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和PLC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分析.pdf_第1页
继电器和PLC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分析.pdf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矿 现代化 2 0 1 0 年第2 期 总第9 5 期 继电器和P L C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黄忠效 皖北煤电集团公 司 任楼矿 安徽 淮北2 3 5 1 2 6 J 摘要随着工业控制技术的逐 渐成熟 P L C已充 当了工业控制 的主力军 一些工矿 企业中 大型设备 的控制 均采用 的是 以 P L C逻辑控制为主 继 电器机械控制为辅的控制方式 关键词 工业控制 P L C逻辑控制 继 电器机械控制 中图分类号 T M 5 8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9 0 7 9 7 2 0 1 0 0 2 0 0 6 8 0 2 l 引言 传统的工业控制一般采用继电器来实现 随着 P L C技术的发展 其性能 越来越成熟 P L C已广泛地 运用 到工业 自动化领域 同时也给工业控制带来 了质的飞跃 P L C控制与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相 比 在操作 控制 效率和精 度等方面都有无法比拟的优点 本文用 日本 O MR O N公司 c 系列 P L C 设计一种三相异步电机启动控制 并与传统继电器 控制做比较 来分析各 自控制的特点 并浅谈未来 P L C在工业 控制的发展方 向 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方式一般有三种 即 Y 降压起 动 定子串电阻降压起动 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 下面设计了 分别用继电器和P L C控制电机 Y A降压起动 并做比较 简要 分析各自的特点以及 P L C未来的发展方向 2 1 继 电器控 制三相异步电动机 Y A起动方案 主 电路 L 1 L 2 L 3 继 电器控制电路 K M 1 K M 3 K 丁 I M 2 图 1 继 电器控制的电机启 动方案 如 图 1 所示 此 控制 电路 的三个接触器 共 9个触点 分 别用四个继电器控制 起动前 K M 2 K M3线圈均处于断开状 态 按下起动按钮 S B 2 K M1 线圈得 电并 自锁 K M3线圈得 电 电动机开始 Y型减压起动 同时时间继电器得 电 6 0 S后时间 继电器常闭触点断开 常开触点吸合 K M3线圈断开 K M2线 圈吸合并 自锁 电动机 开始 型起 动 电动机转速上升 至给定 值时投人稳定运行 按下停止按钮 S B 1 切断主电源 电机停止 运行 2 2 P L C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 Y 起动方案 如图 2 所示 采用 P L C控制时 起 动时先按 下起动按钮 68 S B 2 0 0 0 1常开触点闭合 P L C的延时继电器开始工作 同时 0 5 0 1 线圈接通 异步电机开始 Y型启动 6 0 S后 延时继电器 的常闭触点断开 常开触点吸合 Y型启动转 为 起动 电动机 进入 了稳定运行 按下停止按钮 S B 1 0 5 0 0线 圈失 电 0 5 0 2 停 止运行 电机停止运行 输入输出接线图 一 0 0 0 0 0 5 0 0 SB 2 一 一 0001 0501 T R L 0 00 2 05 02 C0M C0 M 梯 形圈 程序指令 指令 数据 L D 0 001 0R O 50 o A 旺 T 0 0 OO A ND NO T 0 0 02 ou T 0 50 0 L D O 50 0 A ND 叶帕个O 5 02 0 Ur 3 0 TI M 0 o I 0 60 L D 1 RO A D叶 饥 TI 0 o O L r O5 0l L D TI 脚 O 0 R O 5O 2 AN D O 50 o A m N 0 50 1 0 50 2 图 2 P L C控 制的电机启动方案 3 P L C与继 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分析 通过三相异步 电动机的 Y 起动的继 电器控制和 P L C控 制的比较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着很多不同之处 3 1 联系 两者都是工业工业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P L C是继电器 运用微 电脑技术发展 的产物 大 型工业控 制采用的是继 电器 和P L C联合控制 两者不可替代 3 2 不 同点 1 P L C内部采 用 软 逻辑控 制 比较抽象 继 电器采用 机械控制 比较直观 2 P L C控制系统结构紧凑 电器少 体积小 动作快 易 维护 而继 电器控制系统使用电器多 噪声 大 耗 电量大 触点 动作慢且长期动作接触易氧化 维护量大 3 P L c是计算机控制的基础上发展 控制时间可精确到 ms 并且能完成 比较复杂的加工工艺控制 工作可靠性高 这 是传统的继电器无法实现的 4 P L C控制功能改变 一般只需修改程序便可 极其方 便 继 电器控制功 能有 简单 的改动 需要花费大量时 间及人力 止 0 l 2 3 4 5 6 7 8 9 O l 2 3 4 5 蚴 帆 咖 蝴 州 嗽 泓 差 l 煤矿 现代化 2 0 1 0 耳第2 期 总第9 5 期 现浇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钢模板的优化应用 孟 凡利 兖矿集团 总医院后勤部 山东 邹城2 7 3 5 0 0 中图分类号 T U 7 5 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9 0 7 9 7 2 0 1 0 0 2 0 0 6 9 0 2 随着高层建 筑在我国 的发 展和应用 在钢筋混凝 土结构 中现浇结构的比重越来越大 而建筑物中现浇钢筋混凝土结 构 的工程质 量 安全 成本 工期 人工等各 方面指标在很 大程 度上取决于占钢筋混凝土构件总造价的 3 0 劳动力占 5 0 的模板工程的技术水平 因此 为合理地优化选用钢筋混凝土 工程中的模板体系 是高效 优质地完成建筑工程的主要因 素 也是当今建筑工程界 研究 的一个 重要课 题 l 工 程概 况 1 圆筒煤仓是矿区某煤矿投产前的一项地面工程 矿井 煤炭通过皮带走廊运输到煤仓顶 漏到汽车上运输出去 该工 程由集团公司设计院设计 由中煤建安公司六工程处承担施 工 本人参与该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该工程地处矿井附近 周 围建筑物繁多 施工场地狭窄 给施工带来一定困难 2 该工程全部为 2 0 0 现浇钢筋混凝 土 主体 由两直径 1 2 m 高度 3 0 4 1 m 的圆筒和仰角 1 8 长 8 0 m 的皮带走 廊组 成 标高 1 0 8 m处设有两园锥形漏斗 并与四根 5 0 0 X 5 0 0的 栓相连 壁厚 2 2 0 基础采用片筏基础 基深 一 5 7 5 m 基础深高 度 2 2 0 m 宽 0 7 m 该工程钢 筋量大 模板量 大 混 凝土量大 因此对模板支架 昆 凝土浇筑质量要求更加严格 2国内 外模板工程的概况 1 欧美 1 3 本等国家对各种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的施工 目前主要以大模板体系为主 从钢模板发展到木胶合板模板 铝合金模 板 塑料模板 等覆面材料 其 中木胶 合板模板 和钢框 木胶合板已成为最广泛应用的模板形式 在工业发达国家 其 施工使用面积 占一半 以上 2 目前国内钢筋混凝土墙体的施工主要有整体式大模 板 组合式大模板及散拼模板三种模板体系 全钢大模板面板 常用 4 6 mm厚钢板 而钢竹 木 大模板即为钢框竹 木 胶合 板模板 属新型模板体系 3 组合式大模板即为组合钢模板加钢管背带和钢框胶 合板加方钢管背带 大模板施工有滑模 爬模 提模 倒模 等多种方法 3 圆筒煤仓简壁模板的优化选用 1 上述 国内三种模板 体系 中 全钢大模板 是用钢板 面板 与槽钢背楞焊成的整体钢结构 因此它整体性能好 刚度大 和物力去改制 安装 和调试 5 P L C由于采用的是程序控制 适合恶劣的环境下工作 而继电器是机械控制 对外界环境要求 比较高 6 P L C一 般采用 D C 2 4 V低 电压 控制 而继 电器工 作 电 压采用 AC 3 6 V 3 8 0 V 4 P L C的发展方 向 小型 P L C从产生到现在 实现了接线逻辑到存储逻辑的 飞跃 其功能从 弱到强 实 现 了逻辑 控制 到数字控 制 的进步 如今的小型 P L C在编程 I 0扩展 通讯借 口 开关量和模拟量 的调节 以及一些 特殊功能模块 如高速计数输 入和脉 冲输 出的 应用上已经基本满足用户的需求了 但随着应用需求及关联 产品技术性能的提升 未来几年 各厂商会应客户要求 将对小 型 P L C的以下功能进 行强化 1 闭环运动控 制功能 P L C在闭环过程控制 中应用 日益 广泛 这对 P L C提出更高的功能要求 主要是控制性能和功能 方 面 这种需 求在 机床 工具 电子 制造 和包 装 行业 更加 突 出 2 脉 冲频率 的提 高 从 1 0 k H z 2 0 k H z发展 到 目前 的 l O O k H z 甚 至更 高 3 功能更强 如 F P X F X 一 3 U C P 1 H E H S V等产品都具 备插补功能 同时脉冲路 数有所增 加 4 增强网络与通讯能力 计算机与 P L C之间以及各个 P L C之间的联网和通讯的能力不断增强 使用工业网络可以 有效地节省资源 降低成本 提高系统可靠性和灵活性 致使 网络 的应用有普遍化 的趋势 5 编程工具丰 富多样 功能不 断提高 编程语 言趋 向标 准化 有各 种简单或复杂 的编 程器及编程软件 采 用梯形图 功能 图 语 句表等编程语 言 亦有高档 的 P L C指令系统 6 能支持更多总线和工业以太网的 P L C产品 作者简介 黄忠效 1 9 8 2年 2月 男 安徽 省砀 山县人 助 理 工程师 毕 业与淮 南联合 大学机 电工程专业 现 工作与 皖北煤电集 团 任 楼 矿 机 电科 收稿 日期 2 0 0 9 9 1 6 Re l a y s a nd PLC i n I ndu s t a l Co nt r ol An al y s i s W a n b e i C 0 a l Mi n e Gr o u p E l e c t r i e a l a n d Me c h a n i c a l Br a n c h Re n l o u Hu a i b e i Ab s t r a c t W i t h t he ma t u r i t y o f t e c hn o l o g y i nd us t r i a l c o nt r o l PLC h a s s e r v e d a s t he ma i n f o r c e o f t he i nd us t r i a l c o nt r o l a nd i n s o me i n d u s t r i a l a n d mi n i n g e n t e r p r i s e 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