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224002) 摘要 叙述了兼容互需的图书馆学思想产生的背景, 阐明了兼容互需图书馆学思想的含义, 分析了兼容互需图书馆学思想的本质. 关键词 兼容互需图书馆 .doc_第1页
盐城224002) 摘要 叙述了兼容互需的图书馆学思想产生的背景, 阐明了兼容互需图书馆学思想的含义, 分析了兼容互需图书馆学思想的本质. 关键词 兼容互需图书馆 .doc_第2页
盐城224002) 摘要 叙述了兼容互需的图书馆学思想产生的背景, 阐明了兼容互需图书馆学思想的含义, 分析了兼容互需图书馆学思想的本质. 关键词 兼容互需图书馆 .doc_第3页
盐城224002) 摘要 叙述了兼容互需的图书馆学思想产生的背景, 阐明了兼容互需图书馆学思想的含义, 分析了兼容互需图书馆学思想的本质. 关键词 兼容互需图书馆 .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兼容互需的图书馆学思想与实践吴长领(盐城师范学院图书馆 盐城 224002)摘要:叙述了兼容互需的图书馆学思想产生的背景,阐明了兼容互需图书馆学思想的含义,分析了兼容互需图书馆学思想的本质。关键词: 兼容互需 图书馆 思想史Compatible each other needs thought and practice of Library ScienceWu Changling(Library of Yancheng Teachers CollegeYancheng224002)Abstract:Describes the compatible to thoughts of Library Science in the background,Expounds the meaning of compatible to thoughts of library science,Discuss the compatible to the essence of thought of Library science.Key words: Compatible Library History of thoughts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07年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入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1918年1月起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1920年7月至1922年12月以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职兼图书馆主任。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建人之一,著名革命家、政治家、学者和图书馆学家。其图书馆学思想散见于关于图书馆的研究、美国图书馆员之训练、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图书馆二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辞等论著中,其图书馆学思想涵盖图书馆性质、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图书馆管理、图书馆专业教育等诸多方面,其中尤以兼容互需的图书馆学思想影响深远。1兼容互需图书馆学思想的产生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一步步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最强音。以自强、求富为目标,以师夷长技为途径的洋务运动,虽以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而成为中国现代化的起点,但终因其中体西用,只改经制、不改政制,而归于失败。以君主立宪为目标的戊戌变法运动和以民主共和为目标的辛亥革命运动,虽然其实质都是实现中国的政制现代化,但终因封建守旧势力和封建军阀势力的强大而归于失败。经制政制变革的失败使思想启蒙作为突出而紧迫的任务呈现在先进知识分子面前。思想启蒙运动,其对象是全体国民,其工具是从西方引进的新学理,其主要物质媒介是传播新思潮的书刊报。李大钊兼容互需的图书馆学思想正是适应这种思想启蒙的时代要求而产生的。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和教会依据不平等条约陆续在中国创办图书馆,传播西方图书馆学思想。传教士或教会创办的图书馆,其显著特点是重视藏书建设和实行西方图书馆管理模式。圣约翰大学图书馆到 1919 年时所藏中文书籍达 5600 册,英文书籍达 11300 册,并在图书分类上实行杜威十进制分类法,在读者服务上实行开架式借阅。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图书馆收集有关东南亚和中西政治、经济、历史、语言等各方面图书资料,是当时中国境内最好的东方学图书馆。上海亚洲文化中国支会图书馆在中国最早采用卡片目录。西方传教士花子安、李提摩太、林乐知在德国学校论略、七国兴学备要、文学兴国策等书中,介绍了西方各国的图书馆情况。受西方图书馆学思想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图书馆和图书馆学兴起。19 世纪 40 年代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中国近代思想界之先驱即在其著作中介绍了欧美各国图书馆,19 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王韬、郑观应为代表的早期改良主义者就提出仿效西方图书馆对旧式藏书楼进行改革,戊戌变法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所新型图书机构强学书藏,辛亥革命后我国图书馆已大体完成从传统藏书楼向新式图书馆的转变。由于古代藏书楼影响根深蒂固,传统办馆方式和封闭性质深刻影响着近代图书馆,藏书中古书多而新书、西书少成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突出特点之一。西方图书馆学思想在办馆方针、藏书建设等诸方面的理论建树和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先天不足构成李大钊兼容互需图书馆学思想产生的学术环境。李大钊就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时,北大图书馆尚带有深刻的封建藏书楼烙印。总体上看,当时的北大图书馆管理混乱,人才匮乏,设备陈陋,业务建设落后。从适应教学科研需要的角度看,北大图书馆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其一是藏书少。当时的北大图书馆“藏置无多,而办理无人,难厌自修者之望”1。其二是新书少。1917 年蔡元培担任校长时,称“本校图书馆书籍虽多,新出者甚少,苟不广为购办,必不足供学生之参考,刻拟筹集款项,多购新书,将来典籍满架,自可旁集博采,无虞缺乏矣”。2其三是管理混乱。“大学图书馆中所藏中西书籍不下数十万卷。向因管理不得其人,颇多散失。以致寻常史籍竟不得读。”3李大钊兼容互需图书馆学思想就是适应北大图书馆改革创新的要求而产生的。2兼容互需图书馆学思想的确立李大钊就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后,将兼容互需确立为图书馆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针。兼容互需,根据李大钊的解释,即各类文化和图书应当兼收并蓄,互相取长补短。李大钊主张,对待新旧文化和新旧书籍应当“兼容互需而不可有所偏废”4。李大钊认为,“宇宙的进化,全仗新旧两种思潮,互相挽进,互相推演,仿佛像二个轮子运着一辆车一样,又像一个鸟仗着两翼,向天空飞翔一般。这两种思潮,都应该知道须和他反对的一方面并存同进,不可妄想灭尽反对的势力,以求独自横行的道理。这两种思潮,一面要有容入并存的雅量,一面更要有自信独守的坚操。”5兼容互需的图书馆学思想是与北京大学学习自由的要求相适应的。学习自由指学生有选择教师和学科的自由,有接触学派和接受知识的自由。它要求教学从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要求有相应的课程设置和图书资料为保障。“现代的图书馆已经不再是藏书的地方,它是教育的机关,所以和教授法有着密切的联系。教授法若是变更,那么图书馆也不能不变,从前的旧教授法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现代不满意这种制度,在课本以外,还有教师指出许多参考书作为学生的自学教材,按照新的教授法去实行,若没有完备的图书馆,藏了许多的参考书,决不能发生效果。”6学校图书馆不仅具有思想启蒙的职能,而且直接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必须有完备的图书资料。兼容互需的图书馆学思想是与北京大学学术自由的要求相适应的。“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7 “无论有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8学术上的兼容并包,李大钊与蔡元培有相似的主张。“凡所论列,一以同人自由研究之所得,为独立之发表。苟其说持之有故而言成理,则兼收并包,无所于排,循是以往”。“兼收并包”,是为了使“从学之士,各抒天禀,交攻互证。”9 “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古往今来之天经地义,未必永为天经地义,而邪说淫辞,则又未必果为邪说淫辞也。平情论之,社会之进演、进步与秩序宜并重之。即高悬理想与俯就社会之言论,亦当兼容互需,而不可有所偏废”10 。兼容互需的图书馆学思想是与北京大学思想自由的原则相适应的。思想自由是兼容互需、学术自由、学习自由的内在依据。 “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论理学之动机论与功利论,宇宙论之乐天观与厌世观,常樊然并峙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 11 “我素信学术上的派别,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所以每一种学科的教员,即使主张不同,若都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就让他们并存,令学生有自由选择的余地。”12 “吾在日本,尝见某评论家昌宗教无用之论,其言绝趣。彼谓孔子、释迦、基督、穆罕默德,其于吾人,不过一种食品。孔子与牛肉,释迦与鸡肉,基督与虾,乃至穆罕默德与蟹,其为吾人之资养品等也。吾人食牛肉、鸡肉,在使之变为我之肉也。食虾蟹等物,在使之变为我之物也。吾人食孔子、释迦、基督、穆罕默德,亦欲使其精神性灵,代为我之精神性灵而已。但人类为杂食动物,吾人为求肉之发育,不能不兼食牛鸡虾蟹,正犹为求灵之发育,不能不兼收孔、释、耶、回之说云云。斯言虽近谑,亦颇含有至理。以今世国民灵的消化力之强,绝非孔、释、耶、回中之一家所能满充其欲望者。”13李大钊认为图书资料之于图书馆,恰如精神食粮之于人类,必须多样化。3兼容互需图书馆学思想的实质李大钊兼容互需的图书馆学思想主张既容旧也容新,既容中也容西,既容唯心也容唯物,容纳任何学术流派之文化与典籍,容纳的条件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而非为历史与社会淘汰。一战结束后,“我向他建议,趁德国战后通货膨胀,马克贬值的机会,大量购买德文书籍充实馆藏,他同意这样做,直接向德国出版机构定购了大量图书。其中有康德、黑格尔学派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书籍,这是当时北京大学图书馆新增的财富,也为国内其它大学所不及。”14 1918 年国学研究所成立后,北大图书馆“大买起词曲书来。”15图书馆还经常联系琉璃厂书商,在书坊选购旧书。以兼容互需为指导,北大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基础由此奠定。李大钊兼容互需的图书馆学思想的实质是打破思想文化专制,为传播新思潮开辟道路。在新旧之间,李大钊与蔡元培一样,其思想的立足点和归宿在于新。孙中山在支持蔡元培出掌北京大学时说: “北方当有革命思想的传播,像先生这样的老同志,应当去那历代帝王和官僚气氛笼罩下的北京,主持全国性教育”。16蔡元培在致汪精卫信中也说:“吾人苟切实从教育着手,未尝不可使吾国转危为安”。17章士钊说:“时北京民主运动正在萌芽,守常志在得北大一席,以便发踪指示”。18这里的发踪指示实即传播民主革命思想。李大钊在新旧思潮之激战写道:“偶尔有一二稍稍激昂的议论、稍稍新颖的道理,因为糜有旗鼓相当的对立,也是单调糜有精采,比人家那如火如荼的新潮,那风起云涌的新人运动,尚不知相差几千万里?那些旧人见了,尚且鬼鬼祟祟的,想用道理以外的势力,来铲除这刚一萌动的新机。他们总不会堂皇正大的立在道理上来和新的对抗。在学术上相遇,就想引学术以外的势力。总是不肯用自己的理性,维持自己的生存,摧除对面的存立。”19以俄国十月革命为标志,马列主义迅速取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成为领中国与世界风气之先的新思潮,李大钊任馆长的北大图书馆也迅速成为传播马列主义的中心;不仅是马列主义文献集散中心,而且是学者、社团、以及后来的政党组织传播马列主义的活动中心。参考文献:1周君南.本校图书馆改良当议J.北京大学日刊,1918,3(23)一4(9).2 7811 高平叔.蔡元培全集M.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4.3顾颉刚.上北京大学图书馆书A.北京大学日刊.1920,3(23).4 10 13李大钊.李大钊文集M.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5 朱文通.李大钊全集M.卷三.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189.6朱文通.李大钊全集M.卷三.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418.9言治. 1913,3( 1).12 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东方杂志.1934,31(1).14 人民出版社编辑部.回忆李大钊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