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台阶》教案 (3).docx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台阶》教案 (3).docx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台阶教案教学目标:1.把握故事情节,分析父亲形象,体会作者的感情。2.学习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3.培养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情感。教学重点: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的特点及其意义。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每个人都有理想追求,你的理想是什么?你爸妈的追求是什么?在追求理想的这条路上,你们或爸妈为此做出了那些努力呢?今天我们就来走进一位农村父亲的追求台阶。二、作者简介李森祥:衢州人。1975年入伍,曾在嘉兴军分区某部工作,少校。1991年调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任专业作家。1986年烟雨楼杂志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后迅速成长。近年来发表小说颇多。 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开端:父亲觉得自己家的台阶低,要造高台阶的新屋。发展:父亲开始了漫长的准备。高潮:终于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结局:新屋落成了,人也老了,身体也垮了。四、精读课文,分析人物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学生再齐读。抓住关键词“地位”,看出父亲是在渴望获得尊重。)2.父亲为造高台阶新屋付出了哪些艰辛?花费了多少时间?捡砖、捡瓦片、存角票、种田、砍柴、捡卵石、编草鞋、踏黄泥、抬台阶准备了大半辈子。3. 小说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来刻画父亲,找出来,品析父亲形象。请用上“父亲是一个_的人,从_可以看出来。”的句式来回答。要强、不甘人后、吃苦耐劳、坚忍不拔、老实厚道五、再品课文,理解意图1. 新台阶砌好了,父亲又怎么样?心理:不自在 一级一级地往下挪。(关注人物精神世界)身体:衰老了,累垮了。文章最后一段“怎么了呢,父亲老了。”让你来读会采用什么语气?注意它的标点。为什么是逗号句号?引用资料:关于小说的结尾,当初我的确没有把它当做悲剧来处理。在中国乡村,一个父亲的使命也就那么多,或造一间屋,或为子女成家立业,然后他就迅速地衰老,并且再也不被人关注,我只是为他们的最终命运而惋惜,这几乎是乡村农民最为真实的一个结尾。 李森祥给编者尤志心的信这最后似乎是不经意的一声感叹,其实是作者最无奈最沉重的一句呻吟。是的,父亲老了,这里的“老”,不仅仅是指父亲年事已高身体受伤无法再操持农活,更是儿子感受到父亲心灵世界的“老化”父亲不但失去了健康的身体,也同时失去了奋斗目标。身体的老朽固然已经可悲,追求的丧失更让人迷惘。但儿子之痛还更在于他几乎是眼睁睁地看着父亲为了造屋而耗尽了一生的精力,他在父亲身体和心灵都迅速衰老的残酷现实面前无能为力。一个句号,悲凉地道出了中国农民再勤劳善良也无法彻底改变命运得到幸福的残酷现实。小说中的父亲是如此,无数中国农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特级教师王君:台阶的结尾是败笔吗?文章蕴含着作者的哪些情感?(同情、悲悯、辛酸)总结作者的写作意图:关注农民命运,关注农村贫穷。2、父亲可悲吗?父亲的一生是典型的中国农民奋斗不止的一生,他的生命是卑微的,但绝不是失败的。以父亲为代表的这些一无所有但依旧艰苦创业的草根阶层,正是中国的筋骨和脊梁,中华民族也正是在这样的坚韧的精神的支撑下才繁衍不息的。父亲就算有些“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