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1 专题九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学案.doc_第1页
人民版必修1 专题九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学案.doc_第2页
人民版必修1 专题九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学案.doc_第3页
人民版必修1 专题九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学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自2011年2月16日开始,利比亚局势出现动荡并不断升级,致使国家逐渐陷入严重的内战状态。3月19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发动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军事行动,对利比亚政府军的导弹防御系统和空军基地进行空中打击。这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第五次对主权国家发动大规模军事打击,从而引发了非参战国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利比亚政府军车辆遭到空袭后爆炸燃烧想一想:西方国家对主权国家发动大规模军事打击的史实还有哪些?美国为什么成为这些军事活动的核心?提示:(1)史实: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2)原因: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实现单独领导世界的意愿。课标要求: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一、“别了,雅尔塔”1东欧剧变(1)背景:东欧国家积重难返的_;苏联戈尔巴乔夫“_”的影响。(2)过程:波兰、_、匈牙利、_、罗马尼亚等东欧国家相继发生剧变,新政权争先恐后地向_靠拢。东欧剧变的实质是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波兰是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德国则以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的方式实现了统一。(3)影响:1991年经互会解体,华约解散。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军事体系全线崩溃。2苏联解体(1)背景:苏联国内_僵化,_活力衰退,社会矛盾丛生;_走进死胡同。(2)过程:1991年8月,苏联公布_,引发_,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的改变;12月22日,_等11国领导人签署_,苏联完全解体。3影响:二战后存在40多年的_崩溃。八一九事件大大加快了苏联解体的进程;苏联解体则标志着雅尔塔体制和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宣告了冷战的终结。二、鼎足之势话西方1背景苏联解体,_结束,_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2表现(1)美国:以_为后盾,以_为依托,以“民主”和“_”为旗帜,试图建立“_”。(2)欧盟: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签订_;1993年11月,欧洲联盟宣告成立;1999年1月,_正式启用。同时,欧盟努力建立欧洲独立的_。(3)日本:在加强_的同时,注重与_建立密切的经济分工与合作关系,通过_,军事力量日趋膨胀。美国、欧盟和日本都是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主要力量中心之一,但它们既有相同的利益追求,又存在着一定的摩擦和冲突,应注意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分析和说明。三、走出低谷的俄罗斯1背景_后,俄罗斯联邦面临重重困难,向西方谋求大量_的幻想破灭。2措施(1)加强与_的关系,但反对_东扩;采取强硬措施对付_。(2)协调与_内其他各国的关系,发展与_的关系,扩大其地位和影响。(3)普京大幅度改组政府,果断应对_,强化_,稳定政治局面。3国际地位俄罗斯仍是对美国的_构成挑战的国家。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力严重削弱,但它仍拥有可以与美国相抗衡的核力量,积极开展东西方兼顾的全方位外交,致力于振兴经济和恢复大国地位。四、风云际会看东方1第三世界的团结斗争(1)1992年9月,在_召开第十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2)中国在_支持下,连续7次挫败西方国家在_上的反华提案。(3)20世纪90年代以来,_发展中国家形成世界经济中的重要一极。2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1)中国已经成为政治大国,又相继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_。(2)1997年,中国竭力保持_的稳定,为制止_的进一步恶化作出了贡献。五、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目前世界政治格局暂时形成“_”的局面。2趋势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_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有利于抑制、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答案:一、1.(1)政治和经济困难新思维(2)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西方2(1)政治体制经济机制戈尔巴乔夫改革(2)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八一九事件俄罗斯阿拉木图宣言3两极格局二、1.两极格局美国2(1)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人权单极世界(2)欧洲联盟条约欧元防务体系(3)日美关系亚洲邻国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案三、1.苏联解体财政援助2(1)欧盟北约国内的分裂主义势力(2)独联体亚太国家(3)车臣问题中央权力3全球支配地位四、1.(1)雅加达(2)发展中国家人权问题(3)东亚2(1)世界贸易组织(2)人民币汇率亚洲金融危机五、1.一超多强2多极化方向【问题1】 20世纪80年代末,尼克松说:“当前,东欧和苏联进行我们所希望的和平变革的条件已经成熟。”想一想: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分别有哪些?提示:思考时,应联系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时代背景,运用政治学科的有关知识,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说明;此外,应特别注意东欧剧变对苏联解体的影响。(1)东欧剧变:内部原因:各国长期照搬苏联模式,忽视经济建设的平衡发展,改革成效不大,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各国共产党忽视自身建设,腐败现象蔓延,严重脱离群众。外部原因:苏联改革的严重冲击;戈尔巴乔夫在剧变期间施加压力;美国长期推行和平演变政策。(2)苏联解体:内部原因:高度集中的官僚政治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使苏联失去生机和自我更新能力;经济建设没有充分利用科技革命的成果;军备竞赛和对外扩张导致国力过度消耗;民族政策的失误埋下了民族分离主义的祸根;政治改革走向极端,导致政局失控。外部原因:西方国家长期推行的和平演变政策;东欧国家剧变的重大影响。【问题2】 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指出:“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我们应当怎样正确理解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提示:分析时,应联系冷战后世界局势的发展状况,紧密结合当前的有关时政新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从多极化的基本含义、制约力量等方面进行思考和说明。(1)多极化是一种趋势,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其中,任何一“极”或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者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但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新格局。(2)各种政治力量之间不断相互竞争、相互制约。当今世界,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都在不断发展壮大。欧盟在一体化进程中取得重大进展,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俄罗斯致力于振兴经济和恢复大国地位,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们影响着各个国家和地区,促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例题1】 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1993年哥本哈根协议的签订表明,欧洲共同体将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的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欧洲联盟。欧盟的建立有利于构建()。a区域统一的世界 b多元并存的世界c欧美协作的世界 d欧俄均衡的世界解析:欧盟是一个主导欧洲经济和政治的双重性区域合作组织,其成立与发展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加强了抗衡美国的实力,从而成为世界格局中的“一极”,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故b项符合题意。答案:b【例题2】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同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b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c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d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解析:俄罗斯属于“中部”,与苏联时期相比,经济强军事弱,a项错;美国属于“顶部”,军事强,经济则没有异常明显的优势,b项错;世界多极化并未接近形成,只是一种趋势,c项错。从顶部看,“单极世界”较准确,从中部看,“多极世界”较准确。答案:d1如果以“别了,雅尔塔”为题发言,不可以选用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第三世界崛起 b东欧国家剧变c华约正式解散 d苏联宣告解体21993年11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这意味着()。a欧洲一体化的开始 b欧洲联盟正式成立c欧元开始正式启用 d欧洲防务体系独立3欧元诞生后,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这一变化反映了欧洲()。a国家一体化 b政治一体化c经济一体化 d军队一体化4 2003年,美国没有经过联合国授权就发动了伊拉克战争。这说明美国是冷战结束后()。a两极格局的一极 b多极世界的一员c欧盟外交的代表 d唯一的超级大国5读下图,完成相关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