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徐永光:关于中国公益事业及其ngo发展战略的思考一,中国公益事业的战略危机 -中国的公益事业的背景和国情与西方的不同-中国公益事业的战略方向有的事物,一出生,似乎就要“死掉”。因为它的发展战略(竞争战略)是错的。西方的公益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现代西方有发达的社会慈善机制,比如很多慈善团体都有相对固定的筹款模式和捐赠群体,企业和公民在慈善捐赠方面形成共识和习惯。而中国的慈善则存在断层。中国自古也有慈善,从春秋战国到民国一直都有慈善。但是解放以后,消除了私有制,也自然没有慈善了。虽然没有了慈善组织,但是慈善的行为已经转变为国家行为,政府行为,各地政府尤其是民政部门,当然还有居委会,工会等都成了“慈善机关”。“慈善”(扶危济困)在中国并没有因为解放而消失,只不过从个体行为,团体行为演变为政府行为为主导的新模式。中国消除了慈善组织,但是慈善事业并没有消失。人人都是慈善人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也是过去我们社会主义中国引以为骄傲的。但是自从改革开放,实行多种经济体制,中国社会开始转型,转型的过程中,政府的慈善能力严重下降,这种下降更确切地说是腐败的迅速蔓延的必然结果。于是慈善力量加大的削弱。而另一方方面,由于社会转型,贫富加剧,出现了很多需要救助的穷人(90年代跳楼的数量急剧增加),而富人的出现,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又使得个体慈善,团体慈善有了可能。于是中国开始出现西方式的慈善。由于慈善事业是从空白起步,所以部门不得不照搬西方的模式及其经验,于是出现了csr,出现了基金会等西方模式。中国从没有慈善到出现慈善的原因是中国社会的变化,中国社会文化的变化。当中国没有慈善的时候,我们有雷锋,人人学雷锋,相当于人人都是慈善家。而今天,雷锋已经名存实亡了。西方社会的慈善机制是在没有社会主义,没有雷锋的国情下经过几百年逐步形成的。而我们经历了,保持了社会主义,出现了雷锋,我们有自己的如此良好的基础却不认真使用,完全照搬西方模式,是否是一种浪费?!中国出现了慈善,说明中国社会需要慈善,它是由于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造成的,确切地说是良好的社会文化的缺失,更确切地说是90年代以来良好的社会文化不断丧失造成的。部分政府部门的不作为,民众心态的变化(雷锋精神消失了)。社会文化的变化,是中国出现慈善,需要慈善的根本原因。如果我们只是为了做慈善而做慈善,我们不注重社会文化的培育,那么我们的战略方向就做错了。慈善,其实只是我们塑造良好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慈善不是我们的目标。为什么说中国的慈善事业一出生似乎就要“死掉”,就是因为目前的公益慈善组织太注重具体项目的实施,忽略社会文化的培育。这样无论我们怎样去努力,我们还是难以达到我们的目标。二,公益与社会变化(向恶)之间的博弈中国社会在迅速变化,丑恶现象极具膨胀,雷锋精神极快的速度消失,这说明了中国社会文化向“向恶”方面的发展速度极快。公益组织的作用是将中国社会向“向善”的方向转变。这是一场博弈,这是一场战争。那么今天的公益组织能否完成这一艰巨的历史使命,打赢这场战争?1,一场实力悬殊,看起来要输的比赛,要输的战争。制约公益组织发展的第一个瓶颈就是经费,可是至今也没有成功模式解决这一瓶颈。太多的ngo都盯着少数几个国际国内基金会,公益创投的钱袋子,呜呼,就他们那点钱都“拯救”中国社会文化的吗?福特基金会即使在金融危机前每年用在中国的经费也只有几千万人民币(8000万?),联想创投每年只有300万人民币,而且还要分给好几个项目。很多公益组织一年争取到的资金不过几万,几十万而已。国际上很多公益组织都很壮大,公益基金会也很富有,因为它们的社会有上百年形成的公益机制。而在中国一切都刚刚开始,中国的公益组织和企业们还没有密切的匹配在一起,中国社会还没有形成出成熟的公益机制。所以至少几年,甚至10几年内。中国ngo筹款仍是他们发展的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难题。中国的ngo很难做大,(即使他们不死掉的话)。另一方面,中国向恶的势力却相当庞大,前任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不是个巨贪吗?在南京老人摔到都没有人敢去扶,这就是真实的社会文化!当然,中国社会迟早要形成了类似西方那样的成熟的公益机制,但是你能等得起吗?你是在赛跑,在与中国腐朽速度,中国腐败的速度,中国向恶的速度赛跑,中国向恶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而我们的那些公益组织对社会文化的改变又有多少?!现在看起来,这是一场看起来要输的比赛,这是一场看起来要输的战争,双方的实力对比太悬殊了。2,中国的ngo先天不足中国的ngo过于注重实体项目(其实在华的国际ngo也是如此)。做实事不是不对,而是通过你做实事,究竟能带动多少民众做实事。中国的ngo普遍规模很小,社会影响力很低,他们缺乏资金的来源,在这种情况下,你做的那点小事对于中国而言微不足道。有人会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是在社会文化没有改变,在腐败严重,腐朽严重,公民思想境界没有大幅提升的情况下,绝大部分ngo甚至没有自己的稳定的充足的资金来源(中国的现实如此)的情况下,它们永远是星星之火,难以燎原。星星之火本可以燎原,不过是有条件的,平原必须是干燥的,遇火就着。但是今天中国的社会却一点也不“干燥”,“潮湿”得很,到处是腐败,腐朽,民众的思想境界还不高,在南京,老人摔到,大家都不敢去扶呀!这种情况,星星之火如何燎原?你不把平原“烘干”,你不改变社会文化,弄不好星星之火随时都有可能熄灭的。可惜的是很多ngo还在洋洋自得得展示他们的年报,展示他们做了多少实事,展示他们那点星星之火。其实他们已经输了,而且输得很惨。ngo必须找到稳定,充足的资金来源,ngo必须学会用传播来改变社会文化。但是有谁做到了?有谁意识到了?三,社会文化的塑造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核心和关键1,社会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心态 ,创新,传播,机制-文化 我们还是用过去尽人皆知的案例作分析有一个著名故事为了61个阶级弟兄。平陆的民工中毒了,需要特效药,于是医院,各个地区的医药企业,空军,船工,司机等为了61个阶级弟兄的生命和时间赛跑,最终挽救了61个生命。这里首先是各色人等(县委书记,医生,司机等)的心态,大家都急于救人,甚至不顾自身安危,比如黄河渡口的艄公和寻找特效药的医药人员冒着危险深夜度过黄河。正是因为大家的心态,所以才能最终救人。其次是创新,深夜渡黄河,空军夜投等,这些都没有预案,都是为了救人而创新的举措。有了创新,才有救人成功的可能。第三,是传播,机制-文化。这件事只是个案。但是经过广泛的多渠道的传播,就会形成机制。首先报纸报道,而且是多家报纸不断转载,然后写进中学课本,教育后人,还拍摄了电影,正是这种多模式,多渠道的广泛传播,使得这一件创新的个案成为一个标准的模型,人们以后在处理类似的事情的时候,有了参考,这样社会各界再遇到类似的特殊事情的时候,就容易再次作出正确的抉择。这就形成了机制。也就是成为整个社会(民众,企业,机关等)的共识与准则。机制,从某种角度可以理解为不成文的法律。法律,规定永远是滞后的。机制可以解决法律,规定的滞后性。机制也可以演变为新的法律,规定。心态,创新,传播,机制,这些就是文化形成的关键因素。这些都有了,社会文化也就形成了。我们在对比今天的案例。几年前海南航空曾经拒载一个需要转院异地的急救病人,造成病人失去了最佳手术时间,最后截肢了。如果只是从法律层次,海航没有过错,民航法规对于运输有严格的规定,按照规定,海航可以拒载。但是海航失去了民心,社会舆论基本一边倒。这里 首先海航的心态有问题,他只想着躲避困难,所以拿着民航条文局做挡箭牌。如果海航心态摆正的话,完全可以通过创新来解决问题。海航没有正确的心态,也没有创新,当然就没有正面地传播,这样在民航系统就不会形成特事特办的机制,良好的社会文化也就没有形成。如果社会各界都有正确的心态的话,那么遇到特殊的事情就可以通过创新解决问题,在经过广泛的传播,就会形成机制,继而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3,对比今天的慈善公益-如何让整个社会“多背一公斤”我认为今天中国慈善,公益机构更注重具体的项目的实施,而忽略了传播,忽略了社会文化的塑造。很多国际,国内的ngo都在埋头苦干,这是值得赞扬的,但是你问问北京街头的路人,他们知道,听说过多少公益,慈善的事情。你看看北京西单,王府井这样的繁华地区的顾客们关注的是什么?ngo们有心态(正确的),但是民众们是否有心态(正确的)?如果民众没有正确的心态,ngo们又能发挥多少作用。也许ngo们在实施项目的时候有创新,但是在传播方面缺乏创新,这样他们做的事情,就很难大范围的传播,这样就无法形成社会机制,就无法成为民众,企业的行为准则。就形不成良好的社会文化。各类基金会在资助条件中都要求项目具有广泛的复制性,但是那些受资助的项目是否被广泛的复制了?很多项目表面看来是可以广泛复制的,比如多背一公斤等。但是实际上这些项目并没有在全国广泛复制?为什么?因为传播,因为社会的文化(机制没有形成),因为民众的心态。多背一公斤,相当于一个创新的案例,但是由于缺乏广泛的有效的传播,民众的心态还没有上升到应有的高度,就形不成机制,就很难在全国广泛的复制。即使在首都北京(如此政治性强的地区)有多少游客多背了一公斤了?严格的讲,中国社会最缺乏的不是“多背一公斤”这样的实体项目,而是民众的心态,是良好的社会文化。更确切的说是如何将多背一公斤的“一公斤”转变为全民族全社会背上的“一公斤”。我们必须大力加强传播,尤其是创新的传播模式,提升民众的心态,形成有效的机制,塑造良好的社会文化。传播需要创新,所以笔者提出了通过服饰行业这个特殊的传播渠道做公益宣传(另有专文)。在华的国际ngo也好,本土ngo也好,都忽略了通过创新来传播。都忽略了社会文化的塑造。中国的环保问题也好,扶贫问题也好,还是其它的问题,其实都是良好的社会文化的缺失带来的问题。如果仅从环保的角度解决环保问题,仅从扶贫的角度解决扶贫问题,这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路。我们需要从心态,创新,传播,机制这些环节来塑造中国当代的优良社会文化,文化是解决当前中国社会一切问题的核心和关键!四,做公益,还是做文化1,太多的ngo注定长不大。我们用联想公益创投分析一下,首期16个项目中虽然有一些项目有传播,但是都是局部的。最大的问题是他们自己似乎都没有盈利能力,都需要外界的捐助他们都是嗷嗷待哺的婴儿,问题是联想公益创投一年的经费才300万,每个婴儿能获得多少“食物”?这些婴儿,一出生就注定长不大。(两行泪涌出,嚎啕中.)不要忘记你是和谁在赛跑,和谁在作战!(向恶的社会文化)。2,做公益不能只作公益,必须做文化,做整个社会的文化。做公益不能只作公益,必须作文化,做整个社会的文化。如果这社会老人倒了没有人扶,那么环保肯定解决不好,扶贫也解决不好。整个社会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会说环保方面非常出色,而扶贫方面糟糕透顶的。要做整个社会的文化,创新,传播是关键。我们还是用多背一公斤做案例。多背一公斤是一次创新,但是却没有很好的传播机制和途径。太多的ngo都是依赖媒体传播,但是媒体传播只是一时的公益新闻,时间短,民众记忆差。尤其是现在媒体多如牛毛,媒体上的信息更是海量,豆腐块大的一段文章很难对顾客有多深的印象。所以我们必须开发更多的传播渠道和机制,才能让公益创新成为民众关注的对象,从而成为社会行为规范的模板,成为民众的共识,这样才能形成公益机制,才能彻底的改变社会文化。多背一公斤通过服饰渠道传播了吗?写进课本了吗?拍摄了电视剧了吗?3,只有文化革命才能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做文化,必须整体的塑造文化,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社会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我们不能只做环保,只作扶贫,那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太多的ngo只是盯着眼前的环保,扶贫等公益领域,你们关心文学了吗?关心影视了吗?我们看到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那个时代的人民什么弱点都有,愚昧,偏见,自私等封建思想的残余远没有肃清,洋奴思想又兴起了。于是中国有了鲁迅,巴金,老舍,郭沫若,闻一多.还有了赵丹,聂耳,他们用文学,影视,音乐歌曲等手段战斗,唤起民众的良知和民族气概。我们有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文化领域的革命,再加上共产主义的传播,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文化革命都会带来社会变革,而社会变革又会促进文化革命。胡服骑射,表面上是一次服饰革命,实则是思想领域的革命。从看不起胡人,到向胡人学习,这是中原人民的一次文化革命,从而带来社会的变革-国富民强。当社会变革了,又会促进文化革命的诞生。南宋偏安思想严重,天天歌舞升平,却很快国破家亡。于是有了岳飞,文天祥.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今天的环保问题实际上不是环保领域的问题,今天的扶贫问题实际上不是扶贫领域的问题,是社会变革了,社会文化方面的问题。社会变革了,需要社会文化作变革,也就是文化革命。所以只作环保,只作扶贫,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不能根本解决环保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要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需要整体解决,需要多种手段塑造社会文化。请问今天的ngo们,你们有文学吗?有影视吗?有歌曲吗?(还有服饰等手段),如果没有,那么你靠什么塑造社会文化,进行文化革命呢?!4,做公益,做文化,我们需要借助商业力量,需要弘扬我们自己的优良民族文化鼎鼎大名的联想集团的每年的公益创投只不过区区300万而已。依靠现有的资金来源,中国的ngo不可能长大,为此ngo们需要更多的和商业结合,尽量通过创新将商业活动转变为公益活动。这是当前公益事业发展的战略,更是金融危机发生以后的最紧迫的问题。我们中国有社会主义的基础,有几千年积累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巨大的财富),可是我们用了吗?我们的ngo们更多的是模仿,照搬西方的模式。忘掉了自己的优良文化。那些获得资助的公益项目有多少紧密地和商业结合?有多少整合了公益新闻,服饰,文学,影视,音乐等传播渠道?有多少联系上我们几千年的民族传统文化?(它们都快在民众的脑海深处烂掉了!)5,做公益,我们更需要制造社会的流行看看今天流行什么就知道今天民众的心态。南宋就是因为歌舞升平而灭亡的。歌舞升平什么对,但是一个国家必须有忧患意识,必须有远见,否则就有危机。过去我们流行雷锋,那是一个人时代的标志。过去的学生经常那个学雷锋,而今天的学生们谁学过雷锋?我们的ngo们,今天的公益项目们,谁制造了社会的流行?多背一公斤?还是红丹丹?看看今天都流行什么?芙蓉姐姐,只不过是一个丑女的“东施学步”而已,只不过带给民众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兔斯基,只不过是网络表情人物而已。这些都不能代表民族精神,如果太多的这样的流行占据中国民众的大脑,那么我们的公益事业能进行的好吗?今天有多少公益事物流行呢?难道这不是ngo们的使命吗?哪个ngo研究了?视而不见,熟视无睹,甚矣,汝之麻木!6,没有龙头,没有协调的的中国公益事业是一般散沙。表面上看中国公益事业发展喜人,但是实际上是一般输棋。首先是没有社会的公益机制,社会的筹款机制,谁能告诉我目前中国全国共有多少资金用来支持ngo?其实,统计出来也没用,杯水车薪而已。其次目前虽然各个方面的ngo都有了,还有基金会,培训,信息提供等支持机构,但是都是各干各的,处以一盘散沙状态。问题是我们要解决的是中国社会文化,如此严峻的现状,必须全国步调一致,协同作战。比如多年来全国展开过多种领域的严打,每一次都是全国各个部门统一协调,公检法,工商,税务,纪检,海关等单位协调作战,才能收到成效。鉴于目前每个ngo是如此的小,就更需要有龙头协调全国ngo及其他资源共同作战。但是今天的ngo机没有龙头,更没有谁有这方面的意识。很多单位都在给别人培训,可是谁给你培训呢?本来就是敌强我弱,在这样一盘散沙,有限的资源被无序的分散使用,阿弥多佛,反正大家都在花别人的钱,崽卖爷田心不疼!比如你搞个全国大学生公益竞赛,表面上看,轰轰烈烈,影响到全国的高校,对大学生是一次公益教育。但是大学生根本无法深刻了解社会,他们的方案基本都是在身边的小活动,这对于改变社会文化无异于隔靴搔痒。你在把有限的资金分给各个高校的获奖项目。每个项目几千,几万的分下去,阿米多佛,这点钱能办多少事。他们的项目能持续下去吗?而且每个高校的团队都是自行其是,他们之间没有形成联系,无法形成全国一盘棋的局面。中国的公益事业越是“金融危机”,越是浪费严重。大学校园内的公益浪潮是热火朝天,而校外仍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那些满怀热情的大学生一旦走出校门踏入社会,它们是被社会所同化还是他们能同化社会?问问那些工作几年内的毕业生们,他们是否改变了社会?中国公益事业缺乏协调的机制,缺乏龙头。大海航行靠舵手,而今天谁能担当此重任?各位ngo往镜子里看看,镜子里有舵手吗?反正中国人好满足,做点好事就欢喜得不得了。反正中国流行形式主义,每个ngo都能在门前挂几朵“小红花”,资助方满意,ngo也有面子。皆大欢喜!如果中国的公益事业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话,他还是一场输掉的战争,输掉的比赛。创新,都挂在ngo们的口头上,超越自我都写在ngo们的脑门上,然而在他们的心里.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步骤,是实现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阶段,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学生毕业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to a customer request for objective,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analysis, evaluation, focusing on factors that could affect credit assets, effective identification of risks. Eighth investigator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Banks credit policy screening, filter in line with the Banks credit scope of customer, credit business, shall not entertain our prohibition of involvement of clients and credit business. Nineth survey about customer surveys and data verification should be based on field surveys, and indirect surveys as a supplement. If necessary, by external credit Bureau to verify the authenticity of customer information. Article tenth credit pre-loan investigation should be completed by the person himself, may not authorize a third party, except where otherwise provided for by the system of the Bank. Branch Manager may hint, instruction, order signature of investigations 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藏林芝旅游攻略
- 2026年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山东省东营市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伊犁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潇湘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浙江海洋大学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四川体育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新版
- 广东省新课程标准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
- 国开电大应用写作(汉语)形考任务4参考答案
- 6S检查表标准版2行业资料国内外标准规范
- 汽车吊机支腿反力计算及梁板受力分析
- 第十四章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
- 点的立体构成
- 《格萨尔王传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 阅读推荐课《不老泉》课件
- 护士长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正式完整版课件
- 危大工程验收记录表(模板工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