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处理历史知识体系内容提要: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它具有过去性、综合性和客观性。我们后人如何把握学习历史,做到学以致用呢?多方位多角度归纳整合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庞杂的历史知识,形成科学实用的知识体系。关键词:历史知识体系、纵向和横向、史学范式。历史是一幅多彩的画卷,是一部鲜活的人类发展史,如何读懂它、识透它、宏观把握它,对于高考的学子尤为重要。历史考试说明能力要求中除了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外,还有再认再现历史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等,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抓住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对相关的历史知识进行一定的整理,形成更深一层知识系统的“再认”和“再现”。所谓历史知识体系,就是运用科学的观点和科学的方法,以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为准则,以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为依据,按照历史知识的不同属性加以科学分类整理并能反映不同类别历史发展内在规律的知识结构体系。科学地构建历史知识体系要讲求实用性、可操作性,要与考纲相统一,要与社会热点相结合,要关注人类的前途命运,要师生共同参与。要从宏观整体上把握历史,就要注意历史的过去性、多样性。过去性主要指人类以时间为序列的纵向发展史,多样性指以地域国家为舞台的时代各领域相互交织的横向发展史。总体上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可概括为两个基本方向:一是纵向的发展,主要指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二是横向的发展,主要指文明间的接触、交流、融合和主流文明的扩展。当今的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和文明长期发展的结果。人类历史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是互相联系、互相推动,纵向发展水平决定着横向发展的程度,横向的突破又作用于纵向发展,人类文明由此发展到今天。要宏观把握历史,就要运用科学的观点和科学的方法,从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观察历史,把科学的观点和方法贯彻到构建的体系里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主要包括:“原因和结果”、“主要和次要矛盾”、“统一和多样性”、“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主要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科学的方法主要包括:“一切从实际出发”、“阶级分析”、“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生产力是评价历史现象最根本的标准”、“史论结合”等。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宏观把握历史呢?一、多种范式,把握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历程。我们知道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阶级斗争也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同样也能推动历史的发展。基于此,针对不同时期的历史特征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范式对历史知识进行整合。可用革命史范式学习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用现代化范式学习近代史,用整体观范式学习新航路开辟以来人类如何从分散走向整体的。但要对从古到今的历史宏观把握,必须关注以生产力为核心的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采用文明史范式。革命史范式和近代化范式主要强调历史的纵向发展,整体观范式在纵横联系的前提下,注重关注历史的横向发展,文明史范式不仅关注人类文明纵向发展史(文明前史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等)也关注各地区各民族横向交往史。以科学的观点为指导,运用不同的范式,分地域和重点、热点来架构历史知识网络体系,探求历史发展的本质规律。二、把握基本线索,加强历史的纵向联系首先,抓章节标题,理清历史整体脉络。基本线索是知识网络体系中的“经线”。历史是不断发展的,其发展性可使历史知识穿珠成链构成不同的链条。抓住基本的线,不仅能贯通历史的来龙去脉,更能揭示历史的发展变化规律。抓单元目录、章节标题,了解全书总体结构,理清历史整体脉络。历史教材可分为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三部分。每部分又有自身的结构,如中国古代史按历史的发展进程可分为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六个时期;按社会形态可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部分;奴隶社会又可以分为夏(形成)、商(发展)、西周(强盛)、春秋(瓦解)四部分。再如世界近代史,按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可分为: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工业资本主义时期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从中把握资本主义如何从萌芽发展到成熟。其次,运用史学范式,把握历史发展的方向。如用强调阶级斗争的革命史范式,就要注意古代史中的农民起义;世界近代史中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后的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革命和改革、巴黎公社;中国近代史中的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世界现代史中的十月革命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二战后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苏东改革和苏联的解体;中国现代史的社会主义改造、文革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以次可清晰地构勒出人类五种社会形态的演进。但历史并不总是在革命起义中发展的,显然此范式有很大的局限性。如用现代化范式,就要注意现代化的含义: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动力:生产力;内容: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文化上的大众化和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和整合化;进程:包括中国和世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包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资本主义现代化探索时期(1840-1949)可分三个阶段:起步阶段(19世纪中期)、整体发展阶段(1895-1919)、转折发展阶段(1919-1949)。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时期(1949至今)可分两个阶段:曲折探索阶段(1949-1978)、腾飞时期(1978年至今)。重点是近代前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探索,还要注意每个阶段的大背景、大事件、主要力量、水平、特点、结果,从中得出中国现代化的规律性认识,中国的现代化是在世界大背景下展开的,进程艰难曲折,源于鸦片战争,启动于洋务运动,腾飞于新时期,预计实现于21世纪中期。世界现代化的演进可分为近代时期和现代时期的现代化进程。近代时期现代化可以生产力为推动力分为现代化的准备时期(14、15世纪)、现代化的启动时期(16-18世纪)、现代化的发展时期(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六七十年代)、现代化的成熟时期(十九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注意每个时期的背景、大事件、特点、结果。从中归纳世界近代化的规律,科技革命的推动,进展迅速,建立在对外殖民扩张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影响。现代时期的现代化可按三种模式归纳,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几次危机后的调整,又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俄国十月革命及过渡的完成和苏联的建设在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之外创立了全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特别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第三世界崛起后又出现了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模式,现代化向全世界扩展。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和全球化趋势加强,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入终结时期,知识经济开始取代工业经济,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还正在为实现现代化努力奋斗,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三、注重不同文明的发展和交往,横向把握人类文明的发展。首先,抓住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把握历史的特性,掌握文明的发展。历史具有多样性、综合性的特点,在空间上涉及世界各地,在内容上涵盖政治、经济、民族、军事、文化、外交等,而这些方面又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这就使历史知识本身具有一种横向的网络结构。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历史网络体系中的“纬线”,阶段特征揭示历史不同时期的共性和个性,在对历史的认识中,起着统括全局、加强横向内在联系、使知识结构化的作用。如对于中国古代史的六大时期,可根据单元目录抓历史阶段的基本特征,根据每一节的目录分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外交等角度归纳单元的具体特征。例如明清时期基本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具体特征如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经济:封建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缓慢发展;文化:承古萌新、思想专制加强,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传统科技趋于停滞、西学东渐;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外交:政策由开放转向闭关,侵略与反侵略斗争的出现、。通过抓阶段特征掌握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国别的文明特征。要注意历史阶段的大事件及具体年代时间与世纪的换算,力求准确掌握历史共性之下的个性。其次,运用整体观范式,注重文明的交往,揭示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用整体观范式,要注意从全球角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社会如何由分散走向整体并形成当今的“地球村”呢?要注意人类的交往也能推动历史的发展。据此可把人类文明的交流接触分为以下几个时期:各文明基本分散发展时期(远古至15、16世纪)、由分散向整体发展(15、16世纪之交至19世纪末)、整体发展更快时期(20世纪以来)。世界各文明分散发展时期对应教材主要是古代史部分:以自然经济和农业文明为基础的五大奴隶制文明(中国、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希腊罗马文明)和封建文明,世界史古代文明不在考试范围,重点是古代中国文明。对于中国古代史的六大时期,除抓住历史阶段的基本特征外,还要注意文明间的接触,特别是中国古代文明向外的扩展,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在世界文明史上产生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当然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是与中华民族的善于汲取和兼容外来文明分不开的。世界各国特别是中国周边国家或地区也因向中国学习并不断创新而使自身进步的。例如日本在中国封建社会最繁荣的唐朝从各方面向中国学习并不断创新形成独有的日本文明,实现由奴隶文明向封建文明的转变。由分散走向整体发展时期对应教材主要是新航路开辟之后,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各地区各民族联系加强,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整体发展更快时期对应教材主要是二战之后,通过第三次科技革命各地区和国家联系更加紧密,出现全球化和区域化。四、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人类社会从古到今,已经历了几百万年。人类文明的演进,从根本上说都是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实现的,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也是评价历史现象最根本的标准。文明是人类自身的创造,是改造世界实践活动的成果,人类历史的发展也就是人类文明发展史。构筑以生产力发展为线索的文明史体系,可更看重历史过程中人的活动及其创造成果,可使辨证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更准确贯穿于教学中,有利于培育多元的人才,还可以兼容其它的教学范式。一般我们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来观察历史,据此我们可以把人类文明划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部分。政治文明一般从政治制度(专制主义集权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国两制等)、政治现象(阶级关系、改革、治乱兴衰、统一分裂、战争、政党、法律文献等)、政治思想(治国思想、各阶级各派别主张等)、政治人物等方面来整理,其中政治制度是政治文明的核心。物质文明一般从经济形态的演进、经济制度(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等)、经济现象(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政策、经济格局、经济思想(重商主义、重农抑商、工商皆本、自由主义、凯恩思主义等)、经济体制、人类生活的变迁特别是衣食住行等方面整理。精神文明一般从科技(中国的四大发明、近现代三次科技革命)、思想、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整理。文明史角度看历史较难把握,要注意掌握重要的文明时段,如古代中国的农业文明,近现代西方的工业文明;注意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三者之间的关系;注意文明的类型及其比较特别是中外比较;注意与当今社会相关的文明成果;注意从文明演进高度宏观看历史,从生产力标准评价历史,特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山东省沂源县二中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太原辅警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北京西城八中少年班2025-2026学年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2026学年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县第一中学物理高二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陕西省渭南韩城市数学高二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英语F1》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河北省滦州市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生物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生物高二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贵州毕节市中医医院招聘暨人才引进编外聘用专业技术人员78人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
- 2025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专业技术人员招聘(9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陕飞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2026学年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模拟测试卷(1-4章)(含答案)
- 人工智能通识教程 课件 第10章-AIGC技术
- 2025-2030中国光纤网络共建共享模式创新与效益分析报告
- 2025年度济南市工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联合招聘(4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必背】三级政务服务办事员备考题库宝典-2025核心题版
- 供电企业设备维修保养规范
- 临床医学三基三严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