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弟子规泛爱众第一段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白只要是人,就应该相亲相爱。2、使学生明白一个人,别人看中的是品德,不是外貌。教学重点:1、使学生明白只要是人,就应该相亲相爱。2、使学生明白一个人,别人看中的是品德,不是外貌。教学内容:弟子规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教学时数:一课时一、精读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文字含义。(一)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只要是人就是同类,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同时天地所滋长的万物,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天是平等覆盖一切众生,不分智愚,大地是平等承载一切众生,不分净染。天地好比是我们的父母,我们应该学天地的博爱无私,平等爱护一切动物,植物。补充说明:1、有人问:对于坏人及自私自利的人,如果还要保护他,岂不天下大乱大部分人都是后天学坏的,坏人做了坏事危害大众,除了应给予适当的处罚,也应让他们有改过自新的机会。(周处除三害的故事)2、天体之运行,日复一日,永不休止,代表“精进”。大地蕴藏无量无边的宝藏,生成万物,负载万物,而不求回报,并且平等养育一切众生,不分善人或恶人,代表“包容”。(二)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品德修养高尚的人,名望自然高超,大家所敬重的是他的德行不是外表容貌;有才能的人处理事情的能力卓越,声望自然不凡,然而人们之所以欣赏佩服是他的处事能力,而不是因为他很会说大话。补充说明: 古代圣君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以及近代美国的华盛顿,林肯总统,都是注重德行修养的人,经过时间的流逝,历史的评断,令人怀念,尊重的还是那些德行高尚替大众着想的人,而不是外表和容貌突出的人。二、故事启蒙: (一)聪明努力的华陀 华陀是东汉时非常有名的医生,他之所以能成为名医,除了聪明之外,还经过一番辛苦的努力。华陀从小跟著母亲相依为命,有一天,母亲昏倒了,醒来之后就无法下床,华陀找了好多医生都医不好母亲,没有多久,母亲去世了,华陀难过之余,也立志要成为一个医术高明的医生。 在一座高山上,有个“琼林寺”,传说寺里有位长老的医术非常高明,华陀决定要去那里学医,邻人听到华陀想到琼林寺,都劝他说:“到琼林寺很远,凭你一个小孩子,怎么能够走得到呢 ”华陀不畏遥远的路程,他翻山岳岭,跋山涉水,带在身上的粮食吃完了,就摘果子充饥;累了就在草地、山洞休息。走了好久,他终于到了琼林寺。寺里的长老看他这么有诚意,不畏艰苦,非常感动,于是就答应他拜师的请求。起初,长老只叫他做些繁杂小事,华陀总是默默地把事情做好。事情做完后,他会非常细心地观察长老为病人看病配药,然后记在心里。 有一天,长老对华陀说:“你能吃苦又肯努力,从今天起,我要教你治病的方法”。华陀很高兴,并且很有信心地告诉长老:“师傅,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做个好医生,让大家不再受病痛的折磨。”长老把华陀带进书房,然后指着装满各种书籍的大书橱说:“这是医学知识的宝库,你可要好好珍惜他们!一定要专心念书!”从此,华陀白天学习治病的方法,晚上就在书房用功读书。 这天晚上,华陀正在书房里读书,一个小师弟匆忙地跑来说:“不好了!师傅昏倒了!”华陀听了,立刻丢下书本,赶到师傅房里去。华陀进到书房里,发现师傅躺在床上闭著眼睛,一动也不动。华陀紧张的拉著师傅的手,不停的叫著:“师傅,您醒醒啊!”可是,师傅一点反应也没有。华陀努力地使自己镇静下来,然后,他为师傅把脉。不一会儿,他微笑著说:“大家放心吧!师傅没什么毛病,一会儿就好了!” 华陀刚讲完,师傅果然就从床上坐了起来,说:“我根本没有生病,只是想考验你们!看来,只有华陀令我满意!”之后华陀回到书房,发现桌上的书已经烧成灰。原来,出去时太匆忙,桌上的书被油灯给烧了。幸好火势不大,只烧了桌上的书,而没有造成火灾。华陀将书中的知识和道理,一笔一画地写了起来,原来,他早就牢记在心里了。聪明的华陀经过不断的努力学习,长大后,终于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医。1、引导重点:(1)“成功靠一份天才,九十九分努力”,听了华陀的故事,你仍然认为成功的人只是运气好或天赋异禀吗 ?(2)为人治病是一种技术,凡事都需要多加练习及下功夫,若能在学校认真听讲,并利用课余时间充实课堂上没教的知识,那么就等于在累积让自己成功的条件!三、常礼举要(演练活动) (一)培养感恩的心:投影片欣赏-雨啊!请你到非洲 世界上有许多人过着不幸的生活,小朋友面对自己幸福的生活要时常怀抱感恩的心,当你有能力帮助别人时应该及时行善。询问小朋友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做到助人为快乐之本 。(二)地球暖化的危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一体共存,对人,动物,植物或自然万物都应抱着一颗恭敬之心,不能有任何分别之心。地球是我们居住的地方,可是最近地球却生病了,询问小朋友知道地球生什么病吗?为什么地球会生这种病呢?这种病对人类的生活有什么重大的影响。近来因全球暖化问题,使得全球气温出现异常,我们都是地球的居住者,如何爱护地球才能使他不受伤害呢 ,大家可从日常生活做起,一起累积对地球的爱。饮食方面:减少肉食多吃蔬果,随身携带环保筷,杯,碗,袋等环保用具。交通方面:请多步行或骑脚踏车有益身体健康,出门可改搭大众交通工具。生活方面:随手节约电源及水资源。资源方面:确实做好资源回收的工作,减低对地球的污染。 弟子规泛爱众第二段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白有能力为大家做贡献的时候,就要勇敢的的奉献。2、使学生明白当别人忙碌的时候不要去打扰别人,别人不安的时候要安慰别人。教学重点:1、使学生明白有能力为大家做贡献的时候,就要勇敢的的奉献。2、使学生明白当别人忙碌的时候不要去打扰别人,别人不安的时候要安慰别人。教学内容:弟子规泛爱众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教学时数:一课时一、精读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文字含义。(一)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 “訾”是批评,说别人坏话的意思。当我们有能力可以为大家服务时,应该要乐与帮忙,不要自私自利。当别人比我们有才华有能力时,我们要真心的称赞他,并且向他学习,不要在背后批评他人。 每个人都有帮助别人的能力,小朋友年纪虽小,但是像看到地上有垃圾随手捡起,或是扶起不小心跌倒的人,公车让座都是一件好事。补充故事:1、范仲淹设义田,兴义学。2、负荆请罪(蔺相如和廉颇)(二)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 和有钱的人相处时,不要表现出巴结讨好的态度,对待贫穷的人,也不要骄傲自大,瞧不起他人。对于用旧的东西,衣物要多加珍惜,不要随意丢弃,也不要因为结交了新朋友就疏远老朋友。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除非是坏了,不然只要好好的爱护有时候用起来比新的还顺手,甚至很多旧东西可以发挥创意做成另一样新的东西,例如旧的床单可以拿来做窗帘,饮料的吸管可以用来吹泡泡,这样一来,不但能够惜物,又能达到环保的要求呢!引申: 在生活中,除了对物品,朋友,伴侣要勿厌故勿喜新之外,对于学问也要秉持著这种态度,学习一样东西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不要朝三暮四,一曝十寒,这样不论学什么都不会成功的。补充故事:1、宋弘念旧(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三)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当别人正在忙碌没有空闲时,我们不要去打扰他,造成别人的困扰。当别人心情不好时,不要在一旁唠唠叨叨的说个不停,以免让人更心烦。当父母,老师正忙着处理事情,或在和别人说话时,我们也不可以打扰他们,或是一直插嘴,要在一旁静静等候,等他们忙完了或说完话后,再请他们帮忙。所以当我们打电话给别人时,除了问候之外,如果要长谈,要聊久一点,要先问一下对方现在有没有空,不要对方一拿起电话,我们就霹雳啪啦一直讲。在三餐和睡觉时间也尽量不要去打扰别人。(四)复习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称呼长辈时,不可以直呼长辈的名,那是不礼貌的行为。对老师,对长辈也要有适合的称呼,像外国人都会直呼自己父母亲的名字,但我们中国人对这种称谓的礼仪十分重视,所以我们不可模仿。使用正确的称谓可以培养晚辈对长辈的恭敬心,就像现在如果老师听到有人直呼自己父母亲的名字都会觉得怪怪的。提问一:大家以后到社会上去工作时,对自己的老板,上司如果直接称呼他们的名字,他们会有什么反应呢 ?在长辈面前,不要表示自己很有才能,藐视长辈。“见”在这里读成“现”,表现的意思,在长辈面前特别表现自己,这是不礼貌的。为什么因为孩子如果从小很爱现,爱表达,把自己的锋芒毕露,将来会隐藏很大的危机。注一:现代人受西方教育的影响,强调自我表现,不懂谦虚的美德。二,故事启蒙(一)李斯善嫉 秦王政用李斯当谋士后,一面加强对各国的攻势,一面派人到列国游说诸侯,还用反间,收买等手段,配合武力进攻,这时国力强盛。韩非是李斯的同学,他在韩国看到国家一天天衰弱,三番两次向韩王进谏,韩王就是不理他。韩非满肚子学问,没被重用,就关起门来写了一部书,叫韩非子。他在书中主张君主要集中权力,加强法治。这部书传到秦国,秦王政看到了十分赞赏,日后韩非来到秦国,看到秦国的强大,上书给秦王,表示愿为秦国统一天下出力。这份奏章一送上去,秦王还没考虑重用韩非,李斯倒先着急起来,怕韩非夺了他的地位。他在秦王面前说:“韩非是韩国的公子,大王兼并诸侯,韩非肯定要为韩国打算;如果让他回国,也是个后患,不如找个罪名把他杀了。”秦王政听了这话,有点犹豫,下令先把韩非扣押起来,准备审问。韩非进了监狱,想辩白也没机会。李斯却给他送来了毒药,韩非只好服药自杀了。 三、常礼举要(演练活动) (一)勿厌故,勿喜新;培养感恩惜福的心1、请小朋友看看剧中人物有那些地方做错,应该要如何改过才对 ?2、妈妈带小英去大卖场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小英一直拉着妈妈往玩具区前进小英:“妈妈,这个芭比娃娃好漂亮,我好想要喔!”妈妈:“妹妹,家里已经有三个不一样的芭比,这样就够了!”小英:“我不管啦!她穿的衣服和发型跟其它三个都不一样。”小英坐在地上放声大哭,不肯离开玩具区。3、询问小朋友小英有那些地方做错 ?4、每个小朋友都希望自己有各种不同的玩具,不过有许多玩具通常都是玩过一、两次就没有再拿出来玩了,这样是不是浪费爸妈的钱呢,如果下次你看到很想要的东西,如何做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 ?(二)废物利用做玩具 旧的玩具也有新的玩法,有些玩具甚至不用花钱,废物利用再造新玩具。请小朋友举手发表,下列都是资源回收的东西,如何把垃圾变成玩具再利用。 (三)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看情况、场合说话。1、请小朋友看看剧中人物有那些地方做错,应该要如何改过才对 ?2、妈妈和阿姨正在客厅聊天,小英准备和同学出去玩,找不到自己要穿的衣服小英跑到妈妈的身边,不管妈妈正在与阿姨谈话便插嘴:“妈妈,我那件蝴蝶结的洋装在哪里?”妈妈:“在衣柜的第二个抽屉,你再找找看。”小英找不到又跑去客厅问妈妈。小英:“我找不到衣服,你快来帮我找,我快要迟到了。”妈妈:“我在跟阿姨讲话,你自己再仔细找找看。”小英:“我不管啦!我就是要那件洋装。”一直缠著妈妈不放。3、小英有那些地方做错 如果你是小英找不到要穿的那件衣服,应该怎么办 ?弟子规泛爱众第三段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白不要随便揭露别人的短处和隐私。2、使学生明白随便宣传别人的坏事,也是一种错误。教学重点:1、使学生明白不要随便揭露别人的短处和隐私。2、使学生明白随便宣传别人的坏事,也是一种错误。教学内容:弟子规泛爱众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教学时数:一课时一、精读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文字含义。(一)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别人的缺点,不要去揭穿,别人的隐私,切忌去张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当我们有短有私,希不希望别人到处宣扬 当然不希望,所以我们不希望别人如此,自己也不应该这么做。有时候善意的谎言是需要的,例如当别人生重病时,为了让他好过一些,家人可能会隐瞒他的病情不让他知道,我们也要替他保密。(二)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赞美他人的优点或善行,就是行善,因为当对方听到你的称赞之后,必定会更加勉励行善,他人听到也能够见贤思齐。例如把上弟子规学到的,听到的故事记起来,可以告诉别人,让大家都可以效法,学习。(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张扬他人的过失或缺点,就是做了一件坏事,如果指责批评的太过份了,还会给自己招来灾祸。因此我们平时要谨言慎行,不说别人的过失,因为说别人的过失就是自己的过失,会折损自己的福份,也可能会伤害到对方或竖立敌人,若对方恼羞成怒,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要养成“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之“隐恶扬善”的习惯,要顾及他人的面子,不但可以避开灾祸,更可以改善社会风气。(四)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朋友之间应该互相规过劝善,共同建立良好的品德修养,如果有错,不能互相规劝,两个人的品德都会有缺失。那我们要用什么态度规劝呢,要诚心诚意“怡吾色,柔吾声”的劝告。1、要用什么样的态度规劝? 如果该规劝的时候不规劝,我们就没有尽到当朋友(或先生,或当儿子)的本分,等到一错再错,要改正就来不及了,如此双方的道德都有缺失。2、要怎样规劝才能使人接受 ? 兄弟或朋友规劝时要先取得对方的信任,并且“以身作则”不要过份严格或使人难堪,要考虑到对方的能力才能使人接受。(五)复习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疾”是快步走过去,“趋”是小步的走过去,“揖”是很恭敬的向他问候。走路时遇见长辈,要赶紧走向前去行礼问候。如果长辈没和我们说话时,就先退到一旁,恭恭敬敬地站著,让长辈先走过去。二,故事启蒙(一)郑均悟兄 汉朝时郑均的哥哥是一位小官吏,常收受别人送来的礼物,郑均常劝告哥哥,但他都不听,所以他便出外帮佣一年多,并将辛苦工作所得的金钱都给了哥哥,也劝告哥哥:“东西用完了可以用劳力赚钱来买,但如果犯了贪污的罪,一生的名誉都将毁于一旦。”他哥哥因此改过向善,成为一位廉洁的官吏。当哥哥过世后,郑均独立抚养嫂嫂和侄儿。三、常礼举要(演练活动) (一) 道人善,即是善。请各位同学说说看,大家今天看到或听到了哪些好事情。 (二)劝告他人方式(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1、以身作则隋朝时的辛公义,为了改变乡里丢弃病人的风气,就把病人带回家中照顾,等病人病好了,再请家人带回。反思如果硬要大家不准丢弃病人,乡民会抱怨,就算不丢弃病人可能对他也会不理不睬。2、反讽提醒 唐朝的魏徵告诉太宗他要做良臣而不要做忠臣。太宗询问忠臣和良臣有何区别,魏徵回答:“忠臣都要被杀头,有的心脏还要被挖出来,所以我要只做良臣”他这麼一说,唐太宗哈哈大笑。反思唐太宗是个聪明的君主,他会想到有暴君才会出忠臣,因为忠臣都在劝诫的时候被皇上杀了,所以如果他杀了忠臣就变成暴君,自此以后对于魏徵的直谏就较能够包容了。所以魏徵这样一讲后,他的性命就无忧了,有时候换个角度来劝告别人,会比直来直往更有效果喔!3、表演法 有一次唐太宗退朝回宫后,盛怒未息,对长孙皇后说:“迟早我要杀了这个乡巴佬!”皇后急忙问道:“陛下要杀谁呀 ”“魏徵总是当面侮辱我,不给我留情面!”皇后听完后,立刻换了礼服出来向太宗道贺说:“君明则臣直。魏徵忠直,敢于犯颜直谏,正说明你的圣明大度,真是可喜可贺啊!”太宗听完后,怒气渐消。想起魏徵的为人处世,内心油然生起了无限的敬意。反思贤淑的长孙皇后用夸大的肢体动作来劝谏太宗,真是充满了智慧。(三)劝告他人的要点1、地点 “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别人犯了错,不要在大家面前让他下不了台,要找适当的地点,私底下悄悄的说。2、态度 理直气要和,不要因为自己是对的,就对犯错的人没有礼貌,态度要温和。(四)实际练习请学生到前面来练习遇到下列的情形该如何处理:公车上的人看到老人家不让座。在火车上有人大声的讲电话。有人随手乱丢垃圾。同学在背后抱怨老师功课出太多。弟子规泛爱众第四段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白与别人相处的时候一定要大方大度。2、使学生明白自己做不到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教学重点:1、使学生明白与别人相处的时候一定要大方大度,2、使学生明白自己做不到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教学内容:弟子规泛爱众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教学时数:一课时一、精读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文字含义。(一)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财物的取得与给予,一定要分辨清楚明白,宁可多给别人自己少拿一些,才能广结善缘与人和睦相处。引申: 所谓“施比受有福”要当个手心向下的人。如能舍得布施,多给少拿,就能减轻吝啬的心态,在施舍中就和大众结交了很多善缘,如果将来你有困难,别人也会来帮助你。在家里用餐时小孩在取拿之间,要观察长辈或别人是否没有吃,所以我们要从小养成“多给与,少取用”的习惯,能处处为别人着想是好的德行,也能累积自己的福分。养成礼让的态度就不会处处相争,家庭会和气,家族也会兴旺。(二)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要将事物加到别人身上之前(或要托别人做事),先要反问自己:“如果换成是我,我愿意吗 ”如果连自己都不愿意,就要立刻停止。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要设身处地为别人著想,如有不愿别人加诸我们自己身上的事,就应赶快停止而不去做。引申:1、譬如我们要批评别人之前,就要想一想别人是否愿意接受我们这样的批评 。2、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往往不能替别人著想。3、当我们与人有了摩擦或出现危机时,就应反省是否曾经给人难堪,因而造成人际关系的障碍(人际关系不好),要用理智去体谅别人的感受。(三)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受人恩惠要记得报答,别人有对不起自己的事,应该宽大为怀把它忘掉。怨恨不平的事不要记在心中太久,过去就算了(不要放在心上,处罚自己,苦恼自己)。别人对我们的恩德则要铭记在心,感恩不忘常思报答。引申: 一个人要能常怀感恩心,不忘父母,师长,众人对我们的恩德,时时念父母,师长之恩。很多做义工的人每天都满面笑容,时时想着可以帮助别人,懂得爱人,付出会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内心会觉得充实。要感谢斥责我们的人,因为他增长了我们的智慧,要把怨恨的念头赶快转过来。父母,师长的恩情报答不完,我们要尽心尽力尽我们的本分,让这些对我们有恩之人都欢喜看到我们的成长。(四)复习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不论骑车或乘车,路上遇见长辈,若方便停车应下车问候,并询问是否需要搭便车。若长辈要离去,则目视长辈离去约百步之遥才可以离开,这是敬老尊贤的表现。 二,故事启蒙(一)韩信报恩(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汉朝大将韩信在未得志之前,生活很困苦。他常到河边钓鱼,不是每次都能顺利钓到鱼,所以时常饿肚子。河边住着一位以洗衣维生的妇女,她非常同情韩信,时常给他饭吃。韩信很感激她,便对她说:“将来我要是飞黄腾达,一定会好好报答您。”妇人听完后一脸不悦地说:“我是同情你的遭遇,那是希望你报答我呢!”一次韩信到市场卖鱼,有一恶少侮辱他说:“你常佩剑上街敢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韩信就毫不吭气地爬过去,市场的人都笑他胆小。后来,韩信替刘邦立下不少汗马功劳,于是被封为楚王。他想起年少困苦时曾受过河边妇人的帮助与恶少的侮辱,便赏赐妇人黄金千两答谢,授与恶少中尉的官职。后来韩信对左右的人说,当日若无两位恩人,今天不可能会有这样的成就。给小朋友的话:我们要学习韩信“恩欲报怨欲忘”,“不念旧恶,不憎恶人”的精神。三,常礼举要(演练活动) (一)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1、故事分享 以前有一户人家,每次吃鱼时,妈妈都只吃鱼头,把其他的部位留给家人,请问各位,妈妈为何都只吃鱼头呢 (因为妈妈舍不得吃鱼肉,所以吃最没有肉的鱼头,把好吃的部分留给家人)2、错误剧情演出晚餐时间,大家坐在餐桌前吃饭。爷爷,奶奶:“君君,这些都是你喜欢吃的菜,来来来赶快吃。” (说完两人挟了一堆的菜在君君碗里)君君:“那我不客气罗!”(用筷子在每一道菜里东挑西捡,吃完一口,不喜欢的就丢回盘中,把喜欢的菜整盘吃光光)3、请学生找出剧中错误的行为Q:君君的行为哪里做错了 可能的答案:“没有让爷爷,奶奶先吃”“挑食”“把自己吃过的东西又丢回盘中”Q:他没有做到弟子规里的哪一项 可能的答案:“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Q:如果你是君君,吃饭时你要怎麼做 可能的答案:“让爷爷,奶奶先吃”“帮爷爷,奶奶挟菜”“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也要留给别人吃”4、正确剧情演出晚餐时间,君君先把爷爷,奶奶的饭盛好,再请爷爷,奶奶来餐桌前吃饭。君君:“爷爷,奶奶这是你们喜欢的菜,请用”(先挟菜在爷爷,奶奶的碗里)爷爷,奶奶:“好乖好乖,你也一起吃吧!” (等爷爷奶奶动筷了,才动筷)(等爷爷,奶奶吃完饭再帮他们盛汤)请学生轮流出来表演挟菜给长辈。说明:当生病感冒时,就不可以挟菜给家人,以免互相传染。对于较不熟悉的长辈,要用公筷,母匙挟菜给别人,不可用自己的筷子挟,因为有些人基于卫生的理由会不欢喜。弟子规泛爱众第五段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白对待别人的时候一定要友善,不要歧视别人。2、使学生明白应以理服人,不要用武力。教学重点:1、使学生明白对待别人的时候一定要友善,不要歧视别人。2、使学生明白应以理服人,不要用武力。教学内容:弟子规泛爱众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教学时数:一课时一、精读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文字含义。 (一)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对待帮我们工作的人像是佣人或是部属,要注意自己的品行端正,不可以很轻浮随便,虽然不随便但是也不要过于严肃而让人害怕,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以仁慈宽大的心,感谢他们的协助、付出。引申:现在很多家庭都有请外籍佣人来帮忙,想想看,他们离乡背井到遥远的异国来,在生活上,工作上一定有很多适应不良的地方,所以我们要更包容,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苛责他们。虽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佣人或部属,但是我们可以把这种态度扩大到为我们服务的人身上,像学校的警卫叔叔,司机先生,餐厅的服务生,我们对他们的态度也要很客气,不可以用命令的语气或不敬的态度对待他们。(二)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用权势逼迫别人服从,他虽然遵从了,但是表面上不说心里却不服气,只有用道理感化对方,他才会心服口服,没有怨言。在历史上,周朝因为施行仁政,周公制礼作乐,所以朝代维持了八百多年,反观秦朝,虽然用武力统一天下,但却焚书坑儒,所以几十年就灭亡了。引申: 当我们在班上担任班级干部时,若只是用命令的口气来指使同学,自己却没有做到,相信同学一定不服气,如果自己平时做事就讲道理并且守规矩,那么同学对于你的要求,自然就会遵从。(三)复习1、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长辈在我们的身边时,不可贸然坐下,要注意长辈的动静,要等长辈坐下或长辈叫我们坐后我们再坐下。当我们坐著时,如果长辈从远处走过来,一定要起立致敬。等长辈坐下,允许我们坐下时,才可以坐下来。在公车或火车上我们也要让位给长者。2、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长辈之前,不可太放肆而大呼小叫,讲话声音要低,但是回答的声音低到听不清楚,那也不适当。常礼举要对众篇说:“不高声喧哗,扰乱他人视听。”另外在长辈身旁时也不可以大声喧哗,影响到长辈的谈话。二、故事启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门窗居间协议合同的模板
- 项目培训服务协议书范本
- 汽车买卖合同协议书样本
- 防火门委托定做合同范本
- 游乐场场地租赁合同协议
- 污水处理排水协议书范本
- 洗涤服务合同协议书模板
- 江苏农业农村保险协议书
- 电梯屏广告采购合同范本
- 鲜切鱼模板售卖合同范本
- 2025年企业健康体检计划及总结
- 英语在生活中的应用
- 急诊医学课件-灾害事故急救课件
- 仪表工安全培训课件
- FOCUS-PDCA医院品质管理获奖案例-提高住院患者入院宣教知晓率
- 2025年大学英语四级词汇(乱序版)
- 五年高考真题(2020-2024)分类汇编 政治 专题14 认识社会(探索认识的奥秘、寻觅社会的真谛) 含解析
- GB/T 18724-2024印刷技术印刷品与印刷油墨耐各种试剂性的测定
- IEC 62368-1标准解读-中文
- 15J403-1-楼梯栏杆栏板(一)
- 《数学课程标准》义务教育2022年修订版(原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