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素材.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素材.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素材.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素材.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素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了解作者作品,导入新课(屏显背景图案、课题、作者。)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生(齐):海燕。师:请翻开课本。学习课文之前,我们一般先要了解作者、作品,课文的注释往往会告诉我们这方面的信息。请同学们阅读注释,告诉老师你获得了哪些信息。(生读。)生1:海燕是一种海鸟。暴风雨来临之前,海燕常在海面上飞翔。在俄文中,“海燕”有“暴风雨的报信者”或“暴风雨来临前的预言者”的意思。生2:我了解到海燕是高尔基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海燕之歌。师:高尔基是伟大的文学家,他的自传体三部曲包括生(齐):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师:注释还有一个重要信息写作年代。生(齐):写于1901年3月。师:1901年的俄国处于怎样一种社会状态?哪个同学能给我们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生3:沙皇专制。(屏显。)海燕写于1901年俄国第一次大革命的前夜。当时俄国正面临经济危机,工厂纷纷倒闭,大批工人下岗。面对沙皇的黑暗统治,人民群众的反抗情绪日益高涨,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沙皇反动政府也加紧了对人民的镇压,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非常激烈。高尔基当时在彼得堡,亲身感受到了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磅礴气势,目睹了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的残暴罪行。他根据自己参加斗争的经历,结合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了一篇小说春天的旋律,海燕就是这篇小说的结尾部分。海燕一经发表,便在俄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被广为传播。而高尔基本人,却因此被沙皇放逐到库尔斯克。师:请同学们齐读这段文字,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生齐读。)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一经发表,便在俄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被广为传播”的文章海燕。(板书课题。)二、自由朗读,正音辨字师:请同学们自由、放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辨清字形。(生齐读。)师:同学们声音洪亮,读得很认真,有些同学还边读边用笔圈圈点点,是在圈点生字词吗?生(众):是的。师:这是个很好的学习习惯。在你们看来,这篇课文生字词多吗?生(众):不多。师:有没有不会读的字?或你认为哪些字的写法要特别注意。生1:“胆怯”的“怯”读“qi”还是“qu”?生(众):读“qi”。生2:我觉得“蜿蜒”这两个字不好写。生3:我觉得“呻吟”的“吟”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多写一点。师:同学们很细心很认真啊。这样吧,我们听写一遍这些生字词,记住字音字形。(生写字词。)三、精读课文,分析形象师:“海燕”是文章重点描写的形象。请同学们细读课文,在“这是的海燕”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并找出相应的句子具体分析海燕的形象。(屏显。)这是的海燕。请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具体分析海燕的形象。提示:塑造形象的方法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提示: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师来回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提示、点拨。)师:“不动笔墨不读书”,请同学们一定要动笔,在书上留下你的学习痕迹。你们在横线上都填了哪些词语?生(杂):勇敢、乐观、高傲、迎击暴风雨师:刚才老师巡视着看了一下,我们很多同学的点评很精彩,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阅读感受吗?生(齐):愿意。师:前面提示过,塑造形象可以进行正面描写,也可以进行侧面烘托,对海燕,文章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烘托,或是二者兼有?生(齐):二者兼有。师:正面描写的段落如生(杂):1、2、3、9、10、11。师:侧面烘托的段落如生(杂):4、5、6、7、8、12、13。生1:我觉得2、3段也有侧面烘托的句子,如第2段“乌云听出了欢乐”和第3段“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师:同意这位同学的说法吗?生(齐):同意。师:请同学们齐读正面描写的段落。(生齐读。)师:你从哪些句子、哪些词语中读出了海燕的勇敢、乐观?生2:“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箭一般”、“冲”写出了海燕飞得快,表现了它的勇敢。师:同学们注意到没有,后面还有一个句子和这个句子相似,对比一下用词的不同。生3:“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穿过”比“冲向”更有战斗力,更能表现海燕的勇敢。师:通过两个词语,我们发现,海燕飞得越来越生(众):快。师:也就是说,随着暴风雨的逼近,海燕越来越生(杂):勇敢、兴奋。师:哪位同学给我们读一下这两个句子,要读出“越来越勇敢,越来越兴奋”的感觉来。(一生读。)师:大家一起来读一遍。(生齐读。)生4:“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掠起”说明海燕飞得快,飞得轻盈,一点儿都不畏惧暴风雨,表现了它的勇敢和乐观。生5:前面是“翅膀碰着波浪”,“碰着”到“掠起”也能表现随着暴风雨的越来越近,海燕越来越勇敢,越来越兴奋。师:我们刚才赏析了“冲向”、“穿过”,这位同学能马上学以致用,对比着赏析“碰着”、“掠起”的表达效果,值得表扬。文中还有类似的意思相近、表达效果不同的词语吗?生1:“飞翔”和“飞舞”,“飞舞”表现海燕的兴奋和乐观。生2:“叫喊”和“号叫”,“号叫”更表现出自信。师:好。请同学们齐读1-3段和第9、10段,读出海燕的“越来越勇敢,越来越兴奋”来。(生齐读。)师:第4、5、6、7、8、12、13等段落描写了哪些景物?怎样烘托出海燕的勇敢乐观?生3:第4、5、6段写海鸥、海鸭、企鹅,通过它们的胆怯衬托出海燕的勇敢。师:这些动物的“胆怯”体现在哪些词语上?圈出来,与描写海燕的词语进行对比,感受表达效果的不同。(生圈画。)生1:“呻吟”与“叫喊”对比,叫声不同,态度不同。生2:海鸭“吓坏”,表现胆怯。生3:企鹅想把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表现它的胆怯。生4:海鸥也飞,但是“飞窜”,表现海鸥的紧张慌乱,与海燕的“飞翔”、“飞舞”对比,更反衬出海燕的勇敢乐观。师:说得多好啊,有根有据,有头有尾。设想一下,假如你是勇敢的海燕,你会对这些海鸥、海鸭、企鹅说什么?生1:别躲了,躲不掉的,还是勇敢点吧。生2:环境越恶劣,我们要更勇敢,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来吧,我们一起搏击长空。生3:你们这些胆小鬼,尽管躲吧,这是勇者的舞台。师:除了海鸥、海鸭、企鹅,这几段还描写了哪些景物来烘托海燕的勇敢?生1:第8段写海面环境,恶劣的环境衬托出海燕的勇敢。师:“恶劣”具体表现在哪些词语上?生2:“轰响”、“愤怒的飞沫”、“恶狠狠”。生3:还有“巨浪”、“甩”。生4:第7段“压”字用得好,写出了乌云越积越多的景象。师:同样是写乌云,第13段用了一个比喻,请同学们用波浪线画出这个比喻并体会其作用。生5:“一堆堆”、“像青色的火焰”、“燃烧”写出了乌云密布的景象。生6:“燃烧”写出了乌云的猖獗、嚣张。师:这几个段落通过风云雷电渲染了恶劣的环境,请同学们模仿12段的句式用一个词语概括乌云和闪电的特点,例如狂风吼叫、雷声轰鸣。生1:乌云燃烧。生2:我觉得用“燃烧”不准确,说乌云燃烧,怪怪的,应该是“乌云密布”。师:同学们怎么看?生3:“燃烧”是相对前面的比喻“像青色的火焰”而言,单独和乌云搭配我也觉得怪怪的。师:我同意这位同学的意见,词语搭配讲究语境。生4:闪电黑色。(生笑。)师:你怎么想到搭配这个词语?生4:前面有一句话“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师:同学们,他说得有根据啊,你们笑什么?生5:那是一个比喻,是说海燕飞得快,不是描写闪电的。生6:“吼叫”、“轰响”都是动词,“闪电”这里也应该填上一个动词。师:说得好。老师刚才是要求你们“模仿12段的句式”,所以这里应该填动词。我们就从描写闪电的句子中找一个现成的动词填这个空吧。生1:蜿蜒。师:闪电蜿蜒?我怎么感觉怪怪的?生1:“蜿蜒”是相对“活像一条条火蛇”来说的,写出了闪电的形状。生2:还表现出闪电的逃窜和垂死挣扎。师:“逃窜”、“垂死挣扎”,这两个词语用得很形象。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很好。四、深层思考,理解象征义师:文章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来塑造海燕形象,仅仅是为了歌颂这种海鸟的勇敢、乐观吗?我们再来看看背景资料。(屏显背景资料,生阅读。)师:从资料中你看出了什么?生1:资料告诉我们,海燕是高尔基“根据自己参加斗争的经历,结合当时的革命形势”写的,肯定跟“革命”有关。生2:海燕发表后高尔基“被沙皇放逐到库尔斯克”,说明文章触犯了沙皇利益,所以文中的“海燕”就不单单是普通的海鸟了。师:那么,请结合写作背景思考,海燕还指什么?生3:指革命者。生4:指无产阶级革命者。生5:应该是在战斗最前沿的那些革命者。师:在某行业最前沿、可为榜样的人我们称为“先驱者”,把三个同学的意见概括一下,海燕还指师生(齐):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师:这是什么表现手法?生(齐):象征。师:我们来明确一下什么是“象征”的表现手法。(屏显。)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师:除了海燕,文章中还有其他的“象征”表现手法吗?生1:暴风雨象征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生2:海鸥象征假革命者。生3:海鸥象征逃跑者。师:是假革命者还是逃跑者?抓关键词分析。生4:假革命者。“飞窜”表明海鸭也飞,但它不是海燕那样的搏击长空的飞翔,有逃窜的意思,所以我认为它象征假革命者。师(问生3):这位同学说得有道理吗?(生3点头。)生5:狂风、雷电、乌云、波浪象征反动派。师:波浪和狂风、雷电、乌云是一伙的吗?请你给我们读一读第7、13段。(生5读。)师(问生5):还坚持你的意见吗?生5:“去迎接那雷声”、“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我从这两句读出来了,波浪和风云雷电是对立的。生6(迫不及待地):波浪象征人民的力量。五、拓展延伸师: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能举一两个例子吗?(生思考。)生1:椰子树使我联想到守卫海南的哨兵。生2:梅花使我联想到不怕苦的精神。生3:松柏象征坚强。生4:螺丝钉使我联想到永不停息的钻研精神。师:同学们的联想很丰富,我们再来重温一下“象征”的概念。(屏显概念,生齐读。)师:我们通过练笔来加深对“象征”这一表现手法的理解。(屏显。)课外练笔:观察生活中的某一物体(景象、现象),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要求用象征手法。师:我们的生活中有暴风雨吗?生(齐):有。师:生活中的暴风雨指的是生1:挫折、失败。生2:生活中的不如意。师:我们该如何面对?生3:勇敢地面对。生4:像海燕一样勇敢乐观。生5:不惧怕,想办法战胜。师:当生活中的暴风雨来临时,你会想到海燕中的哪一句话?生1:“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是一句宣言,也是一种勇气。生2:我也想到“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句话让我浑身充满力量。生3: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