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级物理知识点和同步练习.doc_第1页
9年级物理知识点和同步练习.doc_第2页
9年级物理知识点和同步练习.doc_第3页
9年级物理知识点和同步练习.doc_第4页
9年级物理知识点和同步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八年级入学测试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番号填入上面答题表内1关于压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压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重力大小 B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C 压力的方向总垂直于物体表面 D 压力的大小决定了压强大小2静止液体内部某点的压强,与下面哪个因素有关:( ) A 全部液体的重力 B 液体的体积C 容器底面积的大小 D 液体的密度3.下列关于力的大小估计不可能的是( ) A一名中学生约重400N B拿起一只鸡蛋所用的力约0.5N C物理课本第一册约重3N D一只普通苹果约重0.15N4.下列各物体不能肯定受到力的物体是() A物体发生了形变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C物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D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5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与铁块浸没于同一液体中,所受浮力最大的是:()A、木块B、铝块C、铁块D、一样大;6.如图所示一块砖将它分别平放、侧放、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1、P2、P3,则( )AP1P2P3 B平放P1 最大C侧放P2最大 D竖放P3最大7.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Ap甲 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8、某同学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使物距分别为6cm、18cm、24cm时,依次得到放大虚像、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则( ) A、6cmf9cm B、9craf12cm C、12emf18cm D、18cmfC铁C铜)下表提供的信息中,得出几个结论,你知道是那几个结论吗?。水4.2103干泥土0.64103酒精2.4103铜0.39103冰2.1103铝0.88103煤油2.1103铅0.13103水银0.14103砂石0.92103二选择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B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C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一定多D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在沙漠地区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夜抱火炉吃西瓜”的奇特现象而沿海地区是“气候宜人,四季如春”,这表明水对气温有显著影响,是因为( ) A水的透明度高,容易吸收太阳能 B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 C水在蒸发时有致冷作用 D水的对流性能好下列有关比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B在释放相同热量的条件下,比热小的物体温度降低得多C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构成,因此比热相同D将一物体分成两半,其比热也必减半下列各种情况下比热会发生变化的是( ) A一杯水倒去一半 B水凝结成冰C一块铁加工成铁屑 D15的水变成45的水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种类有关的 是( ) A体积相同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B质量相等的两块钢温度分别升高5和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C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时间/min温度/ab0D质量相等的水和铜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在各种液体中,通常用水作冷却剂,这是因为( ) A水具有较大的密度 B水的性质很稳定 C水具有较大的比热 D水的凝固点较低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酒精,分别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如图15-6所示,关于a、b两种液体的鉴别结论正确的是( )图15-6Aa的比热大,是水Ba的比热大,是酒精Cb的比热大,是水Db的比热大,是酒精冬天,室内取暖的暖气,很多都采用让流动的热水慢慢地流过散热器,其原因是( ) A水比较便宜 B水的密度小 C水的比热大 D水的沸点高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3,吸收热量之比为31,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A92B29C12D2110水的比热较大,人们往往利用它的这一特性为生活、生产服务,下列事例中与它的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 A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 B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C冬季,晚上向稻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 D在较大的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三计算题太阳能热水器内盛有25OC的水20kg,在阳光照射下水温升高到55OC,试计算这些水吸收了多少热量?(C水=4.2103J/(kg.OC)一锅炉每天把3 t的水加热到100,需要吸收的热为1.008109J的热,求:(1)、原来水的初温为多小?(四)热机一、填空题1.热机是把_能转化为_能的机器;在热机里,用来做_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_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效率.2.内燃机的特点是:燃料在_燃烧,生成_的燃气,燃气推动活塞_,将_能转化为_能.3.内燃机的工作过程由_、_、_、_四个冲程组成,内燃机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_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_冲程.4._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的单位是_,符号是_.5.喷气式发动机有两种,需要用大气中的氧气来助燃的是_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在_上使用;自带燃料和氧化剂的是_发动机,它工作时不需要空气,可以在大气层外工作能够用来发射_.二、选择题6.汽油机在某个冲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此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7.在图155所示的内燃机工作的一个循环中,其四个冲程的顺序应当是A.乙、甲、丁、丙B.甲、乙、丙、丁C.乙、丁、甲、丙D.甲、乙、丁、丙8.关于热机错误的说法是A.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器叫热机B.蒸汽机、内燃机、燃气轮机、喷气发动机都叫热机C.一切热机的工作过程都包括四个冲程D.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9.关于燃料的热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有关B.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C.煤的热值比干木柴大,燃烧煤放出的热量一定比燃烧干木柴放出的热量多D.0.5 g汽油和2 kg汽油,它们的热值是一样的10.甲、乙两台汽油机,甲的效率比乙高,则A.甲每秒钟做的功比乙每秒钟做的功多B.甲消耗的汽油比乙消耗的汽油少C.消耗同样多的汽油,甲做的有用功比乙做的有用功多D.做同样多的有用功,甲消耗的汽油比乙消耗的汽油多.第十章 能及其转化单元测试一、填空题1.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可以_地彼此进入对方,这种现象称为_现象。根据这种现象我们可以断定分子是在_着的。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的有_;能说明分子问存在着斥力的有_;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的有_。(填序号)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液体和固体很难被压缩两块表面平整的铅块压紧后“黏”在一起绳子不容易被拉断气体被压缩到体积越小时越费劲在巨大压力下,油能从钢管的侧壁渗出(钢管无裂缝)32005年10月12日,长征二号F火箭托举着“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顺利升李,使我国航天事业又向前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在火箭加速上升阶段,火箭的动能_,重力势能_;返回舱重人大气层后,由于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有一段时问会匀速下降,则在这一段时间内,返回舱的动能_,重力势能_,机械能总量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有一种“回力车”,让车轮触地往后退,放手后车子就能自动地前进。往后退得越多,前进得也就越远。这是由于车子往后退的过程中,车内的弹簧片被拧紧,从而具有了_能,因此能对车子做功,并转化成车子前进的_能。5当我们用玻璃杯子喝水时,发现总会有一些水会沾在杯子内壁上。这是因为 _的缘故。6木炭的热值是34107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有10 kg的木炭,完全燃烧掉一半能放出_J的热量,剩下一半木炭的热值是_Jkg。7跳伞运动员打开降落伞后在空中匀速下降。则在下降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_,重力势能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刘翔进行跨栏比赛,在跃起身体上栏的过程中,_ 能转化为 _能。8今天的天气真热啊!这里的“热”是指_;同体的熔化需要吸热,这里的“热”是指_;双手相互摩擦可以生热,这里的“热”是指_。(填“内能”、“温度” 或“热量”)9骑自行车下坡时,尽管停止用力蹬车,车的速度却越来越大,这是由于人和车的( )。 A惯性不断增大 B机械能不断增大 C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10下列实例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的是( )。A把布料放在颜料水中浸泡,给布料上色B房间几天不打扫,桌面上会有一层灰尘C工业上常用锡来焊接铜铁器件D鸡蛋放在盐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变成了11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菜刀在磨刀石上磨得发烫 B用打气筒打气时筒壁发热C搓手时手掌发热 D在炉子上烧开水12开启啤酒瓶盖时,常伴有“噗”的一声,同时瓶口有一股“白炯”生成。下列关于这个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啤酒内能增加B瓶外空气对啤酒做功,啤酒内能增加C“白烟”是瓶口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白烟”是瓶内CO。气体液化形成的13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内能和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B内能可以在不同的物体间相互传递 C、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越大 D一切物体在任何条件下都具有内能14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增加的越多 B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就越大 C物体的温度越高,它的热量就越大 D当温度足够低时,物体的内能会减小到零15当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没有发生热传递,这是因为两个物体具有相同的( )。 A内能 B温度 C热量 D比热容16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kg的水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都是42103J B水的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都是4,2103J C1 kg的水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是42103J D1 kg的水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是42103J(Kg)17下列事实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是( )。 A沿海地区早晚温差小 B北方的冬天,利用热水来供暖 C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 D水结成冰时放出热量18如下图所示为汽油机工作时各冲程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压缩冲程的是( )。19-月球一昼夜时问比地球长得多,月球昼夜温差达270,同学们对造成此温差较大的 原因进行了猜想,以下猜想与事实不相关的是( )。 A月球上没有水的蒸发吸热现象 B月球表面的岩石比热容小 C月球白天时间长,吸收太阳的能量多 D月球表面不存在重力:20下面是从小明同学的“物理学习笔记”中摘录的内容,其中不正确的是( )。A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B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C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阿能越多 D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质量无关21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 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22、下面的四幅图中属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 )三、实验探究题23星期天,小明和小亮到儿童乐园里去玩蹦床,。(1)她们从高处跳下落在蹦床上,然后被弹起,在这个过程中涉及许多物理知识,请你写出其中的两点: A_;B._ (2)小明从高处自由落下,直至蹦床被压到最低点。在整个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24根据生活经验,我们猜想: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质量和物质的种类有 关。为了验证这个猜想,我仃制定了两个计划: A让研究对象都升高相同的温度,然后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 B让研究对象都吸收相同的热量,然后比较它们升高温度的大小(1)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两个相同的烧杯、两支温度计、手表、铁架台、适量的水和煤油。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仪器是_。(2)能够准确地控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本次实验成败的关键。在提供的热源中,你 认为选用_比较合理,理由是_。五、计算题25.一台汽油机工作时,排出的废气带走的能量占总能量的35,气缸向周围散热损失的 能量占总能量的30 ,克服机械运行的摩擦损失的能量占总能量的5,其他能量损 耗不计。求:(1)这台汽油机的效率是多少?(2)如果每分钟需做有用功3103 J,这 台汽油机每分钟至少需要消耗汽油多少克?(汽油的热值是4.6 107Jkg)26.一台柴油机,气缸内活塞面积是100 cm2。,活塞在一个冲程中移动的距离是30cm,如 果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强是8103Pa,求:一个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 所做的功。第十一章 知识点:11.1从闪电谈起1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人们把 摩擦过的 棒上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摩擦过的 棒上带的叫做负电荷。2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电荷互相排斥, 电荷互相吸引。3摩擦起电的原因:物体间发生了 。得到电子的物体带 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 电。4静电应用:静电喷涂、静电除尘、静电复印;静电防护:尖端放电知识应用1、纺织厂里有一道工序叫做“梳棉”,即将杂乱无章的棉絮梳理成顺直的棉絮条,用于纺线。梳棉车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潮湿程度,以防止因而造成火灾。2、有A、B两个带电体,若A与B相互排斥,而A又与带正电的C相互吸引,那么A一定带电,B与C一定能相互。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觉得用木梳子梳头发比塑料梳子梳头更好,这是因为塑料与头发之间的摩擦更容易发生_现象,从而损坏发质。4、验电器可用来检测( )A电流做功的多少 B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C物体是否带电 D电路两端的电压知识点:11.2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1电路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电 源:提供电能、提供电压用电器:利用电能工作开 关:控制电路通断导 线:连接电路2通路、开路和短路通路: 的电路,用电器有电流通过,正常工作。开路:开关 或电线断裂、接头松脱致使线路在某处 的电路。开路也叫断路。用电器没有电流通过,不能正常工作。短路: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短路时,电流会很大,烧坏电源,这是绝对不允许的。3电路图:电灯: 干电池: 开关: 电铃: 电动机: 电流表: 电压表: 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串联:把电路元件 连接起来的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并联:把电路元件 起来的电路。电流有多条路径各支路用电器互相不影响。串联并联定义把元件首尾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把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路特征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断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开关作用控制整个电路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该支路。电路图实例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家庭中各用电器、各路灯串、并连电路的判断方法:电流流向法、节点法。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知识应用5、下列关于各元器件连接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教室里的电灯和控制它的开关之间是并联的B家庭里的各用电器是串联在电路中的C手电筒里的电池是串联的D电学实验中电流表与被测电器是并联的6、家庭电路中的电冰箱、电视机、电灯等用电器的连接方式是_联;开关和被控制的用电器是_联7、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是的,开关和用电器之间是的。(选填“串联”或“并联”)8、2006年6月6日,三峡工程三期上游围堰爆破成功。据报道,爆破中采用了四千只电子雷管,为了使每只雷管互不影响,应把这些电子雷管_联接入电路中。9、小明和同组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a、b两个电路进行“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比较” 的探究活动,在保持电源电压不变的条件下,他们所记录的实验结果如下。你认为其中不可能的是( )图1A在a电路中,当灯L1和灯L2都发光时,取下灯L1,灯L2将会熄灭B在a电路中再串联一个小灯泡,接通电路后,灯L1和灯L2发光会变暗C在b电路中,当灯L1和灯L2都发光时,取下灯L1,灯L2将会熄灭D在b电路中,当灯L1和灯L2都发光时,取下灯L1,灯L2将不会熄灭10、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如题2图所示闭合开关S1和S2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图2A灯亮,铃不响 B灯不亮,铃不响 C灯亮,铃响 D灯不亮,铃响 11、某机要室大门是由电动机控制的,钥匙(电路开关)分别由两名工作人员保管,单把钥匙无法打开。下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12、厦门岛常年有白鹭栖息,该岛又称鹭岛、鹭洲、鹭江、鹭邑。在半兰山栖息的大批白鹭,它们有时会在高压铁塔上筑巢,这样遇到雨天,鸟巢潮湿会_,引起电路发生_,而且威胁鸟儿自身生命安全,电业局工人师傅为了做到“输电、护鸟两不误”,在关键部位挂上了特制的鸟笼。知识点:11.3怎样认识和测量电流1电荷的 形成电流。2电流方向物理学中规定:把 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的定向移动与电流的方向 。电路中电流方向:电源 极经过导线、开关、用电器电源 极。3电流的单位:安培(A),毫安(mA),微安(A)4换算关系:1A= mA,1 mA= A5常见电流:手电筒的电流约 A;电视机的电流约 A; 电冰箱的电流约 A;空调的电流约 A 6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量程2个:00.6A 分度值:0.02A03A 分度值:0.1A读数:先看量程(接线柱),再看指针所对的刻度电流表正确使用方法:A:校零B:电流表要和被测电路串联C: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D:要选择合适的量程(选择接线柱)(不知道电流时要选最大量程,试触)。E:不能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会短路)。知识应用13、小明观察到家里某用电器铭牌上标明工作电流为5A,该用电器可能是 ( )A微波炉 B半导体收音机 图3C电视机 D日光灯14、图3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电流表测量的是( )A通过灯Ll的电流 B通过灯L2的电流C通过灯L1和灯L2的电流之和 D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