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doc_第1页
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doc_第2页
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doc_第3页
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doc_第4页
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建筑相关资料1、地点: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位于约翰F肯尼迪国际机(JFK),机场位于皇后区,在市中心Manhattan东南方向24公里,是纽约最大的国际机场。肯尼迪机场(John F. Kennedy International Airport,代号为JFK)位于距离曼哈顿东南大约26公里处,是纽约最近的国际机场。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肯尼迪机场的国际航班最多,而前往纽瓦克是最便宜的,拉瓜迪亚机场主要用于国内航班。 肯尼迪机场有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航班每日往来北京和纽约,纽瓦克机场有美国大陆航空公司的班机每日往来北京和纽约。乘飞机前往纽约和离开价格都很高,但最高的季节要数6月中旬到9月中旬(夏季)和圣诞节前后的一周。其次是2月、3月以及从10月一直到感恩节之后,那时的机票价格略有下浮。(纽约3个机场位置示意图: 1肯尼迪机场JFK;2 拉瓜迪亚机场LGA;3纽瓦可机场EWR)2、建造时间:机场是于1942年始建,1948年7月1日首次有商业航班,并于7月31日正式命名为“纽约国际机场”。1963年11月22日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遇刺身亡,12月24日机场改名为“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国际机场”以纪念这位先总统;随后,机场的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机场代码更新为JFK。她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她由美国达美航空公司、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美国航空公司、美国大陆航空公司、美国环球航空公司五大航空公司、英国航空公司及其他国际航空公司的一共7个候机厅组成。3、建造者:环球航空公司候机由芬兰建筑大师埃罗沙里宁(Eero Saarinen)设计,为象征主义建筑代表作。埃罗沙里宁(Rosmarine,1910-1961)是20世纪中叶美国最有创造性的建筑师之一。1910年8月20日生于芬兰柯科鲁米一个艺术家家庭,父亲埃里尔沙里宁是芬兰著名建筑师,母亲是雕塑家。13岁时随父埃里尔萨里宁移居美国。1934年毕业于耶鲁大学建筑系,之后得奖学金旅欧学习二年。回国后随父从事建筑实践,这一时期,沙里宁父子一起设计的著名作品纽约水牛城的科林汉斯音乐厅和印第安纳州哥伦布市的基督教堂。在从事设计的同时,沙里宁又投入到家具设计中。1940年,他在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家具设计比赛中获得了优胜的奖项(和查尔斯埃姆斯合作设计),开始受到评论界的注意。直到1950年父逝。以后在密执安州伯明翰继续开业。曾与父同设计了不少重要建筑,50年代中发展更快。其设计风格清新、个性突出、造型独特、有创造性。前期曾追随密斯的有古曲风格的、技术精美的现代建筑,后期则倾向于多变的空间组织与有力的结构表现,作品中还反映了少年时受到雕塑训练的影响。代表作有圣路易市杰弗逊国家扩展纪念门(1949年)、密执安州华伦市的通用汽车公司技术中心(1955年)、耶鲁大学冰球馆(1958年)、纽约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1962年)等。曾获多次设计奖,身后一年还得美国建筑师协会金质奖。候机楼位于纽约的约翰肯尼迪机场,是1956年委托设计,1962年竣工的。建筑外形象展翅的大鸟,动势很强;屋顶由四块浇钢筋混凝土壳体组合而成,几片壳体只在几个点相连,空隙处布置天窗,楼内的空间富于变化。这是一个凭借现代技术把建筑同雕塑结合起来的作品。它极具表现力的混凝土外部造型和高大的内部空间使公众产生丰富的想象,也使它成为极富魅力的建筑之一。环航再次提出破产申请。起因于环航无法负担高达5亿美元的重整金,最后美航提出援助,估计花费2兆美元。最后环航与美航达成协议正式合并环航,曾在美国航空业创下辉煌历史的环球航空正式走入历史。由于长期使用,建筑已陷入反复修缮的状态,已失去了作为一个现代新建筑的典范而具有的雄伟。4、建造目的: 随着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冲击,世界上的交流日益频繁,再加之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另外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不难看出其目的为了满足人们出行需要,也为了经济的的发展。5、建造时期社会背景:1954年,德国、意大利、日本战败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建筑活动与经济状况紧密相关。战后初期,各国经济都受到削弱,只有美国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增强了,战后一段时间内,美国是首掘一指的经济强国,1950年前后,美国是条件最优越、盖房子最多和最考究的地方。欧洲和亚洲其他国家的建筑活动在50年代中后期才渐渐活跃起来。战争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战后建筑领域的科学技术也有新的进展。钢材仍是主要的结构材料,但建筑用钢向高强度方向发展,结构自身的重量因而有所降低。水泥标号也提高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向轻质高强度方向迈进。预应力技术在50年代中期推广使用。战争期间,由于制造飞机的需要,铝产量大增;战争结束后,铝材大量用于建筑之中。塑料也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之中。从建筑材料看,品种和质量都比战前进步了。从建筑创作和建筑艺术的角度看,战后初期的建筑格局和热点改变了。二战前,建筑创作的热点在西欧;二战后,西欧仍不断有新动向出现,但在50-60年代,美国的建筑更加引入注目。美国经过二战前一段时间的建筑文化的转变,二战之后,建筑舞台上活跃异常。20-30年代西欧提出来的不少建筑构想,在战前没有条件或来不及实现的。战后在美国这个富饶的国家中开花结果了。除了前述的社会经济条件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欧洲许多现代主义建筑师先后到达美国。其中著名有格罗皮乌斯(1937年抵美)、密斯、孟德尔松(1941抵美)等。他们除了以自己的建筑作品影响美国人之外,有的还从事教学活动,培养了一大批年轻一代的美国门徒。后来成为第二代现代主义建筑师的佼佼者,他们于50年代开始逐渐登上建筑舞台,使现代主义建筑在20世纪中期的美国兴盛一时。这时的美国成为全世界年轻建筑师向往的建筑热点。这时候,不但在美国,而且在世界在多数地区,现代主义建筑成了最引人注目的建筑主流。到20世纪中后期,随着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出现,建筑界更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局面。建筑流派五花八门,建筑形态千资百态,逐渐形成今天缤纷灿烂的建筑世界。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多元论”与“有机的”建筑的另一个方面是各种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它们开始活跃于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很盛行。其动机和“人情化”与地方性一样,是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现代建筑”在建筑风格上只允许千篇一律的、客观的“共性”的反抗。 二战之后建筑结构科学有很大进步。电子计算机(电脑)的应用大大加快了结构计算的速度,以前难于采用的结构形式现在可以采用了。壳体结构、空间结构、悬索结构大量用于大跨度建筑物,影响并改变了大跨度建筑物的形体。20世纪前期,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为大规模工业化建筑而大声疾呼。勒,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是一个例子,格罗皮乌斯大林在20年代亲自做过装配化住宅的试验,密斯想着用玻璃和钢做高层建筑的外墙,等等。这些构想和计划在二次大战之前并没有真正普遍地实现。二次大战以后逐渐成为现实。50年代以后,在世界各地广泛使用的工厂制备的各种幕墙就是证明。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是要使每一房屋与每场地都要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性和特征,其标准是要使人一见之后难以忘情。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常把建筑设计看作为是个人的一次精彩表演。认为设计首先来自“灵感”,来自形式上的与众不同。 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在建筑形式上变化多端。究其手段,大致有三:运用几何形构图的;运用抽象征的和运用具体的象征的。主张这种倾向的人并不断把自己固定在某一种手段上,也不与他人结成派,只是各显神通地努力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在运用几何形图中,战后的赖特可谓是一个代表。而勒柯布西耶则是在运用抽象的象征来达到目的的代表。在追求“个性”与“象征”中运用具体的象征手段的可举小沙里宁设计的在纽约肯尼迪航空港的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和伍重在澳大利亚设计的悉尼歌剧院。从上述可见,“多元论”或“有机的”倾向主要是一种设计方法而不是一种格式。其基本精神是建筑可以有多种目的和多种方法而不一种方法,设计人不是预先把自己的思想固定在某些原则或某种格式上,而是按着对任务与环境特性的了解来产生能适应多种要求而又内在统一的建筑。6、风格: 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是20世纪中期现代设计的典范,它属于现代建筑。2、 功能使用角度分析建筑1、流线分析: 整个建筑都的线条都是曲线,无论是建筑内部还是建筑外部,基本没有规范的几何形态。建筑内的一切都服从于外观的自由形状楼体呈弓形,电子指示牌的形状像科幻中的植物,管状的登机通道一直伸至机坪。这个以有机形式构思的设计的机场候机楼,很好地保持了现代建筑的各种功能。2、人在其中的活动方式分析: 在交通流量大的情况下,为适应旅客的特点并满足他们的使用要求,候机楼的各种设施的配置必须合理。同时要设计科学的旅客流程图,使各类旅客在楼内的活动互不干扰。多数候机楼对进出港旅客采取立体隔离的办法,即将进出港旅客的行动路线分别安排在两个楼层内:对国际和国内旅客,则采取平面隔离的办法,即在同一层楼内,分别设置国际旅客和国内旅客的活动场所。3、建筑细部分析: 建筑细部还能够表现建筑文化的特征。建筑细部造型的设计往往反映了整个建筑的文化取向和风格特色。例如柱式、雕花、拱窗、铁艺栏杆、坡屋面等,这些细部的造型都表现出极为风格化的个性特征,甚至成为建筑风格的标志,体现丰富的建筑文化内涵。因此,建筑师有意识的运用一些典型细部设计,有助于创作出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建筑作品。 4、建筑各空间组合关系分析:随着社会进步,经济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功能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现代建筑也随之趋向多元化,建筑技术也有很大的发展。建筑空间是由物质材料从自然界中围隔出来的,人们围隔空间最主要的就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功能使用要求,还要满足一定的审美要求。就前一种要求而言,就是要符合功能的规定性。具体的讲所围隔的空间必须具有确定的量、确定的形和确定的质;就后一种要求而言,则是要使用这种围隔符合于美的法则具有统一和谐而又富有变化的形式或艺术表现力。而其中最容易被设计者忽视的就是建筑结构,建筑师在追求建筑美观和满足功能要求时往往忽视了结构,而结构却在整个建筑个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是建筑存在的基础。同时,不同的结构会对空间产生不同的限制。只有把适用空间、视觉空间和结构空间结合起来,才能做到功能、美、结构三者有机结合。3、 形式审美角度分析建筑1、此建筑造型的主次分析: 建筑主要依靠天窗采光,故外立面较实,可通过对天窗造型;运用片墙,构架;墙体内陷做洞口处理;具厚重感的体块咬合;墙面突出片墙或凹进做侧窗;墙面做影壁;建筑与水结合等手法进行活跃化。立面处理形式感应较强,多用虚实对比,突出的片墙和框架,隔栅,遮光板,百叶窗以及各式的窗(横竖条窗,大小点窗,方窗圆窗,侧窗,天窗,高窗,玻璃幕)雨蓬等突出。光影关系应强烈。2、此建筑造型的均衡与稳定分析: 均衡性是自然界的基本属性,均衡现象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并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所认知。均衡在建筑设计中也尤为重要,它是衡量建筑美观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控制建筑形式的巨大力量。均衡的美感同时体现在建筑的造型和空间构成上。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建筑均衡的形式呈现丰富多彩的姿态,并继续在各方面深入发展。 本文在研究均衡性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均衡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分析建筑均衡的物质形态和物质基础,从中归纳出现代建筑造型和空间构成中的常用均衡手法,并对均衡性的发展倾向做出展望。3、此建筑造型的对比与统一分析: 建筑要素之间存在着差异,对比是显著的差异,微差则是细微的差异。就形式美而言,两者都不可少。对比可以借相互烘托陪衬求得变化,微差则借彼此之间的协调和连续性以求得调和。没有对比会产生单调,而过分强调对比以致失掉了连续性又会造成杂乱。只有把这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既有变化又谐调一致。对比在建筑构图中主要体现在不同度量、不同形状、不同方向、不同色彩和不同质感之间。4、建筑造型的韵律与节奏分析: 自然界中的许多事物或现象,往往由于有秩序地变化或有规律地重复出现而激起人们的美感,这种美通常称为韵律美。例如投石入水,激起一圈圈的波纹,就是一种富有韵律的现象。蜘蛛结的网,某些动物(包括昆虫)身上的斑纹,树叶的脉络也是富有韵律的图案。有意识地模仿自然现象,可以创造出富有韵律变化和节奏感的图案,韵律美在建筑构图中的应用极为普遍。古今中外的建筑,不论是单体建筑或群体建筑,乃至细部装饰,几乎处处都有应用韵律美造成节奏感。无怪有人把建筑比喻作“凝固的音乐”。5、 建筑造型的比例与尺度分析:谐调的比例可以引起人们的美感。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万物最基本的原素是数,数的原则统摄着宇宙中心的一切现象。这个学派运用这种观点研究美学问题:在音乐、建筑、雕刻和造型艺术中,探求什么样的数量比例关系能产生美的效果。著名的“黄金分割”就是这个学派提出来的。在建筑中,无论是组合要素本身,各组合要素之间以及某一组合要素与整体之间,无不保持着某种确定的数的制约关系。这种制约关系中的任何一处,如果越出和谐所允许的限度,就会导致整体比例失调。四、技术材料角度分析建筑1、主要材料: 薄壳结构建筑,纽约TWA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沙里宁设计),屋顶由四片双曲面钢筋混凝土薄壳组成,彼此由采光带分开,壳体边缘设有边梁增强刚度,抵抗变形。边梁向支座渐加宽以适应渐增内力。壳体支座形状完全根据合理的位置和合力的方向塑造,可谓是造型与结构的完美结合。它的钢筋混凝土的薄壳屋顶由四片筒形交叉汞顶组成,它们坐落在“Y”形支墩。建筑的中央部分是总入口与中央大厅,屋顶就像一只腾飞大年的双翼,而支墩就像鸟的脚。在施工时但是曲线高度的支撑点就有18000多个。1960年10月,支撑“飞鸟”的脚手架全部拆除,总重5500吨的“飞鸟”自由自在的漂浮在空中。当巨大的混凝土躯体轻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