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第五单元复习讲义.doc_第1页
高二历史第五单元复习讲义.doc_第2页
高二历史第五单元复习讲义.doc_第3页
高二历史第五单元复习讲义.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历史第五单元复习讲义(理科)考点说明: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2、理解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二、巴黎公社革命:了解巴黎公社的成立及其意义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1、了解二月革命的结果2、了解“四月提纲”和彼得格勒工人武装起义3、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知识梳理:1. 马克思主义三个理论来源: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2.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起来。3、巴黎公社革命(3月18日武装起义):1871年3月18日凌晨,政府军企图夺取巴黎城内的蒙马特尔高地等处国民自卫军的大炮,不料被人发现,巴黎人民的3月18日革命开始了。国民自卫军向政府军发动进攻,并于当晚占领了政府的各主要机关,临时政府狼狈逃往凡尔赛。革命具有偶然性4、巴黎公社的成立: 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正式宣告成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诞生了5.巴黎公杜的措施(1)政权建设:以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废除旧军队、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建立自己的司法机构;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并对其采取了限薪措(2)社会经济: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最能体现无产阶级专政)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等。意义: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为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6、 1917年3月,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罗曼诺夫王朝),革命后俄国出现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掌握实权的是临时政府。7、 1917年4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将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8、1917年11月,列宁领导起义工人和士兵占领了彼得格勒的主要战略要地和政府各部,晚上“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炮声,进攻临时政府的最后据点-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成功,标志着十月革命的胜利。9、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开幕,通过了列宁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式宣布临时政府被推翻,全部政权归苏维埃,这次会议表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国家诞生了。10、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以建立体现社会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为目的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成功地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注意:二月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所以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以是社会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 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当堂反馈:A1、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流行的歌曲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D2、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断是: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A、 B、 c、 D、C3、年月日,南京获得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承办权。为迎接青奥会,某高级中学拟开展“图说近代南京”活动。下列“图说”中正确的是南京条约天朝田亩制度日本在南京递交投降书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A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B年,太平天国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C年,日本投降,中国取得了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的首次完全胜利D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年的北洋军阀政府覆灭C4、“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数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南昌起义C5、“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写这首诗的背景是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平津战役取得胜利 C渡江战役取得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6、这是一组大型声乐套曲:“健儿巧渡金沙江铁索桥上显威风,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此曲所咏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B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D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大举侵华A7、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号、标语与国共十年对峙(1927一1937年)相关的是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坚持抗战,反对妥协C内惩国贼外争国权 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B8、与“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一诗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C9、与中国以往反侵略战争相比,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A.国际社会给予了极大援助 B.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C.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D.日本侵略战线拉得太长C10、下列毛泽东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A B C DD11.右图是著名的卢沟桥,1937年在这里发生的重大事变表明 A国共两党开始正式合作B民族抗日救亡运动开始兴起C八路军开始进入前线抗日 D抗日战争全面爆发D1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 )A北伐战争失败 B日军大规模侵华C西部急需开辟革命根据地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B13.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是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巴黎公社革命 C.俄国二月革命D.俄国十月革命C14.某部影片的一组镜头:凌晨,法国政府军企图夺取首都城内高地国民自卫军的大炮,被人发现,随即,首都警钟长鸣,一场革命开始了。自卫军向政府军发动进攻,当晚就占领了政府的各主要机关,临时政府狼狈逃往郊外某宫邸。这组镜头所取材的历史事件是 A 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标志B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C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 D列宁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C15.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它的影响包括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为工人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 对人类社会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促进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A.B.C.D.D16.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这里“三种重要思潮”指的是 德国的古典哲学 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法国的启蒙思想A. B. C. D.A17.以下最能说明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性质的史实是( ) A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B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C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D实现了工农联盟民主专政D18十月革命的意义不包括( )A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B为俄国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C为世界无产阶级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D未影响到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C19.二月革命后,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文献是A和平法令B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C四月提纲D土地法令B20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的内涵是( )A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革命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D推动了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D21. 将下列两幅图结合起来,它们所反映的主题是(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B巴黎公社革命C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D俄国十月革命D22.有学者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