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周末历史培优试题十三.doc_第1页
2013届周末历史培优试题十三.doc_第2页
2013届周末历史培优试题十三.doc_第3页
2013届周末历史培优试题十三.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届周末历史培优试题十三(2013年1月13日)1.“铁券”(图1)民间俗称“免死牌”,始于汉代,是封建帝王颁发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这种现象 反映了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趋势 表明封建特权与君主专制紧密相连 说明君主专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使君主专制下的法律制度受到挑战 A. B. C. D. 图1 金石档案明代铁券邮票2.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咒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这反映出明代出现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3.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据此理解,“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口号4.19世纪欧洲男子着装发生了很大变化,宫廷贵族装饰过于奢靡繁琐的服装被舍弃,便于工作和运动的舒适、简便的男装流行起来,还出现了以大众为销售对象的成衣,时装不再是上流社会的专利。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机器生产需要简便的工作服装 B.资产阶级革命打击了封建贵族 C.工业化造成服装的大批量生产 D.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的贫困化5.1933年6月,美国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限制生产规模,规定了工人的工作时数和最低工资标准等等,愿意接受的雇主将能领到一个“蓝鹰”徽章,他们把徽章悬挂在营业地点和印在产品上作为合格的标志。一时间,“做守法公民,为国效力,只到有蓝鹰标志的地方购物”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对此理解,最正确的是A.政府为企业做广告,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B.国家扶持企业但不能不损害其部分利益 C.罗斯福总统实际上站在了人民的立场上 D.凯恩斯主义正确与否在美国得到了检验6.当今中国青少年喜欢看日本的卡通画册,穿印有米老鼠的衣衫,吃唐老鸭泡泡糖就连含高脂肪高糖的美式快餐,在中国这个具有悠久饮食文化传统的国度也“所向披靡”。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世界各国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 B.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产物 C.中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 D.各种文化传播工具的丰富7.西方学者弗兰克写道:“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下列能够支撑弗兰克本人观点的理由是A.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B.欧洲的殖民扩张强行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C.各地资源和财富的涌入促进了欧洲的崛起 D.人类各地区的交往加强了经济文化的融合8.右图漫画绘制于20世纪60年代,赫鲁晓夫(牙医)对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病人)说:“我比你更觉得疼”。该漫画所包含的正确信息是A.苏联解除了对古巴的军事威胁 B.苏联放弃了与美国的冷战对抗 C.苏联与美国对抗暂时居于劣势 D.苏联将军事对抗转为经济对抗 9.表2是“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简表,据此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总体特点解读正确的是表2 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单位:%)时间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1950年代284579339156391960年代295744431055356 A.经济进入高增长的“黄金时代” B.经济出现明显的“滞胀”现象 C.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D.美国、欧盟、日本经济竞争加剧10.中共七大、八大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两次会议的共同点是A.召开于中国处于重大历史转变之际 B.总结中共成立二十余年来斗争经验 C.以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为奋斗目标 D.指导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1.(26分)在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中农业问题日益突出,农民的反抗行为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材料一:要理解农民的反抗,必须从这样的论断出发,即现代化、资本主义入侵传统的农民社会对于农民社会来说意味着名副其实的灾难。 霍布斯包姆材料二:农民的革命行为对于社会进步而言往往没有多大成效。相反,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一一即弱势群体的日常武器:偷懒、装糊涂、开小差、假装顺从、偷盗、装傻卖呆、诽谤等等,反而是最有意义和最有成效的。 【美】斯科特弱者的武器材料三:(70年代中国)当时农民已在相当程度上修改了制度,使得所谓“集体经济”面目全非。这种虚假的集体经济局面还有没有必要再维持下去?政府是否还有必要逼迫农民去“瞒”、去“偷”、去“借”,去“扩大自留地”,去变着法儿这样那样这就是当时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选择。 高王凌现代化转型中的农民反行为材料四:15001820年欧洲各国农业种子的收益率(单位:倍)阶段英格兰尼德兰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瑞士/斯堪的纳维亚俄国/波兰/捷克/匈牙利1500154915501599160016491650169917001749175017991800182074736793101111676263706240444541415154394340383547波斯坦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请回答:(1)请以近代中国为例说明材料一的观点。(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在苏俄和苏联时期各有何表现?当时政府如何应对这种形式的“反抗”?(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70年代的“集体经济”指的是什么?当时中国农民非暴力的日常反抗行为对制度创新有何促进作用?(6分)(4)有人认为“工业革命成就了农业革命”,也有人认为“农业革命成就了工业革命”,材料四的数据支持哪种观点?说明理由。(6分)12.(26分)在探讨“美国从殖民地到惟一超级大国的发展轨迹”问题时,某同学搜集到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探究。 材料一:美国的精神传统和思想资源简而言之就是基督教新教精神和自由主义思想。基督教新教精神对美国人是一种无形的道德力量,在激烈竞争中赖以自律,在高度个人主义的社会中倡导集体合作,在贫富悬殊的情况下宣扬平等,是物欲横流的浊浪中的净化剂。自由主义的前提是人生而平等,拥有某些与生俱来的不可转让的权利。这种包含个人自由和公平两个方面的自由主义在美国深入人心,成为美国人的共同理想,甚至是普遍信仰 .据资中筠美国的强盛之道 材料二:1945年至1970年左右这段时间也是美国霸权在世界体系中的全盛时期。一旦美国与另一个军事强国苏联达成协议,美国霸权基本上就是不受挑战的了。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的结构性危机:我们将何去何从? 材料三: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幺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原因有二:其一,正是苏联的存在,才给了美国与其盟国结盟的理由;其二,1945年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双方都不得轻举妄动,都得阻止任何导致核战的可能。而今,苏联对那些国家的约束作用没有了。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生活在后美国世界(1)阅读材料一,列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