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语言文字开出花儿来针对低年级存在的共性问题,浅谈低年级儿童语感培养提要:语感训练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重点。低年级孩子语感训练,更要立足于课堂,在重视基础训练的同时,更应引导孩子品词析句,不断积累,在教学中重视课堂与生活的结合,重视语言积累、实践。 关键词:语感 积累 基础童年如诗,童年如歌,最纯净莫过于儿童的世界。语文,更是一门能将儿童纯真之美发挥极致的学科。从内心来说,孩子们应该是喜爱语文的,因为它正如阿甘正传中所描述“象盒巧克力,你不知道你将得到什么”,可是,真实情况却是:在当代多数教师的演绎之下,语文成了“抄写读背”的代名词,语文成了繁琐的学习任务,语文成了限制思维的工具?反思我们语文教师:我们到底是在教语文,还是在毁语文?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简单来说,我们语文教学的根本,就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觉,培养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重点,如果学生对语言文字缺乏思考,缺乏体验,那么再美的语言文字,在他们眼里只是空洞的符号,激不起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但是儿童毕竟是儿童,他们考虑问题没有成人那么全面,大部分学生都是“小粗心”、“小马虎”,在多年一线的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低年级儿童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的共性问题:(一)基础不稳,“活学活用”不够低年级的识字和阅读是最基础的训练,具体到量的规定,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平均下来,每学期认400字,其中200字左右会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平均下来,课外阅读每天不到70字。这个量的规定是经过测算的,是一个基本的要求,应该作为各个教材的基本出发点。目前,针对这项要求,很多学生都出现了“达量不达质”的现象:“难忘”是苏教版第三册语文中常见的词语,在听写中,许多孩子把它写成了“难望”。可见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并不能正确理解“难忘”表示难以忘记的意思。类似的错误还有将“再见”写成“在见”、等等。这些都反映出学生对于某一个知识并没有熟练掌握,在多数情况下,都是一知半解。(二)审题不清,解题能力不够在苏教版第三册语文教材中,已经把“音序查字法”作语文重点教学内容。平时课堂中,我们也让孩子动手找出生字的音序。但是在练习过程中,也有孩子将“音序”、“音节”混淆,张冠李戴,类似情况,时有发生。(三)课外阅读量不多,知识面不够叶圣陶在谈语文教本里说:“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语文的范围可以随着这个例子扩大。而学生的学习往往局限于某个例子,对于例子外的世界是陌生的。有次我带领孩子们读了一则有趣的童话故事:有只公鸡觉得自己很美丽,就天天唱“公鸡公鸡真美丽,大红鸡冠花外衣,油亮脖子金黄脚,要比洪亮我第一。”随后我问出一个问题:公鸡觉得自己哪方面是第一?多数孩子将“洪亮”理解成“漂亮”,纷纷回答:“公鸡觉得自己最美丽。”虽是教学中的一朵小浪花,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出,受阅读量的限制,许多学生对某些词语仍然是一知半解,这也很好地解释了学生为什么在解题过程中会偏题的现象。(四)表达不清,细节关注度不够低年级写话是三年级作文的铺垫,因此在低年级我们虽然没有让学生写过成篇的作文,但是在学生的语言表达上,我们也加大了关注力度,对孩子们写话的形式、内容、篇幅都作出了一些硬性规定。例如:表达完整,意思明确,但是大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错别字较多,标点符号运用错误连篇,为了字数胡乱拼凑,表达意思含糊不清。特别是逗号、双引号的运用,无论对错,信手拈来。为了落实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在一年一年知识的积累中完美过渡,我们低年级老师,必须重视学生的语感训练。培养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受能力,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语言实践和语言分析活动,积累了语言材料,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认读经验和认知结构。一、咬定基础不放松,扎实之中求突破 低年级的儿童刚刚开始学习规范的语言文字,处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起始阶段。因此,低年级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某个知识点的渗透,我们不仅要着眼于学生的“知”上,更应关注学生的“会”,即会学、会用、会举一反三,会触类旁通。学生不是读书机、考试机,他们是具有思想萌芽的群体,教师关注的应是他的知识层面,对一个知识点的理解、运用能力,而不是仅仅着眼于他们某一次的考试成绩。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三册识字5时,笔者对“苍松”一词在引导学生理解的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渗透:师:(出示图片)同学们,看看图,告诉老师什么是苍松?生:就是松树。师:说得对,苍松就是松树。瞧,冬天下起了厚厚的大雪,你看到了风雪中的苍松怎么样呀?生:松树还是笔直笔直地站立着、生:松树的叶子像针。师:小眼睛真机灵,还看到了它的叶子,那老师再考考你,它的叶子是什么颜色呀?生齐说:还是绿色的。师:一年四季,不管炎热还是寒冷,松树的叶子都是绿色的,所以我们又把松树叫做生:苍松。师:那在这里,你知道“苍”是什么意思了吗?生:就是“绿”的意思。师:其实,在这排词语中,还有一个字也代表着“绿”,你找到了吗?生:是翠竹的“翠”。师:对了,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就是这么奇妙,一个“绿”就有好多说法,你还知道哪些描述绿色的词语?生:碧绿生:翠绿生:浓绿教材是一个“眼”,而我们儿童正是睁开这双敏锐的眼,才能看得更远,才能看得更集中,更全面,形成一条系统的“知识链”。二、千锤百炼品汉字,方寸之间显真功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一篇作品读一两遍,未必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只有揣摩品味得透彻,才能深切地领悟语感。词语和句子是组成语言大厦的基础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关键词句表达出来的。课文中有些词句,特别是那些表现文章中心、表达情感的精妙传神的词句,往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我们只要抓住这些重点词句进行分析、比较和细细品味,学生的语感就会得到升华。学习美丽的丹顶鹤一文中“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一句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嵌”字的妙处, 我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嵌”着的,学生想到了乌龟的背上嵌着花纹,衣服上嵌着纽扣,随后笔者展示了一些珠宝镶嵌的图片,学生明白了形象化的“嵌”。笔者又问:“嵌”换成“长”、“戴”好不好?大多数学生通过比较之后,发现“嵌”更为合适,显示出这鲜红鲜红的头冠就和丹顶鹤融为一体,从而对“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一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精当。学生从课文语言文字中品出不同汉字独特的味道。这样,抓关键词句比较、咀嚼就能品出语气神韵,领悟作者谴词的独具匠心,领悟语言运用的规范意义,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2、通过句式训练,训练语言,增强对语言的感受能力通过简单的句式练习,可以让低年级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语言运用规律,积累语言,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还是找春天一课,“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一句。通过老师的指导品读,让学生用她在( )在( )造句,这样既巩固了对句式的认识,又进行了语言训练。这也是训练低年级学生语感的重要方法。3、运用想像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理解事物比较直观,要领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应充分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通过形象思维的“引路”,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换”成生动的“图像”材料,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感悟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要把学生带入文字描绘的境界,使学生理解教材的语言形象。如秋天一课,作者描绘秋天的景色,按由上到下,由远到近的顺序,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展示了一幅迷人的秋天图。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展示想象,让学生仿佛置身于一望无际的稻田边。眼前是黄澄澄的稻子,一阵秋风吹过,满地落叶飞舞,池塘里的小鱼,田埂边的蚂蚁随着老师生动的语言描绘,学生如身临其境,看到了好似金子的稻子、南飞的燕子、丰收的喜悦美的感受自然喷涌而出,从而达到“运用想象和联想,使感知的美的表象分外丰富”的目的,为培养其“长效语感”打下基础。 4、联系生活生活体验是语感生成不可缺少的基础。要把学生带人生活的情境,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思维共鸣。语言来源于生活,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可结合秋天一课,组织学生秋游,寻找秋天的足迹,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体会秋游给孩子们带来的欢愉。当学生描述自己秋游的经历时,课文中描写的场面就活生生地展示在眼前,学生对语言的情感就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与作者一同沉浸在热爱秋天的喜悦之中。 三、点点滴滴做积累,扎扎实实培语感“凡是技能,惟有在实际中方能练就。”语感训练亦是如此。只有积累语言, 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增强语感。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熟读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可见,广泛阅读,熟读成诵,培养语感是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1、熟读成诵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小学生记忆力强,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出自名家之手,文质兼美。让学生“熟读”,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成有声的口头语言,把不熟悉的语言变成熟悉的语言,逐步感受到语言的内涵和文章的气势。通过背诵,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词妙句,优美的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并从背诵中进一步领悟谋篇布局,谴词造句的精妙,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这将使学生受益终身。课程标准对阅读本身有量的规定,教师可以因材施教,每日推荐一定数量的诗词让学生背诵。这样,有利于学生贮存语言,积淀语感,从而扎扎实实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语感培养的最好注脚。2、广泛的、多渠道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曾试过用许多手段来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意义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实践也表明:大凡爱看书的学生语感强,表现为想像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对语言文字把握非常准确。因此,根据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自己喜爱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强的读物,以开拓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使学生在反复、大量感受语言材料的过程中,丰富语言,增强语感;让学生在各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课本中学到的词语和句子,使学生尽情将课文中的词语、句子内化。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多看一些少儿节目,多听一些少儿内容的广播,放录音听故事。让学生体会语言艺术的韵律美、节奏美,用浓烈的感情色彩感染他们,引起其感情共鸣,从而激发强烈的朗读欲望;经常开展一些活动进行朗读效果的检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在活动中充分展现自己的读书成绩,感到读书成功的快乐。如可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开展“课文朗读大赛”、“儿歌表演评比”、“读书读报竞赛”、“故事大王”等活动。学生语感的培养在于一点一点的积累,一点一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货币担保借款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租赁合同范本:学生宿舍租赁协议
- 2025年项目转让合同示例
- 2025汽车买卖合同范本「详细」
- 销售业务合同标准化审核流程表
- 跨部门项目协作流程标准化操作手册
- 行业风险评估工具风险管理与控制
- 2025型材购销合同
- 循环资源综合利用承诺书9篇范文
- 团队建设活动方案设计指南与评估
- 2025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经营四部社会招聘笔试近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3卷合一)
- GB 9687-1988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 GA/T 72-2013楼寓对讲电控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
- 《雷雨》基础知识与练习习题(超详细)
- 上海2022年中考数学试题真题(含答案+解析)
-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课件
- 新月派闻一多徐志摩的诗歌全解上课讲义课件
- DB32T 3753-2020 江苏省装配式建筑综合评定标准
- DB11- 996-2013-城乡规划用地分类标准-(高清有效)
- 药监系统官方培训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相关要求 2019-孙嵘
- 不锈钢管道焊接工艺(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