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模型的应用实例PPT课件.pptx_第1页
数学模型的应用实例PPT课件.pptx_第2页
数学模型的应用实例PPT课件.pptx_第3页
数学模型的应用实例PPT课件.pptx_第4页
数学模型的应用实例PPT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据驱动的地震余震序列分析模型 数据挖掘方法建模 Data Mining 2020 3 19 第1页 共19页mecca zj 可编辑 完成于2008年5月23日 科学研究的交叉思维方式 2020 3 19 第2页 共19页mecca zj 可编辑 解决问题的途径 2020 3 19 第3页 共19页mecca zj 现实问题 内在机理 外在表现 模型驱动 Model Drived 数据驱动 Data Drived 地震余震发生趋势预测 HanJ KamberM DataMining ConceptsandTechniques M SecondEditioned Singapore Elsevier 2006 万有引力定律 行星椭圆型运行轨迹 Brahe的观测数据 行星椭圆型运行轨迹 1问题重述 研究意义 2008年5月12日 四川汶川发生了8 0级的特大地震 给中国带来了特大灾难和无法估量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同时 从5月12日开始到22日为止 已经发生4级以上的余震达170余次 并继续不断的发生余震 能否快速 有效的根据现有已经发生的余震数据 分析和判断余震的发展趋势对安定人心和指导救灾工作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数学建模 并给出对余震发展趋势的分析和判断 2020 3 19 第4页 共19页mecca zj Introduction 2020 3 19 第5页 共19页mecca zj 可编辑 2020 3 19 第6页 共19页mecca zj 可编辑 由于地震的物理机理尚不明确 大多数现有地震理论都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对某地区发生的地震有效并不能保证对其它地区地震的有效 1 11 我国几次准确的地震预报案例很大程度上是依赖 群测群防 这样密集 探测 的经验预测 12 对地震余震序列的研究 还停留在 统计分析 这个水平 并没有完全理解其真实物理含义 1 4 7 13 同时 一个地区的地震发生频率具有一定的 混沌 特征 14 使得对余震序列的分析和研究十分困难 2020 3 19 第7页 共19页mecca zj 2问题分析 研究方法 前人 Introduction 在这种背景下 将地震余震序列视为 黑箱 的基于数据自身特性的分析方法具有更好的效果 考虑到余震的发生具有很强的随机性 准确预测其发生时间尚不具备条件 故退而预测其发展趋势 借用灰色系统理论 15 的数据 累加 处理方式 在消除其随机性的基础上 以数据本身的特性驱动建立数学模型 是本模型的最大特色 2020 3 19 第8页 共19页mecca zj 2问题分析 研究方法 本文 Introduction 2020 3 19 第9页 共19页mecca zj 3模型假设 研究基础 1 假设地震的发生具有自身特定的规律 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 假设主 余型地震的所有余震的发生与主震特性相关 并具有统一的特性 3 所有地震数据具有一定的精度和可靠性 Introduction 确保数学模型为 常 系数 确保反演计算时基础可靠 2020 3 19 第10页 共19页mecca zj 4模型建立 Method 已知余震序列数据 其中表示在时刻发生的余震震级 2020 3 19 11 2020 3 19 第12页 共19页mecca zj 4模型建立 Method 处理后的数据已经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旧方法 新问题 邓聚龙 灰色控制系统 修订版 M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3 2020 3 19 第13页 共19页mecca zj 4模型建立 Method 其中 a b c 为模型参数 可通过具体数据反演计算出来 根据处理后的数据所反映出的特性和模型假设 我们建立如下常微分方程模型描述累加后数据曲线 1 姜启源 数学模型 第二版 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传染病模型 人口Logistic模型 旧方法 新问题 假设1 2 a b c是常数 2020 3 19 第14页 共19页mecca zj 5模型求解 Method 代入 1 式有 2 关于 a b c 的线性方程组 假设3 原始数据可靠 2020 3 19 第15页 共19页mecca zj 5模型求解 Method 根据最小二乘原理 我们可反演计算出方程 1 中的参数 设 则方程 2 可写为 可利用Matlab软件中的ode45 常微分方程求解器来计算方程的数值解 2020 3 19 第16页 共19页mecca zj 6计算结果及分析 Results 实际计算时 是由Internet资源得到汶川地震余震序列 2020 3 19 第17页 共19页mecca zj 6计算结果及分析 Results 建立模型数据 检验模型数据 模型预测数据 上图给出本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 其中蓝色加号表示参与反演计算的原地震余震序列的发生时间和震级 绿色叉号表示未参与反演计算的原地震余震序列的发生时间和震级 蓝色叉号表示累加后的参与反演计算的余震序列的发生时间和震级 红色圆圈表示未参与反演计算余震序列的发生时间和震级 红色虚线表示模型预测的地震震级累加变化率曲线 蓝色虚线表示实际地震余震序列震级累加变化率曲线 显然 本数学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生的地震余震序列 红色圆圈 十分吻合 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根据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 汶川地震余震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但总趋势是明显的在有规律减弱 2020 3 19 第18页 共19页mecca zj 6计算结果及分析 Discussion 最后 由于建立预测模型对时间轴也进行了累加处理 本文模型无法预测余震的发生时间和震级 只能预测余震的发展趋势 这是将来需要改进的研究方向 缺点 本文以数据自身特性为驱动力建立了地震发生余震的发展趋势预测模型 并以实际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能对余震发展趋势的分析和预测提供有效的数据分析工具 所建模型理论基础非常简单 可使大多数具有高等数学知识的工程技术人员快速分析地震余震序列数据 有效避免谣言的传播和产生 优点 2020 3 19 第19页 共19页mecca zj 7结论及模型改进 Conclusion 同时 如果后续发生的地震数据严重偏离模型预测曲线 可迅速判定余震发生的性质改变趋势 出现新的余震诱发因素 数据向上偏离曲线 或余震能量由于特殊原因停止释放 可能诱发更大的地震 数据向下偏离曲线 优点 参考文献 1 蒋海昆 郑建常 吴琼 etal 中国大陆中强以上地震余震分布尺度的统计特征 J 地震学报 2007 29 2 151 164 2 蒋海昆 郑建常 代磊 etal 中国大陆余震序列类型的综合判定 J 地震 2007 27 1 17 25 3 毛燕 姚安地震余震序列研究 J 地震研究 2007 30 2 142 145 4 吕晓健 高孟潭 高战武 etal 强余震和主震地面运动分布比较研究 J 地震学报 2007 29 3 295 302 5 李琼 复杂储层地震预测理论及方法研究 D 博士 成都理工大学 2007 6 余怀忠 地震前兆物理模型与地震预测初步研究 R Technical中国北京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 2004 7 刘正荣 极限时间法与临震预报 J 地震 2005 25 1 41 50 8 李树华 陈燕 云南地区地磁加卸载响应比短临异常特征 J 地震研究 2003 26 增刊 133 139 9 钱晓东 秦嘉政 叶建庆 云南地区的环境应力参数及其在地震短临预报中的应用 J 地震研究 2006 29 1 7 13 10 焦青 刘耀炜 杨选辉 etal 文安5 1级地震前兆变化特征分析 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7 27 6 96 99 11 夏雅琴 陈维升 李均之 etal 地震预测的新进展 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6 32 1 11 14 12 刘成龙 车用太 王广才 大规模宏观异常的双重性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意义 J 地震地质 2004 26 2 340 346 13 蒋海昆 郑建常 吴琼 etal 传染型余震序列模型震后早期参数特征及其地震学意义 J 地球物理学报 2007 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