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亮师生艺术风采提升校园文化品味(上交).doc_第1页
闪亮师生艺术风采提升校园文化品味(上交).doc_第2页
闪亮师生艺术风采提升校园文化品味(上交).doc_第3页
闪亮师生艺术风采提升校园文化品味(上交).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闪亮师生艺术风采 提升校园文化品味谷城县城关镇第三中学 刘春光学校环境是一种潜在课程,任何环境的设计都会暗含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从而成为某种教育思想在显性层面的延续。学校环境的创设,必须上升到教育思想转变的高度加以审视。“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陶行知十分重视环境陶冶性情的作用,注意用美育陶冶学生的性情。我校在创造艺术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味。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建设向真、向善、向美和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形成本校艺术教育特色。一、让校园氤氲着艺术气息。校园环境是艺术教育的隐性课程,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感的催化剂。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艺术教育氛围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是加强以艺术感染、人文修养为主题的物化景观建设。我校十分重视美化校园环境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整洁美观的校园,一花一木,一草一石,都经过精心设计,使学生一跨进校门就得到美的陶冶,获得美的享受。二是让校园处处孕育浓郁的艺术气息。我们设计了艺术长廊,张贴了学生的绘画作品;制作了艺术标语和“艺术知识窗”;学校橱窗、班级艺术角都经过精心巧妙布置,让学生获取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体验。三是充分运用现代教育媒体拓展艺术知识、技能呈现的时间和空间。学校利用晨间和中午,有计划选播一些优秀的中外少儿名曲,器乐常识介绍及器乐合奏欣赏。一是消除学生的身心疲劳;二是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艺术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四是加强“四化”建设,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一是加强教室文化建设。为了增添教室艺术文化氛围,各教室均做到“五有”,即有班训、有艺术家画像、有学生书画作品展区、有学生手抄报专栏、有知识之窗。二是加强食堂文化建设。为了强化食堂安全管理和培养学生文明就餐的习惯,我们在食堂张贴了城关三中食堂文明服务监督岗、学生饮食知识专栏、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食品仓库管理制度及 “一洗二清三消毒”“生活的课堂,人格的考场”、“自觉排队,文明就餐”、“请节约用水”等提示标语。三是加强寝室文化建设。为了规范学生就寝行为,我们在寝室的正面墙壁上张贴了“起床为奋起,入梦为梦想”的标语,在学生床头张贴有城关三中文明寝室评选条件和城关三中寝室管理制度等。四是加强厕所文化建设。在厕所的迎面墙壁上书写有“文明习惯靠养成,厕所卫生靠大家”的提示语,教育提醒学生要时时讲卫生,处处讲文明。二、让校园成为师生的艺术家园。在校园内我们倡导“同心、同行、同乐”的师生关系,追求“人人都享受一份爱,人人都得到尊重,人人都有机会,人人都获得成功”的艺术氛围。1、抓好课堂教学。45分钟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抓好课堂教学是一个学校抓好教学中心工作的关键所在。首先我校在抓好音乐、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时,主要是通过教研课、示范课、汇报课及说课、上课、评课等比赛来推动教改。在教学中,教师改变了“教师教歌,学生学歌”、“教师板画,学生学画”的单调的做法,把游戏搬进课堂,把器乐引进课堂,使学生乐学、爱学、会学。其次,我们还加强学科间的联系,拓宽教学之路。“艺术校园”的创建不只是几位音美教师的事,而是学校的要事、大事。我们组织其他学科的教师与艺教老师一起深入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设计教案,做到教学环境优美化,教学手段艺术化,学生学得实,学得活,切实提高艺术教育质量。在音乐课中,采取“听、唱、奏、赏、动”的愉快教学法,“听”引导学生专心听音乐;“唱”指导学生把歌唱好唱准;“奏”让学生参与各种表演歌曲乐曲的活动;“赏”让学生欣赏大量的中外名曲;“动”让学生通过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形象。在美术课中,让学生“听乐曲,想意境,玩玩画画,剪剪贴贴,”把音乐、绘画、工艺融为一体,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语文、品德等课中,配上录音,录像、图解、小品等,以优美动听的旋律,新颖的艺术构思,娓娓动听的朗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会课文的内容,懂得语言美、行为美。在体育课上,让学生自编蛙跳、划船等动作,矫健的姿态,敏捷的动作,再配上优美的音乐,再加上队形变换,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乐感,又给人以美的熏陶,美的教育。2、抓好课外活动。我们充分协调好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的关系,调动各方面有利因素,使创建“艺术校园”的活动丰富多彩,扎实有效。 我校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提出不同要求,安排不同时间,并定期交换授课内容,全校学生100%参加,做到目标明确,措施落实,评价完善,确保时间、地点、人员到位。给学生搭舞台,为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学生能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如艺术比赛类:乒乓球赛、竖笛比赛、美术比赛、书法比赛等,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展示才华的机会,在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增强自信心,激发动力,培养兴趣。3、学校定期举行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书艺节等,形式各样,内容丰富多彩,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并让学生觉得有努力目标,有兴趣。4、活动面向全体。为使全校学生能歌善舞,达到艺术育人的目的,学校还不定期的开展一些大型的校园集体舞,广播操、眼保健操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全员参与到活动中来,使每个学生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受到美的教育。 三、营造民主开放、宽松和谐的环境氛围。我们提倡在校园里每一个个体都是朋友、是知己。领导、教师、学生平等对话、平等交流。在民主开放、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华,给每一个人平等的发展机会和权利。一是创设相互宽容、相互尊重的人际氛围。我们提倡用宽容心态对待每一个人的每一个过失,用期待的心态等待每一个人的每一点成功。人人都得到尊重,人人都建立起自尊和自信。让每一个人养成不断反思,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习惯,善于表现和乐于表现,努力构建“同心、同行、同乐”的师生关系。二是建立相互欣赏、鼓励创造的激励氛围。我们倡导人人都有机会,更要让人人主动创造机会。“明星激励机制”评选明星艺术老师、明星艺术家长、明星艺术班级和明星艺术学生,让每个人感受到不同的成功和快乐;“干部竞选机制”少先队大队干部、班委干部实行自报竞选,让每一个人不断地争取机会、创造机会;“鼓励评价机制”肯定学生的艺术潜能,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我们要让每一个领导和老师从一个评判者变为一个鼓励者,从冰冷的打分者变为热情的加油呐喊者。三是让校园成为师生成长的摇篮。传统的观念,把教师比作红烛、春蚕、园丁等,而忽视了教师在劳动过程中的创造性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新课改提出教师在劳动过程中不仅仅是付出和奉献,而是将与学生共同成长和发展,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和体现自身的生命价值,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我们的思考和实践是学校应该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成为师生成长的摇篮:让人人都享有一份爱,人人都得到尊重,人人都享有机会,人人都有所追求,人人都体验到成功和欢乐。为此,我们以艺术教育为切入点,以实验区课题为载体,以创新教育为主线,科学地选择教育策略,为实现艺术教育的突破性发展打造科学的管理艺术,实现了“以艺术育德,以艺术塑美”的教育目标。1、办学指导思想的准确定位是成功的根本。新时期的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必须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针,以新时期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从新时期教育的主旋律与价值取向着眼,及时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才能把握好学校的教育策略,拟定出科学的合理的实施方案,才会全面地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艺术育德,以艺术塑美,培养出适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几年来,我校重视艺术教育,把它纳入整个基础教育工程中,与各科教学相辅相成,互为完善。近几年,我校各年级的及格率、优秀率均超出上级要求标准。这足以证明,以艺术育德,以艺术塑美是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2、重师资培训是抓好艺术教育的关键。音、体、美课担负着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的能力的任务。抓好艺术教育课程教学,应该成为学校工作重点。要抓好艺术教育,教师是关键。我们一面依据供需关系,引才入校,一面强化对师资的在岗培训,抓好继续教育。除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短训和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外,还制定了校长、主任听评课制度和教研组常规及定期专题研究制度,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3、加强领导是保证。在以艺术育德,以艺术塑美的全过程中,学校领导既是主持者、组织者,更是先行者和领头人。为了让全校教职工达成共识,学校领导除开宗明义地宣传外,还组织教职工深入学习教育理论和相关文件。在开始实施时,既成立了校长挂帅的领导小组,又建立了各科各项的责任制度。在整个进程中,既有校方的调度和鼓励,又充分发挥各科或各教学班的创新精神。4、家校联手推动艺术教育的深入发展。我校是襄阳市先进家长学校。我校利用“六一”儿童节、素质教育开放日等活动将学校与家庭教育完美结合。我们要求专业教师在上好艺体课的同时,组织辅导好各个兴趣小组,各教学班和各科教学都要渗透美育,学校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全力实现以美育人,育美的人办学要求。通过努力,我校的100多人次的学生在省、市艺术活动中获得大奖;在2001至2002学年度,有12名教师获市教案一等奖;有5名教师的论文获省一等奖,4人的论文获省二等奖;音乐教师刘群撰写的如何发挥自主合作优势,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美术教师郭 荣撰写的在创新教育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论文分别在文圣区音乐、美术研究会上进行了交流。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活动产生了轰动效应,极大地促进了学校艺术人才的成长,使得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曾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