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粤教版必修4 第18课 晏子治东阿 学案8.doc_第1页
学粤教版必修4 第18课 晏子治东阿 学案8.doc_第2页
学粤教版必修4 第18课 晏子治东阿 学案8.doc_第3页
学粤教版必修4 第18课 晏子治东阿 学案8.doc_第4页
学粤教版必修4 第18课 晏子治东阿 学案8.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粤教版必修4 第18课 晏子治东阿 学案我国目录学先驱刘向刘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汉成帝时改名为“向”,所撰的别录,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说苑是刘向散文的代表作,系刘向分类纂辑先秦至汉初史事和传说,杂以议论,以阐明儒家的政治思想和伦理观点为主旨的书籍。其中很多篇章类似于后来的志人小说,在刘向散文中最具文学价值,对后来的文言小说有不小影响。晏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外交家。名婴,谥曰平,字仲,故又称晏仲或晏平。由于其影响甚大,被人尊称为晏子。晏子忠君而不保守,机智灵活而不固执呆板,遵礼尚贤而又节俭爱民。他是一个丑陋的矮个子,却当上相国。不仅当上相国,而且能够以各种巧妙的方式,影响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君主和臣民,并使齐国的影响在春秋各国中不可小视。在中国历史上充满智慧的人物中, 晏婴是很独特的一个。整体感知晏子先前治理东阿,廉洁自律,一心为民,治绩显著,却受到景公责怪;后来营私舞弊,民不聊生,反受到赞扬。晏子说明真相,使景公幡然醒悟。文章用极为简短的篇幅,前后对比的方法,精练的语言,通过晏子两次治理东阿的故事,告诫齐景公也启发后人:评价人(考核官员是否尽职尽责)要客观公正,不能偏听偏信,不作实际调查研究就轻下结论。文脉梳理【答案】(1)陂池之鱼,入于权家(2)迎臣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臣请改道易行 b仓库少内c陂池之鱼 d属托不行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景公召而数之曰数:责备。b寡人将加大诛于子诛:责罚。c今臣后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便:逢迎讨好,玩弄手法。d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与:给予。3下列各组句子中“之”字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景公召而数之曰景公迎而贺之曰景公许之b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前臣之治东阿也今臣后之治东阿也c东阿者,子之东阿也陂池之鱼,以利贫民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d当此之时,民无饥者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4下列一组语句组成一段话,最恰当的语序是()乐则是调和礼制内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感情。因此,美善结合,以善统美,这是中国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传统审美文化是与它的社会形态相一致的。礼不仅包含宗教仪式,而且包括各种规章制度。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国度,就决定了它的文化精神重视天人合一与人人相合。礼乐便是这个系统的体现。a bc d二、阅读鉴赏(一)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8题。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后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再拜便辟。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子退而自察也自察:自我反省b货赂不至 货赂:钱财c愿乞骸骨 乞骸骨:请求告老还乡d再拜便辟 便辟:气愤的样子6分别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臣请死之景公许之今子治而乱景公迎而贺之a两个“之”字意思相同,两个“而”字用法不同。b两个“之”字意思相同,两个“而”字用法相同。c两个“之”字意思不同,两个“而”字用法相同。d两个“之”字意思不同,两个“而”字用法不同。7以下六句话,全都与晏子治理东阿正确做法有关的一组是()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并曾赋敛,仓库少内当此之时,民无饥者陂池之鱼,以利贫民a bc d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晏子先前治理东阿,三年恪尽职守、廉洁自律、一心为民,虽然把东阿治理得好好的,但却遭受到景公的责怪,而且还要大大地责罚他。b晏子第二次治理东阿,他“改道易行”,采取广征多敛、少向国家交纳赋税的策略,结果尽管没治理好东阿,百姓饥饿难挨,但景公却迎接祝贺,并且赞扬他有成绩。c晏子治理好东阿时遭责罚,治理不好时却反而受到赞赏,究其深层原因,不难推断出是景公偏听偏信、不做实际调查研究所致。d面对偏听偏信,不做实际调查研究就轻下结论,从而赏罚不明的景公,晏子已经不屑再为他做事,即使景公封为“东阿王”“无复与焉”,也不能动摇他“乞骸骨”“避贤者之路”的归隐决心,晏子再没有为景公效力。(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景公出游于寒途,睹死胔注,默然不问。晏子谏曰:“昔吾先君桓公出游睹饥者与之食睹疾者与之财,使令不劳力,籍敛不费民。先君将游,百姓皆说曰:君当幸游吾乡乎?今君游于寒途,据四十里之氓,殚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饥寒冻馁,死胔相望,而君不问,失君道矣。财屈力竭,下无以亲上;骄泰奢侈,上无以亲下。上下交离,君臣无亲,此三代之所以衰也。今君行之,婴惧公族之危,以为异姓之福也。”公曰:“然!为上而忘下,厚籍敛而忘民,吾罪大矣!”于是敛死胔,发粟于民,据四十里之氓,不服政期年。公三月不出游。景公使圉人养所爱马,暴死,公怒,令人操刀解养马者。是时晏子侍前,左右执刀而进。晏子止而问于公曰:“尧舜支解人,从何躯始?”公矍然曰:“从寡人始。”遂不支解。公曰:“以属狱。”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为君数之,使知其罪,然后数之狱。”公曰:“可。”晏子数之曰:“尔罪有三:公使汝养马而杀之,当死罪一也;又杀公之所最善马,当死罪二也;使公以一马之故而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汝杀公马,使怨积于百姓,兵弱于邻国,汝当死罪三也。今以属狱。”公喟然叹曰:“夫子释之!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景公走狗死,公令外共之棺,内给之祭。晏子闻之,谏。公曰:“亦细物也,特以与左右为笑耳。”晏子曰:“君过矣,夫厚籍敛不以反民,弃货财而笑左右,傲细民之忧,而崇左右之笑,则国亦无望已。且夫孤老冻馁,而死狗有祭;鳏寡不恤,而死狗有棺。行辟若此,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怨聚于百姓,而权轻于诸侯,而乃以为细物,君其图之。”公曰:“善。”趣庖治狗,以会朝属。(节选自晏子春秋)注:胔(z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君将游,百姓皆说曰:“君当幸游吾乡乎?”说:高兴b据四十里之氓,不服政期年服:服从c公曰:“以属狱。”属:交付d亦细物也,特以与左右为笑耳特:只是10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齐景公“荒唐行径”和“苛虐百姓”的一组是()a.b.c.d.1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齐景公漠视百姓疾苦、只顾自己取乐之时,晏子指出“上下交离,君臣无亲”是国家衰败的原因。b齐景公所爱之马暴死,欲杀养马之人。晏子假意斥责养马人,阻止了这种行为。c齐景公能听从晏子的劝谏,也还算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君主。d文章通过三个典型事例,表现了晏子的贤能有德、刚正不屈、机智幽默。12用斜线(/)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并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用斜线(/)断句:昔 吾 先 君 桓 公 出 游 睹 饥 者 与 之 食 睹 疾 者 与 之 财(2)翻译:殚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饥寒冻馁,死胔相望。傲细民之忧,而崇左右之笑,则国亦无望已。三、表达交流1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要求:语意连贯,表达得体,不超过30字。一位诗人在某学校给学生作有关诗歌创作的学术报告,准备朗诵一首诗时,发现诗作放在了学生的课桌上,于是走下讲台去拿。他在上阶梯教室的台阶时不小心摔倒了,学生们顿时愣住了,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到了他身上。诗人站起来稳住身体,指着台阶对学生们说:“_。”这一机智而又富于哲理的话语,不仅为诗人解除了尴尬,而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14广州某中学星星文学社请作家杨笑天来做报告。下面是社长开场白中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你找出来并进行修改。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著名作家杨笑天先生来作报告,前几天,我们两位已把大家的作品送给杨先生,他也都拜读了,下面杨先生会针对我们大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1)将_改为_;(2)将_改为_;(3)将_改为_;(4)将_改为_。参考答案1解析:c项,古今都是“水泽池塘”的意思。a项,文中指“更换行事的方法”,今天多理解为“改变行动的趋向或路线”。b项,文中特指国家的仓库,即“国库”,今指储藏大批粮食或其他物资的建筑物。d项,文中指“不接纳”,今天多理解为“不可以、不中用、不好”等。答案:c2解析:d项,与:参与,干预。答案:d3解析:a项中的“之”均作代词,代晏子。b项中的“之”均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中的“之”均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d项中“当此之时”的“之”作衬音助词,无实义;“臣请死之”的“之”作指示代词,相当于“此”;“谢之”的“之”作代词,代晏子。答案:d4解析:总提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与社会形态的关系,进一步指出中国的社会形态特征对审美文化的影响,分别提出并分述“礼”与“乐”是“中国社会形态特征影响审美文化”的体现,最后总结出中国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答案:d5解析:d项,“便辟”的意思是“就退避(一旁)”。答案:d6解析:两个“之”字均为代词,第一个“之”代这件事,第二个“之”代晏子;两个“而”字均为连词,第一个表转折关系,第二个表承接关系。答案:d7解析:不是晏子的做法,而是请求;是景公称赞晏子的话;是错误的做法;是晏子的业绩。答案:c8解析:景公并没有封晏子为“东阿王”,晏子是否继续再为景公做事,文章也没有明确交代。答案:d9解析:b项,“服政”指“服役纳税”。答案:b10解析:c项中,景公狗死后采取的做法是荒唐的,按他的话说是“以与左右为笑耳”,而“厚敛籍不以反民”正反映了“苛虐百姓”。答案:c11解析:晏子假意斥责养马人是在景公决定不杀养马人之后。答案:b12参考答案:(1)昔吾先君桓公出游/睹饥者/与之食/睹疾者/与之财(2)他们竭尽财产还不够供奉您,竭尽全力还不能完全干完劳役。百姓又饿又冷,腐尸一具接一具。忽略百姓的忧愁,而在意左右的玩笑,那么国家也没有希望了。参考译文:齐景公到寒途一带游玩,看到腐烂的尸体,默不作声,不去过问。晏子劝谏说:“以前我们国君出游时,看到饥饿的人就给他饭吃,看到有病的人就给他钱财,他使自己的命令不让百姓过于疲劳,收取赋税不过于使百姓耗费资财。先君将要出游时,百姓都高兴地说:国君将要出游我们乡里吗?(这会让我们深感荣幸啊)现在您在寒途游玩,惊扰了方圆四十里的百姓,他们竭尽财产还不够供奉您,竭尽全力还不能完全干完劳役。百姓又饿又冷,腐尸一具接一具,可是您却不问一声,这就丧失了做国君的基本道德了。处在下层的百姓财力屈竭,就无法亲近君主;君主骄横奢侈,就无法亲近下层民众。上下离心,君臣缺乏亲和力,这是三代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啊。现在您却这么做了,我害怕国家危亡,成为异族的福气。”景公说:“对啊!作为国君,忘了下面的百姓,重重地聚敛财富而忘了百姓,我的罪够大了!”于是把腐尸加以装敛,向百姓发放粮食,方圆四十里的百姓一整年不服劳役。景公三个月不出去游玩。齐景公让圉人饲养他心爱的马,这匹马突然死了。景公很生气,就命令手下的人拿着刀去肢解养马人。这时,晏子正陪坐在景公跟前。景公手下的人拿着刀走上前去,晏子阻止了他们,并问景公说:“尧舜肢解人体,从身体的什么地方开始?”景公惊惶地说:“从我开始。”于是下令不再肢解养马人。景公又说:“把它交给狱官处理。”晏子说:“这个人还不知道自己的罪过就要被处死,请让我为你历数他的罪过,也让他明白自己犯了什么罪,然后再把他交给法官。”景公说:“可以。”晏子数落道:“你的罪过有三条:君王让你养马,你却让马死掉了,判处你死罪,这是第一条;你让君王最好的马死掉了,判处你死罪,这是第二条;你让君王因为一匹马的缘故而杀人,百姓听到后必定会怨恨我们的国君,诸侯们听到后必定会轻视我们的国家。你让君王的马死掉,使怨愤在百姓中积聚,军威在邻国中减弱,你应被判处死罪,这是第三条。现在就把你交给法官。”景公叹息说:“您放了他!您放了他!不要损伤我的仁义名声啊!”景公的狗死了,景公下令给狗做棺材,还给狗进行祭祀。晏子进谏说不能这样,景公说:“这小把戏,只是给大家开个玩笑罢了。”晏子说:“大王这样就不对了!收了很高的赋税不用之于民,挥霍钱财只为左右一笑,忽略百姓的忧愁,而在意左右的玩笑,那么国家也没有希望了。现在孤儿老人挨冻挨饿,而死狗有祭祀,不体恤鳏夫寡妇,死狗却有棺材,行为做法都像这样,百姓知道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