再去分析利弊才有意义。 *2N0r2t& 比如,淮安城管打死名校准大学生事件。经事后证实,发生纠纷是有的,但并没有死人。因为城管的形象已经被严重妖魔化,这条虚假消息一经发布,就引起了人们极大愤慨。任志强对此事未经核实就急于表态:“原来城管是最难管教的一群杀人犯”。最后制造了一个乌龙。 OGLA1k4 对于任总主动咬钩,染香表示十分遗憾,她作如是评价“判断力很重要,听起来完美的故事,十有八九是假的”。 =e i 这句话我觉得还是十分中肯的,大家不妨引以为鉴。 G9xOXpAl 申论中如果出了与城管相关题目。千万不要胡乱定性,一棒子把人打死。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管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城管形象的问题也并不像是媒体所渲染的那种情况。至于存在极少数BAOL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