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学个性化辅导专家巨人教育辅导讲义学员编号(卡号): 年 级:高一 2课时学员姓名:胡启霓 辅导科目:物理 教师:黄老师课 题万有引力定律授课时间:2014-4-4备课时间: 2014-4教学目标1.万有引力定律2.航天重点、难点重点: 万有引力定律难点: 航天教学内容基础知识 一.开普勒运动定律(1)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2)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于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3)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二.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互相吸引的,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大小,跟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2)公式:FG,其中,称为为有引力恒量。(3)适用条件:严格地说公式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公式也可近似使用,但此时r应为两物体重心间的距离对于均匀的球体,r是两球心间的距离 注意:万有引力定律把地面上的运动与天体运动统一起来,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规律之一,式中引力恒量G的物理意义是:G在数值上等于质量均为1千克的两个质点相距1米时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三、万有引力和重力 重力是万有引力产生的,由于地球的自转,因而地球表面的物体随地球自转时需要向心力重力实际上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就是物体随地球自转时需要的向心力,如图所示,由于纬度的变化,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向不断变化,因而表面物体的重力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即重力加速度g随纬度变化而变化,从赤道到两极逐渐增大通常的计算中因重力和万有引力相差不大,而认为两者相等,即m2gG, g=GM/r2常用来计算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在地球的同一纬度处,g随物体离地面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即gh=GM/(r+h)2,比较得gh=()2g 在赤道处,物体的万有引力分解为两个分力F向和m2g刚好在一条直线上,则有 FF向m2g,所以m2g=F一F向Gm2R自2因地球自转角速度很小G m2R自2,所以m2g= G假设地球自转加快,即自变大,由m2gGm2R自2知物体的重力将变小,当G=m2R自2时,m2g=0,此时地球上物体无重力,但是它要求地球自转的角速度自,比现在地球自转角速度要大得多.例.设地球的质量为M,赤道半径R,自转周期T,则地球赤道上质量为m的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为?(式中G为万有引力恒量)GMm/R2-4p2mR/T2四.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问题设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天体半径为R,由mg=得g=,由此推得两个不同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关系为11990年5月,紫金山天文台将他们发现的第2752号小行星命名为昊键雄星,该小行星的半径为16km。若将此小行星和地球均看成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小行星密度与地球相同。已知地球半径R6400km,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这个小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A 400g B g/400 C 20g D g/202.一物体在地球表面重16N,地面上重力加速度为10m/s2.它在以5 m/s2的重力加速度加速上升的火箭中的视重为9N,则此火箭离地球表面的距离为地球半径的( ) A.2倍 B.3倍 C.4倍 D.一半点拨 在万有引力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运动规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可以结合起来考查地球上或其他星球上物体的运动,在这类问题中,重力加速度往往是解题的关键点。五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 原理:天体对它的卫星(或行星)的引力就是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G=mr,由此可得:M=;=(R为行星的半径)由上式可知,只要用实验方法测出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及运行周期T,就可以算出天体的质量M若知道行星的半径则可得行星的密度例. 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面上的某高处,以初速度V0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球落到星球表面,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V. 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 ,求该星球的质量M。例已知月球绕地球运动周期T和轨道半径r,地球半径为R求(1)地球的质量?(2)地球的平均密度?经验总结“天上”: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地上”: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4)双星:两者质量分别为m1、m2,两者相距L 特点:距离不变,向心力相等,角速度相等,周期相等。双星轨道半径之比:双星的线速度之比: 第二单元专题:人造天体的运动 基础知识 一、卫星的绕行角速度、周期与高度的关系(1)由,得,当h,v(2)由G=m2(r+h),得=,当h,(3)由G,得T= 当h,T例.两颗人造卫星A、B绕地球作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TA:TB=1:8,则轨道半径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 ) 二、三种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v1=7.9km/s,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也是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v2=11.2km/s,使卫星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v3=16.7km/s,使卫星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三、两种最常见的卫星 近地卫星。 近地卫星的轨道半径r可以近似地认为等于地球半径R,由式可得其线速度大小为v1=7.9103m/s;由式可得其周期为T=5.06103s=84min。由、式可知,它们分别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最大线速度和最小周期。 神舟号飞船的运行轨道离地面的高度为340km,线速度约7.6km/s,周期约90min。 同步卫星。“同步”的含义就是和地球保持相对静止,所以其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即T=24h。由式G=m= m(r+h)可得,同步卫星离地面高度为 hr358107 m即其轨道半径是唯一确定的离地面的高度h=3.6104km,而且该轨道必须在地球赤道的正上方,运转方向必须跟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即由西向东。如果仅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而不定点于赤道上空,该卫星就不能与地面保持相对静止。对同步卫星:运动规律:由于同步卫星的运动周期确定(为T=24h),故而 其 r、 v、T 、a 、g 均为定值。通讯卫星可以实现全球的电视转播,从图可知,如果能发射三颗相对地面静止的卫星(即同步卫星)并相互联网,即可覆盖全球的每个角落。由于通讯卫星都必须位于赤道上空3.6107m处,各卫星之间又不能相距太近,所以,通讯卫星的总数是有限的。设想在赤道所在平面内,以地球中心为圆心隔50放置一颗通讯卫星,全球通讯卫星的总数应为72个。四、卫星的超重和失重(1)卫星进入轨道前加速过程,卫星上物体超重 (2)卫星进入轨道后正常运转时,卫星上物体完全失重规律方法1、处理人造天体问题的基本思路 由于运行中的人造天体,万有引力全部提供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因此所有的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圆心都在地心解关于人造卫星问题的基本思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处理;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根据已知条件选择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便于计算;利用代换式gR2=GM推导化简运算过程。注意:人造卫星的轨道半径与它的高度不同离地面不同高度,重力加速度不同, 【例l】设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离地面越高,则卫星的( )A速度越大 B角速度越大 C向心加速度越大;D周期越长 【例2】设地球的半径为R0,质量为m的卫星在距地面R0高处做匀速圆周运动,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卫星的线速度为; B.卫星的角速度为;C.卫星的加速度为; D.卫星的周期; Qv2v3Pv4v1【例3】 如图所示,某次发射同步卫星时,先进入一个近地的圆轨道,然后在P点点火加速,进入椭圆形转移轨道(该椭圆轨道的近地点为近地圆轨道上的P,远地点为同步轨道上的Q),到达远地点时再次自动点火加速,进入同步轨道。设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速率为v1,在P点短时间加速后的速率为v2,沿转移轨道刚到达远地点Q时的速率为v3,在Q点短时间加速后进入同步轨道后的速率为v4。试比较v1、v2、v3、v4的大小,并用小于号将它们排列起来_。三、课后作业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典型习题1设土星绕太阳的运动是匀速圆周运动,若测得土星到太阳的距离为,土星绕太阳运动周期是,已知万有引力恒量为,根据这些数据,能够求出的量有( )土星线速度的大小 土星加速度的大小土星的质量 太阳的质量2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F=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式中G为引力常数,是人为规定的。Br趋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穷大。Cm1、m2之间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与m1、m2的质量是否相等无关。Dm1、m2之间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3已知以下哪组数据,可计算出地球的质量M(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地及地球离太阳中心的距离地日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月及月球离地球中心的距离月地人造地球卫星在地球表面附近绕行时的速度和运行周期卫若不考虑地球的自转,已知地球的半径及重力加速度4两个行星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分别是r1和r2,若它们只受太阳万有引力作用,那么,这两个行星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A1 Bm2r1m1r2 Cm1r2m2r1 Dr22r125组成星球的物质是靠引力吸引在一起的,这样的星球有一个最大的自转速率,如果超过了该速率,星球的万有引力将不足以维持其赤道附近的物体做圆周运动,由此能得到半径为r,密度为,质量为M且均匀分布的星球的最小自转周期T,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6a为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为沿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c为地球同步卫星,正确的是A.角速度w(a)=w(c)w(b)B.向心加速度大小a(a)a(b)a(c)C.线速度的大小v(a)=v(b)v(c)周期的关系T(a)=T(c)T(b)7两颗人造卫星A、B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之比为1: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周期之比TA:TB=1:8,线速度之比B周期之比TA:TB=1:8,线速度之比C向心加速度之比,角速度之比D向心加速度之比,角速度之比8.关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小环绕速度 B它是在近地圆形轨道上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的环绕速度C它是在地面上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大发射速度 D它是在地球同步轨道上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的环绕速度9.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中,有一与内壁相接触的物体,这个物体( )A受到地球的吸引力和卫星内壁的支持力的作用 B只受地球吸引力的作用C物体处于失重状态,不受任何力的作用D受到地球的吸引力和向心力的作用10.下面关于同步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同步卫星和地球自转同步,卫星的高度和速率都被确定B .同步卫星的角速度虽然已被确定,但高度和速率可以选择,高度增加,速率增大;C .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周期是114分钟,比同步卫星的周期短,所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离地面的高度比同步卫星低 D .同步卫星的速率比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速率小11.某人造卫星由于受到大气的阻力,做轨道半径逐渐减小的螺旋线运动,设每时刻可以近似看作是一个圆周运动(只是半径逐渐减小),则卫星的速率_;周期_;动能_;重力势能_;机械能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2在某星球表面上以v0竖直上抛一物体,经时间t回到抛出点,问在此星球上至少以多大的速度水平抛出该物,才能使该物不再落回到星球上?(设星球的半径为R)13人类发射的空间探测器进入某行星的引力范围后,绕该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该行星的半径为R,探测器运行轨道在其表面上空高为h处,运行周期为T。(1)该行星的质量和平均密度?(2)探测器靠近行星表面飞行时,测得运行周期为T1,则行星平均密度为多少?14在火箭的实验平台上放有测试仪器,火箭起动后以g/2的加速度竖直匀加速上升,到某一高度时仪器对平台的压力为起动前对平台压力的17/18,求:此时火箭离地面的高度?(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15在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着陆的最后阶段,着陆器降落到火星表面上,再经过多次弹跳才停下来。假设着陆器第一次落到火星表面弹起后,到达最高点时高度为h,速度方向是水平的,速度大小为v0,求它第二次落到火星表面时速度的大小,计算时不计火星大气阻力。已知火星的一个卫星的圆轨道的半径为r,周期为T。火星可视为半径为r0的均匀球体。16我们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科技创新的融合发展-洞察及研究
- 儿童口腔健康与营养-洞察及研究
- 2025年职工文化活动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6届陕西省洛南县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高校辅导员心理谈话案例与分析报告
- 山东省滨州市十二校联考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南通市海门区卫健系统医疗机构招聘考试真题
- 制造业质量管理规范解读
- 2026届安徽省铜陵市第五中学化学高二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语文拼音教学微课设计方案
- 兽医公共卫生学
- 履约评价表模板
- 办公楼室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方案
- 光声成像技术简介课件
- 《领导力》读书笔记
- GB/T 6417.1-2005金属熔化焊接头缺欠分类及说明
- GB/T 13576.1-1992锯齿形(3°、30°)螺纹牙型
- 北医安全法规考试题
- 绝对值的练习课课件
- 2023年昆仑银行校园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十八般兵器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