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第1课时哲学的基本问题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_和_的关系问题,即_和_的关系问题。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_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_和_的唯一标准。(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_的问题,即思维能否_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_和_的标准。*哲学的基本问题不能表述为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而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_和_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_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_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_和_,决定着它们对其他_的回答。*从方法论角度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它决定着实际工作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还是从主观愿望出发、脱离客观实际。*基础达标知识点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2010年8月份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持续升温,物价上涨;12月份又有回落,可见“市场常常是变化莫测的,想把握住市场的变化那是徒劳的。”以下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属于不可知论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是形而上学观点A B C D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据此回答23题。2上述两种观点是对什么的回答()A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问题B意识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问题C人类社会是否具有客观性问题D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3从哲学上看上述两种观点()A都肯定了世界观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B都肯定了意识是世界的本质C前者肯定了物质决定意识,属于唯物主义;后者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属于唯心主义D都肯定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客观的42010年10月9日,人民网报道,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一切唯心主义思维对立,但是也和旧的唯物主义有本质不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5漫画工作汇报中的那位“专家”的错误实质是()A没有正确处理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B没有正确处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C没有正确处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D没有正确处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6下列说法中正确反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何者为第一性的是()人病则忧惧出,忧惧则鬼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理在气先A B C D7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天与人、名与实、形与神、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等关系问题。从本质上看,上述问题都是集中围绕_而展开的()A自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D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知识点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8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为这()A回答了思维和存在能不能同一的问题B是区分真、伪哲学的唯一标准C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D正确区分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9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彻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哲学发展的方向哲学的产生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A BC D10“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煤超疯、苹什么”等成为2010年的流行语。这些流行语的出现体现的哲学道理是()意识决定物质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A B C D11有人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就在于为人们提供了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上述观点()正确把握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错误认识忽视了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犯了片面性错误A B C D12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上述材料体现了()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综合提升13某校高二学生在学习哲学的基本问题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同学指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你是怎么认识的?14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会直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制定学习计划必须考虑学习实际,是学生能够自觉学习、成功学习的前提;企业经营者制定经营策略必须全面考察市场的状况及其变动趋势和企业内部的人、财、物、供、产、销情况,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人们想问题办事情经常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1)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的哲学问题是什么?(2)结合自身学习状况谈谈正确处理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关系的重要性。第2课时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唯物主义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_和_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2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_是本原,先有_后有意识,_决定_。3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_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_的;但它没有_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_的物质形态。(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把物质归结为_意义上的原子,因而具有_性、_性和_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现时代的_,是无产阶级的_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_世界和_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并非凡是唯物主义的观点都是科学的。唯物主义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但二者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都是不彻底的、不科学的,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因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唯心主义1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_是本原,_依赖于_,_决定_。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_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_以至_,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2)客观唯心主义:把_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_的外化和表现。3哲学史上存在“两个对子”,即_。*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夸大了主观精神的作用,把人类思维对感觉的依赖夸大为世界对感觉的依赖;客观唯心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夸大了概念或客观精神的作用。唯心主义,就其总体上和根本上来说都是错误的。但也有其合理成分,那就是看到和肯定了人的意识的巨大能动性和对物质的反作用。其错误在于把这种能动性和反作用过分夸大了。*基础达标知识点一唯物主义1有关专家经过认真分析认为:到2050年中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时,油、气供应不足,需求不断扩大,进口将成为中国石油的重要供应渠道,天然气也需要大量进口。上述材料中有关专家的观点是()A唯心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与“劳动过程结束时的结果,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这两种观点分别属于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D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3中国古代文献中往往文哲不分,冯友兰教授在他的著作中国哲学史中指出,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同。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五行”,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这种观点()A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方向,但缺乏科学依据B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C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是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独立的哲学派别42010年10月15日,第十届“马克思哲学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开幕。主题为“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问题”。下列选项中,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地万物都是“绝对精神”的产物存在即被感知A B C D52010年是毛泽东在延安发表新民主主义论70周年。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研究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在陕西省社科院举行。会长杨尚勤表示,理事会将带领会员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唯物主义的发展共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其共同点是()A物质可归结为某种具体事物B物质与运动不可分C先有物质后有意识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知识点二唯心主义6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一种情况出现,即人们对某种事物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心中无底时,往往就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种观点从哲学上说,是认为()A世界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B社会存在是客观的决定人的思维C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D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就不同7“我看到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对苹果的认识,所以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这种观点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8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A“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B“世异则事异,世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C“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9下图漫画中的招聘者的行为()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是一种唯心主义坚持意识决定物质A BC D10列宁指出“聪明的唯心论比愚蠢的唯物论更接近于聪明的唯物论。聪明的唯心论即辩证的,愚蠢的唯物论即绝对的,不发展的。”对这一论断理解正确的有()唯心主义是人类智慧树上一支不结果的花旧唯物主义都是愚蠢的聪明的唯物论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只要存在聪明的唯心论,就能实现聪明的唯物论A B C D11埃及胡夫金字塔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令人生畏的铭文从哲学上看属于()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12下列正确地揭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联系的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交织在一起形而上学始终与唯心主义相结合,辩证法始终与唯物主义相结合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A BC D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综合提升13有人认为“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14新华网北京2010年4月2日电,2010年春季,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和重庆西南五省市持续严重干旱。严重旱情已导致6 420多万人受灾,农作物绝收面积110多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246亿多元。面对灾情,人们议论纷纷。村民甲说:“这是天意呀,老天爷要对咱们惩罚,有啥法子呢?”村民乙说:“天意倒不是天意,倒是今年的辛苦全白费了,荒年已成定局,我们只有自认倒霉啦!”村民丙说:“灾害已经发生,这是事实,但人还是有办法的,夏季损失秋季补,农业损失副业补,要生产自救,战胜灾害。”(1)请指出上述三位村民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世界观。(2)简要评析他们对灾害的态度。课节训练一、选择题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是()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及有无同一性B世界观和方法论及其相互关系C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相互关系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军对垒还是四军对垒2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会面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如: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学校治学模式与学生的实际之间的关系。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确定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理由是()它是任何哲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它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基本问题它是解决其他一系列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它决定着一切哲学体系的基本性质和方向A BC D3下边漫画中“妈妈的言论”属于()A机械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4有人称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为半截子唯物主义,这主要是说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A没有实现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B是历史唯物主义C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D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上不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5从上面漫画可以看出()两者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甲的观点是唯物辩证的,乙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甲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乙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A BC D6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本州岛海域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随着实践的深入,人们将会准确预警地震的到来,避免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与损失。这说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存在决定思维世界的本原是物质A B C D7某位学者问一位民工:“你是做什么的?追求什么?”民工:“打工的。追求富裕。你追求什么?”学者:“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学者的观点()A是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阵营分歧的正确理解B是唯物主义观点C把追求精神满足或物质满足作为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D把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作为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8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A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B世界是统一于物质的,即先有物质,后有意识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D世界是可以认识的9有人认为,人脑产生意识,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这种看法属于()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10唯物主义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三种形态。“水是万物的根源”这种观点()A是完全正确的,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不符合客观实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C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存在不足之处D否认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表现11上面漫画中公鸡的观点与下列选项中哪种说法的哲学思想一致()A气者,理之依也B仁者见仁,智者见智C存在即被感知D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12有专家指出:正确地看待金融危机的形势,毫不讳言困难和问题的存在,把问题摆在节骨眼上,正是唯物主义的态度和无畏精神。下列说法属于唯物主义的有()A子不语怪、力、乱、神B理在事先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D存在即被感知13唯心主义和宗教在当代最大的特点,就是越来越主观唯心主义化,下列哪些命题表明了这一趋势()跟着感觉走上帝就在我心中上帝代表爱 人的意志、欲望、直觉决定一切A BC D14“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王充)与“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这两个观点,体现了对_问题的不同回答()A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C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15黑格尔认为,万事万物是“绝对精神”的派生物;朱熹提出,“理在事先”,“未有天地万物已有天地万物之理”;柏拉图则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下列对黑格尔、朱熹以及柏拉图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有()都属于唯心主义都属于辩证唯物主义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都属于机械唯物主义A B C D题 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 案二、非选择题16甲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水构成的”;乙认为,“自然是绝对理念的外化,社会是绝对精神的体现”。(1)甲、乙两人的观点分别属于哪两种哲学阵营?(2)乙所在的哲学阵营可以划分为哪两种形态?基本观点各是什么?(3)它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17欣赏漫画大树的对话,有人由此得出结论:凡是唯物主义都是科学的,都是我们应该提倡的;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非科学的,都是我们应该彻底否定的。请评析这一观点。答案解析第1课时哲学的基本问题知识清单一、1.思维存在意识物质2.(1)本原唯物主义唯心主义(2)同一性正确认识存在可知论不可知论二、1.生活实践活动2.哲学3.哲学基本性质方向哲学问题课时作业1A不能把握市场,意味着思维不能反映存在,是不可知论,故选A。2D范缜的观点反映的是世界的本原问题;贝克莱的观点揭示的是物质和意识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故选D。3C二者观点反映的分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问题,故选C。4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选A。B、C、D不符合题意。5B这位专家“汇报工作”不从客观情况出发,任何事情都使用“喜”字来概括,没有正确处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故选B。A、C、D三项与题意不符。6A题干要求体现唯物主义观点,符合要求。是唯心主义观点。7D中国古代哲学家探讨的问题,从本质上看都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而展开的,即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D符合题意。8CB、D观点错误,排除;A不是原因。9B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观点错误。10B这些流行语产生于客观现实,体现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观点错误。11C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题中观点只看到了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内容,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而忽视了第二方面的内容,即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犯了片面性的错误。是对题中观点的正确认识,故应选C。12A本题考查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是对基本知识的再现和运用。材料中用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事例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生活和实践活动中的基本问题,A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13这个观点是错误的。(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二者的分歧就是围绕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解析辨析题要抓住辨点,结合教材知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并答出为什么是基本问题就可以了。14(1)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的哲学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学习计划、企业的经营策略、人们的“心”和“意”都属于思维的问题,而学习实际、企业的“人、财、物、供、产、销”情况、市场的状况以及“花不开”、“柳成荫”则属于存在的问题。(2)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十分重要。制定学习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学习的盲目性、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从而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计划都能真正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因为学习计划的制定必须从自身的学习实际出发,目标太高超出了实际则不能完成而形成失落感,而目标过低则不利于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因此,一个好的学习计划应该能够如实地反映自身学习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解析此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以实际生活为例,深化理解和认识。教材题解1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其中有没有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并且把不同哲学区分开来的基本的问题?提示哲学作为一门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特殊性,其研究对象不似其他学科具体,而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它放眼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既研究整个世界,又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既包括世界是怎么样的,又包括我们应如何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等,但其基本问题是围绕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展开的,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2(1)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的哲学问题是什么?(2)你认为处理好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重要吗?为什么?提示(1)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的哲学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学习计划、教学计划、收获计划、做工方法、企业的经营策略、处方这些属于思维的问题,而学习实际、教学实际、收获实际、做工实际、企业面对的实际和病情则属于存在的问题。(2)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十分重要。制定学习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学习的盲目性,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从而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计划都能真正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因为学习计划的制定必须从自身的学习实际出发,目标太高超出了实际则不能完成学习任务而形成失落感,而目标过低则不利于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因此一个好的学习计划应该能够如实地反映自身学习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第2课时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知识清单一、1.物质意识2.物质物质物质意识3(1)唯物主义正确科学具体(2)自然科学机械形而上学历史观(3)思想智慧科学认识 改造二、1.意识物质意识意识物质2(1)主观精神客观事物整个世界(2)客观精神 客观精神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课时作业1D专家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问题,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D“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体现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具体形态;“劳动过程结束时的结果,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体现出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A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具体形态,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选A。B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D观点错误。4A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认为天地都按其自身规律运动变化,坚持了唯物主义方向。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排除。5C无论是古代唯物主义、近代唯物主义,还是辩证唯物主义,其都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故选C。A为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不切题;B、D均不符合题干要求。6C“信则有,不信则无”反映人的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决定物质。7B题干中的观点认为事物的存在取决于我们的感觉,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故选B。8C“气者,理之依也”是王夫之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理生万物”是朱熹的观点,是唯心主义。故选C。9D漫画中的招聘者把公司员工的选拔标准确定在一种迷信思想上,显然是一种唯心主义,故正确;是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对其行为的哲学判断,都符合题意,故选。不符合寓意。10C观点明显错误,排除。11D材料认为有神灵的存在,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选D。12D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最好的方法是排除法,都是说明四个概念的联系的,但是说法错误,故选D。13(1)凡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的就是唯心主义。因此,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的不同回答,而不是是否追求物质利益,是否强调精神文明。(2)追求物质利益不一定就是唯物主义。如果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不顾客观条件,主观蛮干地去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心主义;强调精神文明也不一定就是唯心主义。如果在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重视意识的作用,强调精神力量的作用,这不但不是唯心主义,而恰恰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表现。(3)题中观点混淆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界限。解析因为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只能是对物质和意识谁决定谁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但是题目中的说法在一定的条件下又有一定的合理之处,因此这道题目是一道正误混杂的辨析题,同时又是一道附加条件型的辨析题,需要对不同条件下的“追求物质利益”和“强调精神文明”进行具体的分析,才能最终确定是坚持了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14(1)村民甲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认为神灵主宰一切;村民乙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表现,形而上学地对待灾害,自认倒霉;村民丙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2)唯心主义世界观从根本上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错误的世界观。农业发展、农村工作要反对迷信、提倡科学,故甲的态度不正确。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坚持了物质决定意识,但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等局限,使人们在客观世界面前消极被动,不利于人们积极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故乙的态度也不积极主动。辩证唯物主义正确处理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既从客观事实、条件出发,又有意识、有目的、创造性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故村民丙的态度是一种正确态度。解析此题考查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理解,对于村民甲、乙、丙的观点要做出科学的判断,然后对其态度进行评析。教材题解1你同意上述材料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理解吗?谈谈你的看法。提示不同意。唯物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思维,唯心主义认为思维决定存在。不能把追求物质满足看成是唯物主义,也不能把追求精神满足看成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者也追求精神的满足,唯心主义者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能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意义上使用,如果给它们加上别的意义,就会造成混乱。2(1)上述材料所反映出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还是唯心主义的?(2)简要辨析上述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提示(1)上述材料所反映出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2)上述观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3(1)人的灵明和天地万物是什么关系?没有人的灵明就没有世界吗?(2)王守仁看到了人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但从中引出了错误的结论,为什么?提示(1)先有天地万物,后有人的灵明,因为物质决定意识。人的灵明是后天形成的,意识源于物质,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没有人的灵明就没有世界,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是不科学的。(2)虽然王守仁看到了人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但是他看世界是站在唯心主义立场上,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认为人的意识决定客观物质,因而导致了错误的结论。4(1)把理看作世界的主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观点?(2)你认为理和天地万物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提示(1)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把上帝、理念等看作世界的本原。(2)理依赖于天地万物,天地万物是理的源泉,决定理,理是天地万物的反映,有些是虚幻歪曲的反映。课节训练1A本题是基础题,B、C、D与题干规定不一致,A正确。2D此题考查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都是原因。3C求神拜佛相信鬼神属于客观唯心主义。4C称为半截子唯物主义是因为其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历史观上是唯心的。A、D不是原因,B与题干连接是错误观点。5C“我在故我思”说明只有客观上的人的存在,才有人的思维,这体现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是唯物主义思想。“我思故我在”说明客观上的人因思维的存在而存在,是意识决定物质的观点,这是唯心主义思想,由此可知,观点正确;两者的思想未涉及辩证法与形而上学问题,故观点不符合题意。6A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材料表明人们可以正确地认识世界,说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故选。材料没有涉及世界的本原问题,不选。7C本题以学者与民工的对话为背景,考查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理解。该学者把追求物质满足还是精神满足说成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8B题干强调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选B。A、C、D不符合要求。9C人脑产生意识不同于肝脏分泌胆汁,它具有能动性,而肝脏分泌胆汁则是一种纯本能的现象,具有机械性。但同时它又体现物质第一性,故C正确。10C题干观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珠宝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 煤矿提升专业试题及答案
- 湖南省邵阳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拔尖创新班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 广东省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生化专业试题及答案
- 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培训反馈路基施工方案
- 国际友谊庆祝演讲稿模板
- 2025年学情诊断高一年级物理试题(定稿)
- 轿厢装潢施工方案
- 炎症后色素沉着学习课件
- 发展汉语-初级读写-第一课-你好
- 韩国《寄生虫》电影鉴赏解读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课堂作业设计》全套
- TTT系列课程-结构化思考力
- Cpk 计算标准模板
- 封起DE日子博文 2006
- 锂离子电池生产安全讲座
- 眼科学-眼科检查(课件)
- 产品碳足迹课件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