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1 专题2 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作业2.docx_第1页
人教版选修1 专题2 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作业2.docx_第2页
人教版选修1 专题2 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作业2.docx_第3页
人教版选修1 专题2 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作业2.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下能力提升(五)【基础题组】1土壤中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所需氮源为()a硝酸b氨c尿素 d蛋白胨解析:选c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以尿素为氮源,缺乏脲酶的微生物由于不能分解尿素,缺乏氮源使其生长、发育及繁殖受到抑制,所以,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能够选择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2产生标准形态菌落的细菌的最初数目和培养基分别是()a一个细菌、液体培养基b许多细菌、液体培养基c一个细菌、固体培养基d许多细菌、固体培养基解析:选c在液体培养基中生活的细菌,无论是一个还是许多,肉眼都看不见。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当数目较少时也是看不见的。当固体培养基上有许多细菌并且集中在较小范围内时,肉眼可见。而菌落是一个细菌或几个细菌的子细胞群体,形成于固体培养基上,有一定的形态结构,所以肉眼可见。同种细菌形成的菌落,形态结构是相同的。许多细菌形成的菌落,不可能有比较标准的形态,因为这许多细菌不可能是同一种细菌,也不可能在培养基的同一个点上。3下列属于菌落特征的是()菌落的形状菌落的大小菌落的多少隆起程度颜色有无荚膜a bc d解析:选b不同种类的细菌所形成的菌落大小、形状、光泽度、颜色、硬度、透明度等具有一定特征,所以,每种细菌在一定条件下所形成的菌落,可以作为鉴定的重要依据。单个细菌用肉眼是看不见的,故细菌的个体特征有无荚膜不能作为菌种鉴定的依据。4测定土壤中细菌数量一般选用104、105和106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而测定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2、103和104倍稀释液,其原因是()a细菌个体小,真菌个体大b细菌易稀释,真菌不易稀释c细菌在土壤中数量比真菌多d随机的,没有原因解析:选c土壤中的微生物大约70%90%是细菌,真菌的数量要比细菌少。样品的稀释度越高,在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就越少。在实际操作中,通常选用一定稀释范围的样品液进行培养,以保证获得菌落数在30300之间,适于平板计数,所以细菌的稀释倍数要高于真菌的稀释倍数。5给无氮培养基接种土壤稀泥浆的方法是()a打开培养皿盖,取一根接种环沾取少许稀泥浆,轻轻地点接在培养基的表面上b取一根接种环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灭菌后沾取少许稀泥浆,略微打开培养皿盖,在培养基的表面轻点c打开培养皿盖,取一根接种环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灭菌后沾取少许稀泥浆,在培养基的表面轻点d略微打开培养皿盖,取一根接种环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灭菌,冷却后沾取少许稀泥浆,在培养基的表面轻点解析:选d接种过程中要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左手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缝隙,右手将接种环在火焰上灭菌,冷却后沾取少许稀泥浆,在培养基的表面轻点,否则用未冷却的接种环沾取稀泥浆会杀灭菌种。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因为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不同,所以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的稀释倍数进行分离b测定土壤中细菌数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范围不同c只有得到了3个或3个以上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才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并能够进行菌落的计数d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菌落数明显大于选择培养基的数目,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细菌菌落解析:选c样品的稀释度直接影响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土壤中各类微生物数量不同,含量最多的是细菌,大约占70%90%,其次是放线菌,最少的是真菌,所以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稀释倍数进行分离;在同一稀释度下只要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就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并能够进行菌落的计数;验证选择培养基是否具有选择作用,需设立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为对照,若后者的菌落数明显大于前者,说明前者具有筛选作用。7“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中以土壤中的细菌为研究对象,要达到的目的是()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够分解氨的细菌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究竟含有多少分解尿素的细菌统计所取土壤样品中究竟有多少分解尿素的细菌 a bc d解析:选a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尿素的细菌并对其计数,统计的是每克土壤样品中含多少分解尿素的细菌,用公式“每克样品中菌株数(c/v)m”进行推测。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8在做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时,甲组实验用氮源只含尿素的培养基,乙组实验用氮源除含尿素外还含硝酸盐的培养基,其他成分都相同,在相同条件下操作、培养与观察,则乙组实验属于()a空白对照 b自身对照c相互对照 d条件对照解析:选d本实验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给实验组某种处理,给对照组另一条件的处理,为条件对照。【能力题组】9(2015濮阳高二检测)将细菌放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它会繁殖并形成菌落(如图甲)。某实验小组想检验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下列哪个实验方案最合适()解析:选c本题的关键在于设计对照实验,要检验a、b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则需要设计两个实验组,一组是菌液加抗生素a,另一组是菌液加抗生素b,为了更好地观察实验效果,还需设置一个对照组,即只有菌液,不加抗生素。10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菌落计数b在对微生物进行培养前,需要对微生物和培养基进行灭菌c酵母菌发酵过程产生的酒精,对其他微生物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d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解析:选b微生物培养时,为防止杂菌污染需要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但是不能对微生物进行灭菌,否则微生物将被杀死。11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几种统计结果,正确的是()a涂布了1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0b涂布了2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5和260,取平均值238c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212和256,取平均值163d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0、240和250,取平均值233解析:选d在设计实验时,一定要涂布至少3个平板,作为重复组,才能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所以a、b两项不正确;c项虽涂布了3个平板,但是,其中1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两个相差太远,说明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了错误,不能简单地用3个平板的计数值求平均值。12苯酚是工业生产排放的有毒污染物质,自然界中存在着降解苯酚的微生物。某工厂产生的废水中含有苯酚,为了降解废水中的苯酚,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只能利用苯酚的细菌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为土壤样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苯酚作为碳源b如果要测定中活细菌数量,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c若图中为对照实验,则其中应以苯酚作为唯一碳源d使用平板划线法可以在上获得单菌落解析:选c若为对照实验,则中培养基应含除苯酚外的其他碳源,中以苯酚作为唯一碳源。13人和哺乳动物的尿中含有尿素,大量尿素的存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土壤中有些细菌含有脲酶,可通过降解尿素作为其生长的氮源。现对土壤中的这类细菌进行分离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分离培养细菌时必须进行无菌操作,灭菌要求杀死物体内外所有微生物,包括_和_。(2)虽然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_。(3)要将土壤样品进行_操作,然后再进行接种培养。在稀释土壤溶液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要在_旁进行操作。接种后的培养皿_于37 的恒温箱中培养。(4)用_的培养基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从功能上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培养基。(5)与全营养培养基中的菌落相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菌落数_。a多 b少 c相等d几乎为零解析:(1)灭菌可以杀死包括芽孢和孢子在内的所有的生命体。(2)不同的培养基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一般都包括水、氮源、碳源、无机盐、生长因子,不同的培养基提供某种营养成分的具体物质可能不同。(3)接种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培养基接种后要倒置进行培养。(5)全营养培养基适合各种微生物生存,而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只适合能分解利用尿素的微生物生存。答案:(1)芽孢孢子(2)氮源、碳源、无机盐、生长因子(3)系列稀释酒精灯火焰倒置(4)尿素作为唯一氮源选择(5)b14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数量繁多,某生物小组试图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kh2po4na2hpo4mgso47h2o葡萄糖尿素琼脂1.4 g2.1 g0.2 g10 g1 g15 g(1)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筛选_,这种培养基属于_培养基。(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_和_,实验中需要振荡培养,目的是_。(3)转到固体培养基上时,常采用_法接种,获得单个菌落后继续筛选。(4)下列材料或用具中,需要灭菌的是_;需要消毒的是_。(填序号)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玻璃棒、试管、锥形瓶和吸管实验操作者的双手(5)在做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筛选出大约50个菌落。a同学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有_。土样不同培养基被污染操作失误没有设置对照a bc d(6)简述土壤中可分解尿素细菌的鉴定方法及原理:_。解析:(1)培养基中加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能够筛选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此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2)尿素为“目的菌”提供氮源,葡萄糖为“目的菌”提供碳源。振荡培养基可融入氧气,为培养的目的菌提供必需的氧气。(5)a同学比其他同学得到的实验结果数据大,可能是由于选取的土样不同,培养基灭菌不彻底或操作过程中受到杂菌污染,也可能是操作失误引起的,如稀释不够准确等。培养基上筛选出的细菌数量与是否设置对照无关。(6)见答案。答案:(1)目的菌选择(2)尿素葡萄糖为目的菌提供氧气(3)稀释涂布平板(或平板划线)(4)(5)a(6)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为氨,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ph增高,使酚红指示剂变红15从自然界微生物中筛选某菌种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1)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获得理想微生物的第一步是从合适的环境采集菌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离、纯化。例如,培养噬盐菌的菌样应从_环境中采集。(2)富集培养指创设仅适合待分离微生物旺盛生长的特定环境条件,使其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分离出所需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对产耐高温淀粉酶微生物的富集培养应选择_的培养基,并在_条件下培养。(3)接种前要对培养基进行_处理。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_条件下进行。(4)如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请分析接种的具体方法。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获得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一同学在纯化土壤中的细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_,应当怎样操作才可避免此种现象? _。(5)如果探究温度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_,应该保持_等不变(至少答两项)。解析:(1)筛选菌种应从适于目的菌种生长、繁殖的环境中寻找,故培养噬盐菌应从高盐环境中采集。(2)富集培养时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应能促进目的菌的生长、繁殖。(3)微生物的分离及培养中必须保证无菌,包括培养基的灭菌和操作过程的灭菌等。(4)纯化培养中接种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前一种方法形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