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五节 酸碱中和滴定选修四.ppt_第1页
高中化学第五节 酸碱中和滴定选修四.ppt_第2页
高中化学第五节 酸碱中和滴定选修四.ppt_第3页
高中化学第五节 酸碱中和滴定选修四.ppt_第4页
高中化学第五节 酸碱中和滴定选修四.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节酸碱中和滴定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物质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定量分析 物质中各组分的含量 一 定义 用已知浓度的酸 或碱 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 或酸 浓度的实验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 已知浓度的溶液 标准液未知浓度的溶液 待测液 二 原理 酸hmr和碱m oh n反应 当恰好完全反应时 酸提供的h 的物质的量等于碱提供的oh 的物质的量 即 c 酸 v 酸 m c 碱 v 碱 n 中和反应的实质 n h n oh h oh h2o 酸碱中和反应有关量的关系和计算 例题 有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0 23l 需加入0 11mol l的盐酸溶液0 29l 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溶液是多少 已知v碱 0 23l v酸 0 29l c酸 0 11mol l求 c碱 准确测量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 准确判断中和滴定的终点 用0 1000mol l的naoh溶液 滴定20 00ml0 1000mol l的hcl溶液 求随vhcl的增大 ph 滴定过程的ph变化 突跃范围 20 02ml 19 98ml 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 ml 溶液的ph 突跃 的存在为准确判断终点提供了方便 三 仪器酸式滴定管 碱式滴定管 烧杯 滴定管夹 铁架台 锥形瓶 用来盛装待测溶液 等 注意 酸式滴定管不能用来盛装碱溶液 粘结活塞 碱式滴定管不能盛装酸溶液 氧化胶管 四 指示剂的选择选择指示剂时 一般要求变色明显 所以一般不选用石蕊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恰好中和时的ph值要一致 强酸强碱相互滴定 生成的盐不水解 溶液显中性 可选择酚酞作指示剂 酚酞 酸滴定碱 颜色由红刚好褪色碱滴定酸 颜色由无色到浅红色 五 滴定管操作方法 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 右手振荡锥形瓶 向同一方向做圆周运动 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 至指示剂变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滴加速度先快后慢 后面可半滴 直至指示剂颜色突变 六 滴定操作步骤 1 洗涤 检漏 润洗 装液 调液 读数 2 移液 放液 滴加指示剂 滴定终点 读数 重复2 3次 计算 将几次滴定用去盐酸体积的平均值代入关系式计算 p40 实验 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25 00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 以测定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 练1 某学生中和滴定实验的过程如下 1 取一支碱式滴定管 用蒸馏水洗净 加入待测naoh溶液 记录液面刻度的读数 用酸式滴定管精确放出一定量标准酸液 置于用标准酸液洗涤过的锥形瓶中 加入蒸馏水 加入2滴酚酞试剂 开始滴定 先慢后快 边滴边摇荡 边注视滴定管液面变化 小心滴到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时 即停止滴定 记录液面读数 重复滴定 根据两次读数得出naoh的体积21ml 上述学生操作错误的有 填序号 中和滴定操作 1 锥形瓶含有少量蒸馏水 2 滴定前仰视 滴定完俯视 6 滴定管开始有气泡 滴定完气泡消失 4 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5 锥形瓶未用待测液润洗 3 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 无影响 偏小 偏大 偏大 无影响 偏大 练2 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烧碱 下列错误操作将对v 酸 和c 碱 有何影响 偏大 偏小和无影响 a 盛标准酸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未排除就开始滴定 b 振荡时液体飞溅出来 c 开始读标准酸时用仰视 d 终点读标准酸时用俯视 e 滴定前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偏大 偏大 偏小 偏小 偏小 偏小 偏小 偏小 无影响 无影响 滴定管的构造 上端标有 温度 0刻度 容积 25 25ml 50ml 全部盛满溶液时 体积所标容积 多于 下端 滴定管的最小刻度为 允许估计至 因此读数的精确度为ml 0 1ml 0 01 0 01 中和滴定实验步骤 一 用前检验 是否漏水 旋塞转动是否灵活 二 洗涤 准确测定的保障 滴定管 自来水冲洗 蒸馏水清洗2 3次 待盛液润洗锥形瓶 自来水冲洗 蒸馏水清洗2 3次 不用待盛液润洗 三 装液 滴定管中加入液体 取一定体积未知浓度的hcl于锥形瓶待装液润洗 装液 挤气泡 使管内液面处于 0 或以下有刻度区域 记下起始读数 放液 记录终点读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