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教师版.doc_第1页
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教师版.doc_第2页
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教师版.doc_第3页
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教师版.doc_第4页
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教师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人在自身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教育目的的价值追求应该是把人培养成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教育在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中介转化地位决定了教育只能着眼于人的发展。然而,教育培养的不是抽象的人,不是无价值内涵的人,而应该是作为社会历史活动主体的人。实践的人是有意识的、自由自觉的和能动的存在物,这表现在以“主体性意识”为核心的自为、自觉、自主、自由、自创等诸多方面。主体虽然特指人,但人并不因此就能自然而然地成为真正的主体。即使在某种意义上人都能成为某种意义上的主体,也有一个主体性强与弱的差异。真正作为主体的人或主体性强的人,必须具有相应的主体价值、主体能力、主体权利、主体义务、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这就要求人在实践活动中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的主体力量,并正确地使用和发挥这种力量。为此,人就必须客观地认识外界客体和正确地认识主体自身,这是人获得主体力量和主体地位的重要条件。教育要把人培养成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关键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要引导人去科学地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规律;二是要引导人去充分认识和把握自身的价值。作为社会历史活动主体的人,他越能科学地认识把握客观规律,越了解客体,越具备实践活动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他的主体力量就越强,就越能适应和超越客观现实。因此,认识和把握客体,是人确立自己主体地位的必要条件。但是,认识和把握客体,具备与客体交往的实践活动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只是客观地赋予了人以主体力量和主体地位,这种主体力量和主体地位能否得以发挥和确证,还取决于人的主体性和主体意识的强弱。要提高人的主体性和增强人的主体意识,教育就必须引导人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即充分认识人在客观规律和客观环境面前的潜在的巨大能动性。据此,在教育活动中必须把人作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来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和超越意识。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引导人认识外部世界的规律和人自身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和主体化,增强主体适应和改造外部世界的自由度和自觉度。教育只有把人作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来培养,才能更有效地解决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同时也才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教育必须把人作为主体来看待和培养,这已成为现代教育的趋势和现代教育目的的核心。坚持从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的角度来理解教育目的的价值追求,并依据教育在多大程度上尊重、发挥和发展了人的主体性来审度教育,这为评判教育的现代性提供了一个根本性的价值标准,也为教育实施的全过程提供了一个根本性的指导思想。1.下列有关“教育”和“教育目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处于主体地位,在自身发展中处于主体地位,而教育在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处于中介转化地位。B.教育引导人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也就是引导人充分认识自己在客观规律和客观环境面前的潜在的能动性,从而提高人的主体性。C.引导人认识外部世界的规律和自身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使人更好地适应和改造外部世界,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此。D.教育要有效地解决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把人作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来培养。【答案】D(选项表意与原文不符。原文“有效”前有“更”字修饰)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参与社会历史实践活动的人具有能动性,具有主体性意识,他们表现出自为、自觉、自主、自由、自创等特点。B.不同的人,主体性强弱不同,在主体价值、主体能力、主体权利、主体义务、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方面会存在差异。C.人们在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前,就应该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充实自己的主体力量,并正确地使用和发挥这种力量。D.人们在获得主体力量和主体地位后,才能客观认识外界客体和正确认识主体自身,所以人应该争取尽早成为实践的主体。【答案】D(“,才能”颠倒了条件关系。且选项中的因果关系不成立)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育着眼于人的发展,要把抽象的人培养成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把无价值内涵的人培养成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B.主体力量较强的人,能科学地认识、把握客观规律,具备实践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适应和超越客观现实。C.现代教育呈现出把人作为主体来看待和培养的趋势,现代教育目的的核心也在于把人作为主体来看待和培养。D.评价教育的现代性,最根本是看教育的目的是否是把人培养成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其是否注重人的主体性。【答案】A(“把抽象的人培养成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把无价值内涵的人培养成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理解错误。原文只是说“教育培养的不是抽象的人,不是无价值内涵的人,而应该是作为社会历史活动主体的人”,并不涉及转化的问题)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战马记 明罗洪先王公桢,济阳公孙也。济阳死靖难,公死贼,获赠于朝,任一子广,吉水称忠义家莫过之。至其战马事,有足为世戒者。始公以大学生除夔州府通判,才五月,会荆襄贼流劫入夔,焚巫山县治。是时同知苏州王公授碟捕贼,性柔怯而狡猾,故托疾不敢出一兵。公忿忿面数之曰:“汝食朝廷禄,所主何事;忍委赤子饿虎口耶?”即代勒部民兵昼夜行,至则巫山已破,贼方聚山中,索击之,杀渠桀三十三人,余尽遣。居三日,贼复劫属邑大昌,公促王,王又不行,而翟塘卫指挥曹能、柴成两人,与王素党结避祸,多方诡辞庇之。且激公曰:“公诚为国家出力气,肯慨然复行乎?“公即声应。即日勒民兵,夹曹、柴两人赴之,与贼夹水阵。已而麾民兵毕渡趣战,曹、柴望走,公陷围中,误入淖田,不得脱。贼欲降之,公大奋骂。贼怒以刀断其喉及右臂,堕淖中,马逸去。始公赴大昌道,宿木商家。商稔公,知贼不敌,不敢言。是日将归,有物啸于山者,商惊祝曰:“为王公耶?果尔,当三啸止。”如其言。商秘与家人负箦往寻乱尸,见衣白纱丰臂者,公也。载箦上,令不深没。自死所至府三百余里,马奔归府,门阖,长嘶踢其扁,若告急状。守者纳之,血淋漓,毛发尽赤,众始骇公已死,而贼尤不解。后死之二十五日,子广始随木商往殓之,面如生,不以暑腐。然贫甚,不能归,尽售行李与马为资。而王意在马,不偿直,竞徒手得之。距殓之二十五日,夜且半,马哀鸣特异。王命秣者加莝豆,不为止。王疑秣者绐已,自起视枥。马骤前啮其项,不释口,久乃得脱。复奋首捣胸,仆之地,不省人。翌日,呕血数升死。贼既平,有司正功罪,曹、柴亦被诛。呜呼!自昔相传义马事不一二,皆言临难能相济也。世尝言至灵者人,畜之至贱宜莫犬马若也。衔辔所制,鞭策所驱,固有衣冠介胄所不逮者。呜呼!可不畏哉!可不戒哉!注莝(cu):铡碎的草。绐(di ):欺骗。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即代勒所部民兵昼夜行 部:部署B. 与王素党结避祸 党:勾结C. 商稔公,知贼不敌 稔:熟悉D. 王命秣者加莝豆,不为止 为:因为【解析】A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根据上下文语境,推出“部”为“统率”意。5下列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始公以大学生除夔州府通判才五月会荆襄贼流劫入夔焚巫山县治。 B是时同知苏州王公授碟捕贼性柔怯而狡猾故托疾不敢出一兵。C守者纳之血淋漓毛发尽赤众始骇公已死而贼尤不解。D自死所至府三百余里马奔归府门阖长嘶踢其扁若告急状。【解析】C。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王桢,是济阳公的孙子。济阳公死于靖难,王桢死于贼寇之手,他们都获得朝廷的封赠,承担过很多重任,在吉水以忠义之家著称。B王桢任夔州府通判时,遇到荆襄的贼寇前来大肆劫掠,而夔州同知王公和军吏曹能、柴成却不敢出兵。危急时刻,王桢出于义愤犬吠之警兵击贼,壮烈牺牲。C.王桢遇难后,朋胡及家人找到了他的遗体,准备送回家乡安葬,但因贫穷,只好卖行李和战马作路费。战马落入夔州同知王公手中。D王桢战死后,他的战马狂奔三百多里夔州府报讯;在同知王公的马槽旁,哀鸣不已,最后将仇人王公置于死地,替主人报了仇。【解析】A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7翻译下列句子: (10分)公忿忿面数之曰:“汝食朝廷禄,所主何事,忍委赤子饿虎口耶?”王公生气地当面斥责他说:“你吃着朝廷的俸禄,管的什么事, 忍心将百姓丢弃到饿虎的口里吗?”是日将归,有物啸于山者,商惊祝曰:“为王公耶?果尔,当三啸止。”如其言。这天将要回家, 听见有异物在山中长叫, 木商惊骇地祷告说: “替王公叫的吗?果真如此,就长叫三声后停止。”(果然)如他所说。【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是要抓住关键词(1) 面:当面。名词作状语。数:斥责。委:丢弃。再就是反问句,要译出语气特点来,表达出原文的情感来,同时对重点词语翻译准确,语言要顺畅。(2) 是:这。祝:祷告。其:他。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鹧鸪天 苏庠枫落河梁野水秋,澹烟衰草接郊丘。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天杳杳,路悠悠。钿筝歌扇等闲休。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注】 黄茅店:指的是乡村客店。赤叶楼:这里指歌妓等所居之楼。“灞桥”句:汉代人送别,在长安灞桥折柳相赠,故后代以“灞桥杨柳”代指离别。8.词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全词中有何作用?(5分)【答案】开头两句,写旅途上所见的秋郊景色:枫叶凋零,飘落河桥,秋水退落,暮烟飘散,郊外山岳衰草漫漫,一片枯黄。(2分)渲染出秋的寥廓、苍凉、萧瑟,(1.5分)烘托出词人的离愁别绪。(1.5分) 解析 开头写景,“枫落河梁”“野水秋”“澹烟衰草”“郊丘”等描写构成了景色画面,其意境较为苍凉萧瑟,结合下文抒情看,烘托了词人的离别愁苦的情感。 9.明代杨慎评论说:“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鹧鸪天之佳句也。”请从表达技巧方面赏析这两句词。(6分)【答案】 实写酒醉入眠,虚写梦中情境,一实一虚,虚实相生。(2分,“虚实相生”1分,分析1分)醉眠乡村客店的孤单离愁,与昔日出入都市高楼的热闹欢愉,对比鲜明。(3分,“对比”2分,分析1分。如果从“对仗”或“色彩”方面进行赏析,给1分)解析 这两句对仗精工,“醉眠”句和“梦倚”句一实一虚,虚实相生,同时又将现实的孤独和过去的繁华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引发了作者的羁旅愁怀。(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2)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郭永怀:永远的怀念王向田1909年4月4日,郭永怀出生在山东省荣成县西滩郭家村。1933年至1935年在北大物理系就读。抗战爆发后他辗转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半工半读。国难当头,坚定了郭永怀科学救国的信念,他认为要使国家强盛起来,首先要发展军事科学技术,发展航空事业。为此,他放弃了专修光学的夙愿,改学航空工程。1940年9月,郭永怀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师从辛格教授,只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他出色的工作得到导师的赞赏。1941年5月,郭永怀来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在著名力学家冯卡门的指导下从事跨声速流动的不连续解研究,以优秀成绩获得博士学位。那段时间在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工作、学习的中国人还有钱学森、林家翘、钱伟长等。1946年,郭永怀受聘于美国康奈尔大学。此后的10年是他科研的黄金时期,他对跨声速理论与粘性流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人类突破声障做出了重要贡献。 郭永怀是怀着科学救国的愿望漂洋过海的。受聘于康奈尔大学时,他就向校方表示:“我来贵校是暂时的,将来在适当的时候就要离开”;在是否申请接触机密资料的表格栏中填了“不”;对于让他申请加入美国籍的来信,一概置之不理。他平时很少参加社交活动,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参加了“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康奈尔分会,经常和大家热烈地讨论祖国的未来。1956年2月、6月,钱学森两次给郭永怀飞鸿传书:“快来,快来!这里才是真正科学工作的乐园!”“请你到中国科学院的力学研究所来工作,我们已经为你在所里准备好了办公室,你的住房也准备好了,离我们也很近,算是近邻。” 在钱学森等人的召唤下,响应祖国建设需要,1956年11月,郭永怀拒绝了康奈尔大学的百般挽留,放弃优厚条件,乘船回到阔别16年的祖国。 回国后,郭永怀把主要精力放在组织、领导国内的力学与国防科研上。张涵信院士回忆:“彬彬有礼的郭永怀先生,对力学工作十分严肃认真。他甚至连Supersonic是翻译成超声速还是超音速,Euler的名字为什么翻译成欧拉等都讲究。”1958年1月,郭永怀出任力学学报主编。钱伟长已被打成右派。郭永怀了解钱伟长的学术功力,仍然请他任编委。一次,一位知名教授向学报投稿,钱伟长发现其论文中竟有51个基本错误,提出不宜发表。那位教授向编委会提出“左派教授的文章不许右派教授审查”,对此郭永怀不屑一顾,他说:“我们相信钱伟长的意见是正确的,这和左、右无关。”1958年,教育界开展“教育革命”,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运动中也出现了“左”倾倾向。有些人通过向空中扔十字架用库达儒可夫斯基定理不好解释,就认为这个定理不对了;通过观察荷叶上的水滴可自由运动,就说NS方程的边界条件是不对的;通过当时设计部门说,飞机的阻力现在还不能用边界层理论算,就认为边界层理论没用。他们请来郭永怀,想让他赞同这些“新发现”,不料郭永怀说:“我常想,一个新发现,要推翻什么东西,应该有以下工作。第一,要经过慎重的思考,你们说的问题,没有经过慎重的思考,只看到了表皮现象,就做结论。第二,要有真正的胆识,敢于做研究。你们对荷叶是很有胆量,但不是科学的胆识。第三,要有毅力,可以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要有非搞清楚不算完的毅力,你们不是这样,是凭一时的热情冲动。”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望着蘑菇云冉冉升起,郭永怀忘却了多年的紧张、疲劳,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激动。为新中国的核武器事业他贡献了全部心血。他经常亲临西北核基地进行试验。当时国内航线大都是苏制的中小型客机,既不舒适也不安全。为了节省时间,他总是乘坐飞机,尤其选择夜航,他说:“乘飞机节约时间,夜航打个盹就到了,第二天可以照常工作。”他曾教导年轻人说:“我们这一代,你们及以后的二三代要成为祖国的力学事业的铺路石子。”1968年10月,郭永怀赴西北核试验基地进行我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发射试验工作。12月5日,在返回北京汇报时,飞机在着陆前失事。悲痛的人们找到郭永怀的遗体,发现他和警卫员两人搂在一起将公文包紧紧抱在胸前,包中的机密材料完好无损。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想到的还是祖国的利益。1968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授予郭永怀烈士称号。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郭永怀1935年就读于北大物理系,抗战爆发后他辗转到西南联合大学半工半读。他认为发展军事科学技术和航空事业是使国家强盛起来的首要条件。 B、郭永怀在多伦多大学,师从辛格教授,只用了半年多时间就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在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师从冯卡门,以优秀成绩获得博士学位。 C、郭永怀受聘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在此度过了他科研的黄金时期,他对超声波理论与粘性流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人类突破声障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 D、郭永怀出任力学学报主编,在钱伟长已被打成右派的情况下,仍然请钱伟长任编委。有些人想让郭永怀赞同一些“新发现”,而郭永怀却不置可否。E、郭永怀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之际,忘却了多年的紧张、疲劳,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激动。他为新中国核武事业贡献了全部心血。【答案】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A说“郭永怀1935年就读于北大物理系”不够准确,郭永怀应是1933年至1935年在北大物理系就读。C说“超声波”错,应是“跨声速”;D说“郭永怀却不置可否”错,郭永怀对一些所谓的“新发现”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2)郭永怀的爱国情怀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和分析。(6分)【答案】科学救国:为科学救国而留学;国难当头,为使国家强盛改学航空工程。心系祖国:向康奈尔大学校方表白要回祖国的意愿;拒绝加入美国国籍;留美期间常和大家讨论祖国的未来。毅然回国:拒绝康奈尔大学的百般挽留,放弃优厚条件,回到祖国。报效祖国:回国后,组织、领导力学与国防科研;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为国献身:飞机失事,为国防事业壮烈牺牲。祖国至上:牺牲时将公文包紧紧抱在胸前,使机密材料完好无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想到的还是祖国的利益。(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答到其他点、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3)钱学森给郭永怀的飞鸿传书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一是表达了钱学森盼望郭永怀早日回到祖国的急切之情;二是表达了钱学森对祖国这个“真正科学工作的乐园”的深切赞美之情;三是表达了钱学森求贤若渴、巴不得郭永怀来到中国科学院的力学研究所工作的迫切心愿。(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答到其他点、言之成理也可得分。)(4)你从科学家郭永怀的身上得到了哪些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认识。(8分)【答案】示例:从事科学工作:要有真挚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科学理想。要有精深的理论和真才实学。要有冷静、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要尊重科学,勇于讲真话。要经过慎重的思考。要有真正的科学胆识,敢于做研究,勇于实践。要有非凡的科研毅力。要有无私奉献、英勇献身的大无畏精神。(每答出一点得1分。答到其他点、言之成理也可得分)第II卷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近年来,我国历代文学巨匠的诗文专集、选集及各种汇编的整理问世,更是卷帙浩繁,蔚为大观。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繁盛,各国文学读物大量涌现,使人自顾不暇,这里有各种文化珍品的精译精编,有各国新作的争奇斗艳,也有选材不严的作品鱼目混珠,为读者所诟病,但就其主流看来,文学翻译家的辛勤劳动,大有益于我们文学的“外为中用”,大有助于文学新人的迅速成长,因此也是值得重视的。A蔚为大观B自顾不暇C鱼目混珠 D诟病【答案】B A项,蔚为大观:蔚,茂盛;盛大。大观,形容丰富多彩的景色;雄伟的景象。发展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形容事物美好而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B项,自顾不暇:暇,空闲。光顾自己还来不及。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不合语境。可改为“应接不暇”。C项,鱼目混珠:鱼目,鱼眼睛;混,蒙混,冒充。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一般形容物,不形容人。合乎语境。D项,诟病:侮辱。后引申为指责。合乎语境。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B尚书记载,东方的夷人部落民风淳朴,人们好让不争且取予有度,因此这个部落被称为“君子之国”。C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成以上,为271.6万人。D随着大运会的日益临近,深圳随处可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迎接大运会已成为展现志愿者风采的广阔舞台。【答案】B A.“给予”前的主语不明确,属于搭配不当;C.“据数据”,或者“数据显示”,这两种说法单用都可以,合用就犯了句式杂糅或者累赘多余的语病;D.迎接大运会成为舞台,显然主宾不搭配,应该是“大运会成为舞台”。1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使用语言,不仅要用得对,在语法上不出毛病,而且要力求用得好,要有艺术性,有感染力,这就要讲究运用语言的艺术,也就是要讲究一点修辞。有意用不符合语法常规的办法取得某种修辞效果是许可的,然而这只是偶尔为之,并且要有些特定的条件。如果语言不符合语法,说都说不通,就没有什么好的修辞可言。语言是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好的修辞,必然是符合语法规律的。ABC D【答案】A 可以从分析选项入手,四个选项开头的是或;比较后发现,句是个总领句,应该放在句首,这样可排除C和D项;后是接还是,从正面分析,从反面分析,按照逻辑顺序,应先从正面分析,所以应放在前面,排除B;答案应选A。16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发生后,我国一些地方出现了抢购碘盐防止核辐射的风潮,许多超市的碘盐被抢购一空,个别商家也趁机提价。请你针对这一现象,从下面的材料中概括出五条劝阻民众抢购碘盐的理由,每条理由不超过15个字。(5分)据专家介绍,碘片的主要成分是碘化钾化合物,能阻断放射性碘被人体甲状腺吸收,使放射性碘快速地排出体外。在发生较严重的核污染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