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 目 名 称: 宿北大战纪念馆景观提升工程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宿北大战纪念馆 编制日期:2015年11月2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和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宿北大战纪念馆景观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宿北大战纪念馆法人代表贺新平联系人贺新平通讯地址宿北大战纪念馆联系电真-邮政编码223800立项审批部门宿迁市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宿发改投资发2014146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N7851公园管理改造面积(平方米)50000绿化面积(平方米)50000总投资(万元)15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620环保投资占投资比例41.3%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主要原辅材料及用量、设备清单见续表一工程内容水及能源消耗量名称消耗量名称消耗量水(吨/年)3000蒸汽(吨/年)/电(万度/年)/燃气(标立方米/年)/燃煤(吨/年)/柴油(吨/年)/废水(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本项目不产生施工废水。施工期间不提供统一的住宿和吃饭,施工人员各自回家或在就近的商铺解决吃饭和住宿问题,因此,本项目绿化过程不产生生活废水。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无续表一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宿北大战纪念馆投资建设宿北大战纪念馆景观提升工程项目。本项目根据宿迁城市景观总体规划和2014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总体要求,在马陵公园的基础上,围绕宿北大战纪念馆的革命历史题材,打造宿北大战纪念主题园林,对原有绿化景观进行提档升级改造,增加绿化景观、亮化美化、园林小品等,改造面积约为50000平方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家主席200277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部令 第2号)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国家环保部令 第5号)的规定、苏政办发200593号文及苏政办发2007122号文的有关规定,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宿北大战纪念馆委托南通天虹环境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南通天虹环境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经过现场勘察及工程分析,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内容编制要求(试行)(2005年5月)的要求,编制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对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从环境保护角度评估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产业政策本项目为N7851公园管理,本项目属于2011年3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第9号令公布, 2013年2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第21号令修改补充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鼓励类第“二十二、城市基础设施 13城镇园林绿化及生态小区建设”建设项目。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当前的产业政策。3、工程内容及建设规模:宿北大战纪念馆拟投资1500万元,针对宿北大战纪念馆范围内各个项目的现状情况,根据实际要求,拟绿化提升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具体位置为马陵公园内。项目为绿化景观提档升级改造,采用整体委托设计。本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市民瞻仰革命先烈、休闲、游览、文化和旅游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绿化景观。总体布局详见附图1项目整体平面图。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1建设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名称(车间、生产装置或生产线)指标总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绿化提升面积50000平方米投资估算1500万元建设期36个月(1)园林装饰小品园林小品在整个宿北大战纪念馆景观提升的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突出宿北大战纪念馆作为爱祖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历史特征,精心设计的小品往往成为人们视觉的焦点和标识。还有在广场上、 路的拐角处设置了许多木制花池,使得许多时令花卉争相斗艳。I、亭与花架这个设计中的亭和花架采用多种形式,避免在小范围内的样式重复。如亭有方亭、园亭、单亭、双亭等等;花架有圆形、折形等,都各不相同。II、雕塑这个设计中的雕塑以抽象雕塑为主,金属材质,体现时代特征同时反映作为爱国主义教育主题。III、花钵与座椅广场的花钵形态较为丰富,避免重复,让人们感到乏味。沿路的座椅主要是拟木形式的,给人以自然逼真的感受。IV、停车位本项目拟在合理的位置增设停车位。V、铺装与绿化栽植植物选择与配置的原则。要因材制宜,应以乡土植物为主。外来植物对丰富当地植物景观大有益处,但引种应遵循“气候相似性”的原则进行。植物栽植要均匀、紧凑,不留空隙,这样才能使其生长一致,色块自然均匀。如果是直接栽种植物,考虑到植物的生长,植物间需预留约5 cm的生长空间。(2)亮化美化工程本工程亮化美化设计是本项目的一个重要方面,具体措施如下:I、植物景观照明设计树是夜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直接观赏或倒映在幽暗的池面或湖面上,还是作为雕塑或规则式小品的背景,它的独特姿态都能增加夜景的立面效果和戏剧性。本项目树木照明,一般用投光照明,或采用串灯来勾绘树木轮廓的例子。照明方法的使用,要根据树种或树形来确定。II、雕塑照明设计本项目作为革命纪念馆,其内有多处雕塑,作为视线中心的雕塑需用较强的灯光进行照明。照明设计应从雕塑的神态、造型、材质、色彩以及周围的环境出发,挖掘其艺术特质,运用灯光的艺术表现力,创造光影适宜、立体感强、个性鲜明并有一定特色的夜景景观。对雕塑进行照明的技巧是只照亮雕塑的一面,通过暗面与亮面的对比来提升整个雕塑的艺术效果。III、园林建筑物照明设计宿北大战纪念馆中的构筑物主要包括亭、廊、门洞、花架等。在园林景观照明设计中要结合构筑物的形体特征及其周围环境,采用不同的照明方式和灯具类型,以突出园林构筑物的形体美和夜景魅力。采用轮廓照明方式,然后用泛光灯照射构筑物主体墙面或柱身,并使光线由下向上或由上向下呈现强弱变化,以展现园林构筑物的造型美,并选择适宜的光色来强调构筑物本身的色彩和质感。IV、园林道路照明设计园林道路灯光是构成流畅的旋律曲线的主要部分。园林道路有多种类型,不同的园路对于灯光的要求也不尽相似。对于园林中可能会有车辆通行的主干道和次要道路,需根据安全照明要求,使用有一定亮度且均匀的连续照明,以使部分车辆及行人能准确判别路上情况;对于游憩小路,除需照亮路面外,还需营造出幽静、祥和的氛围,因而用环境照明的方法可使其融入柔和的光线中。本项目在现代城市中,灯光艺术在园林景观照明环境中的美化作用日益突出。这就需要我们用艺术的思维、科学的方法和现代化的技术,确定合理的园林景观照明方式和布置方案,并运用灯光的艺术表现力,使园林环境达到理想的意境,从而创造出多彩的夜间景观,使人们从中得到美的享受。(3)绿化施工I、素土回填素土宜优先利用沟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物杂质,土方回填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大于50mm,含水率应符合规定。土方回填应在沟槽内积水和有机物等清理干净后进行。回填管沟时,为了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两侧填土夯实,并应由管道两侧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时,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回填土方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及时进行补土夯实。II、种植土种植土要求质地疏松,透气性好,排水性好,富含有机质;不需地形改造或填土的地块应深翻30cm,去除建筑垃圾、树根、杂草等杂物;以客土为种植土,客土要求疏松易碎,无杂草、草根和杂草种子,无草秆、杂物,不含盐碱成份或其它有毒物质;种植土或种植层加入适量泥炭土或其它土壤调节剂;种植土壤颗粒应细小均匀,土粒直径不大于30mm;绿化地平整、整理。III、绿化肥料肥料尽可能选用有机肥,有机肥为经加工过的有机肥为主的并适当添加N、P、K的有机无机复合肥,不指定品牌,撤施后再增施FeSO4,30KG/公顷。若选用化肥,应为标准商用等级化肥或经工程师同意采用液体化肥。乔、灌木种植时,如采用有机肥,用量应为每株14kg;如用国产25%含量的氮、磷、钾复合肥,用量应为每株3050g拌匀填土。地被种植前应施基肥,施肥的量应为100kg/亩的氮、磷、钾复合肥,并与10cm以内土壤拌匀使用。IV、苗木规格、质量指标具体苗木品种规格如下:苗木高度力求列植后,整齐划一;苗木离地面1.2 m处的平均直径,种植时最小不能低于表列中下限,最大不能超过上限3cm(主景树可达5cm);在保证树木能够移植成活和满足交通运输的前提下,应尽量保留花树木源有冠幅,以利于绿化尽快见效。V、花、草、树木质量铺栽草坪用的草块及草卷应规格一致,边缘平直,杂草不得超过1%,草块土层厚度宜为3cm,草卷土层厚度宜为1.8cm2.5cm;所有花草树木必须健康、新鲜、无病虫害、无缺乏矿物质症状,生长旺盛而不老化,树皮无人为损伤或虫眼;所有苗木的冠形应生长茂盛,分枝均衡,整冠饱满,能充分体现个体的自然景观美。开花乔木及主景树在种植时必须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生长冠形;严格按设计规格选苗,花灌木尽量选用容器苗,乔木尽量使用经过移植3-5年的苗,应保证移植根系完好,带好土球,包装结实牢靠。具主轴的应有主干,主枝3个-5个,主枝分布均匀,乔木类苗木主要质量要求以干径、树高、冠径、主枝长度、分枝点高和移植次数为规定指标。主体景观树种和主要景点树种和必须经过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对苗源地实地考察认可起调使用;截干乔木锯口处要干净、光滑、无撕裂或分裂.正常截口应用腊或漆封盖。顶端优势强的乔木应保留顶端生长点;植物材料不管是本市还是外地都需要有苗木检疫证明。项目绿化所用到的主要苗木见表1-2。表1-2 项目绿化主要苗木表序号名称序号名称序号名称1龙柏9垂柳17夹竹桃丛2红天竹10黄杨球18迎春花3国槐11雪松19麦冬4红花合欢12红叶李20法国冬青5金桂13广玉兰21铺地柏6银杏14红花继木球22白玉兰7小叶紫薇15三角枫23红榉8栾树16紫荆24水杉(4)绿化养护栽植后必须加强养护管理,才能保证园林植物有较高的成活率和较快的生长速度,以尽快实现设计要求的植物造景效果。I、养护准备由项目经理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考察,安排劳动计划,根据工程任务组织好劳动力来源和使用时间;安排好养护机械设备和苗木的供应计划;制定工程技术措施和要求,按照工程的具体要求制定工作技术措施和要求以及相应的安全要求;技术培训,开工前,对全部参加养护工作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培训,学习操作规程,提高技术和操作能力,增强安全意识。II、养护要求要做到及时检查、保洁、补植、浇水、施肥、修剪和防治病虫害的发生。保证各种苗木生长良好,发育健壮、形状优美。i树木修剪草花修剪是指将植物体的一部分进行疏删、剪截或摘心、剥蕾、除芽。修剪除作为整形的主要手段外,还可以调节植株的生长和发育,使各部分器官的生理机能相协调,从而防止徒长和促进开花结果。木本植物修剪可进行短剪和疏剪,短剪主要剪枝条先端的一部分枝稍,促发侧枝,防止枝条徒长,使其在入冬前充分木质化及形成充实饱满的腋芽或花芽。疏剪是从枝条基部全部剪掉,防止株丛过密,改善通风透光状况。疏剪大枝时,应逐年分期进行。为保持植物生长良好,发育健壮,形状优美,光适度,通风透气,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适时开花结果,要及时加以修剪抚育。正常修剪,应在秋季植物落叶后或春季萌芽前进行,对枯枝、病枝要做到随时修剪,针对苗木的修剪,要保持中央主干,适当修剪下部侧生枝,分枝高度不大于2.5m,同一分枝高度大体一致,一年一次;修剪以通风透光为住,均衡树势,保持自然姿态,修剪过程中,剪枝切口应平滑,并与树干齐平,防止损伤树干,高杈突出和树冠大小不一。各类花灌木修剪,要根据花卉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掌握花芽分化的类别或开花类别进行修剪,以延长花期,促进开花结果。花期过后,对花灌木及时进行枯枝修剪,要保证视觉上的美感,做到花、树、草层次分明,冬、夏各修剪一次。球类,人工艺术造型树种,要勤加修剪,保持个树的特色,完整无空秃,全年不少于四次。另外还要做好剥芽去孽的工作,工作细致认真,做到不留残桩,不撕裂树皮,一年修剪不少于二次。ii中耕除草中耕即松土,在生长期进行中耕,能使土壤疏松,改善气温状况,为花卉根系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创造良好的条件。还可除去杂草,中耕的深度以花卉根系深浅及生长时期而定,中耕深度一般为35cm,最深10cm左右,除草可保存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免除杂草对空间及阳光的竞争,除草应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一般34周进行一次。杂草的生长会影响灌木、花卉、草坪等植物的生长,而且容易滋生病虫害,影响美观。为保证灌木无杂草,全年中耕除草不少于4次,中耕深度以有利与灌木的根系舒展为好。中耕时要做到边沿整齐,地表平整,无砖石块,并保持林间的清洁卫生。草坪除草每年不少于三次。iii病虫害防治根据各种植物的病虫害发生,发展和传播蔓延的规律,及时进行防治。防治要以预防为主,开展以各种灭虫措施想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每年定期在初春和初秋进行依次药水喷洒,喷洒时必须尽量成雾状,叶面附药均匀,喷药范围应互相衔接,不得出现空白喷不到的地方,要达到“枝枝有药,叶叶有药”,达到打一次药,有一次效果。农药配比要求准确,做到既能治虫,有不发生药害。喷药前做好虫情调查,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喷药过后要做好防止效果检查,记好病虫防治日记。一旦发生了病虫害,要贯彻“治早、治小、治了”的治疗方针,及时清除衰弱、病害绿化植物,防止病情、虫情的传播蔓延,保证其它绿化植物的正常生长。iv浇水、保洁灌溉应根据树种、生长情况、季节等不同而异,春旱、秋旱和伏旱时要注意春灌、秋灌和伏灌,冬天冬灌要透,施肥后要及时灌水。做到适时、及时浇水,浇水量和次数根据植物正常生长需要来确定。为保持绿地范围内的整洁,要及时清理遗弃在苗木上的杂物以及枯枝落叶,不能丢弃在绿化区域附近。v施肥对土壤瘠薄、生长不良的灌木,要施有机肥或复合肥促其生长。当个别绿化植物因缺肥而出现枯萎发黄时,要采取特别措施,对其进行精心管护、施肥。在施肥前,对所有的肥料品种、数量均须经业主检查认可后放可投入使用。对土壤结构不良的地块以施有机肥为在主,以改良土壤,来促进植物生长。灌木每年施一次肥,花木一年不少于2次,花木按需要用要及时补充肥料。施肥方法对于大苗或大树,在树冠投影内按一定距离挖深1050cm的穴施肥,还可挖数条辐射壮沟进行沟施。个别的观赏果树还可用根外追肥的办法施肥。vi抗防灌排和检查平时要勤于检查,对不同品种的花灌木,要保证其营养良好,生长旺盛,花繁叶茂。正确掌握树木生长需要“因地因树因时”之宜做好抗旱、防治、排涝、灌溉。特别是在风雨天气过后,要立即进行全面检查,对歪倒的苗木及时扶正,并用三角架固定好,树木行列与地垂直,树木底部无松动。要保证绿地中无积水,及时排除积水,泥土不板结。vii越冬防寒可采用培土法和保温材料包扎法。培土法是最安全的防寒法,用湿土压埋后,一旦土层冻结、不论气温下降多少,土温常保持在-5度左右,还可避免被冬季寒风抽干。此法常用于花灌木及冬季地上部分全休眠的宿根花卉。对于一些大型苗木,因树体高大,无法压埋、覆盖、可用包草、包纸及蒙银灰色塑料薄膜的方法进行防寒viii挖坑补植各种苗木死亡后,根据季节情况补植,补植的苗木要与原栽植的苗木的种类和规格一致。补植、更新的苗木选择发育正常的优良壮苗,土球完整,具有良好的顶芽,根系发达,有较多须根,无病虫害和机构损伤。栽植后,要及时扶正、封土,对当天栽植不完的剩苗,应假植好,对新植苗木类,要设置支撑架、护栏架等,防止风摇,提高成活率和保存率。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建设项目为绿化项目,无原有污染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质、地貌宿迁市位于江苏北部,地处鲁南丘陵与苏北平原过渡带,东界淮安市,西与徐州市毗连,北与连云港接壤。全市总面积8555平方公里,其中陆地占77.6%,耕地面积453公顷,水面积占据22.4 %,市区面积136平方公里。全市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坡降,平均海拔20米,最高海拔72.8米,最低海拔8.8米。宿迁地质构造属我国东部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秦岭、昆仑纬向构造带和淮阴山系形外带相复交会的部位,扬子准地合的东苏北土凹陷区,基底为前震旦系泰山群变质岩类。上复有第三系,第四系松散堆积层,第三系下部为峰山组,岩性以粉细砂和含砾中粗砂为主,局部间夹薄层粘土,上部为下草湾组,主要岩性为粘土、亚粘土、中细砂薄层。第四系自下而上分为三层,第一层为冰水层、第二层为冲洪积层,第三层属海陆交替相沉积层。本市市区地震烈度为9度。2、气候、气象宿迁市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市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旱,年均气温14.4oC,年极端最高气温38.5oC,出现在7月下旬,年最低气温-9.7oC,出现在1月下旬。境内常常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季节性很强,春夏两季多东南风,秋冬两季多东北风。年平均风速3.1米/秒,定时最大风速18米/秒。平均日照时数为2335.30小时,年均降水量1822.5毫米。无霜期为207天,初霜期均出现在10月30日左右,年平均雾日38.8天,相对湿度在74.8%。3、水系、水文市区内主要河流有民便河、古黄河和京杭大运河。古黄河原名“废黄河”,其由1128年洪水泛滥冲刷而成,1885年黄河改道后,古黄河不再通航。因其主要接纳市区部分居民生活污水和沿岸十几家工厂所排放的工业废水,自然稀释能力差,水源主要靠天然降雨,被称为“废黄河”。从98年起宿迁市政府就采取了疏浚、护坡、建污水处理站等措施,并将“废黄河”改名为“古黄河”。其最高水位13.7米,最低水位6.07米。民便河穿过开发区,自西北向东南蜿蜒而过,最终入洪泽湖(成子湖),其河水常年无航运功能,除汛期外无地表径流,仅具引水、排水、灌溉功能。水域面积85.15公顷。京杭大运河的宿迁段,位于该项目的东面3公里处。其北自新沂市窑湾镇流入我市境内,经泗阳新袁镇流入淮安市。全长约127.5公里,宽度在100300米之间,平均水位9.29米。最高水位9.94米,最低水位8.52米。水位分别由皂河、宿迁、刘老涧等节制闸控制。宿迁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200米浅层地下水单井涌量达40005000吨/日,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单井涌量都在1000吨/日以上,浅层地下水储量为3.50亿吨,连深层承压水在内,地下水资源量达10亿吨,水质良好。4、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概况宿迁市植被以杨类占优势的温暖带落叶林为主,85以上,其它树种有刺槐、中国槐、臭椿、柳、榆、桑、泡桐等;南方亚热带树种有山杨、刺楸等;果树有李、桃、杏、苹果、梨、枣、葡萄等;灌木有紫穗槐、野蔷薇、山胡椒等;长绿灌木有小叶女贞、刚竹、淡竹、紫竹等;藤本植物有木通、爬山虎、南蛇藤等;草本有狗尾草、蒲公英、苍耳等。农田的植被有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山芋、花生等作物。全市的成片林面积不断扩大,农田林网已经基本形成,其涵养水源、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的功能已经开始明显发挥作用。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历史简况、行政区划、人口密度宿迁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为钟吾子国,秦汉时为下相县。东晋年间宿豫郡和宿豫县并置。隋文帝开皇三年,废宿豫郡存宿豫县,直至唐代代宗宝应元年因避李豫名讳改称宿迁县,沿用至今。1987年12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宿迁撤县设市(县级),属淮阴市代管。又于1996年7月19日,国务院批准江苏省设立地级宿迁市。 2、经济结构、工农业发展概况2014年,宿迁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06.2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一产实现增加值235亿元,增长3.0%;二产实现增加值815.61亿元,增长14.9%;三产实现增加值655.67亿元,增长13.0%。14项经济指标增速位居江苏省前三,其中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等10项指标增速位居江苏省首位。2014年,宿迁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到13.8:47.8:38.4,一产比重比上年降低1.1个百分点,二产和三产比重比上年分别提高0.7个和0.4个百分点。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9.8%,较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光电、新材料、智能电网、高性能复合材料、生物科技、信息技术等六大新兴产业集聚区,制订了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市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10亿元,比上年增长35.6%。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45.5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9.2%,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0%,较上年提高1.0百分点,为三年来首次超过GDP增速,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增长21.8%,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19.7%。2014年,宿迁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1%,高出江苏省平均增速6.6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21.44亿元,增长27.3%;实现利税439.61亿元,增长29.1%。其中利润305.83亿元,增长28.1%。2013年,宿迁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5.35亿元,比上年增长4.2%。3、名胜古迹、历史文化宿迁市是我国文明发达较早的地区之一,有丰富的文物遗产,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宿迁历史上人文荟萃,是西楚霸王项羽、南宋名将魏胜、清朝民族英雄杨泗洪、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奠基者朱瑞的出生地。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清代大诗人袁牧等曾在这里为官。刘少奇、陈毅、黄克诚、彭雪枫等曾在这里从事革命活动。境内的名胜古迹较著名的有项王故里、乾隆行宫。马陵公园环境功能划分见表2-1:表2-1 环境功能区划一览表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声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类标准新沂河、古黄河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水标准;京杭大运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等):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宿迁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供的数据和2014年宿迁市环境质量状况报告结果所述,宿迁市环境空气质量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细颗粒物(PM2.5)略有超标。超标原因主要为道路扬尘、道路工地扬尘及机动车尾气,尤其是到了6、10月份,宿迁周边地区农户焚烧秸秆,一定程度加剧了空气污染。通过加强道路洒水清扫,加强建设工地施工管理等措施,可有效降低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2、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宿北大战纪念馆宿北大战纪念馆景观提升工程项目监测报告(2015)环监(委)字第(224)号)2015年9月5日、2015年10月7日监测数据显示监测数据显示,京杭大运河马岭翻水站断面水质、古黄河黄河新桥断面水质分别能够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IV类标准的要求;新沂河朱岭电排站断面水质达不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V类标准的要求,其中氨氮超标。其超标的主要原因,一是开发区部分区域雨污水管网敷设没有到位,部分企业自行处理后排至新沂河,部分居民生活污水未处理就直接排入新沂河;二是新沂河沿岸农业面源化肥流失造成河段超标。随着雨污管网的建设,流域内企业废水和区内居民生活污水逐渐接入污水处理厂处理,新沂河水质将逐渐改善。3、声环境质量现状建设项目所在地为宿迁市宿城区,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区标准。根据2014年宿迁市环境质量状况报告,该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区标准,即昼间55dB(A),夜间45dB(A)。4、辐射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所在地无不良辐射环境和生态环境影响。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根据现场勘查,拟建项目周围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1。表3-1 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环境保护对象名称方位距离(米)规模(人)环境功能空气环境嘉汇风景园N5200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华阳公寓N101200百乐汇剧院E8200马陵中学S102000上海东方医院宿迁分部S11200凤凰社区E353500水环境废黄河W5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声环境嘉汇风景园N52000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华阳公寓N101200百乐汇剧院E8200马陵中学S102000上海东方医院宿迁分部S11200凤凰社区E353500四、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江苏环保厅1998年颁布的江苏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评价区域环境空气中的PM10、SO2、NO2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具体标准见表4-1。表4-1 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浓度限值 单位:g/Nm3污染物目平均时间浓度限值SO2年平均6024小时平均101小时平均50NO2年平均4024小时平均801小时平均200PM10年平均7024小时平均15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根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登记表,新沂河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具体标准见表4-2。表4-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除pH外为mg/L类别pHCODCrBOD5DOTPNH3-NIV69306.03.00.31.53、环境噪声项目位于宿迁市宿城区,项目所在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具体标准见表4-3。表4-3 声环境质量标准类别标值单位昼间夜间1类5545 dB(A)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气排放标准项目粉尘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具体数值见表4-5。表4-5 项目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监控点浓度mg/m3粉尘120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2、噪声排放标准 施工期噪声执行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具体见表4-6。表4-6 项目施工期噪声排放标准昼间夜间7055运营期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1类标准。项目各阶段执行噪声标准具体见表4-7。表4-7项目营运期噪声排放标准阶段执行标准及类别噪声限值dB(A)昼间夜间运营期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1类标准5545总量控制指标无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项目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简述:1、本项目生产工艺流程。栽植绿化苗木投入使用建筑垃圾、施工废水、废气铺设雨污管网铺土场地清理图5-1 项目工艺流程图2、主要污染工序与污染物产生污染的工序分施工期和营运期阶段2.1施工期主要污染物:(1)废水污染物施工期废水污染物主要为施工区的冲洗废水、施工机械的清洗废水、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等。冲洗废水主要来源于石料等建材的洗涤,主要污染物为SS;机械清洗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石油类;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SS、BOD5、COD等。(2)大气污染物施工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为施工区域裸露的地表面在大风气象条件下易形成风蚀扬尘,另外,还有拆除项目区原有构筑物产生的扬尘、施工建设期间建筑材料运输、卸载中的扬尘,土方运输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临时物料堆场产生的风蚀扬尘,混凝土搅拌产生的水泥粉尘等。(3)噪声噪声污染是施工期的主要环境问题,噪声源主要为施工机械。土方阶段噪声源主要有装载机和各种运输车辆,基本为移动式声源,无明显指向性,各种平地车、移动式空气压缩机和风镐等基本属固定声源;结构阶段使用设备较多,是噪声重点控制阶段,主要噪声源包括各种运输设备、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吊车等,多属于撞击噪声,无明显指向性;装修队伍一般施工时间较短,声源数量较少。(4)固体废物施工期拆除原有构筑物产生的建筑垃圾需由施工单位或承建单位与城管局渣土办联系调运,渣土外运处理不当将会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要求建设单位必须与市有关部门达成协议,负责妥善处理渣土调运工作。另外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如随意丢弃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必须定点收集,集中统一处理。2.2运营期主污染物: 废气营运期的大气污染源是定期对绿色植物进行除虫喷洒农药产生的农药雾。 污水营运期对绿色植物苗木洒水,经植物吸收后不外排。绿化用水量参照江苏省城市生活与公共用水定额(2012)中园林绿化用水定额,全年取1.5L/(m2.d),项目位于马陵公园内,绿化提升面积约为50000m2,本项目主要是调整地形、栽植绿化苗木,并且在原有绿化基础上对景观进行提升,优化沿线景观效果,综合其他沿路绿化项目,考虑雨雪等天气,设计每年浇水约40次,则项目的绿化用水量为3000t/a。蒸发或进入土壤3064新鲜用水3000绿化图5-2 项目水平衡图(单位t/a) 噪声营运期主要噪声源主要为人流噪声。 固体废弃物本项目为市政绿化工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游人的生活垃圾和植物的枯枝落叶。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 称处理前产生的浓度及产生量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大气污染物施工期粉尘少量少量运营期农药雾少量少量水污染物施工期SS石油类少量少量运营期-固体废物施工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少量少量运营期生活垃圾枯枝落叶少量少量噪声施工期该项目主要噪声源为推土机、挖掘机、压路机、卡车等等机械设备工作时产生的噪声,主要噪声级为6585dB(A)。运营期项目主要噪声源为人流噪声,噪声满足相关标准。其他无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另附另页)本项目属绿化提升工程,用地为城市建成区,对生态环境基本无影响。七、环境影响分析一、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1、 废气及粉尘废气及粉尘污染源主要来源于“三材”运输、堆放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施工垃圾在堆放和清运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所排放的尾气。上述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粉尘及扬尘将对空气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又以粉尘的危害较为严重。施工产生的粉尘污染主要决定于施工作业的方式,材料的堆放以及风力因素,其中受风力因素影响最大。在一般气象条件下,平均风速为2.1m/s,施工场地内TSP浓度为其上风向对照点的22.5倍;施工扬尘的影响范围在其下风向可达150m,该范围内TSP浓度可达0.49mg/m3。当有围栏维护时,同等条件下其影响距离可缩短40。当风速大于5m/s时,施工现场及其下风向部分区域的TSP浓度可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三级标准,且随着风速的增加,施工扬尘产生的污染程度和超标范围也将随之增强和扩大。由于本项目所在区域雨量充沛、气候湿润,有利于阻止尘土飞扬。本项目地面开挖量较少,施工期带来的扬尘、粉尘量也相对较少,通过半封闭施工方式,以及每天定时洒水等措施后可以降低到较小程度。因此本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及扬尘对附近敏感点的影响较小。2. 废水施工人员每日由工程车来到施工现场,不设临时施工生活设施,基本不产生生活污水。施工期废水主要为砂浆拌和时的废水,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油污及露天机械被雨水等冲刷后产生一定的油污水,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量不大,但若不经处理或处理不当直接外排,则对周围地表水环境将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3. 噪声施工期噪声主要指施工噪声和交通噪声两类。在施工过程中,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转以及各类车辆的行使,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噪声污染,各种产生噪声的施工机械设备、运输车辆等均属噪声源。根据有关资料,主要施工机械距测点10m处平均噪声级见表7-1:表7-1 施工机械据测点10米处平均噪声级名称噪声级别推土机81dB(A)挖掘机 85dB(A)压路机82dB(A)重型卡车85dB(A)现场施工机械设备噪声较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机械同时工作,各种噪声源辐射的相互作用将使噪声级进一步提高,辐射面也会增大。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采用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进行评价,噪声标准限值详见表7-2。表7-2 建筑施工厂界噪声排放限值昼间夜间7055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由于距离的增加而引起的发散衰减按下式计算:L2L120lg(r2/r1) (r2r1)式中:L1、L2分别为距声源r1、r2(m)距离处的等效A声级dB(A)。表7-3为主要施工设备噪声随距离衰减的情况。施工机械位置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施工场地通常是多台设备同时作业,当多台机械设备同时作业时,各台设备的噪声会产生叠加,叠加后的噪声比单台设备增加约38dB(A),一般不会超过10dB(A)。表7-3 各种施工机械噪声衰减距离 单位:m施工阶段噪声源R55R60R65R70土石方挖掘机35620011263推土机2241267140装 修升降机402213/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规定,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昼间为70dB(A),夜间为55dB(A)。现从表7-3可知,昼间施工噪声影响最大的是挖掘机,其噪声在63m外可达标。建设项目施工主要集中在白天,经现场调查,项目离周围居民区、医院、学校距离约535米,距离很近,建筑施工噪声直接影响附近区域居民的日常生活,对施工人员也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为减轻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议施工单位合理安排工程进度,高强度的噪声设备尽量错开使用时间,避免噪声叠加增加污染程度;为不影响周围人们的正常休息,夜间尽量不安排施工,施工时尽量不使用或少使用高声源设备,同时还需要征求附近居民的同意。所以施工期间,应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噪声管理办法。施工期噪声具有临时性、阶段性和不固定性等特点,随着施工的结束,项目施工期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就会停止。(3)施工期噪声防治措施施工机械操作工人及现场施工人员按劳动卫生标准控制工作时间,或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戴耳塞、头盔等。尽量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材料运输道路应尽可能避免穿越居民集中的敏感点,尽量绕道选择居民较少的地方。认真落实上述防治措施后,能大大减少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使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处于可接受范围。本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通过植物降噪吸声后,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4. 固体废物本项目施工人员每日由工程车来到施工现场,不设临时施工生活设施,因此产生的生活垃圾量极少,但若不及时清运处理,则会腐烂变质、滋生苍蝇蚊虫、产生恶臭、传染疾病,从而给周围环境和作业人员健康带来不理影响,产生生活垃圾约为1t。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施工过程产生的清场废物、施工弃土、建筑垃圾以及施工开挖的土石方。施工弃土和建筑垃圾等,基本无毒性,有害程度较低,为一般固体废物,但处置不当,也会产生二次污染和水土流失等不良后果。对施工产生的弃土,应尽可能就地回填。施工活动应进行规范,必须将清理的表土运至垃圾场填埋场中作为垃圾覆土进行填埋处置。二、施工期环境污染防治措施1. 废气及粉尘为了尽量减轻施工期产生的废气和粉尘对周围空气环境的影响,本评价建议采取如下控制措施: 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管理,“三材”统一堆放,并尽量减少搬运环节,以减少扬尘的产生量; 谨防运输车辆装载过满,尽可能采用遮盖、密闭措施,减少其沿途洒落; 合理选择施工运输路线,同时控制运输流量及车速,定期对运输道路及作业面进行洒水抑尘,以减少扬尘产生量; 施工场地保持一定湿度,定时洒水,防止粉尘和二次扬尘污染施工场地周围环境空气质量。2. 废水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量不大,但若不经处理或处理不当直接外排,则对周围地表水环境将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本评价建议对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拟采取加强管理,施工废水不可任意直接排放,尽量减少物料流失、散落和溢流等现象发生,含油废水应进行隔油处理后排放,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量不大,水质成分也不复杂,只要在施工过程中管理到位,污染防治措施得以落实,不会对受纳水体产生明显的影响。3. 噪声为了减小工程施工期间施工噪声对周围声学环境及关心点的影响,本评价建议施工单位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有关规定,加强管理,注意施工进度、先后顺序的合理安排; 施工选用低噪声设备,控制同时作业的高噪声设备的数量; 施工作业尽可能安排在白天进行,夜间不施工或少施工;禁止高噪声设备在晚上22:00至次日凌晨06:00时间段作业,以保证声学环境质量; 施工现场的进出交通运输路线应尽量远离关心点; 施工前,应对附近关心点等地方进行预告,做好工程施工各方面的协调工作,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4. 固体废物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渣土、建筑垃圾等应进行必要的分类,以便回收可以二次利用的废物;不能利用的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至专门的建筑垃圾堆放场地堆置,避免任意堆置影响土地利用及造成二次污染。三、施工管理与计划建设单位应与施工单位联合组建施工期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其职责是组织实施环保设施的“三同时”和施工过程的污染防治,监督和检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进度和质量。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中的环境管理,提倡文明施工;尽可能减轻或避免施工阶段对区域环境的影响,以促进该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确保“三同时”制度的贯彻落实。施工单位在施工期的环境保护职责与义务必须在施工招标文件中予以明确,投标单位必须作出相应的响应,并在施工合同中的相关条款中予以正式明确。四、结论 施工建设过程中主要大气污染物,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均有限; 施工中产生的污水等被项目周围植被和土壤吸收,不会对地表水环境造成污染; 施工期的噪声源主要为各类施工机械设备运行的噪声,只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则对周围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小。二、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大气污染物本项目营运期的大气污染源是定期对植物苗木进行除虫喷洒农药产生的农药雾,农药雾主要成分为有机物。农药是一类特殊的化学品,它虽然能暂时防治农林病虫害,却会对人畜造成了一定的危害。项目使用符合国家要求的、低毒农药,并经稀释数倍后使用;在使用时注意使用时间,避开游人高峰期,以免对人体造成伤害;每次根据苗木病害程度,确定用量,喷洒时尽量选择风速较低时段,使农药能最大程度喷洒在苗木上,不随风大量漂移到大气。在雨季禁止使用农药。由于使用次数较少,并经大气扩散后,项目产生的农药雾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不大。(2)水环境影响分析营运期对植被洒水,经植物吸收后不外排,不会对周围水环境产生影响(3)声环境影响分析项目的噪声主要来自人流的噪声,项目本身主要为绿化建设工程,有良好的降噪效果,经过建筑物衰减和绿化吸收后,能符合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型车库租赁与全息智慧停车服务合同
- 2025年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设计与施工一体化合同
- 2025年度电子信息产业高端技能人员派遣服务合同
- 2025年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合规性审核合同
- 2025年度综合医院麻醉科医护人员岗位聘用与管理服务合同
- 2025年个人私人贷款合同样本:现金借款协议
- 2025年度跨境供应链管理进出口代理合作协议范本
- 2025年高端KTV酒吧连锁加盟投资管理合同
- 2025年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服务合同范本汇编
- 2025年度跨境电商物流配送及环保物流推广合同
- 数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分层计划
- 新解读《建筑工程消防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BJ-T 15-248-2022》
- 以《论语》为翼:高中生价值观构建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 妇产科电子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 DB42 1537-2019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第一单元 写作《热爱写作学会观察》课件 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钙钛矿有机叠层太阳能电池界面工程与载流子传输机制
- 病媒生物防培训课件
- 影像学检查技术课件
- 2026年高考作文备考之题目解析及范文:“如果……就不妙了”转变为“即使……也没什么”
- 2025至2030年中国油用牡丹行业市场分析研究及发展战略研判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