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设计 潍坊日向友好学校 贾珍珍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2.学科:语文 人教 四年级 上学期3.课时:14.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故事大意。(2)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查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做到吐字清晰、停连适当,富有感情。3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抓住“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理解重点词语,从“孤帆”、“唯见”中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1、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2、品读诗句,学习抓住关键词理解诗句,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感情。三、教材分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孟浩然也是唐代著名诗人,和李白是好朋友,彼此之间情谊深厚。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景中却包含着一个诗意的情节:帆影已消逝了,而诗人还在翘首凝望,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诗人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片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四、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预习,熟读古诗;指导学生用百度搜索引擎收集李白的诗歌、生平资料;试着理解古诗大意。2、教学之前用百度搜索引擎在网上搜索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相关教学材料,【百度知道】/view/155340.htm找了诗歌配乐及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五、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由理解关键词语的丰富内涵进而理解古诗的内容,深切体会古诗的语言美、音韵美、意境美、和形象美,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古诗大家已经背了不少,下面我考考大家?我出示题目,你能背出来吗?(课件出示静夜思、望庐山瀑布、古朗月行、独坐敬亭山、望天门山、赠汪伦)这些诗都是谁的诗?在李白的这些诗中哪一首是送别诗?【百度文库】/view/d616df2ce2bd960590c677f9.html2、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李白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板书课题:大家看老师板书课题,你可以举起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相机指导“孟”、“浩”、“陵”三个生字的书写)3、解题:(1)师:题目里有两个地名,分别是什么?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个地方?【百度百科】/view/1981.htm/view/135817.htm(黄鹤楼是送别的地点。课件展示:这就是黄鹤楼【百度图片】/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B%C6%BA%D7%C2%A5&in=27514&cl=2&lm=-1&st=&pn=10&rn=1&di=53775823590&ln=1998&fr=&fm=&fmq=1329893764312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10&-1&di53775823590&objURLhttp%3A%2F%2F%2F20100921%2F4122317_095307011809_2.jpg&fromURLhttp%3A%2F%2F%2Fshow%2F1%2F48%2F3810726kf6f9b3bd.html&W683&H1024&T7262&S250&TPjpg它位于湖北武汉市的长江之滨,是中国三大名楼之一,与岳阳楼、滕王阁齐名。广陵是现在的江苏扬州,唐朝时候的扬州非常繁华,相当于现在的上海。)(2) “送”怎么解释?送别谁?孟浩然大家熟悉吗?【百度百科】/view/7496.html?wtp=tt【百度知道】/question/350170911.html也是唐朝诗人,我们学过他的什么诗?(春晓)他是李白的好朋友,也是李白要送的人。给大家讲讲李白和孟浩然的故事吧:李白和孟浩然年龄相差十多岁呢,当时李白还没有成名,仅仅是位诗坛新秀,而孟浩然早已名扬四海。李白仰慕孟浩然的大名,千里迢迢去拜访孟浩然,结果两人一见如故,因为孟浩然是一个追求自由、喜欢纵情于山水间的人;而李白呢,也喜欢到各地漫游,追求自由、浪漫,俩人志同道合,趣味相投,自然一见如故。不久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了好朋友,可以说孟浩然既是李白的良师,又是李白的益友。他们经常相约在黄鹤楼上吟诗作赋,而这次在黄鹤楼上的相聚,不是吟诗作赋了,而是送别,因为孟浩然要去哪里?(3)题目中的关键词我们都知道了,谁能说说题目的意思?(4)这么长的题目怎么读呢?谁来试试?(二)、检查预习。1、出示要求:(1)同桌互读,纠正字音。(2)根据预习,小组内交流字词含义和诗句意思。(方法提示:抓关键词,借助注释及资料,配以画面想象理解诗文)【百度搜索】/new/poem300/poem266.htm【百度百科】/view/158047.htm【百度搜索】/html/poem/0/poem_78.shtml (三)、通读诗文。1、指读,正音。2、根据以往的知识,给诗歌划节奏。(汇报)3、再读诗歌:指读(谁来试试)-互读(同桌互相读一遍)-齐读。(四)、理解诗意。师:经过刚才的小组交流,大家都弄懂了诗文的意思了吗?我们请小组的代表汇报一下你们交流的内容。(指导由关键词到诗句的理解)1、理解第一、二句诗。(我的好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东行到扬州去。)2、理解第三、四句诗。(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愈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3、还有同学要补充吗?(五)品读诗句,进入诗境。1、通过理解诗意我们发现前两句是叙事,描写了送别时的情景,后两句是借景抒情。叙事部分哪个词点明了送别?“西辞”:借助地图【百度图片】/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B%C6%BA%D7%C2%A5%CB%CD%C3%CF%BA%C6%C8%BB%D6%AE%B9%E3%C1%EA&in=14721&cl=2&lm=-1&st=&pn=70&rn=1&di=118442586855&ln=1975&fr=&fm=hao123&fmq=1329894275281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70&-1&di118442586855&objURLhttp%3A%2F%2F%2Fjiaoan%2FUploadPic%2F2005-12%2F2005121020954548.jpg&fromURLhttp%3A%2F%2F%2Fjiaoan%2F1%2F15%2F18298.html&W349&H223&T10803&S8&TPjpg讲解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孟浩然要沿长江由西向东顺流而下,告辞时自然要面向西,故而说是“西辞”。 “下”:沿江顺流而下。)2、在什么季节送别?通过哪个词看出来的? “烟花三月”: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3、开动脑筋想一想,我们还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春天?再回想一下我们学过的描写春天的古诗。【百度文库】/view/e6494114866fb84ae45c8d45.html【百度知道】/question/46988741.html繁花似锦、花团锦簇、花红柳绿、鸟语花香、草翠花开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惠崇春江晚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总结:春天,多么美好的季节!不仅仅指黄鹤楼所在的武汉,还有扬州,乃至整个长江两岸都是春意浓浓、一派千里莺啼绿映红的美好春景。所以孟浩然的这次辞别是在繁花似锦的季节去繁华的地方,是快乐的,并不是忧伤的送别,只是作为好朋友,李白实在不舍得孟浩然走,因为这一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见,所以才有了下面的感叹。4、后两句抒发了什么感情?那些词体现了依依惜别?学生抓“孤帆”,“远影”,“尽”,“唯见”等词体会。“孤帆”:长江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江上总是帆船点点,而此时在李白的眼中,为什么只看到一只小船呢?(并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说诗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李白眼中只有孟浩然,心里只有孟浩然,看到的自然就只有孟浩然的孤帆“过尽千帆皆不是,一心只送孟浩然”。) 碧空尽:在碧蓝碧蓝的天空尽头消失。尽:消失。李白站在岸边,看着孟浩然的小船越走越远,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李白还在望着,不肯离去。只望见浩浩荡荡的长江水流向天际。此时此刻,李白是怎样的心情呢? 5、再读这首诗,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说一说。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六)、赏读诗句,深悟诗情。1、自由赏读。【配乐】/m?word=%D1%F4%B9%D8%C8%FD%B5%FE+%B6%FE%BA%FA&lm=-1&f=ms&tn=baidump3&ct=134217728&lf=&rn=2、同桌互读,有感情地背读。(我们读懂一首古诗,首先要读通古诗,再理解诗句的意思,借助画面想像当时的情景,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最后把诗歌背下来。这是一种学习古诗的好方法。)(七)、拓展延伸。知己离别是忧伤的,但不忍别、终要别,而离别后的愁绪仍会时时涌上心头,所以后来李白又为这次送别写了一首五言诗。(出示江下行。)齐读:江下行 李白去年下扬州,江送黄鹤楼。眼望帆去远,心逐江水流。自古人生伤离别,特别是古代,不管是交通还是通讯都不如现在方便,离别之后真的很难再相见。于是,写诗送别就成了那时候的一种习俗,老师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离别诗,让我们从诗中体验朋友之间的深情厚意所带给我们的温暖和感动。【百度知道】/question/343250044.html(课件出示四首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山中相送 (唐 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七、教学反思:我认为诗歌教学应是教师携学生之手共同进行的一次审美旅行。古诗的音律美、形象美、意境美决定了它的教学较其他阅读课而言要更具艺术性,因此我努力贯彻“以读为本自能读书”的理念,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培养良好的语感,进而体会诗句表达的情感,引领学生进行美的享受。当然,利用百度搜索到的资料、图片以及配乐也为课堂增色不少。一、创设情境,利于学生领悟诗情。声情并茂讲述李白和孟浩然的朋友之情,让学生知道他们两人在一起度过了很多的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中国化工专用泵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6福建水投集团招聘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JCTH杂志社英文编辑(编外)招聘1人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文化演出票务合同协议书
- 儿童脑瘫的康复训练指南
- 主播经营粉丝关系的系统化策略
- 高空作业承包合同范本
- 2026年防城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必刷测试卷新版
- 2026年河南轻工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新版
- 2026年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现代企业管理》期末考试复习题(附答案)
- 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
- 南充市嘉陵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深圳市龙岗区国资国企系统面向全市集中选聘中层管理人员考试及考察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炼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马克思宗教观课件
- 堤防工程施工规范(2025版)
- 路基施工填筑碾压方案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充电桩故障诊断与维护报告
- (期中培优卷)第1~4单元 期中全真模拟冲刺卷(含答案)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控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