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典诗歌分类 诗歌赏析专题 一 思想情感的分析 二 表现手法的分析 三 意象的分析 四 赏析的基本方法 忧国伤时 建功报国 思乡怀人生活杂感 长亭送别 白描 对比 象征 抑扬 衬托 烘托 渲染动静结合 正侧结合 虚实结合 常规分析 意象分析 技巧分析 对比分析 五 答题的模式 诗歌的类别 田园 边塞 咏物 咏怀 咏史 离别 思乡 闺怨 宫怨 表现手法 白描 对比 象征 抑扬 衬托 烘托渲染 动静结合 正侧结合 虚实结合等 修辞手法 比喻 拟人 对比 夸张 象征 双关互文 用典等 抒情手法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 借古讽今 托物言志等 1 诗歌整体赏析的主要内容 思想情感 作者的或主人公的 2 专业术语的运用 部分 内容手法上的术语 怀古伤今 借古讽今 欲扬先抑 卒章显志 画龙点睛 先总后分 层层深入 直抒胸臆 托物言志 以小见大 开门见山 对比衬托 烘托渲染 正侧结合 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 情景交融 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 借景抒情 以景衬情等 思想感情上的术语 迷恋 忧愁 惆怅 寂寞 伤感 孤独 烦闷 恬淡 闲适 欢乐 仰慕 激愤 坚守节操 忧国忧民等 整体评价上的术语 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等 这是一首 写景 边塞 爱情 咏怀 离别 闺怨 宫怨 诗 这首诗运用了 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表达技巧 具体分析此表达技巧的作用 通过对 意象 的描写 烘托了了一种 某某 氛围 表达了作者 或主人公 某某 思想感情 诗歌语言 感情 意境 使人 3 诗歌整体赏析答题的次序 答题的一般次序 诗歌类别 表达技巧 思想主题 整体评价 思乡怀远诗 何人不起故园情 在封建社会里 为了生计 为了前途 为了理想 为了抱负 人们不得不离开家乡 转徙各地 这一去 山长水阔 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敏感的诗人身在他乡 无处不起思乡之情 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 山长水阔 久戍边关 宦游不归 常见思想情感 羁旅愁思 张继 枫桥夜泊 思念亲友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征人思乡 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闺中怀人 王昌龄 闺怨 如何表达 触景伤情 何事吟余忽惆怅 村桥原树似吾乡感时生情 中秋望月 重阳登高 伤春悲秋 日暮思归托物传情 月 雁 笛 柳因梦寄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 不到桐庐已及明抒情角度 从已入笔 从对方入笔 闻雁韦应物故园渺何处 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 高斋闻雁来 寒塘赵嘏晓发梳临水 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 一雁过南楼 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托物言志 移情于物 雁是候鸟 春秋迁徙 秋天 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 这种景象牵动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 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后人评价三四两句诗在全诗中 曲折有致 出乎常情 对这一评价请简要阐述你的鉴赏体会 本诗运用对写法 本为诗人思念兄弟 却写家乡的兄弟为缺少诗人而遗憾不已 把 我思人 的情绪 折射为 人思我 的幻觉 这正是出乎常情之处 使情感更加深沉而余味无穷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作者是怎样写 思家 的 一 二句写诗人自己 通过描述寒冬腊月 灯前抱膝独坐的冷清画面 渲染出一种孤独 冷清的氛围 侧面烘托出诗人的思家思亲之情 三 四句作者运用对写法 通过想像冬至夜深时分家人围坐灯前谈论远方的自己的情景 把 我思人 的情绪 折射为 人思我 的幻觉 来表现 思家 之情 山水田园诗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写景抒情类 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 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 以唐代王维 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 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 风格恬静淡雅 语言清丽洗练 多用白描手法 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 分析重点 景物特征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 例如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等 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主题 归隐田园 钟情山水 描绘山川美景 热爱祖国河山 厌弃官场黑暗 抒发闲适情调 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总之 或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或表达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或表达自己从容闲适的生活态度 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 思想内容 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白描以动衬静等语言特点 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 山居即事王维 寂寞掩柴扉 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 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 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 处处采菱归 1 简析 遍 稀 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2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1 答 遍 字表现松茂鹤多 稀 字表现来访者少 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 答 写出了夕阳西下 炊烟升起 嫩竹荷花清新可爱 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 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 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 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 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 倾家事南亩 注 尘垢 尘埃 1 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 请简要分析 1 答 分别是 明 和 出 充分显示出雨后的 新晴 诗人极目 野望 所见的景色 田野外河水上涨 在阳光照射下 白水 波光鄰鄰 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 雨水冲洗后的群山 在太阳照耀下 碧峰 秀出 更加富有层次 2 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尾联写了农忙时节 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 这样写的好处是 再一次突出表现 新晴 这一诗题 因为 新晴 人才能看到农人们 倾家事南亩 的景象 给前面所绘的一幅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 使整幅画面活了起来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诗人在这首诗中塑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这种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理想 1 作者塑造了一个秋天傍晚空山幽美恬静的意境 诗人通过山雨初霁 月下青松 淙淙清泉 翠竹成林 水中碧莲等意象 渲染出一个优美恬静的氛围 2 表现了诗人对安静纯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泉水 青松 翠竹 青莲等 也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和理想境界的烘托 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此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有何特征 通过景物描写 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西沉的残月 悲啼的乌鸦 满天的霜 岸边的枫树 江上的渔火 寒山寺 钟声 客船等 特征 深秋半夜萧疏清冷 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的羁旅之愁 惜别送别诗 多情自古伤离别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 通讯极不发达 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 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 离别之际 人们往往设酒饯别 折柳相送 有时还要吟诗话别 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 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 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 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 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 有的重在劝勉 鼓励 安慰 有的兼而有之 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 好去莫回头 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直接表达诗人的离情别绪 依依难舍之情 赠别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间接写别情 通过写宴席上燃烧的蜡烛 借物抒情 表现自己留恋惜别之情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坦陈心志的告白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情深意长的勉励 雨霖铃柳永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回忆相聚欢娱 遥想分别后的孤寂 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 送 或 别 等字眼 基本主题 依依不舍的留念 情深意长的勉励 坦陈心志的告白 别后情境的想象 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感情色彩 依恋与不舍 低沉哀婉 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 旷达刚健 乐观向上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 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 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 是不行的 应答出 因什么 而 感伤 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1 这首诗的前两句与后两句描写的是否同一时间的事 作者这样处理 表达了什么感情 2 诗中两处描写自然景物 其作用有什么不同 1 参考答案 答1 不是同一时间 中间有一段较长的时间间隔 浓重的离愁别恨 作者这样处理是为了强化送别的感伤 酒醒以后 才意识到朋友已经离得很远 倍感凄凉孤寂 答2 前者乐景衬哀情 描写红叶青山的美景 反面衬托对朋友的留恋之情 后者正衬 描写满天风雨是正面衬托黯然神伤的离别之情 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 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 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 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 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 离歌 离别之歌 关城 潼关 函谷关 御苑 皇家宫苑 砧衣 捣制寒衣的声音 首联 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 离别的环境 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答 萧瑟 冷清 微霜 鸿雁 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 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 黯然神伤的情绪 答 尾联直抒胸臆 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 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 鉴赏示例3 双调 沉醉东风关汉卿咫尺的天南地北 霎时间月缺花飞 手执着饯行杯 眼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 保重将息 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好去者 望前程万里 这是一曲言情之作 与一般送别抒情曲相比较有何特色 请从内容与表现手法两方面加以说明 从内容上 这首散曲虽然与一般送别抒情曲一样表达离别时的依依不舍的送别情意和对好友 保重将息 的叮咛 没有那种缠绵悱恻的悲伤与愁绪 而是以但一句 鹏程万里 来激励对方 从而体现一种昂扬向上 充满自信的送别情调 从表现手法看 此曲主要以行为 心理 语言描写来表现主题 一般的送别诗多是 借景抒情 即通过典型的景物描写来抒发主人公的悲伤情感 而本曲没有常见的 离别之景 的描绘 偏重于送别时的动作 心理 语言等细节来表达此曲主题 注意一二句的比喻 后三句的对比 柳梢青 送卢梅坡刘过泛菊 杯深 吹梅 角远 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 云边孤雁 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 觉几度 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 尘随马去 月遂舟行 注 泛菊 饮菊花酒 吹梅 吹奏 梅花落 聚散匆匆 一句 在内容上强调什么 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4 参考答案 答 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 相别之仓促 在写聚 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答 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 上片用 云边孤雁 水上浮萍 把离别后的二人比作孤雁 浮萍 来表现离别之苦 下片用 尘随马去 月遂舟行 把相思比作尘土 月光来表现思念之切 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 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 借景抒情 春江渺茫 日暮 三四句心理描写的手法 替远去的友人设想 日暮之时会停泊在哪里呢 到那时 人生地疏 天涯一孤客是多么的令人哀伤啊 从而表达出分别之后的哀伤之情 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首诗使用什么表现手法 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反衬 哀景衬壮情 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怀 对友人真诚情谊 和练秀才杨柳杨巨源水边杨柳曲尘丝 立马烦君折一枝 唯有春风最相惜 殷勤更向手中吹 诗中的 折柳 和 春风 各比喻什么 有何好处 诗中哪些地方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 有何深意 1 诗中的折柳喻行人 春风喻送行人 生动而贴切 堪称妙喻 2 诗中有两个地方用了谐音 一是 丝 含蓄地表达出离别之 思 二是 柳 耐人寻味地写出了无情折柳似有情 极其生动地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 一 送别类意象 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杨柳 它源于 诗经 小雅 采薇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 柳 与 留 谐音 古人在送别之时 往往折柳相送 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 怀远等情思 如柳永 雨霖铃 词中的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等 2 长亭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 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如北周文学家庾信 哀江南赋 十里五里 长亭短亭 谓十里一长亭 五里一短亭 长亭 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 如柳永 雨霖铃 中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等 3 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 与子交手兮东行 送美人兮南浦 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 南朝文学家江淹作 别赋 春草碧色 春水渌波 送君南浦 伤如之何 之后 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 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 如唐代白居易 南浦别 中的 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 等 4 酒 元代杨载说 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 写一时之景以兴怀 寓相勉之词以致意 酒在排解愁绪之外 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 如 王维的 渭城曲 中的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白居易 琵琶行 中的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等 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边塞诗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 战争为题材的诗 发展到唐代 由于战争频繁 统治者重武轻文 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 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 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 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 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 其代表人物是高适 岑参 王昌龄 二 边塞诗表达丰富的主题 1 表达诗人向往边塞的军旅生活 希望立功边塞 报效国家的理想 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 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 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 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 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 他们愿作驰骋沙场的勇士 不愿作舞文弄墨的一介书生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书生从军出征的心理和经过 其中 照 字极为形象生动 使人感到战火炙手 欲燃眉睫 自 字贴切有力 将书生那种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的爱国激情催化为燎原之势 最后二句直抒胸臆 铿锵有力 投射出初唐在崇尚立功边塞的时代大气候中许多文人向往边塞生活的人生取向 2 抒发了自己的壮志雄心以及怀才不遇的悲慨高适 塞下曲 万里不惜死 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 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 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 糊涂 头脑不清 此道 往往成老翁 蓟中作 中又写道 岂无安边书 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 归来独闭门 孙吴事 指用兵之道 自己虽然有军事韬略 无奈无人赏识 那些不学无术的将领 早已得到皇帝的封赏 3 描写边塞风情 展现绝域风光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闌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首诗向我们再现了边地瑰丽的自然风光 充满着浓郁的边疆生活气息 意境独特鲜明 开头四句雄健奇特 作者紧紧抓住边地风猛雪早的特点 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瑰丽的塞外雪景图 忽 两句用春风比北风 用梨花比冰雪 想象瑰丽 比喻新奇 深得咏雪之妙 4 描写塞外环境的险恶和征战生活的艰苦 盛赞沙场战士英勇无畏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岑参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 雪海边 平沙茫茫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 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 金山西见烟尘飞 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 半夜行军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 五花连钱旋作冰 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 料知短兵不敢接 车师西门伫献捷 这首诗描写的是大漠中恶劣的环境 黄沙入天 夜风怒吼 飞石如斗 但诗人用夸张的笔法描写这些景物的时候 心中却充满了昂扬激动的情绪 因为他是用如此奇伟的景色 衬托奔赴沙场的勇士的英雄气概 看将士们半夜行军 幕中草檄 何等英姿飒爽 这首诗给我们美的感受 已不仅仅来自塞外奇景 还由于盛唐时代诗歌中鼓荡着的慷慨豪迈的激情 其一二句 时逢五月 天山的积雪还尚未解冻 这里没有春花只有严寒 三四句 耳旁只听到笛子吹奏 折杨柳 的曲调 眼前却看不到一丝春天的景色 五六句 战士们拂晓随金鼓声出战 夜晚休息都不敢稍解马鞍 战斗的生活真是紧张 七八句 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 表达了诗人挥舞宝剑 直捣敌营的希望和决心 道出边地将士在高原苦寒的环境中所向无敌的激昂斗志 这首诗开始极力铺写塞外奇寒的气候 结句落脚在将士的报国雄心和乐观精神上 令人感佩 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 折柳 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 李白 塞下曲 从军行 其四 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5 反映将士生活悬殊 苦乐不均 或反映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 燕歌行 高适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对比 前线战士在刀光剑影中浴血奋战 死生各半 将领们却坐在帐中欣赏歌舞 寻欢作乐 提示了官兵苦乐不均的局面 指出唐将们的失职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当暮色来临时 战场一片凄惨 可以参加战斗的士兵所剩无几 身当恩遇常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身受朝延恩遇的唐将本应用平定边患报效朝廷 但他们一向骄傲轻敌 玩忽职守 这是造成广大战士在战斗中用尽气力无法解除敌人围困的原因 也是导致战局不利的根本原因 这一层尖锐揭示边塞内部的弊端 沉痛谴责唐将恃恩轻敌的风气和纵情声色不恤士卒的行为 以及由此造成的战局不利的恶果 兵车行 杜甫车辚辚 马萧萧 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 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 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 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 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 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 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 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 役夫敢伸恨 且如今年冬 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 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 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 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 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 天阴雨湿声啾啾 从军行 其一 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无那 无奈 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6 抒写边思乡愁 题材 A 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 边地生活的艰辛 战争的酷烈场面 将士的思家情绪 B 边塞风光 边疆地理 民族风情 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 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 情感 A 主战思想 讴歌边关将士的奉献精神 意欲建功立业的豪情 报效祖国的激情 抨击主降派 讽刺当朝无能 B 反战情绪 环境的恶劣 塞外生活的艰辛 连年征战的痛苦 思念亲人的悲伤 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 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 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6 抒写边思乡愁 5 反映将士生活悬殊 苦乐不均 或反映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 4 描写塞外环境的险恶和征战生活的艰苦 盛赞沙场战士英勇无畏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 3 描写边塞风情 展现绝域风光 2 抒发自己的壮志雄心以及怀才不遇的悲慨 1 表达诗人向往边塞的军旅生活 希望立功边塞 报效国家的理想 三 边塞诗有关特点 从景物看 大漠 烽烟 长城 黄沙 长云秋月 雪山孤城 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景物特点 雄奇 奇丽 奇寒 辽阔 壮阔 广阔感情基调 豪放旷达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雄奇壮美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豪壮悲慨 如杜甫的 落日照大旗 马鸣风萧萧 委婉清丽 如李白的 何日平胡虏 良人罢远征 四 鉴赏边塞诗 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赏析边塞诗 他们从大漠 烽烟 长城 黄沙等景物中反映出他们的精神风貌 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 体味每首诗的整体风格 领会作者熔铸其中的感情 以及把握好所反映的时代风貌 四 鉴赏边塞诗 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赏析边塞诗 他们从大漠 烽烟 长城 黄沙等景物中反映出他们的精神风貌 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 体味每首诗的整体风格 领会作者熔铸其中的感情 以及把握好所反映的时代风貌 了解有关战争的地点和人 事 物 从用品看 金鼓 旌旗 烽火 羽书 号角戈 矛 剑 戟 斧 钺 刀 铩 羌笛 胡笳 琵琶从地名和民族名看 碛 q 西 轮台 龟兹 夜郎 胡 羌 羯 ji 晋时 羯人石勒建立后赵政权 为五胡十六国之一 如 羯胡 旧时用以泛称来自北方的外族 夷 楼兰 安西 单于 盛唐的边塞诗基调是豪迈 爽朗 一往无前 如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斩楼兰誓不还 即使是艰苦的战争 也壮丽无比 即使是出征远戍 也爽朗明快 即使是壮烈牺牲 也死而无悔 到了中 晚唐 国势渐衰 虽然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 但悲壮惋伤的成分多了起来 如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到了宋代 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 外侮不断 国难当头 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 就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 如陆游的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即把握时代特征 中晚唐诗风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 碛里征人三十万 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 深沉婉伤 宋代之诗风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 凄凉惆怅 3 了解常用表达手法 用典 衬托 夸张 比喻 送魏大从军陈子昂匈奴犹未灭 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 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 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 惟留汉将功 诗的主题是什么 请做简要的分析 汉代威镇敌胆的骠骑将军霍去病 匈奴未灭 无以家为也 的典故 春秋晋国大夫魏绛主张晋国与附近的少数民族联合 曾说 和戎有五利 并因此消除边患 专指西汉时在边地立过功的赵充国 东汉大将窦宪 他曾经以卓越的战功 大破匈奴北单于 又乘胜追击 登上燕然山 刻石纪功而还 匈奴犹未灭 魏绛 六郡雄 燕然 激励友人勇立战功 同时也表现出诗人自己自己一片忠心报国的情怀和为国立功的宏愿 用典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注 属国 典属国的简称 典属国是当时的官职名 王维以典属国的身份出使 诗人通过对大漠壮丽风光的描绘 抒发了对为国御敌守边 立功绝域的将士们崇敬之情 充满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烘托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沙似雪 月如霜 两个生动的比喻 形象地描绘出边塞的荒凉 凄冷 加上那幽怨的笛声的渲染 烘托了戍边将士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 烘托 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 颔联用典 也使用了反衬手法 笛中闻折柳 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 折杨柳 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 但眼前春色全无 亲人遥遥不能相见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将士积极能战 英勇杀敌 颔联言简意赅 对表现战士们对国家的忠勇 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 另 反衬手法如岑参的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开首极力渲染环境恶劣 风沙遮天蔽日反衬将士突出人物不畏艰险的精神 六 牛刀小试塞下曲王昌龄饮马度秋水 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 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 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 白骨乱蓬蒿 1 塞外战场的描写对表现诗歌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答 通过描绘战场的荒凉景象 疾风如刀 黄沙遮天 白骨散乱 揭露战争的残酷 烘托出对战死将士的哀悼之情 从军行 其五 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1 简要分析诗中描写战争的手法 答案 诗人描写战争不是正面铺叙 而是通过烘托手法进行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 去让读者自己想象战争场面 诗中正面描写了后续部队 对战果辉煌的前锋部队只从侧面带出 诗中的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 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 阅读下面一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诗中第4句采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答 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的情绪 1分 和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1分 两个得分点全有得3分 想象 第四句跟前句形成强烈对比 1分 由实而虚 1分 从侧面揭示了战争带给人民的痛苦 1分 咏史怀古诗 千古兴亡多少事 以历史为主要内容 对历史人物的功过 历史事件的成败 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 抒发感慨 或感怀身世 或借古讽今 或怀古论事 标题一般是古迹名 古地名 或直说 怀古 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 诗人自己不置身其中 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 题乌江亭 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 江东弟子多俊才 卷土重来未可知 然而王安石却感到项羽失败的必然 江东弟子今虽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 或是感慨个人遭遇 或是评击社会现实 宋词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和 京口北固亭怀古 表达感情 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 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 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 多借古讽今 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 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悲叹年华消逝 壮志难酬 常用鉴赏术语 对历史盛衰无常的慨叹凭古吊今 怀古伤今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借古讽今 讽当朝统制者昏庸 苛税 大兴土木 战乱 荒淫无度 无能 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抒发盛衰无常的感慨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抒发功业未就的感慨 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进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抒发国运衰微的感慨 过华清宫绝句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含蓄地批评了统治者的骄奢淫逸 寄予了忧国伤时的感慨 念奴娇 赤壁怀古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的感慨 台城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 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为什么 同意 因为诗人身处晚唐 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 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 如梦一场 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 诗人凭吊台城古迹 回顾六朝旧事 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 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 怀古伤今 注 韦庄 836 910 晚唐京兆杜陵 今陕西西安 人 过华清宫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 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 故宫惟有树长生 1 请指出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并作简要说明 2分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分 这首诗采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 将昔日霓裳羽衣 歌舞升平之景与今朝杂树丛生 宫殿荒凉之状作对比 作者通过咏史抒怀 讽刺了统治者荒淫误国 感叹王朝由盛转衰 2007年湖北卷 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 不是爱 不是死 而是怀古之情 兴亡之叹 余秋雨 断壁残垣 记录着朝代的兴亡 秦砖汉瓦 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多少雅致的诗句 缅怀着古今风流人物 无数蕴藉的词章 倾诉着世间沧海桑田 咏史怀古诗特点 1 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古迹 古人名 或在古迹 古人前冠以 咏 或在古迹 古人后加 怀古 咏怀 等 2 诗歌内容 描写此地眼前的衰败 荒凉 萧条 或描述历史事件的经过 抒发感慨 国家 国运衰微 统治者 荒淫奢侈 名地 昔盛今衰 古人 壮志难酬 忧国伤时 孤寂失意 3 结构 临古地 思古人 忆其事 抒己志4 手法 表现手法 用典 今昔对比 借景抒情 触景生情 借古讽今 表达方式 多议论5 语言 含蓄蕴藉6 意象 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历史古迹 吴钩乌衣巷淮水柳营后庭花六朝金陵台城 7 风格 或雄浑壮阔 或含蓄沉郁 咏史怀古诗的情感主题 1 古人 感慨身世 观照自我 抒发对古人的缅怀 敬仰之情 表达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悲叹年华消逝 时不我待 壮志难酬2 古迹 抒发感慨 感伤兴衰 变迁 感慨盛衰无常 昔盛今衰 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 3 古事 借古讽今 劝诫世人 感慨国运衰微 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 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4 理性反思之理性分析 独抒机杼 客观评价 分类一怀古人 贾谊王昭君为最 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乌江李清照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注 乌江亭 故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 为项羽兵败自刎之处 江东 指长江下游芜湖 南京以下的江南地区 是项羽起兵之地 1 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 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 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2 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注 乌江亭 故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 为项羽兵败自刎之处 江东 指长江下游芜湖 南京以下的江南地区 是项羽起兵之地 1 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 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 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 第二首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 第三首是从节操 气节 角度来评价的 2 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杜牧通过这首诗 表达了对胜败得失 历史兴衰的看法 即胜败乃兵家常事 只要忍辱负重 重整旗鼓 定能东山再起 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 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 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咏怀古迹 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有人说 咏怀古迹 其三 题为咏怀 可里面似乎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 并无作者个人的咏怀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试作简要分析 咏怀古迹 咏怀古迹五首 其三 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悲昭君以自悲也 古人即我 我即古人 分析 第一步 寻找连接点 诗人的遭遇与昭君相似点 第二步 归类 探求主旨 1 昭君入宫被妒 他入朝被妒 2 昭君 一去紫台连朔漠 他 漂泊西南天地间 咏怀古迹 其一 3 昭君思念故土 魂魄月夜归来 他思念长安 4 每依北斗望京华 都城 昭君敢于 怨恨 他不敢怨君 5 所以借王昭君之事来写自己的怨恨和悲愤 怀人伤己 同病相怜 答案 1 不同意2 从诗的表面来看 是咏昭君 实际上是借昭君来感怀 来寄托了自己的身世之感 3 寄托自己不被重用的忧思和怀才不遇的感伤 分类二怀古迹 金陵为最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 后庭花 注 秦淮 是一条河的名称 江苏省 秦淮河由城中穿过 流入长江 两岸酒家繁多 是当时豪门贵族 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 后庭花 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 由于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 不理朝政 最终丢失了江山 因此他所作的 后庭花 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 1 该诗连用两个 笼 字 试谈谈其表达效果 2 谈谈你对三 四两句的理解 1 该诗连用两个 笼 字 试谈谈其表达效果 两个 笼 字 既突出水边夜色的迷蒙冷寂 又寄予了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2 谈谈你对三 四两句的理解 表面上 诗人是谴责歌女不懂亡国之恨 其实 在场听歌的应是达官显贵 所以这句实乃对那些达官显贵不以国事为重而贪图一时享乐的抨击 乌衣巷 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古 朱雀桥 乌衣巷 旧燕子 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人马喧闹热闹繁华 栖息在王谢权门高大厅堂的檐檩之上 野草野花丛生 夕阳残照 飞入寻常百姓家 今 对比 喧闹繁华 寂寥苍凉 明确问题 此诗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通过昔盛今衰对比 抒发了诗人对人事变迁 物事人非 沧海桑田的感慨 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 乌衣巷为东晋以来王 谢两世家居住之地 王导谢安曾贵为宰相 显赫一时 王家书法谢家诗 也足以让人仰怀 1 从全诗看 野草花 夕阳斜 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2 事实上 是不可能有四百余年前的 王谢堂前 的老燕如今飞人寻常百姓家的 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1 从全诗看 野草花 夕阳斜 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从全诗看 野草花 夕阳斜 反映的是一种荒凉冷落衰败的景象 2 事实上 是不可能有四百余年前的 王谢堂前 的老燕如今飞人寻常百姓家的 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唤起读者想象 暗写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 起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 引起世事沧桑的感慨 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注 石头城在南京的清凉山西麓 自虎踞关龙蟠里石城门到草场门 可以看到城墙逶迤雄峙 石崖耸立 这就是依山而筑的石头城 战国时 楚国就在清凉山一带筑金陵邑 公元212年孙权重筑 改名为石头城 城依山临江 南靠秦淮河口 形势险要 为六朝江防要地 张勃 吴录 载 诸葛亮谓 钟山龙蟠 石头虎踞 帝王之宅也 这首诗的感情是怎样的 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这首诗的感情是怎样的 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诗人以不变写变 山 潮 水 月伴寂寞空城 而六朝繁华已成旧时陈迹 借六朝的衰亡来抒发物是人非和国运衰微的感慨 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引以为戒 分类三因古迹而怀人 过华清宫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注 华清宫 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县骊山 是唐明皇与杨贵妃游乐之地 此诗以 一骑红尘 与 妃子笑 之间的戏剧性冲突为中心组织全诗 构思 布局之妙 令人叹服 请简要说说你对这一句的理解 一方面 是以卷起 红尘 的高速日夜奔驰 送来荔枝的 一骑 挥汗如雨 苦不堪言 另一方面 则是得到新鲜荔枝的贵妃 嫣然一笑 乐不可支 两相对照 蕴含着对骄奢淫逸生活的无言谴责 周幽王的烽火台也在骊山顶上 作者让杨贵妃在骊山 山顶 望见 一骑红尘 并且特意用 妃子笑 三字 是有意使读者产生联想 想起 褒妃一笑倾周 的历史教训的 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 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 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 曾照吴王宫里人注 苏台即姑苏台 是春秋时代吴王夫差游乐的地方 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 越中 即唐越州 治所在今浙江绍兴同是李白的怀古诗 但两首的艺术手法和抒发的思想感情都不相同 请结合两首诗的思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越中览古 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 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 以强烈的对比描写了姑苏台今日的荒凉 表达了昔盛今衰的感慨 苏台览古 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 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衬托人事的变幻无常 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 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 曾照吴王宫里人注 苏台即姑苏台 是春秋时代吴王夫差游乐的地方 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 越中 即唐越州 治所在今浙江绍兴同是李白的怀古诗 但两首的艺术手法和抒发的思想感情都不相同 请结合两首诗的思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越中览古 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 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 以强烈的对比描写了姑苏台今日的荒凉 表达了昔盛今衰的感慨 苏台览古 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 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衬托人事的变幻无常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分析 上阕 孙仲谋 寄奴这些京口历史人物建立丰功伟绩 对比自己 隐约地表达自己的抗敌救国的心情 怀人伤己 下阕 佛狸祠 今昔对照 不堪回首 昔盛今衰的伤感 怀古伤今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借古讽今 怀古伤今 廉颇 同病相怜 不忘为国效力 怀人伤己 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作用是什么 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答案 1 本词运用了五个典故 2 作用及思想 引用孙仲谋 寄奴廉颇 为了怀人伤己 抒发作者收复失地 为国效力的决心与抱负以及壮志依然难酬的感伤 引用佛狸祠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为了怀古伤今 昔盛今衰的伤感 不堪回首 借古讽今 对当朝统治者的讽刺 和希望他们引以为戒的理想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 此诗是作者被排挤离开长安 南游金陵时所作 吴宫 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 晋代 指东晋 建都金陵 衣冠 指当时的名门世族 成古丘 成为一堆古墓 结合全诗理解 总为浮云能蔽日 的意义 结句落一 愁 字 作者 愁 什么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 此诗是作者被排挤离开长安 南游金陵时所作 吴宫 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 晋代 指东晋 建都金陵 衣冠 指当时的名门世族 成古丘 成为一堆古墓 结合全诗理解 总为浮云能蔽日 的意义 结句落一 愁 字 作者 愁 什么 总为浮云能蔽日 句使用了比喻 以 浮云 喻奸佞臣子 以 日 喻君主 总为浮云能蔽日 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 自己报国无门 十分沉痛 诗人所写的 愁 体现的正是这种忧君忧国 怀才不展 时不我待的心情 分类四 独抒机杼 客观评价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 大乔 小乔为江东著名美女 大乔为孙策之妻 小乔为周瑜之妻 相传曹操建铜雀台 命曹植撰 铜雀台赋 有云 揽 二乔 于东南兮 东朝夕之与共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两句何意 两句诗是说 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 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 历史将要重写 这两句设想与历史事实相反的结果 曹操的文才武略并不逊于周瑜 就军事力量而言也远远超过孙刘联军 赤壁一战 曹军败北 周瑜不过是有东风之助而成功 不能以一战而论成败 这正表现了杜牧卓越的史识 临江仙 临江仙明 杨慎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贯看秋月春风 一壶渚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提示 宣扬历史空无 冷眼观世的思想 在古典诗歌中 此类作品很多 元代散曲尤甚 这首词被引作著名历史小说 三国演义 的卷首词 影响很大 小结 鉴赏咏史诗三步曲 所描写的古人 往事是怎样的 弄清史实 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 体悟感情 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 分析技巧 汴河曲李益汴水东流无限春 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 风起杨花愁杀人 汴河怀古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教多 阅读上面两首诗 说说两诗在内容和表达技法上的异同 答 同 两首诗都是咏史诗 汴河曲 借咏史来抒发昔盛今衰之情 通过古今对比的景物描写 曾经 无限春 而今 已成尘 满堤的杨柳让回顾昔日繁盛的行人满腹愁绪 汴河怀古 借咏史直抒胸臆地表达自己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与众不同的见解 诗歌以议论起笔 从通常所说 隋亡为此河 说开 认为如果排除隋炀帝南巡的奢华行为 单就开通大运河而言 他的功劳不次于治水的大禹 双调 拨不断 叹世马致远布衣中 问英雄 王图霸业成何用 禾黍高低六代宫 楸梧远近千官冢 一场恶梦 1 咏史讽今是马致远散曲的一大特色 说说这首曲子是怎样表现作者的叹世情怀的 参考答案 提示 1 借古讽今 2 今昔对照 3 直抒胸臆 这首小令以前朝历史为见证 否定功名霸业 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 中吕 满庭芳 看岳王传周德清披文握武 建中兴庙宇 载青史图书 功成却被权臣妒 正落奸谋 闪杀人望旌节中原士夫 误杀人弃丘陵南渡銮舆 钱塘路 愁风怨雨 长是洒西湖 这首曲子是如何样写岳飞的 作者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参考答案 提示 描写技巧 1 直接描写 2 侧面烘托 表达的情感 1 对英雄的景仰和歌颂 2 对昏君奸臣的愤慨 咏物诗 一草一木总关情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 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 由物到人 由实到虚 写出精神品格 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 唐以后佳作渐多 如陆游的 卜算子 咏梅 于谦的 石灰吟 王冕的 墨梅 等等 都是借自然之物 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以物象为题 咏 题 赠 赞 物象形似 实写其形态 色泽特征 所处环境等 曲尽其妙 神似 由物到人 由实到虚 写出精神品质 不滞于物 内容特点 咏物言志 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 志趣或品质 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 对人事的评价常用手法 托物言志 象征 比喻 拟人 对比 烘托分析角度 物与人的相同点 物我合一的结合点 重点把握 写的什么物 有什么特征 寄托什么志 咏物诗 备考要点 1 先弄清所写 物 的特点 2 再分析作者赞扬的精神和品质 3 鉴赏描写物的方法 卜算子 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 只有香如故 所处环境 断桥黄昏 风雨交加 苦寒荒凉 自身特点 不与群芳争春 粉身碎骨仍矢志不渝作者处境 主战派 仕途坎坷 屡屡受挫 所言之志 虽遭不幸 前途坎坷 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和即使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手法分析 托物言志 环境烘托 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形象特点 在高树上饮着清露 自在鸣叫 不须借秋风声音自然远扬所言之志 只要品性高洁 声名自然远扬 无须任何外在凭借手法分析 托物言志 早雁杜牧金河秋半虏弦开 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 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 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 水多菰米岸莓苔 形象特点 所言之志 手法分析 惊飞离散 形单影只 无家可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重庆文理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重庆传媒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必刷测试卷必考题
- 2026年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天津职业大学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满洲里俄语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必刷测试卷必考题
- 2026年黑龙江三江美术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新版
- 华为ICT大赛2025-2026中国区(云赛道)高分备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解析)
- 药品相关法律法规培训
- 专题03 立方根重难点题型专训(3个知识点+8大题型+3大拓展训练+自我检测)(解析版)
- ICU气管切开护理技术及并发症预防
- 元代服饰的讲解
- 粮食入仓安全培训课件
- 2025-2030工业机器人细分领域渗透率提升路径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
- 村干部安全生产培训资料课件
- 创新创业计划书(33篇)
- 剪刀车安全操作要求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