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说课稿章村小学:刘天聪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说教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人间真情”中的一首古诗。通过学习本组课文,让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与幸福。让学生学着关心、帮助他人。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送别诗,描写的是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写出了祖国山河的壮丽美好。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诗人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篇深情寄托在动态的自然景物描写之中,将情与景自然交融在一起,含而不漏却余味无穷。二、说学情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有些学生也并不陌生,甚至已能琅琅背诵,四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但他们对文本的深入理解还需教师的指导,才能与诗人引起情感的共鸣。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以及我的学情了解的基础上,我预设了这样几个教学目标:1、学写生字,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2、在看画面,想画面,角色体验中,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3、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四、说重难点因为本课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对于学生理解存在一定难度,所以我认为本课的重难点为: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诗中“烟花三月”的美,李白送别时间的长是学生学习此诗中的难点,通过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送别情境,想象李白在送别孟浩然的情景,让学生体会李白送别时间的长,朋友间无限依恋的情怀。五、教法、学法朗读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语文是读出来的,尤其是古诗词教学。“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让学生动口动心动容去读,品读语言,诵读情感,美读意境。在本课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基于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采用“以读代讲、品词析句、创设情境”等方法展开教学。让学生“边诵读,边想象,边理解,边感悟。”六、教学过程 本课一课时完成。 本节课的教学我将分五个环节完成:(一)谈话激情、解读课题(二)自主初读,感知诗韵(三)想象画面,感悟诗境。(四)品析诗词,进入诗境,体会诗情(五)指导背诵、指导书写(六)拓展阅读,延续诗情下面我就具体说一下教学流程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作品前,首先感性的进入,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氛围:(一)谈话激情、解读课题(播放高山流水)1、师:同学们,有人说,朋友是冬日里温暖的火炉,是疲惫时依靠的肩膀,是一口可以给你甘甜的深井,有了朋友,我们心灵的天空更高远,有了朋友,我们人生路上的步伐更坚定,有了朋友,我们生命中的某些时刻显得更刻骨铭心,不是吗?我们与朋友分别的那一瞬,至今仍历历在目,今天我们就来和身在黄鹤楼的李白一道送送他的朋友,重温那难忘的一幕。(板题)2、解题(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之”是到的意思,广陵就是扬州)(设计理念:课始以“激情”为切入点,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从课题入手,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学习课文做好了铺垫。老师利用音乐的渲染,富有感染性的语言,让学生心入其境,为学习知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让学生透过课题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对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能取到事半功倍之效)(二)自主初读,感知诗韵1、自主读诗,把字音读正确。2、检查读,赛读。3、学生交流读后感悟。4、自由读全诗,要求读的正确、流利。“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古人学习最常用的学习方法,这种古老的读书方法经过千百年来的实践,成为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本环节让学生在一遍遍的诵读中将诗读正确、读通顺,初步读出诗的节奏与韵味。(设计理念:此处老师基于学生阅读古诗兴趣及读诗经验,将此浓厚兴趣迁移至学习诗中来。在听范读感受、多遍自读自悟中,体验发现诗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学习生字、均由学生在朗读比较中发现、体验而得,老师所做的,只是梳理与丰富,并在一次又一次饶有兴味的朗读中,品味词独有的韵律之美,在这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中,在语音的扬抑、节奏的缓急中逐渐入情入景。)(三)想象画面,感悟诗境。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本环节我交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1、请同学们回忆以往学习古诗词的方法是什么?师生共同梳理出:可以借助工具书,读注释、看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2、通过看注释学生理解了“唯、天际,烟花三月”的意思。通过板书学生体会了“西辞、下”的用词的准确,通过想象画面,学生理解了诗意。(设计理念:“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同理,“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本环节就是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教学重点“迎韧而解。”)诗词是凝练的艺术,有时候是无法言传的,说透了,说穿了,就没有了“味道”,所以我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通过想像,用心品味,进入诗境,体会诗情。(四)品析诗词,进入诗境,体会诗情。1、赏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1)抓住“烟花三月”这个词,体会情感。师:同学们,这场送别发生在烟花三月的春季。师:大家可以从“烟花”一词想象三月的扬州城会是什么样的?能用你积累的词语来形容一下吗?生:姹紫嫣红、百花盛开、花团锦簇、繁花似锦?(点评:“烟花三月”的理解是这首诗的一个难点,由学生生活体验入手,层层深入,使学生对其内涵有了广度和深度的认识。)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烟花三月”的扬州美景吧!(教师在春江花月夜的曲调中介绍:是呀三月扬州是最美的时候,瘦西湖畔,杨柳依依,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整个扬州城都沉浸在幽幽的花香之中。)师:你们能用以前积累的古诗,形容一下三月的扬州吗?出示句子:烟花三月的扬州,师:烟花三月的扬州,春色满园关不住。(学生也许会说:)生:“烟花三月的扬州,一枝红杏出墙来。”生:“烟花三月的扬州,春风又绿江南岸。”生:“烟花三月的扬州,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设计理念:学以致用,是古诗教学的关键,特级教师霍懋征说过,一节好的古诗课至少要有十首以上的古诗展现。在课堂上设计了用“诗句描绘三月扬州的美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古诗积累的兴趣。)(2)体会情感师:同学们,你的好友孟浩然要去这么美的扬州城,如果你是李白你此时心里会怎样想?(学生也许会说:)生:我真的为他高兴,在这么美的季节去扬州。生:我真的很羡慕他,真想和他一起去。生:(3)指导朗读师:那么就让我们读出孟浩然此行的美好,读出李白的向往,读出诗句的美丽。生:古人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以下的教学环节我从关键词入文,为情感的切入口,让学生通过展开想像,细细地读,慢慢地品,读懂送别中流露的“情”:2、品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1)潜心品读,体会情感:师:孟浩然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的心里是很向往。但是,当李白看着孟浩然渐渐远去的时候,他的心里又是什么滋味?让我们读读诗的后两句。师:从大家的朗读声音里,我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情感,那么诗人和作者想要抒发一种什么情感?生:依依惜别的感情。师:你从诗的哪些词感受到了这种情感?生:“孤帆、远影、碧空、唯见”师:是呀,古时候的长江可以说是:“千帆驶过”,可是在李白的眼中,却只有那一艘船,在心中只有孟浩然。(2)展开想象,体会情感师:如果你就是李白,看到那孤帆远影都消失在蓝天的尽头,你却还长久的驻足,你在想些什么呢?(学生也许会说)生:如果我是李白,我会想孟浩然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相见。生:如果我是李白,我会在心里默默祝福孟浩然一路平安。生:如果我是李白,他要是一年半载不回来呢,我会对他无比的思念。师:同学们把你们感受到的祝福、思念、想随他而去的独特感受读出来吧。(3)创设情境,体会情感师:而此时的李白,看不到了故人的相貌,听不到了知己的话语。看到,听到的只是在天地间流淌的长江水。望着这滚滚的江水,让多愁善感的李白想了很多很多,他想起了和孟浩然相处的美好的日子。(播放课件)(想起在湖北襄阳鹿门山的一见如故,想起了他们皓月当空的饮诗作对,想起了他们一起游山玩水,无话不谈。)而此时只有李白一个人伫立在江边,的心里又是什么滋味?生:悲伤、离愁、不舍、。师:让我们带这种情感再读读这句诗(教学理念:教学的艺术就在于时机的把握,顺其学生的心理需求,老师在这里“画龙点睛”式的创设情景,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引导学生对文本深入的理解,让学生和诗人引起情感的共鸣。3、回归整体,体验诗情师:“自古离别多伤悲。”“孤帆远影碧空尽”,而不尽的却是这浓浓的离愁,但李白想到故人要去的是“烟花三月”的扬州,又使这离愁中带着一丝的愉快。使得这首诗既情意绵绵又雄浑开阔,无怪乎千古流传啊!让我们也带着诗人那复杂的情感再次吟诵古诗。生:朗读全诗(设计理念:语近情遥,含吐不露。是这首诗的特点,李白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值得让学生再三品读!我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来到黄鹤楼上,文字符号化为鲜活的画面。在琅琅读书声中,让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诗人的心灵直接交流。这一环节的创设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体会诗情,教学难点不攻自破。)(五)指导背诵、指导书写(六)拓展阅读,延续诗情。常言道:“一个人的语文水平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所以我以这样的形式结束本课:师:李白的笔下不仅仅有送别的诗词,他还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公司与金融机构借款合同
- 心脏病急救方法
- 敦煌文化介绍
- 2025设备员年终工作总结(7篇)
- 自由人特刊介绍
- 宣传部成员介绍
- 训练伤的预防及恢复课件
- 数学试卷答案【四川卷】【高一下期末考】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27届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7.7-7.9)
- 中国电信2025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邮政工作总结报告
- 2025年职业卫生健康培训考试试题库(答案+解析)
- 公安系统舆情事件应急预案
- 注塑车间生产月度工作总结
- 2025民航心理测评试题及答案
- 纤维素纳米晶增强纺织强度-洞察及研究
- 2025至2030年中国烘焙油脂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考试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试卷及答案
- 品牌人格化IP形象设计19课件
- 安责险和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楷书入门教学课件
- 2025年健康大数据发展与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