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课堂练习十二.doc_第1页
高二语文课堂练习十二.doc_第2页
高二语文课堂练习十二.doc_第3页
高二语文课堂练习十二.doc_第4页
高二语文课堂练习十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语文课堂练习十二 制卷 殷志祥 审核 钱晓烨2008-10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暴殄天物恬不知耻 舐犊情深 忝为人师 B. 轩然大波头晕目眩 渲染气氛 故弄玄虚 C. 暴虎冯河阿谀逢迎 奉若神明 蓬头垢面 D. 怙恶不悛才思俊逸 工程竣工 田地龟裂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有些人工作中刚刚取得一点儿成绩,就对别人侧目而视,这种态度要不得。B、他一向乐于助人,真正做到了从善如流,无愧人们说也是雷锋式好青年。C、各个部门的领导对各种自然灾害绝不能麻痹大意,必须未雨绸缪,防患未然。D、尽管政府部门加大了管理力度,一再地三令五申,但是制假售假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种新药使用起来十分方便,而且效果很长,可在体内维持12小时。B、专家介绍,千万这场大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没有明显的冷空气入侵,空气流动很小,地面温度稍低一些,水汽就很容易在近地面堆积形成雾气。C、大家都知道,你可以轻易地在钢琴上敲出几个音符,但小提琴是弓和弦结合的乐器,玄机深奥,非初学者可信手拾得之技。D、就说与今天的社会生活看来相距十分遥远的唐诗、宋词、元曲以及唐宋八大家散文吧,读它们确实不能“立竿见影”地赚钱发财当饭吃,可是懂一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审美品位,丰富精神世界。4阅读下文,填上符合特定语境的话语。(6分)某理发师手艺高超,口才也好。甲顾客理完发,照了照镜子,说:“头发理得太长了。”理发师笑着解释:“头发留长一点,让你显得潇洒文雅,而又含蓄深沉,颇为符合你的身份。”顾客满意而去。乙顾客理完发,照了照镜子,说:“头发理得太短了。”理发师笑着解释:_顾客高兴而去。丙顾客理完发,照照镜子,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却还这样说:“20分钟解决问题,理得 太快了吧?”理发师从容回答:_顾客微笑而去。 (1) (2) 5、“拒绝词”可理解为:为一件不能接受的要求在口头上给予当事人以明确而又委婉的答辩。请根据下列两小题中预设的有关情景及要求,任选一题,设计一个“拒绝词”。(3分)(1)有一位同学想在下午的上课时间到书店买一本重要的书,于是请他的朋友向老师请假,说他因为身体不舒服不能到校上课。假如你是他的朋友。你打算如何拒绝他的请求,请设计你的“拒绝词”,不超过30字。(2)你向亲戚借来一架照相机,在校运会上为本班运动员照相。某同学看这机子性能好,非要借去旅游不可。你认为这个要求不能顺从,但面对要好的同学,又不能简单拒绝,那么,你打算如何既明确又得体地回绝这位同学。请拟出你的“拒绝词”,不超过30个字。 二、古诗文阅读(34分)(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9题。浣花溪记明 钟 惺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桥尽,一亭树道左,署名“缘江路”。过此则武侯祠。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碑皆不堪读。钟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顷之霁。使客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冠盖稠浊,磬折喧溢,迫暮趣归。是日清晨,偶然独往。楚人钟惺记。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皆浣花溪委也 委:水的下流B缚柴编竹,颇有次第 次第:次序C溪周之,非桥不通 周:周围D桥尽,一亭树道左 树:建立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过此则武侯祠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 得复见将军于此D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舟遥遥以轻飏8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描绘了浣花溪下游“纤秀长曲”“窈然深碧”“潆回城下”的三大特点。B在本文中,作者借游览浣花溪来表达了对诸葛亮和杜甫的由衷的怀念和敬意。C本文第二段写青羊宫的客观景物和对它的主观感受,语言简洁、明快、传神。D本文于记游的同时对杜甫在穷愁奔走中犹能择胜而居的安详胸怀表示赞赏。9翻译下列文言文.(8分)(1)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3分) (2)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2分) (3)出城欲雨,顷之霁(3分) (二)古代诗词阅读10、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共8分)菩 萨 蛮 晏几道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泻尽江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当筵秋水漫,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1)上片中,词人以一句“声声泻尽江波绿”写筝上弹奏的音乐,使用了什么手法?说说这样写的表达效果。(3分) (2)词人在下片中用“秋水”来形容弹筝人的什么?(2分) (3)联系全词看,湘江曲是一首哀曲。请从词中找出根据加以说明。(3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11、补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1)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蝶恋花)(2)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 ,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3)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4) ,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琵琶行)(5) ,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6)西当太白有鸟道, 。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蜀道难)(7)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 。(谏太宗十思疏)(8) ,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高二语文课堂练习十二答案1.C A组:殄(tin)恬(tin)舐(sh)忝(tin);B组:轩(xun)眩(xun)渲(xun)玄(xun);C组:冯(png)逢(fng)奉(fng)蓬(png);D组:悛(qun)俊(jn)竣(jn)龟(jn)2.C 3.D (A 句“效果很长”不搭配,B句“主要原因是由于”成分多余,C句“小提琴并非初学者可信手拾得之技”主谓不搭配)4“头发剪短一些,让你显得精神饱满,朴实干练,与你的身材正相配称。”“时间就是金钱,顶上功夫速战速决,为你赢得了时间和金钱,你何乐而不为呢?”(只要符合题干要求则可,不必拘泥于句式是否一致)5、(1)参考答案:一定要今天去吗?等哪天有空我陪你一道去怎么样,(点评:该拒绝词委婉温和它没有否认对方买书的愿望却诱使对方否定自己提出的不当请求。评分说明迁就同学错误的请求、未予拒绝的不给分;拒绝词没有理由的不给分;理由生硬、会引起对方反感的,给l 一2 分;有其他毛病的酌情扣分)( 2 )参考答案: 不是我不够意思,是借的时候人家说明不让转借才拿来的咱俩不错,你可不能让我为难哪! 你爱摄影人了迷我比谁都清楚。可今天这事只能委屈你了,算我对不住你,请多多包涵。(评分标准:明确与得体必须兼顾,任何一方完全不合要求该题无分。如不够口语化也要酌情扣分。两个参考答案简评 既明确说明了拒绝的理由,又强调了双方友谊值得珍视; 既表达了对对方要求的充分理解,又耐心地恳求对方原谅。)6C(周:此为环绕、围护的意思)7B(副词,起确认作用,就是。A均是连词,前表顺接,可不译;后表递进,而且。C均是介词,前引进对象,对于;后表处所,在。D均为连词,前表因果关系,后相当“而”)8B(本文并未对诸葛亮表达怀念和敬意)9(1)(杜甫)像颇清秀古朴,不必要求很相似,想来当是如此。(关键词:肖,相似;尔尔,如此,这样)(2)然而这是天意让这位老人增添在夔门峡的一段奇迹罢了。(关键词:遣,让;奇,奇迹)(3)出到城外,天像要下雨的样子,一会儿又放晴了。(关键词:雨,名词动用;霁,转晴)10 (1)用了通感手法。【1分。学生回答“比喻”也给1分,回答“拟人”“夸张”不给分】将听觉艺术的音乐比作湘江绿波倾泻,流畅无碍,无形的音乐声化为有形有色的江波。【1分。学生答到“无形化有形”的意思即可给分】既写出弹者技高又写出听者品音入微。【1分。 “弹者”“听者”两个角度缺少一个则不给分】(2)秋水形容乐曲进入境界时,弹筝女子的眼神。【共2分。“眼神”可由成语“望穿秋水”联想到,如答“弹筝女子演奏时的表情或神态”也给2分】(3)以“哀筝”开头,以“幽恨传”续意,曲终以“断肠”呼应,演奏的全过程不断点出哀怨之旨。【2分。只要学生答到关键词“哀筝”“幽恨”“断肠”,并且说明全程不离“哀意”即可给2分】 “春山眉黛低”又描绘出演奏者敛眉垂目,悲不自胜的情态,更渲染出无尽哀怨。【1分。只要学生答到关键句“春山眉黛低”,并与“悲”“哀怨”等联系起来即可给1分;如果有学生能由“湘江曲”联想到屈原、湘君、舜妃等相关典故也可给1分】11、略钟惺(15741624),明代著名的散文家,字伯敬,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万历(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公元15731620年)进士,官做到福建提学佥事。他与谭元春同为竟陵派(明代后期与公安派并称的文学流派)的创始者,文学主张基本上与公安派相同,提倡抒写性灵的作品,同时又企图以幽深峭拔的风格来矫正公安派的浮浅之弊,在反对当时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方面起过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过度追求形式,但由于过度追求形式,因而使作品流于冷僻苦涩。著有隐秀轩文集。【译文】出成都城南门,左边是万里桥。向西折行的细而美、长而弯,所见象套连的圈儿、象开口的玉环、象带子、象圆规、象弯钩、水色象明镜、象碧玉、象浓绿色的瓜,深幽幽的呈现一派青碧色、在城下回旋着的,都是浣花溪水流聚的地方。然而一定要到草堂一带,然后才有“浣花溪”这一专门名称,这是因为杜甫的浣花故居在那儿的缘故。 行走三、四里就到了青羊宫。溪流一会儿远,一会儿近。青竹翠柏郁郁葱葱,显得对岸浓荫森森,一直延伸到溪的尽头,远远望去象一片荠菜。水光树色,清幽而绚丽,使人表里澄彻,神清气爽。从青羊宫以西,从三处地方溪流汇合在一起,上面建有桥,彼此相隔都不到半里路,轿夫说通向灌县,或者这就是所谓“江从灌口来”的说法吧。 溪东面住有人家,这时溪身便被屋舍遮住,不能常常看见;稍有空缺,溪水重又展现在眼前。象这样的情形有好几处。溪岸人家用树枝、竹条编扎成门户和篱墙,很是齐整。走尽了桥,路旁边立着一座亭子,题写着“缘江路”几个字。过了这里就到了武侯祠。祠前有一座木板桥跨越溪身,桥上有临水的栏杆覆围着,到此才看见题着“浣花溪”字样的匾额。过桥,是一片小小的陆地,象梭子那样横斜着插在水中,溪水四面环绕着它,没有桥便无法通行。小洲上面建造了一座亭子,题字为“百花潭水”。从这座亭子折回原路,走过桥经过梵安寺,这才到了杜工部祠。杜甫的像画得十分清朗古朴,不见得一定强求维妙维肖,但想来杜甫应当是这个模样。还有一块刻在碑石上的肖像,附着杜甫的传记,是通判何仁仲在代理华阳县令时所制作的。碑文都没法读了。 钟子说:杜甫的两处居所,在成都浣花溪的,环境幽远,在夔州东屯的,地方险僻,两者互不相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