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选读练习题(一)为政以德(答案)1、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共:通“拱”,读gng,环抱,环绕。2.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通“导”,读do,训导。 3.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道:通“导”,读do,治理 4.求!无乃尔是过与? 与:同“欤”,读y,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2、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古义:没有羞耻心。古代不守礼义、不光彩、不体面即“无耻”,如寡妇改嫁、战败逃跑等。 今义:道德水平低下2.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古义:有战事,指采取军事行动。事,特指战事、祭祀等军国大事。 今义:(1)忙,不闲;(2)有工作干;(3)忧愁或顾虑(4)惹事,出现变故 3.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古义:把当作 今义:认为 4. 既来之,则安之古义:既然使他们来了,就使他们安定下来 今义: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词类活用类型1.如杀无道,以就有道(形容词作名词,“无道”指不守道义的人;“有道”,指道德高尚的人。) 2.举善而教不能(形容词作名词,“善”指优秀者;“不能”指能力差的人。) 3.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名词作动词,“风”,好比风,“草”,好比草。) 4.草上之风(名词作动词,“上”,施加。) 5.于斯三者何先 (名词作动词,“先”,把放在前面。) 6.齐之以刑 (形容词作动词,齐”,整治、整顿。) 7.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使动用法,“富”,使富足。)8.足食,足兵 (使动用法,“足”,使充足。)9.既来之则安之 (使动用法,“来”,“安”,使来,使安定) 四、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类型(一)主谓倒置1.君子哉若人!2.尚德哉若人!(二)宾语前置3.既富矣,又何加焉?4.何以伐为?5.无乃尔是过与? 6.百姓足,君孰与不足?(三)状语后置7.为政以德8.道之以政9.齐之以刑10.道之以德11.齐之以礼12.使民以时13.临之以庄14.虎兕出于柙15.龟玉毁于椟中16.季氏富于周公五、重要思想(1)为政以德:“德”和“礼”是孔子政治的主要主张。“为政以德”是对执政者的素养、执政的方法提出的要求。要求执政者实行“仁政”:A以民为本,对百姓不能过分地压迫剥削,应在富民的同时教化百姓;B执政者应用自身的德行给百姓作示范,建立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规范人的行为,以实现社会的稳定。(后人评价:孔子的“德治”是建立在“人治”的基础上的一种政治理想体系,与今天的“以德治国”有本质的区别。它虽在一定程度上对统治者有约束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它作为“法治”的辅佐,用道德标准来规范统治者和百姓的行为,以维护社会性稳定,有积极意义。)(2)民生与教化:孔子高唱仁爱赞歌的同时不忽视老百姓的温饱。子贡问政时,孔子先强调“足食”再强调“教之”。在孔子的思想中,物质与精神不容忽视而更倾向于精神,当两者必选其一时,孔子做出“去食”的选择,这体现了儒家“舍生取义”的思想主张。(3)先富后教:孔子提出“富民”和“教民”的思想,而且是“先富后教”,这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是说“富”比“教”重要。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两者没有矛盾,反映出孔子治国思想的两层意思。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就要保证百姓的基本生活,这是基础,所以提倡“富之”;孔子又主张治国以“礼”,就要重视“教化”,使百姓遵守“礼”,就要提倡百姓有一种精神力量,重视人的基本准则。(4) 均无贫与均贫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是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均无贫”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一致,不是均贫富,而是上下各得其分。六、练习训练1.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养生、送死和祭祀。统治者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他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他劝鲁哀公减轻人民的赋税,藏富于民:“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这是否表明孔子是主张君民平等、贫富不分的呢?请简述之。(不超过100字)(为政以德)参考:不是。孔子主张的不是君民平等、贫富不分,而是上下各得其分。孔子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了维护君主统治,君臣之间各司其职,各守本分。“均无贫”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于统治者而言,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对百姓是需要教育的:“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教什么?教之以礼、信、孝悌。2.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材料1: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145)材料2: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136)材料3:逢蒙学射于羿,杀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郑人使子濯孺子侵卫,卫使庚公之斯追之。曰:吾生矣。其仆曰:夫子曰吾生,何谓也?曰:庚公之斯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我。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庚公之斯至,曰:夫子何为不执弓?曰:小人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学他射于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虽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废。抽矢,扣轮,去其金,发乘矢而后反。”(孟子离娄下,有删改)(1)请根据羿和奡的事例简要说一说德和才能的关系。参考:道德为根本,才能为道德所用才是善用,反之为误用。不重视道德而重才能,就只看到才能的功效,而忽视才能违背道德是极有危害的。(2)从上面三则材料里面可以看出后羿被学生逢蒙所杀“不得其死然”,其根本原因在哪里?请作简要分析。参考:根本原因在后羿自己,不在学生。后羿没有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审查和道德教化,对学生缺少道德上的约束力。后羿自己本身也没有做好学生的道德模范,对学生没有形成道德上的感召力量。3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材料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材料2: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 季康子和孔子分别持什么治国思想?(1分)参考:季康子:以法治国(法治)。孔子:以德治国(德治)(2)这两则材料都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强调儒家学说中的统治者和老百姓之间的什么样的互动关系?参考:比喻。(1分)统治者是老百姓效仿和学习的对象,老百姓是被统治者影响和教化的对象。(1分)一个好的统治者应该成为老百姓的道德模范,并且还要主要用自己的德行来引导、教育、感化老百姓,改造思想,移风易俗,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而不是靠刑罚手段来强制实施统治。(1分)七、句子背诵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1)(选读第1页)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3)(选读第1页)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钩针套件编织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催化裂化工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电机转子噪声检测设备选型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酸洗钝化工专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海藻胶提取工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服务心理学(第四版)课件 项目四 任务二 激发消费动机
- 银行转型面试题及答案
- 儿科中级专业试题及答案
- 药学面试专业试题及答案
-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濮阳第一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检测生物试卷(含答案)
- 《计算机制图-中望CAD 2023》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2024年“学宪法、讲宪法”应知应会题库
- HG-T 5367.5-2022 轨道交通车辆用涂料 第5部分:防结冰涂料
- 平安产险建筑工程团体意外伤害保险条款
- 原油加工承揽合同
- 基于人工智能的药物不良反应预测与预警系统
- QCT268-2023汽车冷冲压加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 指导青年教师赛课工作方案
- 胃镜室进修汇报
- 10.1 抵制校园欺凌和暴力(高效教案)-【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大数据“杀熟”的法律规制探究17000字(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