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XX年农村“五化”工程工作总结[范本]_第1页
我市XX年农村“五化”工程工作总结[范本]_第2页
我市XX年农村“五化”工程工作总结[范本]_第3页
我市XX年农村“五化”工程工作总结[范本]_第4页
我市XX年农村“五化”工程工作总结[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市XX年农村“五化”工程工作总结 为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XX市统一部署,我市从XX年开始在全市实施以村庄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五化”工程。农村“五化”工程实施五年多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推进农村“五化”工程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来抓,不断深化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增加财政投入、形成建设合力、完善工作机制。全市1788个行政村初步完成了“五化”工程建设,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农村人居条件和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涌现出许多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服务健全、乡风文明的新农村示范村庄。实践有力表明,农村“五化”工程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龙头工程、基础工程,是执政为民、造福于民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这项工程深得民心,成为全市各级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个有效载体。现将农村“五化”工程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XX市有1788个行政村,农村“五化”工程实施以前,大多数村庄街道没有硬化,村民出行不便,村庄“脏、乱、差”现象较普遍。经过四年农村“五化”工程建设,累计完成街道硬化911.86万平方米,硬化主街5185条,支街小巷1705条,浆砌排水沟65.8万米;绿化植树143.03万株,新添置垃圾桶7050个,建设垃圾池3685个;安装太阳能路灯1699盏,普通路灯23244盏;粉刷墙面160.9万平方米,新建宣传栏951个,建设村庄休闲广场542个。“五化”村庄环境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受到农民群众的普遍赞誉。目前,全市所有村庄初步实现了农村“五化”,农村“五化”工程总投入66049万元,XX市财政扶持23560万元,XX市本级财政投入9000万元,镇村筹集33489万元。二、主要做法实施农村“五化”工程建设,是XX市委、市政府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提高农村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全局性重大工作。五年来,XX市各级认识统一、行动迅速、措施有力,按照“六个注重”的总要求,精心组织、密切配合,较好的完成了农村“五化”工程建设任务。注重机构建设,加强组织保障。一是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为确保顺利完成农村“五化”建设的任务目标,我市各级强化组织领导,市级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农工办、宣传部、城建局、审计局等15个部门参与的“五化”工程领导小组,为“五化”工程提供有效指导、监督和协调。农工办建立专门工作机构,落实专职工作人员,专门从事“五化”工程的组织实施。各镇相应建立“五化”工作班子,负责搞好本区域 “五化”工程实施,逐村研究制定工作方案,严格做到目标、任务、资金和责任“四落实”。连续三年将农村“五化”工程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好的实事之一,连续四年列入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事项。二是考核激励推进。将 “五化”工程连续四年纳入各镇和市直部门的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并在新农村建设综合考核中占相当权重,作为评价领导干部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根据考核结果兑现财政补助资金。各镇相应制定考核制度,实行班子成员包区、机关干部包村责任制,把“五化”工程纳入机关干部效能考核和农村四职干部年终考核,实行任务目标与工资挂钩,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注重宣传发动,营造舆论氛围。搞好农村“五化”工程,必须造浓氛围,形成气势,把各级干部群众组织发动起来,工程建设才能见实效、见长效。一是召开誓师动员大会广造声势。五年来,XX市每年年初都召开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的年度农村“五化”工程动员大会,组织市级五大班子主要领导、镇、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帮包企业经理、“五化”村庄支部书记等近千人与会,为“五化”工程顺利启动统一了思想认识。二是市镇村三级采取多种方式发动宣传。电视台、新闻中心等宣传部门利用XX新闻、今日XX两个主阵地,设立专栏,对 “五化”意义、任务、政策措施等进行广泛宣传,并深入村庄采访,及时、动态地报道典型经验;镇、村庄悬拉条幅、张贴标语,协同展开了氛围造势,激发了群众参与积极性,众多村民自行开展了房前屋后的硬化、绿化、净化等。注重关键环节,狠抓资金筹集。资金筹集是农村“五化”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五年来,XX市本级财政投入9000万元扶持农村“五化”工程建设,同时积极发动镇村自筹建设资金。各镇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保障了工程建设顺利进展。一是利用“一事一议”。用足用活用好“一事一议”政策,被我市纳入筹集建设资金的有效渠道。全市利用“一事一议”建设“五化”的村庄达到940多个,筹集资金4700多万元,资金数额有限,但为建设“五化”,办好公益事业开辟了有效渠道。我市灰埠镇北肖家村、旧店镇杨家宅科村,多年来一直坚持利用“一事一议”资金,用于村级的公益事业支出,得到了全村群众的认可。两村运用“一事一议”政策分别筹集资金8万元、6万元用于村庄“五化”工程建设,收到了较好效果。二是发动群众出资捐款。近年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人心,群众主体意识有所提高。我市各镇村把握时机,村庄负责人带头真抓实干,广泛宣传发动,把老百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发动村民出资捐款,积极筹措资金办好“五化”工程。我市明村镇大黄埠村全面完成“五化”任务,大街小巷全部硬化,其中发动群众出资捐款38万元。张戈庄镇东沙沟村经过多次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联席会议,广泛征求意见,不断完善和充实方案规划,发动群众出资捐款达10.26万元,“五化”工程顺利完成。三是处置闲置资产。我市不少村庄历史遗留有房屋、车辆等闲置资产。这些村庄借助全市大搞“五化”建设的氛围,取得群众认可,妥善处置闲置资产,筹集建设资金,用于“五化”工程。我市长乐镇河崖刘家村经过村委研究、村民会议通过,将位于三城路东侧的闲置商贸楼成功出售,筹集资金80多万元,存入镇经管站专款专用,硬化街道8684平方米,安装路灯22盏,植树4000多棵。四是自力更生建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XX人民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期“五化”建设的优势所在。随着“五化”工程的深入推进,不少村民对修街、安灯、植树的渴望越来越迫切。宁可苦干、不愿苦熬成为不少农村建设“五化”的时代强音。郭庄镇瓦子丘村在“五化”建设中,村委购买了搅拌、施工机械,组织有施工经验村民13人成立了施工队,全村劳力齐上阵,对本村主要街道进行了硬化。瓦子丘村做法不仅保证了硬化质量,且降低了工程成本,节省了建设资金。五是大力争取外援。“部门支持,企业帮助,在外人员资助”已经成为我市村庄建设“五化”争取外部资金扶持的主要方式。镇村两级共争取各层面物资及捐助资金达11320万元。各镇村充分利用老乡联谊会、新春座谈会、树立功德碑、路域命名、制作纪念章等各种形式,大力争取外援,有力支持了“五化”建设。蓼兰镇连续四年春节期间召开老乡新春座谈会,争取支持600多万元;白埠镇组织本镇在外人员60多人回家乡观摩“五化”村庄环境整治现场,发动老乡捐款150多万元;南村镇洪兰中村争取华青仪表公司支持100万元;长乐镇大苗家争取在外经商人员捐款300万元,完成全村11条街4万多平方米街道硬化、排水系统建设、绿化及路灯安装。注重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一是市级层面加强资金和工程质量监管。针对资金使用,市农工办、财政局、审计局等部门联合做好资金的审计、检查、稽查工作。工程结束后,逐村对财政扶持资金、配套资金等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审计,根据财政资金的公示、拨款通知以及项目建设等情况,出具专项资金审计结果。同时要求各镇村将资金使用情况向当地群众进行公示。二是认真履行各项建设程序。年初,各任务村庄制定了实施方案。以镇为主体,建立严格的招投标制度。市级则着重加大硬化监管力度,成立了由公路、交通、城建、水利和林业等部门参与的工程质量监督指导组,定期对工程施工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三是村民监督,阳光操作。“五化”资金来之不易,为用好心血钱,修好民心路,各镇村从村庄党员和村民代表中选拨人数不等的人员成立质监小组,全程对物料购进、施工质量进行督察,以保证工程质量,把好事办好,把事实做实。有的镇统一招投标,杜绝暗箱操作,实施阳光工程。专门出台镇村中小工程招投标办法,对“五化”村庄的硬化工程全部实行招投标,严格程序,杜绝暗箱操作。注重组织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农村“五化”工程建设涉及面广,工程量大,任务艰巨。五年来,XX市坚持社会参与,凝聚各方面智慧,动员各方面力量,拓宽社会参与途径,共同推动“五化”工程实施。一是根据任务安排,调整完善领导帮包、部门和企业联合帮扶的工作机制,每位市级领导帮包所联系镇的辖区村庄,同时选择市直部门或企业对任务村庄进行帮包。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队连续五年把“五化”工程作为年度工作重点,集中精力帮助抓好村庄“五化”。二是鼓励全市内外资企业采取直接参与建设、资金帮扶、物资捐助等多种形式,与村庄结对,帮助村庄实施“五化”工程。全市370多家企业参与农村“五化”建设,出资捐款达2200多万元。三是鼓励机关干部回原籍村庄参与新农村建设。各镇村积极争取本村在外工作、经商人士的资助,采取发倡议书、邀请函,建立功德碑等形式,动员他们为家乡建设出资出物,献计献力。退休干部袁宗昌与两个儿子把平日积攒的钱拿出9万余元,帮助家乡张舍镇石埠村修路搞“五化”;我市林业局职工满振法,为家乡大田镇满家村“五化”建设出资5000元。我市老家在农村的机关干部踊跃为家乡“五化”建设献计献策,出资出力,被当地干部群众传为美谈。注重后续管理,探索长效机制。一是确定了高标准、高目标。全市90%的村庄实现有专业管护队伍、有专用设施设备、有专项保障资金、有日常管理和考核奖惩制度“四有”的标准。二是强化了队伍建设。“五化”工程长效机制的建立关键是保洁队伍的建设。目前,我市90%的村庄建立了保洁队伍,85%的村庄建设了垃圾池或配备了垃圾桶。三是强化了分类施治、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