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移动设计主管:外观及易用性理念已过时.doc_第1页
三星移动设计主管:外观及易用性理念已过时.doc_第2页
三星移动设计主管:外观及易用性理念已过时.doc_第3页
三星移动设计主管:外观及易用性理念已过时.doc_第4页
三星移动设计主管:外观及易用性理念已过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星移动设计主管:外观及易用性理念已过时导语:福布斯杂志周五刊登了记者海登肖内西的文章。肖内西近期对三星移动设计主管张东勋进行了邮件采访,这一采访反映了三星在GalaxyS4等当前产品中的设计理念,以及三星产品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以下为文章全文:三星移动设计主管张东勋凭借GalaxySIII和即将面市的GalaxyS4,三星的产品设计已在追赶苹果。你可以质疑,三星目前的产品设计是否比以往更好,但来自街头年轻人的说法显示,苹果已不再像以往那么酷,仅仅只有中国市场是个例外。苹果工业设计主管乔纳桑艾维已被外界熟知,但外界对三星的设计师们知之甚少。近期,我有机会通过电子邮件向三星首席移动设计师张东勋提出一些问题,从而更好地了解三星的设计文化。我得到的一些回答并不是非常明确,但这至少反映了三星的设计思路和方向,以及三星如何保持对苹果的竞争力。张东勋是三星执行副总裁、IT和移动通信部门设计团队主管,以及公司设计中心设计战略团队主管。过去6年中,他一直主导了三星的移动产品设计。张东勋曾是一名教授,并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对于三星的产品设计,他最主要的理念在于,将产品更多地整合到用户生活中。这一设计哲学被称作“设计3.0”,而口号则是:“让产品有意义”。张东勋表示:“三星设计管理中心于2011年提出了设计3.0的概念,随后开始加强服务设计职能,以执行设计3.0战略。设计3.0是第三阶段的设计理念,目的是为用户开发有意义的、全新的产品服务体验价值和生活方式,从而超越了以外观风格和易用性为中心的前两个阶段设计理念。”换句话说,三星目前的产品设计专注于产品的服务层面,而这也是由于三星对产品自身层面的设计非常有信心。三星通过公司设计中心来开展设计工作,而这一设计中心直接向CEO报告。这样的架构与苹果非常类似。张东勋表示:“三星于2001年建立了公司设计中心,直接向CEO报告工作。这使得三星可以采取更具整体性的设计方式。目前,设计中心负责了三星的中长期设计战略和方向。作为一个跨部门团队,设计中心的设计师在主导及协调公司不同部门设计理念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通过分析当前文化趋势来预测未来的产品设计,从而领先于当前的产品开发。公司设计中心也是三星5家全球设计中心的协调者,这5家设计中心分别位于伦敦、旧金山、上海、东京和德里。”这些全球设计中心也更好地满足了各地的设计需求。在苹果,不同的设计团队往往会相互竞争。对于这一问题,张东勋表示:“三星的每个团队扮演预定义的角色,承担相关职责,但针对特定项目,不同团队也会公开竞争。我们也有一些小规模的创新组织,专门负责这样的竞争。除了位于首尔的公司设计中心以外,我们在全球各地建立了全球设计中心。这些设计中心带来了不同的价值,从而更好地应对挑战,并给其他设计师带来灵感。”三星的不同设计团队会通过三星的“设计能力项目”获得培训。那么三星的设计哲学是什么?我们知道,苹果的哲学是最小化设计,并带来杰出的用户体验。张东勋表示:“三星独特的设计哲学在于开发有意义的体验。我们的设计基于最小化原则,但反映了结合三星独特风格和新技术的结构性创新。我们近期专注于提供综合性的用户体验。这不仅是带来新鲜感,也将回答如何围绕人们的生活方式,通过设计给用户带来价值的问题。当前的发展趋势是产品设计不再仅仅针对某款产品,因此我们继续在多种三星产品中加强独特的外观和设计语言。用户体验的持续性是我们当前的关注重点。”换句话说,三星的设计正逐渐减少对单独产品的关注,采取更统一的方式,而统一的设计原则将减少用户在使用三星产品时的疑问。那么,三星提出的“让产品有意义”的口号又意味着什么?张东勋表示:“这条口号非常重要,因为这改变了我们设计产品、开发产品,以及将产品推向市场的方式。设计工作与工程、产品规划和营销保持一致。我们希望向整个产品生态系统的用户提供无缝而便捷的体验。因此在GalaxyS4的设计中,你可以清楚地看到与其他三星产品一致的设计语言。”张东勋似乎认为,新产品的设计需要跳出功能层面的创新,受到对用户,以及用户之间互动而言有意义的新元素的驱动。对于三星未来的设计,张东勋表示:“在我们生活的时代中,用户会遇到许多复杂的技术和数据。在我们发展方向的前方,个性化的服务和功能将满足用户的个人需要,并消除障碍,使他们不必深入思考自己的需要究竟是什么。我们正基于许多自然行为来开发互动方式,从而摆脱当前遥控和触控操作的限制。目前我还不能谈到更具体的细节,但我们正专注于给用户的生活质量带来提高。”導語:福佈斯雜志周五刊登瞭記者海登肖內西的文章。肖內西近期對三星移動設計主管張東勛進行瞭郵件采訪,這一采訪反映瞭三星在GalaxyS4等當前產品中的設計理念,以及三星產品設計的未來發展方向。以下為文章全文:三星移動設計主管張東勛憑借GalaxySIII和即將面市的GalaxyS4,三星的產品設計已在追趕蘋果。你可以質疑,三星目前的產品設計是否比以往更好,但來自街頭年輕人的說法顯示,蘋果已不再像以往那麼酷,僅僅隻有中國市場是個例外。蘋果工業設計主管喬納桑艾維已被外界熟知,但外界對三星的設計師們知之甚少。近期,我有機會通過電子郵件向三星首席移動設計師張東勛提出一些問題,從而更好地瞭解三星的設計文化。我得到的一些回答並不是非常明確,但這至少反映瞭三星的設計思路和方向,以及三星如何保持對蘋果的競爭力。張東勛是三星執行副總裁、IT和移動通信部門設計團隊主管,以及公司設計中心設計戰略團隊主管。過去6年中,他一直主導瞭三星的移動產品設計。張東勛曾是一名教授,並在美國芝加哥大學學習。對於三星的產品設計,他最主要的理念在於,將產品更多地整合到用戶生活中。這一設計哲學被稱作“設計3.0”,而口號則是:“讓產品有意義”。張東勛表示:“三星設計管理中心於2011年提出瞭設計3.0的概念,隨後開始加強服務設計職能,以執行設計3.0戰略。設計3.0是第三階段的設計理念,目的是為用戶開發有意義的、全新的產品服務體驗價值和生活方式,從而超越瞭以外觀風格和易用性為中心的前兩個階段設計理念。”換句話說,三星目前的產品設計專註於產品的服務層面,而這也是由於三星對產品自身層面的設計非常有信心。三星通過公司設計中心來開展設計工作,而這一設計中心直接向CEO報告。這樣的架構與蘋果非常類似。張東勛表示:“三星於2001年建立瞭公司設計中心,直接向CEO報告工作。這使得三星可以采取更具整體性的設計方式。目前,設計中心負責瞭三星的中長期設計戰略和方向。作為一個跨部門團隊,設計中心的設計師在主導及協調公司不同部門設計理念的過程中扮演瞭重要角色,並通過分析當前文化趨勢來預測未來的產品設計,從而領先於當前的產品開發。公司設計中心也是三星5傢全球設計中心的協調者,這5傢設計中心分別位於倫敦、舊金山、上海、東京和德裡。”這些全球設計中心也更好地滿足瞭各地的設計需求。在蘋果,不同的設計團隊往往會相互競爭。對於這一問題,張東勛表示:“三星的每個團隊扮演預定義的角色,承擔相關職責,但針對特定項目,不同團隊也會公開競爭。我們也有一些小規模的創新組織,專門負責這樣的競爭。除瞭位於首爾的公司設計中心以外,我們在全球各地建立瞭全球設計中心。這些設計中心帶來瞭不同的價值,從而更好地應對挑戰,並給其他設計師帶來靈感。”三星的不同設計團隊會通過三星的“設計能力項目”獲得培訓。那麼三星的設計哲學是什麼?我們知道,蘋果的哲學是最小化設計,並帶來傑出的用戶體驗。張東勛表示:“三星獨特的設計哲學在於開發有意義的體驗。我們的設計基於最小化原則,但反映瞭結合三星獨特風格和新技術的結構性創新。我們近期專註於提供綜合性的用戶體驗。這不僅是帶來新鮮感,也將回答如何圍繞人們的生活方式,通過設計給用戶帶來價值的問題。當前的發展趨勢是產品設計不再僅僅針對某款產品,因此我們繼續在多種三星產品中加強獨特的外觀和設計語言。用戶體驗的持續性是我們當前的關註重點。”換句話說,三星的設計正逐漸減少對單獨產品的關註,采取更統一的方式,而統一的設計原則將減少用戶在使用三星產品時的疑問。那麼,三星提出的“讓產品有意義”的口號又意味著什麼?張東勛表示:“這條口號非常重要,因為這改變瞭我們設計產品、開發產品,以及將產品推向市場的方式。設計工作與工程、產品規劃和營銷保持一致。我們希望向整個產品生態系統的用戶提供無縫而便捷的體驗。因此在GalaxyS4的設計中,你可以清楚地看到與其他三星產品一致的設計語言。”張東勛似乎認為,新產品的設計需要跳出功能層面的創新,受到對用戶,以及用戶之間互動而言有意義的新元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