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培训资料.doc_第1页
听力培训资料.doc_第2页
听力培训资料.doc_第3页
听力培训资料.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听力保护培训资料 (一)噪声对健康的危害(1)噪声定义噪声从物理学观点讲,是各种不同频率和声强的声音的无规律的杂乱组合。从生理学观点看,凡是使人烦躁的、讨厌的,不需要的声音都叫做噪声。(2)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目前噪声对人体损害在临床上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特异性噪声病”,只引起听觉器官的损伤。其二是“非特异性噪声病”,噪声作用于机体的各器官,首先作用于植物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而引起神经衰弱症候群,导致血压和心率的变化、肌肉紧张、消化机能紊乱、视力障碍、内分泌系统(如血糖增加、刺激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等一系列变化。特别强烈的噪声还能引起头痛、脑胀、多梦、疲乏无力、记忆力衰退。(二)听力测试的目的、适用范围和程序(1) 听力测试的目为保护在强噪声环境中作业职工的听力,降低职业性噪声聋发病率。(2) 适用范围凡有职工每工作日8小时暴露于等效声级大于等于80分贝(以下简称“LAeq,880dB”)的操作工人。 听力测定注意事项:进行听力测试之前48小时内,被测职工不得暴露于噪声作业场所和其他非职业噪声环境。听力测定方法:听力测试应当采用纯音气导法。测试频率至少应当包括500、1000、2000、3000、4000和6000Hz。疑似病例确定:当跟踪听力测定相对于基础听力测定,在任一耳的3000、4000和6000HZ频率上的平均听阈改变等于或大于10dB时,确定为发生高频标准听阈偏移。复诊:当发现疑似病例后,企业应组织职工在脱离噪声环境1周后再次测定。分级:a.轻度听力损伤 2640dB、b.中度听力损伤 4155dB c.重度听力损伤 5670dB、 d.噪声聋 7190dB告知:对于确诊已发生高频标准听阈偏移的职工,应当在14天内以书面形式将测试结果通知本人,并采取相应听力保护措施。(2)噪声控制一般方法1)控制噪声源:根据噪声的性质和具体情况采取控制和消除噪声源,是从根本上解决噪声危害的一种方法。对流体噪声,在流体管道中安放稳流栅或者优化设计,也可以通过阀门控制,当流体在腔体内高压流动时,可以安装控制阀,减少湍流程度。设置内层管道或包裹多层符合要求的隔声材料也很有效。2)控制噪声传播:采用吸声材料装饰在车间的内表面,在机器和振动体的底部设隔振或减振装置。在减振和衰减噪音仍达不到要求时,采用衬有隔音材料的防护罩。3)装消声器、静音器:对于设备排气系统,可以依据噪声降低的要求、操作条件和噪声频率选择合适的静音器;消声器对于降低中高频率的噪声非常有效。4)个人防护:选用合适的耳塞、耳罩、帽盔等,对降低噪声保护听觉非常有效,一般可有效降低10-40分贝的噪声。5)对生产设备和防护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减少因设备过度磨损产生的噪声。6)健康监护:应对从事噪声作业发工人进行上岗前体检,凡职业禁忌症患者,不宜参加噪声作业。对接触噪声作业工人应定期进行在岗体检,特别是听力检查。及早发现听力变化情况,发现听力损伤,应及早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7)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制度:如实行工间休息制度,设置隔声休息室,尽量减少作业人员的接触时间。(四)使用护耳器的目的,护耳器类型和如何选用、佩戴、注意事项等 、使用护耳器的目的 由于噪声源治理受到现有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的限制,常常在工作场所会有噪声超标的情况,为保护职工身体健康,采用相应的个体防护措施。、护耳器类型护耳器一般分耳塞和耳罩两大类 如何选用、佩戴、注意事项等 A、耳塞好坏鉴别1.慢回弹效果 弹性太大,防噪音耳塞膨胀时压迫外耳道皮肤,可引起耳胀、耳痛等不适;弹性太小则不能与外耳道紧密接触,隔声效果降低。所以必须观察耳塞的回弹速度,回弹时间越长则质量越好。 2.柔软度 柔软度直接影响到耳塞佩戴的舒适程度 3.表面质感 有些耳塞摸起来黏黏的,戴在耳朵里还会粘住耳道的皮肤,应尽量避免购买。 最好的鉴别方式就是把两只耳塞紧紧地粘在一起再分离,看他们分离的时间,越快越好。 B、 选用 首先将护耳器上单值噪声降低数(SNR),再乘以06,得出实际降噪值,之所以要乘以06(是考虑到护耳器标出的降噪值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取得的,而工人实际佩戴时间长,每个人佩戴的方法也有不同,实际的降噪效果会降低一些。) 将现场8小时等效A声级噪声减SNR*0.6,得出实际降噪值。般认为,使用护耳器后实际接触的噪声在75分贝至80分贝之间,效果最佳。C、佩戴 搓细:将耳塞搓成长条状,搓得越细越容易配戴。 插入:拉起上耳角,将耳塞的三分之二塞入耳道中。 按住:按住耳塞约20秒,直至耳塞膨胀并堵住耳道。拉出:用完后取出耳塞时,将耳塞轻轻地旋转拉出。D、注意事项使用前要洗净双手。 轻按耳塞30秒直至耳塞完全膨胀定型。 及时对耳塞进行更换或清洗。五、长期使用耳塞的健康隐患使用耳塞可能导致耳垢在耳塞插入耳道的同时被推进中耳,这能造成耳鸣,减弱听觉,疼痛或细菌感染。 耳垢过多的使用者应更小心地使用耳塞,且耳塞应经常用水和温和的肥皂清洗。然而,泡沫类型的耳塞通常都是用完即可丢弃的, 而且将其泡在水里弄干后可能会失去慢回弹的特性。 此外,防噪音耳塞也有可能成为是耳炎的激发因素, 因为在温暖的,潮湿的环境下,许多细菌会繁殖得更旺盛。插入耳塞的时候会导致中耳的气压上升,并推向耳鼓导致疼痛,这是因为耳塞插入过深。为了避免这个危险,请先将耳塞搓细并插入预好的理想位置,当耳塞完全膨胀后最好不再往里推。反之亦然,拔出耳塞时为了避免耳鼓受挤,应慢慢地将耳塞旋出而不是强拉出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