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4、5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及稳定性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4、5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及稳定性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4、5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及稳定性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4、5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及稳定性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及稳定性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2016辽宁五校考试)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b动物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都是单向的d生态系统中植物都是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的【解析】生态系统中以物理过程为传递形式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可来源于无机环境和生物,a项错误;动物通过特殊的行为,即通过行为信息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b项正确;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c项错误;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并不都是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的,d项错误。【答案】b2(2016大庆实验中学月考)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对信息传递的表述错误的是()a雌蚕蛾释放性外激素吸引异性前来交尾属于行为信息b鸟类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c金钱豹尿液所散发出的气味属于化学信息d信息传递可以双向进行【解析】雌蚕蛾释放性外激素吸引异性前来交尾,属于化学信息,a错误;鸟类的鸣叫声中的声音属于物理信息,b正确;金钱豹尿液所散发出的气味是通过化学物质传递的属于化学信息,c正确;信息传递可以双向进行,d正确。【答案】a3以下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应用或实例中,属于化学信息传递作用的是()当蜜蜂散失时,雌蜂(蜂王)能分泌一种“聚集激素”,最后把所有的蜜蜂聚集在它的周围蜜蜂采花酿蜜,当少数蜜蜂发现蜜源后,就能很快把几里路外的蜂群都引来采集花蜜,到蜜囊装满仍返回原地,而不迷失方向,就是因为蜜蜂分泌的“追踪激素”当个别兵蚁发现敌害时,立即向体外释放一种“告警激素”向同伴告警,从而保护种群养鸡时在保证营养供应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提高鸡的产蛋率用一定频率的声波、磁场、光辐射处理谷物、蔬菜作物及树木等的种子,可提高其发芽率,获得高产利用装有性外激素的诱捕器来捕获害虫,预测、预报短期害虫发生的时间和范围,以预防害虫大面积发生a bc d【解析】雌蜂(蜂王)通过分泌一种称作“聚集激素”的化学物质,把散失的蜜蜂聚集在它的周围,这属于化学信息传递作用,正确;少数蜜蜂通过分泌被称作 “追踪激素”的化学物质,把几里路外的蜂群都引来采集花蜜,这属于化学信息传递作用,正确;当个别兵蚁发现敌害时,立即向体外释放一种被称作“告警激素”的化学物质向同伴告警,从而保护种群,这属于化学信息传递作用,正确;光照属于物理信息,养鸡时在保证营养供应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光照时间提高鸡的产蛋率,这属于物理信息传递作用,错误;声波、磁场、光辐射都属于物理信息,用一定频率的声波、磁场、光辐射处理谷物、蔬菜作物及树木等的种子,可提高其发芽率,获得高产,这属于物理信息传递作用,错误;性外激素属于化学信息,利用装有性外激素的诱捕器来捕获害虫,预测、预报短期害虫发生的时间和范围,以预防害虫大面积发生,这属于化学信息传递作用,正确。综上所述,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答案】a4以下关于生命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生物体细胞中,分子之间传递遗传信息的途径是dnarna蛋白质b在生物体中,不同细胞之间信息的识别主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脂质和蛋白质c在动、植物体中,信息在不同组织、器官之间传递的主要形式是激素d在生态系统中,某些植物在长日照条件下才开花,说明信息传递利于种群的繁衍【解析】在生物体细胞中,分子之间传递遗传信息的途径是dnadnarna蛋白质,a项错误;在生物体中,不同细胞之间信息的识别主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b项错误;神经调节是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形式,因此在动物体中,信息在不同组织、器官之间传递的主要形式是神经冲动和神经递质,在植物体中,信息在不同组织、器官之间传递的主要形式是激素,c项错误;日照时间的长短属于物理信息,开花与植物种群的繁衍密切相关,所以在生态系统中,某些植物在长日照条件下才开花,说明信息传递利于种群的繁衍,d项正确。【答案】d5鱼类在遭受捕食后,受损的表皮会释放出大量的报警信息素,警告其他个体作出反捕食反应。例如白斑狗鱼捕食过胖头鱥(gu)之后,它的粪便、尿液及分泌物中都可能带有胖头鱥的报警物质,导致其他胖头鱥主动回避这类白斑狗鱼,同时科学家们还发现胖头鱥的报警物质会吸引其他的白斑狗鱼,从而干扰第一只白斑狗鱼的捕食,胖头鱥可以趁机逃走。以下叙述不合理的是()a胖头鱥遭受捕食后释放报警信息素并对白斑狗鱼进行标记属于种内互助b白斑狗鱼的种群密度和在适宜栖息区域内的随机分布不属于种群的特征c报警信息素使同伴回避并干扰第一只白斑狗鱼的捕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d采用标志重捕法研究胖头鱥的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大【解析】白斑狗鱼的种群密度属于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在适宜栖息区域内的随机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所以b错误。【答案】b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高【解析】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的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故a正确;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状态,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故b正确;间接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故c正确;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故d错误。【答案】d7(2016河南质检)如图是近年在某县试验成功并大范围推广的生态农业模式,有关此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螺主要以植物为食)()a图中位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螺、昆虫、鸭b鸭和螺之间是捕食与竞争关系c该生态系统中鸭所同化的能量主要来自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饲料中的化学能等d图中微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鸭的粪便,故微生物都是分解者【解析】螺、昆虫、鸭都直接以植物为食物,位于第二营养级,a正确。鸭捕食螺,有共同食物野草,是捕食与竞争关系,b正确。鸭食物来源有野草和饲料,所同化的能量主要来自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饲料中的化学能,c正确。微生物的光合细菌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化能合成细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都是生产者,d错。【答案】d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d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解析】播种杂草后,该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提高,营养结构更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a正确。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该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提高,营养结构更复杂,而且为动物提供更丰富的生存空间,导致动物种类也增加,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正确。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与前面原因相似,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而恢复力稳定性下降,c正确。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他种类牧草数量下降,物种丰富度下降,营养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下降,抵抗力稳定性下降,d错。【答案】d9外来物种薇甘菊往往用自己的身体织成一张大网,罩住其他植物,被其覆盖的植物或者被绞杀、重压致死,或者因缺少阳光、水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枯萎。而田野菟丝子的茎缠绕在薇甘菊植株上,茎上即可形成吸器吸收薇甘菊植株中的营养物质。下表为薇甘菊长期入侵某生态系统,随时间推移植物种类数及碳储量变化。据表分析,正确的是(双选)()未被侵入时期轻微入侵时期重度入侵时期植物种类(种)15012169碳储量(吨/公顷)植被56.250.943.5凋落物2.03.55.4土壤161.9143.2117.7a.由于薇甘菊是生产者,它的入侵会使该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逐渐增加b田野菟丝子与薇甘菊之间存在寄生关系,可利用田野菟丝子控制薇甘菊危害c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和种群密度均下降,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也逐渐减弱d引入田野菟丝子之前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逐渐降低【解析】薇甘菊是外来物种,会杀死其他植物,降低该生态系统光合作用总量,故入侵会使该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逐渐降低,a错。田野菟丝子茎上形成吸器吸收薇甘菊植株中的营养物质,会导致薇甘菊缺乏营养而死亡,二者为寄生关系,b正确。薇甘菊导致该生态系统其他植物死亡,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和种群密度均下降;而其他植物死亡的大量遗体被分解者分解,故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也逐渐加强,c错。引入田野菟丝子之前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和种群密度均下降,导致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逐渐降低,d正确。【答案】bd10下列生命活动过程中,物质或信息传递方向分类正确的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质壁分离时水分子运动方向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食物网中物质的流动翻译时核糖体的移动a bc d【解析】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般是双向的,质壁分离时水分子运动方向是双向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食物网中由于捕食关系,物质流动是单向的;核糖体在mrna上,从起始密码子的一端向终止密码子的一端移动,是单向的,选b。【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40分)11(2016林州一中质检)(20分)某弃置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植物固定的太阳能2.451011田鼠摄入量1.05109同化量7.50108呼吸量7.15108鼬摄入量2.44107同化量2.25107呼吸量2.18107(1)此地形成的群落是_演替的结果。(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 hm2 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0只田鼠, 第二次捕获20 只,其中有标记的10 只,则该种群密度是_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偏小/偏大)。(3)能量沿“植物田鼠鼬”的流动是单向的,而且是_,从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4)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自身的_,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_的形式散失。(5)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调节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解析】(1)弃置耕地形成的群落属于次生演替。(2)对于田鼠等活动能力强、范围广的动物可采用标志重捕法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在1 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20只,其中有标记的10只,则该种群密度是3020/10/160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大。(3)因为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的,所以能量沿“植物田鼠鼬”的流动是单向的,而且是逐级递减的,因为能量有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离开生态系统,根据表格计算能量从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是2.25/7.53%。(4)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大多数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5)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答案】(1)次生(2)60偏大(3)逐级递减3%(4)生长、发育和繁殖热能(5)生物的种间关系12(2016珠海模拟)(20分)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1)研究者选择4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未分解叶与半分解叶),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下表。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不同处理蒙古栎杨红松白桦未分解叶2.445.944.797.30半分解叶7.209.428.715.23为排除蚯蚓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所选择蚯蚓要_,为了排除土壤中原有动物和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应该在实验前对土壤进行_处理。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_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对_最为喜好。(2)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的总和称为_。用样方法调查白桦植物的种群密度时,为尽量减少实验误差,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应注意做到_。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_。(3)依据上述实验分析,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增加_的数量,从而提高整个生态系统的_。【解析】(1)为了排除蚯蚓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所选择蚯蚓要生长状况基本一致。为了排除土壤中原有动物和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应该在实验前对土壤进行灭菌处理。表中数据显示,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高于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蚯蚓对杨树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最多,说明蚯蚓对杨树半分解叶最喜好。 (2)一定自然区域内的所有生物的总和称为(生物)群落。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时,为尽量减少实验误差,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应注意做到随机取样并计算平均值。蚯蚓能将落叶中的有机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