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的生成与排出ppt课件_1_第1页
尿的生成与排出ppt课件_1_第2页
尿的生成与排出ppt课件_1_第3页
尿的生成与排出ppt课件_1_第4页
尿的生成与排出ppt课件_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尿的生成与排出 尿的生成与排出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功能 尿生成的调节 肾的结构和血流特点 尿的排放 血浆清除率 中医学与水液代谢 概述 排泄的概念 机体将体内物质代谢的终产物 多余的物质以及进入体内的异物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泄的途径 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肾脏 肾脏的主要功能1 泌尿功能 肾排泄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最多2 肾能调节水盐平衡和酸碱平衡3 肾能分泌某些激素 如Epo 肾素 前列腺素等尿的成分水95 97 无机盐固体物3 5 尿素尿酸肌酐 第一节肾的结构和血流特点 一 肾脏的结构特点二 肾脏的血液循环特点及调节 2020 2 28 8 一 肾脏的结构特点 一 肾单位 二 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 二 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皮质肾单位近髓肾单位分部肾皮质的外层和中层肾皮质的近髓层占肾单位总数 85 90 10 15 肾小球体积较小较大入 出球小动脉口径入球大于出球差异较小出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几乎形成肾小管周围全部缠绕在皮质部毛细血管网和肾小管周围U形直小血管髓袢短 只达外髓层深入内髓 甚至达乳头球旁器有 肾素含量多几乎无主要生理功能尿液的生成尿的浓缩与稀释 三 球旁器球旁细胞分泌肾素 受交感神经支配致密斑调节肾素分泌系膜间质细胞 二 肾脏的血液循环特点及调节 一 肾脏血液供应特点1 血供丰富 安静时1200ml min 占心输出量的1 5 1 4 2 血液分布不均匀94 在皮质3 两次形成毛细血管网 压力差大4 肾血流相对稳定 2020 2 28 14 二 肾脏血流量的调节1 肾血流的自身调节 1 肌源学说 2 管 球反馈学说2 肾血流的神经体液调节神经 交感神经E NE VIP 血管紧张素使肾血管收缩NO PG使肾血管舒张 尿生成的过程1 肾小球滤过 原尿的生成2 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3 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与排泄 终尿形成 第二节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一 滤过膜及其通透性二 有效滤过压三 肾小球滤过率与滤过分数四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肾小球滤过的概念 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 血浆中的水 小分子溶质及少量小分子蛋白质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腔内 形成原尿的过程 一 滤过膜及其通透性 一 滤过膜的结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基膜层 机械屏障的主要部位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层 二 滤过膜通透性1 滤过膜上孔道形成的机械屏障2 滤过膜上糖蛋白形成的电学屏障 负电荷 二 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 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囊内压 血浆胶渗压 入 2kPa滤过 出 0kPa无滤过 三 肾小球滤过率与滤过分数 一 肾小球滤过率 GFR 1 概念 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原尿量与体表面积有关 1 73m2 125ml min 二 滤过分数 FF 滤过分数 肾小球滤过率 肾血浆流量 100 肾血浆流量 肾血流量x55 四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滤过膜的通透性及面积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有效滤过压囊内压血浆胶渗压肾血浆流量 小结 影响滤过的因素 第三节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功能 一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二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功能三 影响肾小管与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的因素 一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 概念原尿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 其中的水和各种溶质被管壁的上皮细胞部分或全部地重吸收回血液 此过程即为重吸收 一 重吸收的特点和方式1 重吸收的特点 不同性近曲小管是重吸收最主要的部位65 70 髓袢细段15 20 远端小管和集合管10 15 选择性全部重吸收水和电解质部分重吸收尿素完全不被重吸收肌酐 饱和性 2 重吸收的方式 被动重吸收扩散 渗透 易化扩散 主动重吸收原发性主动转运 钠泵 氢泵 钙泵继发性主动转运 联合转运同向转运逆向转运 1 Na Cl 和水的重吸收吸收量最大约占滤液总量的65 70 前段Na 的重吸收伴随葡萄糖 氨基酸同向转运主动重吸收为主后段Na 与Cl 被动重吸收水的重吸收主要是靠渗透压差被动进行的 近曲小管重吸收功能 2 HCO3 的重吸收85 以上被重吸收 以CO2和水的形式进行的3 K 的重吸收主动重吸收 近曲小管 4 葡萄糖的重吸收部位 主要是在近曲小管前半段方式 继发性主动重吸收肾糖阈 尿中不出现葡萄糖的最高血糖浓度 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 一般为9 10mmol L 1 6 1 8g L 二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功能 1 H 的分泌2 NH3的分泌3 K 的分泌 1 H 的分泌与H Na 交换 部位 全部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H Na 交换的意义排酸保碱 肾小管上皮细胞每分泌一个H 就产生一个HCO3 重吸收回血液 尿液酸化形成铵盐随尿排出 2020 2 28 33 2 NH3的分泌由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细胞生成 主要由谷氨酰胺脱氨而来 和H 结合生成NH4 3 K 的分泌与K Na 交换 终尿中K 绝大多数由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排出 K 顺着Na 主动重吸收所形成的管内为负的 电位差 电梯度被动扩散入管腔 所谓K Na 交换 2020 2 28 35 4 H Na 交换与K Na 交换的关系 两者相互竞争 即H Na 交换增多时 K Na 交换减少 K Na 交换增多时 H Na 交换减少 尿生成的调节 1 小管液中溶质浓度渗透性利尿 当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溶质浓度增高 形成的渗透压增高 从而对抗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结果使尿量增多的现象 2 球管平衡不论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或减少 肾小管重吸收率始终是滤过率的65 70 这种现象称为球管平衡 一 肾内自身调节 一 血管升压素 VP 抗利尿激素 ADH 合成部位 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释放部位 神经垂体生理作用 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尿液浓缩 抗利尿 升压 二 体液性调节 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下丘脑 垂体系统释放ADH增多水重吸收增加 尿减少 大量出汗 严重呕吐 腹泻 水利尿 日常大量饮清水后 可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 ADH的调节 循环血量的改变 输液 循环血量增多 左心房 容量感受器 传入冲动沿迷走神经进入中枢 下丘脑 垂体系统ADH减少 水重吸收减少 尿增多 循环血量减少 失血 循环血量减少 左心房 容量感受器 传入冲动沿迷走神经进入中枢 下丘脑 垂体系统ADH增多 水重吸收增加 尿减少 循环血量增加 ADH的调节 其它因素动脉血压血压升高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ADH减少 尿增加 血压下降心钠素 使ADH分泌减少 二 醛固酮 合成与分泌部位 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生理作用 保Na 排K 保水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主动重吸收Na 同时促进K 的排出 醛固酮的调节 2020 2 28 43 三 心房钠尿肽 作用 促进NaCl和水的排出机制 1 抑制集合管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