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质量分析.doc_第1页
中考化学质量分析.doc_第2页
中考化学质量分析.doc_第3页
中考化学质量分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饶平县2006年中考化学科质量分析一、试题评价1、基本情况 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全卷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分成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卷,其中第一卷包括14个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第二卷包括4个非选择题,共72分。全县参考人数为10643,考试结果全县平均分为44.31分,优秀率5.7%,及格率24.3%。 2、试题特点 从整卷看,没有偏题、怪题,也没有超难题,难度适中。体现了现行大纲的要求,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试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了学生学完化学后是否具备化学科学素养和科学的思维方法。试题有利于推进化学新课程的实施,也有利于教学。总体上看,试题比较科学、客观、新颖,是一次成功的命题。另外,试题还表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灵活性 全卷没有一个题是靠死记硬背就能得分的题目。它不仅要求学生必须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扎实,深刻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而且要在学习过程中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能熟练地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了解各种生产活动中用到的化学知识。如第19题第(1)小题,问铝在很多领域替代易生锈的钢铁的原因。第15题用燃烧三要素解释“草船借箭”。又如第20题(1)用肥皂水区别井水和蒸馏水。学生只有掌握相关知识并灵活应用此题才能得分。 (2)新颖性 2006年中考出现新颖的题型,即第22、23题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中的探究性和开放性,如第22题第(3)小题,蜡烛燃烧产物的的猜想和验证,23题涉及以CO2与NaOH溶液反应为载体,力图用三种方法形成喷泉,从而综合考查学生理解、表达、实验设计的能力,比较新颖的题型在今年的试题中有所体现,这是本卷的一个亮点。 (3)选拔性 少数试题有些难度,如18、22题。第18题的知识难度并不是很大,主要是学生对溶解度概念的定义的“一定温度”没有注意,对“不溶”、“难溶”的定义不注意“量”的差异而导致失分;第25题考生必须通过看图分析得出二氧化碳不足、氢氧化钙过量。开始加入5.0克盐酸与过量的氢氧化钙反应。能够在这些题目得分的学生必然学得扎实、运用灵活,是重点高中所需要的优秀生源。因此本卷也体现了中考所应具备的选拔功能。 二、学生答题情况从全县中考化学试卷中随机抽取90份作质量分析,结果:最高得分93分,最低得分8分,及格率为36.67%,平均分51.15。结果如下表所示:题号袋一二三四五合计A22.7311.77 9.87 12.02 6.70 63.08得分率81.18%58.83%65.78%52.25%47.86%63.08%B21.72 11.52 7.43 11.13 4.63 56.44 得分率77.57%57.58%49.56%48.41%33.10%56.44%C16.79 6.53 4.40 5.02 1.20 33.94 得分率59.96%32.67%29.33%21.81%8.57%33.94%满分值2820152314100平均分20.41 9.94 7.23 9.39 4.18 51.15 得分率72.90%49.69%48.22%40.82%29.84%51.15% 三袋各题得分率统计表 得分率题号A袋B袋C袋 得分率题号A袋B袋C袋196.67%96.67%86.67%1561.11%60.00%38.89%296.67%96.67%83.33%1673.89%84.44%54.44%3100.00%100.00%96.67%1759.17%45.00%30.83%466.67%70.00%36.67%1840.56%43.89%13.33%580.00%76.67%50.00%1959.05%58.10%30.00%680.00%60.00%30.00%二题58.83%57.58%32.67%7100.00%90.00%80.00%2070.00%53.33%33.33%873.33%83.33%36.67%2163.67%47.67%27.33%993.33%96.67%80.00%三题65.78%49.56%29.33%1073.33%76.67%46.67%2246.00%40.67%17.00%1176.67%86.67%83.33%2357.05%54.36%25.51%1270.00%66.67%53.33%四题52.25%48.41%21.81%1366.67%73.33%40.00%2463.33%42.50%17.50%1463.33%63.33%36.67%2541.67%29.33%5.00%一题I卷每小题2分,共28分五题47.86%33.10%8.57%从抽取的样卷及教师在评卷过程中反映的情况作整体分析:选择题的得分率是最高的,其中得分率高的是第3,7,9题,将近90的学生做出了正确判断。在选择题中得分最差的是第4,13,14题,正确率不到60。在非选择题中计算题的得分率是最低的,主要是学生答题时间不足造成。非选择题得分率低的有:18,22,25。试卷具有较高的区分度, 难度比往年有较大幅度提高,今年中考全县考生化学成绩在90分以上的只有89人。三、今后教学建议从学生答题所反映出的问题看,建议广大初中化学教师应加强这几方面教学:1、继续很抓常规教学,要十分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在进行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教学时多联系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应注意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进一步强化知识的灵活运用,多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多给学生一些接触生活中化学学习的机会。2、对化学符号、计算式、学科术语、实验操作、仪器使用等化学用语的教学要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语言和工具,也是对化学知识掌握情况表述的体现,初中化学更应强化这方面教学,为进一步学好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3、强化学生化学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多阅读化学科普文章,提高其阅读能力。还要指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善于凭借学科基础知识训练自己的思维,指导学生多提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那样做?还可能怎么做?多想多思多疑,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4、重视研讨,提高教学水平。面对新课标、新教材,有大量的新的教学问题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