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之臭氧层空洞10分钟PPT.ppt_第1页
自然灾害之臭氧层空洞10分钟PPT.ppt_第2页
自然灾害之臭氧层空洞10分钟PPT.ppt_第3页
自然灾害之臭氧层空洞10分钟PPT.ppt_第4页
自然灾害之臭氧层空洞10分钟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臭氧层空洞 什么是臭氧空洞 指的是因空气污染物质 特别是氧化氮和卤化代烃等气溶胶污染物的扩散 侵蚀而造成大气臭氧层被破坏和减少的现象 一种大量用作制冷剂 喷雾剂 发泡剂等化工制剂的氟氯烃是导致臭氧减少的 罪魁祸首 另外 寒冷也是臭氧层变薄的关键 这就是为什么首先在地球南北极最冷地区出现臭氧空洞的原因了 臭氧空洞的成因 臭氧破坏的原因 人为消耗臭氧层的物质主要是 广泛用于冰箱和空调制冷 泡沫塑料发泡 电子器件清洗的氯氟烷烃 CFxCl4 x 又称Freon 以及用于特殊场合灭火的溴氟烷烃 CFXBr4 x 又称Halons哈龙 等化学物质 消耗臭氧层的物质 在大气的对流层中是非常稳定的 可以停留很长时间 CF2C12在对流层中寿命长达120年左右 因此 这类物质可以扩散到大气的各个部位 但是到了平流层后 就会在太阳的紫外辐射下发生光化反应 释放出活性很强的游离氯原子或溴原子 参与导致臭氧损耗的一系列化学反应 CFxCl4 x hv CFxCl3 x ClCl O3 ClO O2ClO O O2 Cl 臭氧层破坏的危害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臭氧层被破坏后 其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大大降低 使得人类接受过量紫外线辐射的机会大大增加了 一方面 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会破坏人的免疫系统 使人的自身免疫系统出现障碍 患呼吸道系统传染性疾病的人数大量增加 另一方面 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会增加皮肤癌的发病率 据统计 全世界范围内每年大约有10万人死于皮肤癌 大多数病例与过量紫外线辐射有关 臭氧层的臭氧每损耗1 皮肤癌的发病率就会增加2 另外 过量紫外线辐射还会诱发各种眼科疾病 如白内障 角膜肿瘤等 臭氧层破坏的危害 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紫外线辐射的增加会直接引起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幼体鱼类以及整个水生食物链的破坏 研究人员测定了南极地区UV B辐射及其穿透水体的量的增加 证据证实天然浮游植物群落与臭氧的变化直接相关 臭氧层破坏的危害 高层臭氧破坏增加低层臭氧造成的破坏臭氧在平流层起保护作用 在地面却是有害污染物 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 地面臭氧阻碍农作物和树木的生长 限制能见度 损害肺功能 植物遭到臭氧的侵袭后 叶面就产生大量的白色斑点 影响光合作用 因平流层臭氧损耗导致阳光紫外线辐射的增加会加速建筑 喷涂 包装及电线电缆等所用材料 尤其是聚合物材料的降解和老化变质 特别是在高温和阳光充足的热带地区 这种破坏作用更为严重 由于这一破坏作用造成的损失估计全球每年达到数十亿美元 臭氧层破坏的危害 对气候的影响臭氧是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因子 同时又是重要的氧化剂 在大气光化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臭氧吸收了太阳光中的大部分的紫外线并将其转换为热能从而加热大气 也能吸收9 10微米的热红外线 使大气层加热 正式由于臭氧的这一特性 使得地球上空15 50公里的大气层中存在着升温层 逆温层 因此 臭氧对平流层的温度结构和大气运动起决定性的作用 而大气的温度结构对于大气的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 臭氧浓度的变化不仅影响到平流层大气的温度和运动 也影响了全球的热平衡和全球的气候变化 除此之外 在对流层中 臭氧因对红外线的吸收作用而被称为温室气体之一 解决臭氧层破坏问题的技术措施 最根本的措施在于尽早开发代用品1985年 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推动下 制定了保护臭氧层的 维也纳公约 1987年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制定了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对8种破坏臭氧层的物质 简称受控物质 提出了削减使用时间的要求 中国于1992年加入了 蒙特利尔协议书 代用品的开发应考虑 1 具有优异的物化性能 2 价格适宜 能被市场接受 3 对臭氧破坏潜能低 4 温室效应潜能低 合理使用 控制排放CFCs的代用品要相当一段时间才可以完全取代CFCs 因此在这段期间内合理节省使用CFCs及在运输 保管 使用 维修 制品废弃各个环节控制排放也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回收和再生开发CFCs回收再生技术对控制排放 节省资源 降低成本 代用品顺利转换等有重要的意义 而且这项技术还可以延用于代用品的回收 美国环保局认为美国CFCs消费量的2 3均可回收 回收再生的方法是一句CFCs的种类 排气量 浓度 生产员来选择的 以求经济合理及保证再生品的质量 IBM公司在原联邦德国的一家工厂的一个循环装置可回收本厂的70 80 的容积 丹麦和挪威在使用的一种技术能在发泡阶段抽集氯氟烃 回收总排放量的40 50 分解和破坏在CFCs混有多种杂志或回收后的二次处理等不适于采用回收再生技术的情况下 采用分解破坏的方法也不失为一种现实选择 英国南极探险队从1997年开始观察南极上空以来 每年都在9 11月发现臭氧层空洞 这个发现引起举世震惊 联合国相关组织为防止臭氧层空洞进一步扩大 决定成立保护臭氧层工作组 并制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