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民间传说的通俗易懂,感情的丰富.学会复述课文.3.了解花珊与妖怪做斗争的过程,感受花珊英勇顽强,保卫家乡的斗争精神.4. 体会大陆和台湾血肉相连,两岸人民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强烈愿望.教学重难点:1. 学会复述课文. 感受民间传说的通俗易懂,感情的丰富.2.了解花珊与妖怪做斗争的过程,感受花珊英勇顽强,保卫家乡的斗争精神.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1.出示课题,请学生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简要介绍“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地理位置.2.教师介绍,在很久很久以前, 武夷山和阿里山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动人的传说.二. 整体感知,读通课文。1.自由地小声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课后生字词的字音,读通句子。(2)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主要人物是谁?他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呢? 2、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分角色朗读全文,纠正字音.(由于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而本课生字教学字音可能会出现问题的字是:蹦、轰。教学中还要注重几个难写的字形的区别:陷、瀑等。)3、结合质疑,默读课文,在书上作相关批注;三、深入学习第14自然段1、找出有关句子、小声与同桌交流。2、交流找出的有关句子、小节。(1)那时,漫山遍野的果树上挂满了果子,山下是肥沃的土地.(我从“漫山遍野、肥沃”感受到这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那里的人们过者丰衣足食的生活,一定很快乐.)(2)从此,山上的树木死了,小溪没水了, 肥沃的土地也干裂了.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朗读,初步感受花珊为民除妖的品质.(同一个地方,环境完全不同,老百姓的日子过得也不一样,都是妖怪做的坏事,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引出第三句.(3)花珊看到人们被妖怪还得生活不下去,心理很难过.(4)于是,她开始苦练本领,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终于练就了高超的射箭本领和一手好刀法.引导学生交流对文字的品读:“九九八十一天”说明了时间长。“终于”表示苦练本领经过了很多磨难,最后成功.师:你们想一想, 花珊是怎样苦练本领?能具体描述当时的情景吗?引导学生想象,发展语言能力.指导有感情朗读.四、生成新疑。1、师:读到这儿,你们又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找出花珊斗争的段落,质疑: 苦练本领后的花珊能除掉这个妖怪吗?2、看来你们会思考了,想知道这些问题,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花珊除妖的故事.第一课时精读课文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回顾课文内容,说一说花珊除妖的原因2.花珊能除妖吗? 她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呢?3.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花珊除妖的过程.二、直奔重点,细致体会。1、认真默读第4、5节,出示思考提纲:花珊能除妖吗? 她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呢?2、反馈学生自学情况。读中感悟,理解第5自然段。用笔钩出花珊除妖的过程写得栩栩入声的动作词语.抓住重点词句,读中感悟,重点体会以下要领:(1)这天晚上,乌云遮住了月亮,姑娘紧握弓箭,向山上走去。(花珊为民除妖的决心大,这正是保家为国的高贵品质。)(2)出示“于是搭上箭,用力朝绿光射去。妖怪被射中了眼睛,痛得直打滚。花珊跳到妖怪身上,举起大刀,朝它的脖子使劲砍去,直砍得妖怪乱蹦乱跳。”从这些词中,你有什么感受?(战斗激烈、花珊非常勇敢)同学们,你们再想一想能让花珊除妖的斗争再激烈一些吗?指导学生再创作(3)忽然,她觉得大地再向下陷,只听一声巨响,高大的武夷山簖为两半,中间出现了一条很深的沟,妖怪“轰”的一声,掉到了沟底。(读过程,谈体会)3、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总结复述的方法。(1)抓重点词(2)围绕问题读文、思考(3)列出小标题。4、谁能根据黑板上的词语和刚才总结的复述方法将花珊除妖的过程复述下来。5、指名复述,教师做适当的提示。三、学习课文6-8节1学生自由读这一部分。从这部分内容体会到什么?2学生再读这部分内容,勾画出表达人们心中期盼的句子,写感受。“从句子中我想到了什么?”3学生分小组交流,自由表达。4学生练笔:你想对花珊说些什么?你想对花珊的妈妈说什么?让学生情感涌动,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海峡两岸人们渴望祖国统一的资料。5指导朗读课文,学生评读。6课外阅读中国民间传说,感受中国文学艺术中的这一瑰宝。四 五板书设计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花珊 苦炼本领-勇敢除妖-盼望统一作业设计教学反思:15、刷子李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读读记记“师傅、刷浆、包袱、透亮、清爽、搜索、威严、露馅儿、发怔、发傻、半信半疑”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位普通的手艺人高超的技艺和风度。3练习复述课文。教学重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练习复述课文。教学准备:1教师了解冯骥才和俗世奇人,搜集相关资料,提供同类文章泥人张快手刘等。2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同时阅读人物描写出色的文章,积累优美词句及写作方法。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今天,我们将结识一位手艺人,他就是刷子李。板书课题2解题:怎么叫刷子李呢?(姓李,专干粉刷这一行)3简单介绍作者冯骥才及本文出处。本文选自俗世奇人,其中所述之事,多以清末民国初年天津卫市井生活为背景;天津卫,天津的旧称,“卫”是明朝的军事建制。冯骥才偏爱写“俗世奇人”,自有他的道理:“码头上的人,不强活不成,一强就生出各样空前绝后的人物。”如刷子李、泥人张等。二、初读课文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1)读通读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2)画记生字、新词,不明白的地方进行圈点批画。(3)找出文中自己感兴趣的方言,多读几遍,谈谈自己的理解。2.学生独立自学。3.全班交流。(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学生评价。(读准字音,读正确、流畅)(2)黑板出示词语,指名认读。师傅、刷浆、包袱、透亮、清爽、搜索、威严、露馅儿、发怔、发傻、半信半疑。(3)交流难写字的字形如何记忆。(4)词语理解。(5)理解练读有特色的天津方言:“任吗甭放”“赛升天一般美”“未准”。4.再读课文,初识“刷子李”。引导学生提问:(1)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2)要读懂本文,你会设计一些怎样的问题来帮助同学?(引导学生围绕中心提问,作为自学要求。如:从哪些地方看出刷子李技艺高超?)5.教师归类补充“自学要求”。(1)“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些地方?“奇”在哪儿?(2)找出精彩语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6.作业:(1)复习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结识了冯骥才笔下的一位“俗世奇人”刷子李,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这位奇人,见识一下他的高超技艺。二、结合词句,精读课文1.上节课师生共同提出的自学要求:“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些地方?找出精彩语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2.阅读课文,勾画圈点做批注,老师巡视,发现问题,点拨指导。3.交流自学心得。刷子李的技艺高超,也就是他的“奇”表现在哪些地方?着装奇、规矩奇、技艺奇。4.你觉得从哪段最能看出他技艺的奇?(6段)(1)生精读此段,边读边找,看看哪些语句能表现他的奇?动作奇: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哪儿是在刷墙?是在干脏活?分明是在跳舞。)让生读,读出悠然的韵味。全班齐读感受。声音奇:清脆、啪啪。(这简直是在演奏)颜色奇:匀匀实实,透亮清爽(厚薄均匀,不稠不稀,不拖泥带水)。(2)作者是用什么感情来写的呢?用赞叹的语气读此段。5.刷子李不仅技艺奇,他的着装、规矩也更是奇,从哪看出来?(1)“黑衣黑裤”“干活前,穿上这身黑,就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2)“每刷完一面墙再刷下一面墙。”(3)“只要身上有白点儿,白刷不要钱。”(4)“一天只刷一间屋子”6.你喜欢这个人吗?为什么?7.思考:作者还用什么方式,衬托出了刷子李的“奇”?曹小三心理:半信半疑佩服得五体投地灰心失望烟洞,令人拍案称奇。8.学生再次阅读,积累精彩语句,体会表达效果。(1)交流精彩语句,体会表达效果。(2)摘抄精彩语句,尝试点评。三、推荐阅读,课外延伸1教师推荐:泥人张快手刘等。2学生推荐课前找到的同类文章。四、作业设计小练笔:选择身边一个熟悉的人进行片段描写,写出他的主要特点(一个即可)。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16、格列佛游记教学目标:1.学会10个字。2.默读课文,用第三人称复述课文。3.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课文中的描述语言,感受其想象的神奇。4.感受格列佛在充满敌意,奇特,语言不通的小人国,用他的善良,宽容获得了理解和尊重。二.教学重难点:1. 默读课文,用第三人称复述课文。2. 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课文中的描述语言,感受其想象的神奇。三.教学时数: 一课时四.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新课课前同学们查阅了有关格列佛游记的资料,你们都了解了些什么?( 格列佛游记是最早被介绍到中国的英国文学名著之一,作者是英国作家斯威夫特。这是一篇寓言小说,作者借托船长格列佛之口逼真地描述了在四次航海中的奇异经历。)我们今天学的课文就是四次经历中的一次-小人国奇遇。板书课题:格列佛游记-小人国奇遇2初读课文,理清文脉自由地小声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课后生字词的字音,读通句子。(2)浏览课文,找出文中四字词语,利用工具书,结合上下文,在小组内说说词语的意思。轻举妄动一饮而尽肃然起敬举止文雅国泰民安战无不胜一知半解急不可耐罪魁祸首号啕大哭痛苦万状和颜悦色宽宏大量齐读并说说各自理解的词语意思。3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格列佛来到了什么地方?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知道的,用笔勾画,在旁边批注。(1)合作交流,感受小人国的奇特。学生找到文中的关键词语,重点句子结合自己的理解交流。学情预设:A二十辆车装满了肉一饮而尽(从文中的数量词中,我看到了格列佛的巨人形象, 他在小人国中永远是居高临下的, 无论皇帝还是大臣,格列佛享受着俯视的痛快)B皇帝比所有的大臣高出大约我的一个指甲盖肃然起敬。(原来皇帝与别人不同的就是他比大臣们高一个指甲盖,这在现实生活中极其微不足道的高度,在小人国是成为皇帝的重要条件。非常具有讽刺意味)师:皇帝自然是体态威严,只要一眼就可以看出他是小人国的统治者。可是他到底了不起在什么地方呢?引导学生找出C他容貌雄健威武,张着奥地利人的嘴唇战无不胜。(作者的外貌描写,让我看到了小人国国王与众不同的地方。我真佩服作者惊人的想象力。)(2)指导朗读,其他同学体会之后,互评,在评论的基础上再朗读。4教师过渡:刚才我们通过朗读,知道了小人国的皇帝异与小人国臣民的地方,并且感受到了小人国的“小”,格列佛来到了这个地方后,大家接受他吗?他遇到了哪些挫折?最后是怎样和他们成为朋友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节,勾出重点词句并谈谈感受。学情预设:(1)这些人急不可耐地挨近我.( 格列佛给小人国的臣民带来了震动)(2)我在房门口地上坐着的时候射中了我的左眼。(小人国的臣民对他充满了敌意)(3)但我很快消除了他们的恐惧从我的口袋里放出。(引导学生说出“和颜悦色”“轻轻”“一个一个”等词表现出他的宽容,善良让小人国的人万分感激)指导朗读并演一演。小结:格列佛来到一个神气的国度,这里的一切对他来说是新奇的,他给这个小人国的臣民也带来了震动,最后格列佛用宽宏大量赢得了小人国的任对他的好感。5用第三人称复述课文片段(1)引导学生回顾复述的方法(2)学生练习第三人称复述课文。学生在复述时要变化人称,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原文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6猜想一下,格列佛在后来的游历中,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大家互相说一说。板书设计: 16 格列佛游记-小人国奇遇小人国的“小”作业设计:教学反思:诗词诵读寄扬州韩绰判官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能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展开想象,理解诗句意思,感受优美的意境,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意思,感受优美的意境,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在我国江南有一座小城-扬州,那里风景秀丽,景色宜人, 吸引了无数文人骚客留诗作画.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牧也曾留念忘返其间.他特别怀念与他共游扬州的好友韩绰,于是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诗.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二、读入情1.读一读寄扬州韩绰判官。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2.指数名学生读,正音.3.看看诗词的题目,你能发现什么?(指名答.)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和你的伙伴一起反复读上三遍之后,再好好想想.5.读了这么多遍,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指数名答.)三、品悟情1.诗人那浓厚的化不开的思念之情,都藏在哪个句子中呢?默读,画出来.2.指名答.3.“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隐隐”和”迢迢”这一对叠字,不但画出了山清水秀,绰约多姿的江南风貌,而且隐约暗寓着诗人对故地和朋友的思念之情.)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5.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怅然情怀.6.这句诗中诗人是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指名答.)7.诗人为什么如此强烈地思念扬州好友呢?8.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吗?小组内交流.9.引读“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二十四桥,以及明月夜均为扬州美景,诗人以调侃的语气问韩绰:在明月的夜晚,你这位风流才俊在何处与歌女们吹箫取乐呢?其实是诗人自己在怀念扬州的美丽风光和纸醉金迷的游乐生活)10.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作者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齐读.)四、议深情1.学生配乐背诵.2.在你背诵时,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指名答.)3. 诵读提炼。青山逶迤,隐于天际,绿水如带,迢迢不断.这真是(学生齐读古诗)诗人问:在明月的夜晚,你这位风流才俊在何处与歌女们吹箫取乐呢?这正是(学生齐读古诗)这便是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扬州月夜,深深的惆怅情思,引人遐想。(学生背诵全诗)五、拓展学习:从那抑扬的箫声中仿佛还荡漾着诗人思念江南的似水柔情。请看欧阳修的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平芜尽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正道出了杜牧这句诗的言外之意。此时虽然时令已过了深秋,江南的草木却还未凋落,风光依旧旖旎秀媚。正由于诗人不堪晚秋的萧条冷落,因而格外眷恋江南的青山绿水,越发怀念远在热闹繁花之乡的故人了。交代有关背景 唐代的扬州,是闻名海内外的大都市,很多文人墨客都特别向往,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诗句“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明月在扬州”“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对于扬州,杜牧的感情是复杂的。他早年仕途失意,曾十年浪迹江南,扬州是他呆得最多的地方。他在那里游山玩水,出入寺院,自得其乐,还进出秦楼楚馆,倚红偎翠,以酒为伴,过着放浪形骸的生活。扬州是他潦倒江湖而不堪回首的地方,但也是他享受生活、饱览江南名胜与美女的所在。 这首诗当作于诗人离开江南之后。诗人想念友人,很关心友人近期的状况,充满了深厚的情意。 2、说说诗歌的大意 青山隐隐约约,绿水远远流淌,秋天快要过去了,可江南的草木还没有凋落。明月映照着二十四桥,你又在何处教歌女吹箫。 3、赏析 诗歌中的景象是实写还是虚写?诗歌借这些景象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思念朋友的情感,明看一句也没有,却暗含其中,请做分析。 (诗歌的江南景象并不是眼前所见,而是想像中的,是虚写,因为诗人此时是在长安。其情感是对江南的向往,对朋友的挂念。确实没有一句是明写友情的,但是,回忆的是朋友那儿的景象,又暗示着他与朋友尚隔着山遥水长的空间。北方秋天,草木早已萧条而在江南却依旧山青水绿。想念江南的清丽山水也是对朋友的怀想,后两句还以调侃的口吻表达了友情:您该不会在那二十四桥的月夜教教学反思:语文乐园五教学目标:1.一是积累词语,感受语言艺术的丰富;二是知道同一意思可用两字词语和四字词语分别表达,体会语言艺术表达形式的多样性.2.知道”夸张”是民间文学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感受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3.初步认识古文,感受中国古文化的魅力.4.告诉学生默读的方法,并在平时阅读中运用.5.用恰当的音量说话,能体现一个人的良好修养.6.学习的写法,让学上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教学时数:六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一读, 你发现了什么1.先让学生自由读一读词语2.想一想, 你明白了哪些词语的意思3.请小组合作,让学生用形象的动作解释词语的意思4.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发现了什么小结:这组词语虽然意思相近,但不是近意词,因为每组词语的字数不等.二.读一读, 说说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1.学生初读句子,感受三句话表达的意思.教师简单介绍”夸张”: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2.再读句子,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疑问.(第一句和第三句分别使用缩小夸张和扩大夸张.第二句也使用了夸张,让我们知道了燕山原来有这么冷,让人难以想象) 3.学生品句子,请说一说夸张的作用是什么?夸张的作用:A.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B.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C.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教师提醒应该注意的地方.A.夸张不是浮夸, 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B.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C.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 如科技说明文, 说理文章就很少使用夸张手法,以免歪曲事实.三.读一读,记一记1.激情导人. 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古代许多贤人学士写了许多为人处世方面的警句,激励我们博爱广敬。2、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3、尝试理解:学生交流对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第一句:一件事情不亲眼看见只光听说,而根据猜测判断,可以吗?第二句:亲眼看见才是真,传言未必是真.4.背诵名言. 5、交流其他收集的以及老师推荐的,拓展积累.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6、鼓励学生课后将自己喜欢的读书名言制作成书签.第二课时一.读一读1.默读短文,读文章后知道了什么?学情预设(1)刚才不出声的阅读形式叫默读.(2)默读的方法是眼到,心到.(3)默读的习惯该如何养成?2.教师补充默读的方法二. 口语交际。(一)创设情境,激发口语交际的热情在学校图书室里,同学们在安静的看书,两位同学在一旁高谈阔论.你正在看书,你会怎么想,怎么做?(二) 合作讨论,丰富话题1.小组内交流.组织小组成员轮流发言,相互启发,提问,评价,推荐说得好的同学到班上交流.2.指名试说,教师点评.3.想一想,同学们在哪些场合要小声说话?4.全班交流.第三、四课时习作:荒岛生存记一.回顾原文,激发兴趣请学生将课外阅读的格列佛游记摘抄内容小组内讨论.二.课堂讨论,揭示规律你认为要写好此文,必须把握那几点?学生归纳,教师小结.(1)要结合荒岛的环境来写,让自己置身其中,当成格列拂写在荒岛上的种种经历.(2)想象要大胆,合理,假设的推测是有理有据,情节要生动有趣.(3)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要描述清楚,特别是在荒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销售合同审核清单模板法律条款审查要点
- 2025年大豆购销合同
- 行业物流运输管理工具时效性保障版
- 校园内的一角写景作文9篇
- 2025国内劳务雇佣合同范本
- 销售业绩预测及策略调整工具包
- 2025年钢材购销和安装合同参考范本
- 企业人员招聘效率提升招聘策略指导表
- 中国帽型旋钮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带孔锁头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119全国消防日》 课件 小学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 2025年国企计算机岗位笔试真题及答案
- 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初步设计
- 2025年杭州西湖区文新街道编外用工招聘4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矿山机器人协同控制-洞察与解读
- 2025年饮料服务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英语专业专升本历年真题模拟试卷(含答案)
- 水土保持规划编制规范(2024版)
- 2026届高三上学期华师联盟联考10月月考英语试卷
- 2025年产前筛查咨询试题及答案
- MOOC 创业基础-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