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中考备考专题复习:动点综合问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是以C( , )为圆心,1为半径的C上的一个动点,已知A(1,0),B(1,0),连接PA,PB,则PA2+PB2的最小值是( ) A . 6B . 8C . 10D . 122. (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第二象限,A分别与x轴、y轴相切若将A向右平移5个单位,圆心A恰好落在直线y=2x4上,则A的半径为( ) A . B . 2C . 4D . 63. (2分)如图,已知点 是反比例函数 在第一象限图像上的一个动点,连接 ,以 为长, 为宽作矩形 ,且点 在第四象限,随着点 的运动,点 也随之运动,但点 始终在反比例函数 的图像上,则 的值为( ) A . B . C . D . 4. (2分)如图,将一块菱形ABCD硬纸片固定后进行投针训练已知纸片上AEBC于E,CFAD于F,sinD= 若随意投出一针命中了菱形纸片,则命中矩形区域的概率是( )A . B . C . D . 5. (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为坐标原点.A(3,0),B(3,1),C(0,1),将OAB沿直线OB折叠,使得点A落在点D处,OD与BC交于点E,则OD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 ) A . B . C . D . 6. (2分)如图,直线y= 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和点B,点C、D分别为线段AB、OB的中点,点P为OA上一动点,PC+PD值最小时点P的坐标为( ) A . (-3,0)B . (-6,0)C . (- ,0)D . (- ,0)7. (2分)如图是用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1个小正方形镶嵌而成的正方形图案.已知大正方形面积为49,小正方形面积为4,若用x,y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xy),下列四个说法:x2y249;xy2;2xy449;xy9.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8. (2分)关于函数y=x+3,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它的图象必经过点(1,1)B . 它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C . 它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3)D . y随x的增大而增大9. (2分)一辆汽车由A地匀速驶往相距300千米的B地,汽车的速度是100千米/小时,那么汽车距离A地的路程S(千米)与行驶时间t(小时)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为( ) A . B . C . D . 10. (2分)在RtABC中,C=90,tanB= ,BC=2 ,则AC等于( ) A . 4 B . 4C . 3D . 611. (2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 (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 微米的颗粒)的关注日益密切.某市一天中 的值 ( )随时间 ( )的变化如图所示,设 表示 时到 时 的值的极差(即 时到 时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则 与 的函数关系大致是( ) A . B . C . D . 12. (2分)晓琳和爸爸到太子河公园运动,两人同时从家出发,沿相同路线前行,途中爸爸有事返回,晓琳继续前行5分钟后也原路返回,两人恰好同时到家.晓琳和爸爸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离家的路程y1(米),y2(米)与运动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两人同行过程中的速度为200米/分;m的值是15,n的值是3000;晓琳开始返回时与爸爸相距1800米;运动18分钟或30分钟时,两人相距900米.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 . 1个B . 2个C . 3个D . 4个二、 填空题 (共5题;共5分)13. (1分)如图,在锐角ABC中,BAC=45,AB=2,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M、N分别是AD和AB上的动点,则BM+MN的最小值是_ 14. (1分)正六边形的边长为10cm,那么它的边心距等于_cm15. (1分)如图,把三角形纸片折叠,使点A、点C都与点B重合,折痕分别为EF,DG,得到 , ,若 ,则FG的长为_. 16. (1分)抛物线y= x+2与y轴交于点A,顶点为B点P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当点P的坐标是_时,|PAPB|取得最小值17. (1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8,M是AB的中点,P是BC边上的动点,连结PM,以点P为圆心,PM长为半径作P当P与正方形ABCD的边相切时,BP的长为_ 三、 综合题 (共7题;共95分)18. (10分)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是O上一点,AD与过点C的切线垂直,垂足为点D,直线DC与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P,弦CE平分ACB,交AB点F,连接BE (1)求证:AC平分DAB; (2)求证:PCPF; (3)若tanABC ,AB14,求线段PC的长 19. (10分)如图1是一个某物体的支架实物图,图2是其右侧部分抽象后的几何图形,其中点C是支杆PD上一可转动点,点P是中间竖杆BA上的一动点,当点P沿BA滑动时,点D随之在地面上滑动,点A是动点P能到达的最顶端位置,当P运动到点A时,PC与BC重合于竖杆BA经测量PC=BC=50cm,CD=60cm,设AP=xcm,竖杆BA的最下端B到地面的距离BO=ycm(1)求AB的长;(2)当PCB=90时,求y的值;(结果保留根号) (3)当点P运动时,试求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0. (15分)如图,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与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相交A、B两点,A、B两点的纵坐标分别为1,3,且AB=2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3)如果M为x轴上一点,N为y轴上一点,以点A,B,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试求直线MN的函数表达式 21. (15分)某农场拟建三间矩形种牛饲养室,饲养室的一面靠墙(墙长20米),中间用两道墙隔开(如图),已知计划中的建筑材料可建墙的总长度为48米,设垂直于墙的一边的长为x米,三间矩形种牛饲养室总占地面积为S平方米。 (1)当x=8时,S=_平方米; (2)请设计方案,当x取何值时,总占地面积S最大,并求最大面积。 22. (15分)如图,已知:关于x的二次函数 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1,0)和点B,与y轴交于点C(0,3),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D.(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BC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 (3)有一个点M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在AB上向点B运动,另一个点N从点D与点M同时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运动,当点M到达点B时,点M、N同时停止运动,问点M、N运动到何处时,MNB面积最大,试求出最大面积. 23. (15分)如图,已知抛物线 的对称轴为直线 ,且抛物线与 轴交于 、 两点,与 轴交于 点,其中 , . (1)若直线 经过 、 两点,求直线 和抛物线的解析式; (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 上找一点 ,使点 到点 的距离与到点 的距离之和最小,求出点 的坐标; (3)设点 为抛物线的对称轴 上的一个动点,求使 为直角三角形的点 的坐标. 24. (15分)如图,已知O是ABC的外接圆,AB是O的直径,D是AB延长线的一点,AECD交DC的延长线于E,CFAB于F,且CECF (1)求证:DE是O的切线; (2)若AB6,BD3,求AE和BC的长 第 20 页 共 20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1、2-1、3-1、4-1、5-1、6-1、7-1、8-1、9-1、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1304.5-2025知识管理方法和工具第5部分:组织知识管理成熟度评估
- 平台稳性操作员理论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麻纤维开松参数调整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农药制剂制剂抗性研究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纺织染色工5S管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木地板表面装饰工转正考核试卷及答案
- 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信息技术招教试题及答案
- 心脏解剖结构与传导系统知识测试卷
- 银行总行遴选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时事政治考试100题及答案
- 农业产业强镇建设资金申请项目可行性研究及风险评估报告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
- 身边安全隐患课件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每课教学反思
- GB/T 46025-2025家用轮椅床
- 2025全国教育大会
- 小学国画教学课件
- 多彩贵州课件
-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诊疗常规和操作常规
- 数字音频原理及应用 第4版 课件全套 第1-11章 声学基础知识 -音频测量与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