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4细胞生物学试题库(河南农业大学)一 解释名词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完整的讲细胞生物学是在显微、亚显微及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内容的科学。1古细菌-或称古核生物 (又称原细菌)是一些生长在极端特殊环境中的细菌,其形态结构、DNA结构及其基本生命活动方式与原核细胞相似。但其16SrRNA序列分析和其他一些分子生物学特征却与真核细胞更为近似。现在已有更多的论据说明真核生物可能是起源于古核生物。古核细胞2、原核细胞-原核细胞构成原核生物的细胞。这类细胞没有明显可见的细胞核,同时也没有核膜与核仁,只有拟核,进化地位较低。病毒支原体:又译为霉形体,是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支原体能在培养基上生长,具有典型的细胞膜,一个环状的双螺旋DNA作为遗传信息量不大的载体,mRNA与核糖体结合为多聚核糖体,指导合成约700多种蛋白。支原体是以一分为二的方式分裂繁殖。3、细胞体积守恒定律-高等动植物细胞,不论其种的差异多大,同一器官与组织的细胞,其大小倾向于在一个恒定的范围之内。大象与小鼠的体型大小相差十分悬殊,但大象与小鼠相应器官与组织的细胞,其大小却无明显差异。因此器官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细胞的数量,与细胞的数量成正比,而与细胞的大小无关,这种关系有人称之为细胞体积的守恒定律。分辨率:是指区分开两个质点间的最小距离。显微镜分辨率的大小取决于光源波长A,物镜镜口角 (标本在光轴的一点对物镜镜口的张角)和介质折射率N。负染技术:负染就是用重金属盐(如磷钨酸、醋酸双氧铀)对铺展在载网上的样品进行染色;吸去染料,样品干燥后,样品凹陷处铺了一薄层重金属盐,而凸的出地方则没有染料沉积,从而出现负染效果(图),分辨力可达1.5nm左右。 冰冻蚀刻(freeze-etching)亦称冰冻断裂(freeze-fracture):标本置于-100C的干冰或-196C的液氮中,进行冰冻。然后用冷刀骤然将标本断开,升温后,冰在真空条件下迅即升华,暴露出断面结构,称为蚀刻(etching)。蚀刻后,向断面以45度角喷涂一层蒸汽铂,再以90度角喷涂一层碳,加强反差和强度。然后用次氯酸钠溶液消化样品,把碳和铂的膜剥下来,此膜即为复膜(replica)。复膜显示出了标本蚀刻面的形态,在电镜下得到的影像即代表标本中细胞断裂面处的结构(图)。密度梯度离心是将要分离的细胞组分小心地铺放在含有密度逐渐增加的、形成密度梯度的、高溶解性的、惰性物质(如蔗糖)溶液的表面进行离心,不同组分以不同的沉降速率沉降,形成不同的沉降带。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gue)。所谓免疫荧光技术就是将免疫学方法(抗原抗体特异结合)与荧光标记技术相结合用来研究特异蛋白抗原在细胞内分布的方法。免疫酶标记技术,将免疫学方法(抗原抗体特异结合)与酶的特异性催化特性相结合。以酶(如辣根过氧化物酶)与抗体偶联,通过观察酶催化反应产生的具有特殊颜色的产物,来研究特异蛋白抗原在细胞内分布的方法。原位杂交技术:是应用已知碱基顺序并带有标记物的核酸探针与组织、细胞中待检测的核酸按碱基配对的原则进行特异性结合而形成杂交体,然后再应用与标记物相应的检测系统,通过组织化学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被检测的核酸原位形成带颜色的杂交信号,在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进行细胞内定位。放射自显影技术 :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电离辐射对乳胶(含AgBr或AgCl)的感光作用,对细胞内生物大分子进行定性、定位与半定量研究的一种细胞化学技术。细胞工程(cell engineering)是在细胞水平上的生物工程。细胞工程所使用的技术主要是细胞培养、细胞分化的定向诱导、细胞融合和显微注射等细胞拆合:所谓细胞拆合就是把核与质分离开来,然后把不同来源的细胞质和细胞核相互配合,形成核质杂交细胞。显微操作技术(micromanipulation)是一种在胚胎学技术上发展形成的技术,即在显微镜下,用显微操作装置对细胞进行解剖和微量注射(microinjection)的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是将产生抗体的单个B淋巴细胞同肿瘤细胞杂交, 获得既能产生抗体, 又能无限增殖的杂种细胞,并以此生产抗体的技术。其原理是: B淋巴细胞能够产生抗体, 但在体外不能进行无限分裂; 而瘤细胞虽然可以在体外进行无限传代, 但不能产生抗体。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细胞膜由流动的脂双层和嵌在其中的蛋白质组成。磷脂分子以疏水性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水相组成生物膜骨架,蛋白质或嵌在脂双层表面,或嵌在其内部,或横跨整个脂双层,表现出分布的不对称性。 脂质体(liposome):是一种人工膜。根据磷脂分子具有亲水头部和疏水尾部的特性,可制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体,直径251000nm不等。脂质体可用于转基因,或制备的药物,利用脂质体可以和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内部。 脂锚定蛋白(lipid-anchored protein):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糖磷脂酰肌醇(glycophosphatidylinositol,GPI)连接的蛋白,GPI位于细胞膜的外小叶,用磷脂酶C(能识别含肌醇的磷脂酶)处理细胞,能释放出结合的蛋白。许多细胞表面的受体、酶、细胞粘附分子和引起羊瘙痒病的PrPC都是这类蛋白。另一类脂锚定蛋白与插入质膜内小叶的长碳氢链结合,如三聚体GTP结合调节蛋白(trimeric GTP-binding regulatory protein)的 和亚基。 光脱色恢复技术(fluorescence recovery after photobleaching,FRAP):是研究膜蛋白或膜脂流动性的基本实验技术之一。用荧光素标记膜蛋白或膜脂,然后用激光束照射细胞表面某一区域,使被照射区的荧光淬灭变暗。由于膜的流动性,淬灭区域的亮度逐渐增加,最后恢复到与周围的荧光强度相等。根据荧光恢复的速度可推算出膜蛋白或膜脂扩散速率.血影:红细胞经低渗处理,细胞破裂释放出内容物,留下一个保持原形的空壳,称为血影细胞连接:是多细胞有机体中相邻细胞之间通过细胞质膜相互联系,协同作用的重要组织方式。封闭连接(occluding junctions):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是典型代表,它将相邻细胞的质膜密切地连接在一起阻止溶液中的分子沿细胞间隙渗入体内。主要存在于上皮细胞之间.锚定连接(anchoring junctions):通过细胞骨架系统将细胞与相邻细胞或细胞与基质之间连接起来。根据直接参与细胞连接的骨架纤维的性质不同,锚定连接又分为与中间纤维相关的锚定连接和与肌动蛋白纤维相关的锚定连接。桥粒:在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钮扣式的结构将相邻细胞铆接在一起,同时桥粒也是细胞内中间纤维的锚定位点。细胞质内的中间纤维通过桥粒相互连接形成贯穿于整个组织的整体网络。半桥粒:在形态上与桥粒类似,但功能和化学组成不同。它通过细胞膜上的膜蛋白-整联蛋白将上皮细胞固着在基底膜(basement membrane)上,在半桥粒中,中间纤维不是穿过而是终止于半桥粒的致密斑内。粘着带:位于某些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下方,相邻细胞间形成一个连续的带状结构。粘着带处的相邻细胞膜的相互作用依赖于Ca2+,因此粘着带中的跨膜连接糖蛋白被认为是钙粘素家族。 粘着斑:是肌动蛋白纤维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连接方式。在粘着斑处,跨膜连接糖蛋白行使纤连蛋白受体的功能,并通过纤连蛋白与胞外基质结合,跨膜连接糖蛋白的细胞内结构域则通过某些微丝结合蛋白与肌动蛋白纤维结合。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CAM):是参与细胞与细胞之间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整合素(整联蛋白 ):整合素(integrin)大多为亲异性细胞粘附分子,其作用依赖于Ca2。介导细胞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相互作用。几乎所有动植物细胞均表达整合素. 整合素是由 (120185kD)和(90110kD)两个亚单位形成的异二聚体。 亚单位的N端有结合二价阳离子的结构域,胞质区近膜处都有一个非常保守的KXGFFKR序列,与整合素活性的调节有关。 细胞外被:动物细胞表面存在着一层富含糖类物质的结构,称为细胞外被(cell coat)或糖萼(glycocalyx)。4 细胞外基质 -分布于细胞外空间,由细胞分泌的蛋白和多糖所构成的网络结构。对细胞的形态、迁移、生长、增殖、分化和凋亡等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糖胺聚糖 :是由重复的二糖单位构成的长链多糖,其二糖单位之一是氨基己糖(氨基葡萄糖或氨基半乳糖),故称为糖胺聚糖;另一个是糖醛酸蛋白聚糖:是氨基聚糖(除透明质酸外)与核心蛋白质(coreprotein)的共价结合物。核心蛋白质的丝氨酸残基)可在高尔基复合体中装配上氨基聚糖(GAG)链。层粘连蛋白(LN):是一种大型的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820x103) ,与型胶原一起构成基膜,是各种动物胚胎及成体组织的基膜的主要结构组分之一。LN分子由一条重链()和二条轻链(、)借二硫键交联而成。纤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 ):5被动运输是指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实现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转运,转运的动力来自物质的浓度梯度,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6主动运输是由载体蛋白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进行的跨膜转运方式。需要细胞提供能量。7、协助扩散是各种极性分子和无机离子,如糖、氨基酸、核苷酸以及细胞代谢物等顺其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减小方向的跨膜转运,该过程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但要有特异的膜蛋白协助物质转运使其转运速率增加。8、协同运输-是一类以膜两侧离子(如Na+或 H+)电化学浓度梯度为直接动力,同时以来载体蛋白的协同作用来实现物质的跨膜主动运输方式。膜两侧离子电化学浓度梯度维持则通过Na+ K+ 泵或 H+ 泵消耗ATP来实现。9、协同运输-是一类以膜两侧离子(如Na+或 H+)电化学浓度梯度为直接动力,同时以来载体蛋白的协同作用来实现物质的跨膜主动运输方式。膜两侧离子电化学浓度梯度维持则通过Na+ K+ 泵或 H+ 泵消耗ATP来实现。同向协同(symport)或称为共运输(symport):共运输是物质运输方向与离子转移方向相同,如小肠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或氨基酸等有机物,就是伴随Na+从细胞外流入细胞内而完成的。反向协同(antiport)或称为对向运输(antiport):对向运输是指物质跨膜转运的方向与离子转移的方向相反. 如动物细胞常通过Na+驱动的Na+-H+对向运输的方式来转运H+以调节细胞内的pH。质膜的去极化:当细胞接受刺激信号(电信号或化学信号)超过一定阈值时,电位门Na+通道将介导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细胞接受阈值刺激,Na+通道打开,引起Na+通透性大大增加,瞬间大量Na+流入细胞内,致使静息膜电位减小乃至消失,即为质膜的去极化过程(depolarization). 胞吞作用:是通过细胞膜内陷形成胞吞泡将外界物质裹进并输入细胞的过程。根据形成的胞吞泡的大小和胞吞物质成分不同,胞吞作用又可分为两种类型:胞吞物若为溶液,形成的囊泡较小,则称为胞饮作用(pinocytosis)。若胞吞物为大的颗粒性物质(如微生物和细胞碎片),形成的囊泡较大,则称为吞噬作用(phagocytosis)。10、膜转运蛋白细胞膜上存在的膜内在蛋白,包括载体蛋白和离子通道,可以介导物质的跨膜运输。网格蛋白有被小泡:胞饮泡的形成过程中,有网格蛋白(clathrin)类蛋白、GTP结合蛋白(dynamin)-蛋白动力素、接合素蛋白(adaptin)或叫衔接蛋白(adaptin)、受体等成分参与形成的有被小泡。胞饮泡的形成需要网格蛋白(clathrin)或这一类蛋白的帮助。当配体与膜上受体结合后,网格蛋白聚集在膜下的一侧,逐渐形成直径50一100nm的质膜凹陷,称网格蛋白有被小窝(clathrin coated pit);一种小分子GTP结合蛋白(dynamin)-蛋白动力素在深陷有被小窝的颈部装配成环,dynamin蛋白水解与其结合的GTP引起颈部缢缩,最终脱离质膜形成网格蛋白有被小泡。细胞质基质 :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除去可分辨的细胞器以外的胶状物质,称细胞质基质(cytoplasmic matrix or cytomatrix)。 细胞的内膜系统:是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相关的,由膜围绕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胞内体和分泌泡等。胞质溶胶,即细胞匀浆物除去细胞核、线粒体、溶酶体、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等细胞器或细胞结构后,存留在上清液中的主要成分。易位子:内质网膜上有一种称为易位子(translocon)的蛋白复合体,直径约8.5nm,中心有一个直径为2nm的通道,其功能与新合成的多肽进人内质网有关。11、电子传递链(electron-transport chain)或呼吸链-在线粒体内膜上存在有关氧化磷酸化的脂蛋白复合物,它们是传递电子的酶体系,由一系列能可逆地接受和释放电子或H+的化学物质所组成,在内膜上相互关联地有序排列,称为电子传递链(electron-transport chain)或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12、联会复合体是同源染色体之间在减数分裂前期联会时所形成的一种临时性结构。由位于中间的中央成分(central element)和位于两侧的侧成分(Lateral element)共同构成。13、常染色质是指间期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浅的那些染色质。14、 异染色质是指间期核中,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高,处于聚缩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深的那些染色质。15、 染色体(chromosome)是细胞在有丝分裂时遗传物质存在的特定形式,是间期细胞染色质结构紧密包装的结果。16、细胞周期-即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经过物质积累过程,直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17、周期蛋白-存在于细胞周期不同阶段,可与CDK(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结合成复合物进尔调节细胞周期的一类蛋白分子。18、细胞株与细胞系-原代培养的细胞经过大约50-60代次传代,仍保持原来染色体的二倍体数量及接触抑制的行为,很多学者把这种传代细胞称作细胞株(cell strain)。一般情况下,当细胞株传至50代以后又要出现危机,不能再传下去。但如有部分细胞发生了遗传突变,并带有癌细胞的特点,有可能在培养条件下无限制地传下去,这种传代细胞称为细胞系(cell line)。细胞系细胞的根本特点是染色体明显改变,一般呈亚二倍体或非整倍体,失去接触抑制的细胞,容易传代培养。19、非细胞体系-来源于细胞,而不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但包含了进行正常生物学反应所需的物质(如供能系统和酶反应体系等)组成的体系即为非细胞体系(cell-free system)。细胞融合-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成一个双核或多核细胞的现象称为细胞融合(cell fusion)。20、细胞骨架 - 细胞骨架(cytoskeleton)是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狭义的细胞骨架指细胞质骨架,包括微丝、微管、中间纤维。广义的细胞骨架包括细胞核骨架、细胞质骨架、细胞膜骨架和细胞外基质。21、细胞膜骨架指细胞膜下与膜蛋白相连,由纤维蛋白组成的网架结构,它参与维持细胞膜的形状并协助质膜完成多种生理功能。中间纤维微管微丝22、核纤层 -是位于细胞核内层核膜下的纤维蛋白片层或纤维网络,由1至3种找纤维蛋白多肽组成。其本身属于中间纤维蛋白家族成员。核纤层连接在胞质中间纤维与核基质之间23、核孔复合体 - 核孔复合体镶嵌在内外核膜融合形成的核孔上,核孔复合体主要有胞质环、核质环、辐和栓4种结构组分。24、Default pathway(默认途径) 为蛋白转运途径之一,在粗面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除了某些有特殊标志的蛋白驻留在内质网或高尔基体或选择性进入溶酶体和调节型分泌泡外,其余蛋白质均沿着粗面内质网、 高尔基体、 分泌泡、 细胞表面这一途径完成转运。 25、 N-连接的糖基化在内质网腔面,寡糖链连接在插入膜内的磷酸多萜醇上,当与糖基化有关的氨基酸残基出现后,通过在膜上的糖基转移酶的作用,将寡糖基转移到相应的天冬酰胺残基上。寡糖基转移到天冬酰胺残基上称为N -连接的糖基化,与天冬酰胺直接结合的糖都是N-乙酰葡萄糖胺。26、过氧化物酶体又称微体,是由单层膜围成的内含一种或几种氧化酶的细胞器。其形态特征为内含尿酸氧化酶结晶体,氧化酶主要为依赖黄素的氧化酶类和过氧化氢酶。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s):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分子可以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某些部位相结合,从而帮助这些多肽转运、折叠或装配,这一类分子本身并不参与最终产物的形成,因此称为分子“伴侣”。 端粒:是存在于线状染色体末端的短的串联重复序列DNA组成。作用在于维持染色体的完整性和个体性,与染色体在核内的空间排布及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配对有关。核型是指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包括染色体数目、大小、形态特征等。 核型分析是在对染色体进行测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分组、排队、配对并进行形态分析的过程。 核型模式图(idiogram)是将一个染色体组的全部染色体逐个按其特征绘制下来,再按长短、形态等特征排列起来的图像称为核型模式图. 28、电子传递链或呼吸链电子传递链或呼吸链在线粒体内膜上存在有关氧化磷酸化的脂蛋白复合物,它们是传递电子的酶体系,由一系列能可逆地接受和释放电子或H+的化学物质所组成,在内膜上相互关联地有序排列,称为电子传递链或呼吸链。29、动粒(着丝点)位于染色体着丝粒表面,包括内板、中间间隙、外板和纤维冠,介导染色体与动粒微管的连接。 核仁组织区-30、联会复合体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结构,可能与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基因重组有关。31、信号假说在分泌性蛋白N端序列存在信号肽,在信号识别颗粒和停泊蛋白等因子协助下可以指导分泌性蛋白到内质网上合成,在蛋白合成之前信号肽被切除。32、过氧化物酶体(微体)形态和大小类似于溶酶体的细胞器,界膜为单层膜,内含一种或多种氧化酶类,其内的尿酸氧化酶常形成晶格状结构,过氧化氢酶为其标志酶。33、次级溶酶体是初级溶酶体与细胞内的自噬泡或异噬泡、胞饮泡或吞噬泡融合形成的复合体,内含多种成分,是进行消化作用的溶酶体。后转移(post translocation): 线粒体、叶绿体中绝大多数蛋白质以及过氧化物酶体中的蛋白质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以后再转移到这些细胞器中,因此称后转移。后转移蛋白质是在导肽或前导肽(leader peptide)信号序列的指导下进入这些细胞器中的。这种转移方式在蛋白质跨膜过程中不仅需要ATP使多肽去折叠,而且还需要一些蛋白质的帮助(如热休克蛋白Hsp70)使其能够正确地折叠成有功能的蛋白。 34、染色体超前凝集间期细胞与中期细胞融合后,间期细胞中的染色质发生了形态特异的染色体凝集称为染色体超前凝集。35、细胞融合 - 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成一个或多个细胞的现象称为细胞融合。细胞融合多用灭活病毒、聚乙二醇或电融合技术。 36、细胞同步化:使培养的所有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的相同阶段,成为细胞的同步化。细胞同步化分为自然同步化和人工同步化。27、MPF(促成熟因子)首先发现于成熟卵细胞的细胞质中的,可以诱导卵母细胞成熟和分裂的成分。主要由周期蛋白和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组成。可将H1磷酸化导致染色体的凝缩。有丝分裂:细胞在分裂周期的M期出现纺锤丝构成的纺锤体。减数分裂:特殊的和分裂形式,染色体复制一次,而进行连续的两次核分裂,每个子细胞只接受每个同源染色体对的一个,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在子代细胞中随机组合。在第一次减数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同时发生染色体间片段重组。亚线粒体检验点,二价体与四分体 ,联会 ,核小体(nucleosome)-是染色质包装的基本结构单位。由200 bp左右的DNA和五种组蛋白结合而成Hayflick界限,细胞凋亡,核型,管家基因二 判断题题序12345678910正或误近年在植物细胞内也发现了类似动物细胞的中等纤维与溶酶体的结构,植物细胞的圆球体与糊粉粒具有类似溶酶体的功能。(正)真核细胞内部存在着由膜围绕构建的各种细胞器。细胞内的膜系统与细胞膜统称为生物膜(biomembrane) (正)1 胞吞和胞吐作用完成大分子与颗粒物质的跨膜运输。又称膜泡运输,是主动运输。(正)2 在协助扩散中,特异的膜蛋白协助物质转运使其转运速率增加,转运特异性增强。(正)3 当细胞接受刺激信号(电信号或化学信号)超过一定阈值时,电压门 Na+通道打开,引起Na+4通透性大大增加,瞬间大量Na+流入细胞内,致使静息膜电位减小乃至消失,即为质膜的去极化过程(depolarization),Na+进一步增加达到Na+平衡电位,形成瞬间的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称质膜的反极化,动作电位随即达到最大值。(正)4根据形成的胞吞泡的大小和胞吞物质,胞吞作用又可分为两种类型:胞吞物若为溶液,形成的囊泡较小,则称为胞饮作用(pinocytosis)。若胞吞物为大的颗粒性物质(如微生物和细胞碎片),形成的囊泡较大,则称为吞噬作用(phagocytosis)。(正)5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除去可分辨的细胞器以外的胶状物质,称细胞质基质(cytoplasmic matrix or cytomatrix)。细胞质基质是细胞的重要的结构成分,其体积约占细胞质的一半。(正)6细胞质基质主要是由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等形成的相互联系的结构体系。其中蛋白质和其他分子以凝聚状态或暂时的凝聚状态存在,与周围溶液的分子处于动态平衡。(正)7原核细胞内没有内质网,由细胞膜代行其某些类似的职能。(正)8根据结构与功能,内质网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糙面内质网(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rER)和光面内质网(smooth endoplasmic reticulum,sER)。(正)9 超微结构研究表明,向内折叠的细胞膜有时与内质网相连接,甚至有管道相通。另外,内质网膜也常与外层核膜连接,且内质网的腔与核周隙相沟通。(正)10 内质网膜上有一种称为易位子(translocon)的蛋白复合体,直径约8.5nm,中心有一个直径为2nm的通道,其功能与新合成的多肽进人内质网有关。(正)11 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与脂质合成的基地,几乎全部的脂质和多种重要的蛋白质都是在内质网上合成的。(正)12 在内质网腔面,寡糖链连接在插入膜内的磷酸多萜醇上,当与糖基化有关的氨基酸残基出现后,通过在膜上的糖基转移酶(glycosyltranferase)的作用,将寡糖基由磷酸多萜醇转移到相应的天冬酰胺残基上。寡糖基转移到天冬酰胺残基上称为N-连接的糖基化(N-linked glycosylation),与天冬酰胺直接结合的糖都是N-乙酰葡萄糖胺。(正)13内质网蛋白主要在糙面内质网上合成,也有一部分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后转入内质网中。(正)14溶酶体(lysosome)是单层膜围绕、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类的囊泡状细胞器。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内的消化作用。(正)15次级溶酶体是初级溶酶体与细胞内的自噬泡或异噬泡、胞饮泡或吞噬泡融合形成的复合体。(正)16用溶酶体的标志酶反应,可辨认出不同形态与大小的溶酶体。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是常用的标志酶。(正)17在高尔基体的TGN中,M6P受体分子集中地分布在TGN膜的某些部位,使溶酶体酶与其他的蛋白质分离并起到局部浓缩的作用,从而保证了它们以出芽的方式向溶酶体中转移。(正)过氧化物酶体和初级溶酶体的形态与大小类似,但过氧化物酶体中的尿酸氧化酶等常形成晶格状结构,因此可作为电镜下识别的主要特征。此外,这两种细胞器在成分、功能及发生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正)18网格蛋白有被小泡负责蛋白质从高尔基体TGN向质膜、胞内体或溶酶体和植物液泡运输。另外,在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途径中也负责将物质从质膜运往细胞质,以及从胞内体到溶酶体的运输。(正)19 COP有被小泡负责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的物质运输。(正)20 COPl有被小泡负责回收、转运内质网逃逸蛋白(escaped proteins)返回内质网。(正)在膜泡运输中,不同途径的转运小泡可能结合不同的包被蛋白,除网格蛋白有被小泡外,还有一类COP蛋白有被小泡(COP-coated vesicle),介导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非选择性的膜泡运输.同样接合素蛋白至少也有两类:一类与网格蛋白结合,负责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另一类也与网格蛋白结合,但负责高尔基体向溶酶体的膜泡运输。21 线粒体的基质中含有催化三羧酸循环、脂肪酸-氧化、氨基酸氧化、蛋白质合成等有关的上百种酶和其他成分,如环状DNA、RNA、核糖体及较大的致密颗粒。(正)22 线粒体是糖类、脂肪和氨基酸最终氧化释能的场所。糖类和脂肪等营养物质在细胞质中经过降解作用产生丙酮酸和脂肪酸,这些物质进入线粒体基质中,再经过一系列分解代谢形成乙酰CoA,即可进一步参加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环中脱下的氢经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链(呼吸链),最后传递给氧,生成水。在此过程中释放的能量,通过ADP的磷酸化,生成高能化合物ATP,供机体各种活动的需要。(正)23 亚线粒体小泡具有电子传递和磷酸化的功能。如用胰蛋白酶或尿素处理,则小泡外面的颗粒可解离下来,这样的小泡便只能进行电子传递,而不能ADP磷酸化生成ATP。(正)24 NADH呼吸链生成ATP的3个部位是: NADH至辅酶Q;细胞色素b至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aa3至氧之间(图7-6)。3处各生成一分子ATP,共生成3个ATP分子。但FADH2呼吸链只生成2个ATP分子,这是因为电子从ADH2至辅酶Q间传递所释放的能量不足以形成高能磷酸键所致。(正)四种类型电子载体:黄素蛋白、细胞色素(含血红素辅基)、 Fe-S中心、辅酶Q。前三种与蛋白质结合,辅酶Q为脂溶性醌。(正) 电子传递起始于NADH脱氢酶催化NADH氧化,形成高能电子 (能量转化), 终止于O2形成水。 (正) 电子传递方向按氧化还原电势递增的方向传递(NAD+/NAD最低, H2O/O2最高) (正)高能电子释放的能量驱动线粒体内膜三大复合物(H+-泵)将H+从基 质侧泵到膜间隙, 形成跨线粒体内膜H+梯度(能量转化) (正)25 虽然化学渗透假说得到了许多实验结果的支持,且因此其提出者获得了1978年诺贝尔化学奖,但仍有些实验结果难以用化学渗透假说来解释。(正)26 克山病就是一种心肌线粒体病(mitochondrial cardiomyopathy)。它是以心肌损伤为主要病变的地方性心肌病,因营养缺乏(缺硒)而引起。(正)27 所有真核细胞都含有细胞核。细胞核主要由核被膜、染色质、核仁及核骨架组成。(误)细胞核膜的功能是:构成核、质之间的天然选择性屏障,避免生命活动的彼此干扰,保护DNA不受细胞骨架运动所产生的机械力的损伤;控制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流. (正)28 亲核蛋白(karyophilic protein)是指在细胞质内合成后,需要或能够进入细胞核内发挥功能的一类蛋白质。(正)29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在细胞周期不同阶段可以互相转变的形态结构。(正)30 DNA二级结构构型分三种:B型DNA(右手双螺旋DNA)是经典的Watson-Crick结构,二级结构相对稳定,水溶液和细胞内天然DNA大多为B型DNA。(正)31 染色质DNA结合蛋白负责DNA分子遗传信息的组织、复制和阅读。这些DNA结合蛋白包括两类:一是组蛋白(histone),与DNA非特异性结合;另一类是非组蛋白(nonhistone),与DNA特异性相结合。(正)常染色质是指间期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浅的那些染色质。(正)异染色质是指间期核中,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高,处于聚缩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深的那些染色质。(正)染色体(chromosome)是细胞在有丝分裂时遗传物质存在的特定形式,是间期细胞染色质结构紧密包装的结果。(正)在某些生物的细胞中,特别是在发育的某些阶段,可以观察到一些特殊的、体积很大的染色体,包括多线染色体和灯刷染色体,这两种染色体总称为巨大染色体. (正)灯刷染色体是卵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停留在双线期的染色体,它是一个二价体,包含4条染色单体.( 正)在真核生物中,5SrRNA基因(12Obp)不定位在NORs. ( 正)广义的细胞骨架包括细胞核骨架、细胞质骨架、细胞膜骨架和细胞外基质。( 正)细胞松弛素(cytochalasins)是真菌的一种代谢产物,可以切断微丝,并结合在微丝末端阻抑肌动蛋白聚合. ( 正)鬼笔环肽(philloidin)是一种由毒蕈(Amanita phalldies)产生的双环杆肽,与微丝有强亲合作用,使肌动蛋白纤维稳定,抑制解聚. ( 正)微管由两种类型的微管蛋白亚基,即微管蛋白和微管蛋白组成. ( 正)微管壁由13根原纤维排列构成,在横切面上,微管呈中空状,微管壁由13个球形蛋白亚基组成。( 正)目前的微管装配动态模型认为,微管两端具GTP帽(取决于微管蛋白浓度),微管将继续装配,反之,具GDP帽则解聚。在一定条件下,微管一端发生装配便微管延长,而另一端发生去装配而使微管缩短,实际上是微管正极的装配速度快于微管负极的装配速度,这种现象称为踏车现象。( 正)秋水仙素可以阻断微管蛋白装配成微管,体外重装配实验可以清晰地显示这一点。结合有秋水仙素的微管蛋白可以装配到微管末端,但阻止其他微管蛋白的加入。( 正)中间纤维蛋白杆状区由螺旋1和螺旋2构成,螺旋1和螺旋2又可分为A,B两个亚区,4个螺旋区间由3个短片段相连接,其中Ll2连接螺旋1和螺旋2,Ll和L2分别连接lA与lB和2A与2B。( 正)角蛋白纤维、波形纤维、结蛋白纤维、神经胶质纤维均属于中间纤维。( 正)核纤层(nuclear lamina)是位于细胞核内层核膜下的纤维蛋白片层或纤维网络,核纤层由1至3种核纤层蛋白多肽组成。( 正)核纤层蛋白是中间纤维蛋白家族成员。( 正)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经过物质积累过程,直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 正)在Gl期的晚期阶段有一个特定时期。如果细胞继续走向分裂,则可以通过这个特定时期,进人G2期,开始合成DNA,并继续前进,直到完成细胞分裂。(误)酵母细胞和许多其他单细胞生物一样,在细胞分裂时,细胞核核膜不解聚。与细胞核分裂直接相关的纺锤体不是在细胞质中,而是位于细胞核内(封闭式)。( 正)1 每个病毒都含有一个或多个DNA或RNA分子。N2 蛋白聚糖是由氨基聚糖与核心蛋白共价连接形成的巨大分子。Y3 协同运输是一种不需要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N4 协同扩散是一种不需要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Y5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都是起始于细胞质基质中,合成开始后,有些转至内质网上继续合成。Y6 溶酶体是异质性细胞器。5 人工培养的细胞中,细胞株是丧失接触抑制的细胞。N6 人工培养的细胞中,细胞系是丧失接触抑制的细胞。Y有被小泡与溶酶体融合,其包被最后在溶酶体被水解。N甾类激素能够透过细胞膜到细胞内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细胞中N连接的糖基化修饰起始于内质网中,一般完成于高尔基体。N连接的糖基化修饰产生的糖链比O连接的糖基化修饰所产生的糖链长。Y三 填空题1.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的历史大致可分为细胞的发现, 细胞学说的建立,细胞学的经典时期,实验细胞学时期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1-1. 核细胞最基本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两点:遗传的信息量小,遗传信息载体仅由一个环状DNA构成;细胞内没有分化为以膜为基础的具有专门结构与功能的细胞器和细胞核膜。1-2. 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与细胞器有细胞壁、液泡与叶绿体及其他质体。2光学显微镜的组成主要分三大部分:光学放大系统,为两组玻璃透镜:目镜与物镜;照明系统:光源、折光镜和聚光镜,有时另加各种滤光片以控制光的波长范围,机械和支架系统,主要是保证光学系统的准确配制和灵活调控。3一般人眼的分辨率0.2mm,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为0.2m,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为0.2nm。4细胞连接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封闭连接,锚定连接,通讯连接。5列出常见的4种细胞表面的粘着因子钙粘素,选择素,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细胞粘连分子,整联蛋白。细胞粘附分子可大致分为五类:钙粘素、选择素、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整合素及透明质酸粘素。 细胞粘附分子都是跨膜糖蛋白,分子结构由三部分组成:胞外区,肽链的N端部分,带有糖链,负责与配体的识别;跨膜区,多为一次跨膜;胞质区,肽链的C端部分,一般较小,或与质膜下的骨架成分直接相连,或与胞内的化学信号分子相连,以活化信号转导途径。整合素(整联蛋白 ): 整合素(integrin)大多为亲异性细胞粘附分子,其作用依赖于Ca2。介导细胞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相互作用。几乎所有动植物细胞均表达整合素. 整合素是由 (120185kD)和(90110kD)两个亚单位形成的异二聚体。 亚单位的N端有结合二价阳离子的结构域,胞质区近膜处都有一个非常保守的KXGFFKR序列,与整合素活性的调节有关。 6细胞外基质常包括胶原,糖胺聚糖和蛋白聚糖,层粘连蛋白 ,纤粘连蛋白。7物质通过细胞膜转运主要有三种途径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与胞吐作用。8被动运输有简单扩散,协助扩散。9膜转运蛋白可分为两类:一类称 载体蛋白,它既可介导被动运输,又可介导逆浓度或电化学梯度的主动运输,另一类称 通道蛋白,只能介导顺浓度或电化学梯度的被动运输。9通道蛋白几乎都与离子的转运有关,所以又称为离子通道。离子通道具有两个显著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具有离子选择性,第二个特征是离子通道是门控的,即离子通道的活性由通道开或关两种构象所调节。9Na+-K+泵实质上是Na+-K+ATP酶,一般认为是由2个大亚基、2个小亚基组成的4聚体。Na+-K+ATP酶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发生构象的变化,导致与Na+、K+的亲和力发生变化。 在膜内侧Na+与酶结合,激活ATP酶活性,使ATP分解,酶被磷酸化,构象发生变化,于是与Na+结合的部位转向膜外侧;这种磷酸化的酶对Na+的亲和力低,对K+的亲和力高,因而在膜外侧释放Na+、而与K+结合。K+与磷酸化酶结合后促使酶去磷酸化,酶的构象恢复原状,于是与K+结合的部位转向膜内侧,K+与酶的亲和力降低,使K+在膜内被释放,而又与Na+结合。其总的结果是每一循环消耗一个ATP;转运出三个Na+,转进两个K+。10根据形成的胞吞泡的大小和胞吞物质,胞吞作用又可分为两种类型:胞吞物若为溶液,形成的囊泡较小,则称为 胞饮作用。若胞吞物为大的颗粒性物质(如微生物和细胞碎片),形成的囊泡较大,则称为 吞噬作用。11胞吐作用是将细胞内的分泌泡或其他某些膜泡中的物质通过细胞质膜运出细胞的过程。真核细胞有连续的组成型 胞吐途径,以及特化的分泌细胞特有的调节型 胞吐途径。在膜泡运输中,不同途径的转运小泡可能结合不同的包被蛋白,除网格蛋白有被小泡外,还有一类COP蛋白有被小泡(COP-coated vesicle),介导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非选择性的膜泡运输.同样接合素蛋白至少也有两类:一类与网格蛋白结合,负责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另一类也与网格蛋白结合,但负责高尔基体向溶酶体的膜泡运输。胞吞作用除了根据转运成分是溶液还是较大的颗粒性成分的不同分为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外,还可以根据胞吞的物质是否有专一性,可将胞吞作用分为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receptor mediated endocytosis)和非特异性的胞吞作用。12在内质网腔面,寡糖链连接在插入膜内的 磷酸多萜醇上,当与糖基化有关的氨基酸残基出现后,通过在膜上的 糖基转移酶 的作用,将寡糖基转移到相应的天冬酰胺残基上。寡糖基转移到天冬酰胺残基上称为 N -连接的糖基化,与天冬酰胺直接结合的糖都是N-乙酰葡萄糖胺。也有少数糖基化是发生在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上,称 0 -连接的糖基化,后者也可能发生在羟赖氨酸或羟脯氨酸上(如胶原蛋白),与之直接结合的糖是N-乙酰半乳糖胺。13高尔基体至少由互相联系的4个部分组成,高尔基体顺面膜囊(cis Golgi)或顺面网状结构,高尔基体中间膜囊,高尔基体反面的膜囊以及反面高尔基体网状结构。14根据溶酶体所处的完成其生理功能的不同阶段,大致可分为 初级溶酶体、次级溶酶体和 残余体。15在电镜下观察到线粒体是由两层单位膜套叠而成的封闭的囊状结构。主要由外膜、内膜、膜间隙及基质(matrix)或内室(inner chamber)4部分组成(图7-1)。16. 用电镜负染色法观察分离的线粒体时,可见内膜和嵴的基质面上有许多基粒。基粒由头部和基部组成。头部又称Fl,为球形颗粒。基部又称F0,嵌人线粒体内膜。17目前普遍认为细胞内有两条典型的呼吸链,即NADH呼吸链和FDH2呼吸链。18线粒体内膜上的呼吸链是典型的多酶氧化还原体系,由多个组分组成。参加呼吸链的氧化还原酶有:烟酰胺脱氢酶类;黄素脱氢酶类;铁硫蛋白类(或称铁硫中心,FeS);辅酶Q类;细胞色素类。19呼吸链拆离成4种功能复合物()以及辅酶Q和细胞色素c。4种复合物包埋在线粒体内膜中,后两种组分是呼吸链中可流动的递氢体或递电子体。.通过电镜观察,线粒体的分裂约有3种方式: 间壁或隔膜分离,收缩分离,出芽。21.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现在主要存在两个学说: 即内共生起源学说与非共生起源学说(或分化学说)。.核被膜有三种结构组分,即双层核膜、核孔复合体与核纤层.染色质是指间期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染色体是指细胞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由染色质聚缩而成的棒状结构。真核细胞基因组中,含有高度重复DNA序列,由一些短的DNA序列呈串联重复排列,可分为几种不同类型: 卫星DNA,小卫星DNA,微卫星DNA等。 25从染色质DNA包装成染色体要压缩近万倍,这种压缩包装过程存在着几种解释模型:多级螺旋模型和骨架-放射环结构模型。26间期染色质按其形态特征和染色性能区分为两种类型: 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27异染色质又分结构异染色质或组成型异染色质和兼性异染色质。28 根据着丝粒在染色体上所处的位置,可将中期染色体分为4种类型: 中着丝粒染色体两臂长度相等或大致相等; 近中着丝粒染色体; 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具有微小短臂; 端着丝粒染色体。29 染色体各部的主要结构有着丝粒(centromere)与动粒(又称着丝点,kinetochore)、次缢痕(secondary constriction)、核仁组织区(nucleolar organizing region,NOR)、随体(satellite)、端粒(telomere)。30核骨架的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成分是核骨架蛋白及核骨架结合蛋白,并含有少量RNA。31与动物细胞的细胞周期相比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至少含有两个突出特点:第一,植物细胞不含中心体,但在细胞分裂时可以正常装配纺锤体。第二,植物细胞以形成中间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黄石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培优b卷)
- 2024年孝感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b卷)
- 2024年临汾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3年荆州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产销绞线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中国风行MPV商务车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谢尔塔拉农牧场有限公司招聘拟录用人员笔试历年备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2套试卷
- 氢化松油醇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18年河南省法院招聘书记员考试真题
- 棉纱日用百货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高考物理试题(浙江卷) 含答案
- DB32∕T 4145-2021 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导则
-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1-3章检测试卷(期中)(含解析)
- 房地产企业会计科目及明细账的设置
- 安徽省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电商公司招聘简章范文(25篇)
- 秋冬绿植养护知识培训课件
- 高效学习方法讲座-高效学习方法
- 2025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库答案解析
- 新能源汽车火灾扑救课件
- 超详细的垃圾发电厂ACC控制全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