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中初2012级11-12学年(下)中考模拟-语文.doc_第1页
重庆一中初2012级11-12学年(下)中考模拟-语文.doc_第2页
重庆一中初2012级11-12学年(下)中考模拟-语文.doc_第3页
重庆一中初2012级11-12学年(下)中考模拟-语文.doc_第4页
重庆一中初2012级11-12学年(下)中考模拟-语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一中初2012级初三中考模拟试题语文试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卷各题的答案用钢笔或圆珠笔书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答题前将答题卷上密封线内的各项内容写清楚。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收回。题号一二三四总分总分人(一)(二)得分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挑剔(t) 玄虚(xin)寒噤(jn) 鳞次栉比(zh) B恣睢(z) 拮据(j) 晦暗(hu) 锲而不舍(q) C惘然(mng)硕大(shu)骸骨(hi) 家喻户晓(y) D栈桥(zhn)枯涸(h) 惆怅(chu) 相形见绌(ch)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颓唐 纤细 因地制宣 吹毛求疵 B肥硕 羁拌 苦心孤诣 左右逢源 C阴晦 苍茫 害人听闻 一尘不染 D戳穿 嘹亮 寻章摘句 郑重奇事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2012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故宫接待游客超30万,创历史新高,相比之下,北京其它景区则黯然失色。 B“文脉中国名家作品展”将于2012年5月18日移师南京,届时将有数十名艺术家逢 场作戏,上演同一时空的“对话”。 C2012年5月5日晚,歌唱家顾新的艺术歌曲独唱音乐会来势汹汹,现场观众无不为之 动容。 D在中国的国画艺术中,传统的作品往往描绘祖国的沧海桑田,通过巧妙的山水布局,人以大气磅礴之感。4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4分) 2012年1月以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三峡古人类研究所与重庆大渡口区文物管理 所,联合对大渡口区长江沿岸进行考古探索,在跳磴镇石盘村二社的长江北岸原生地层 发现人类打制石器十件,包括手斧、砍砸器、石核石器、石片石器等工具。甚中,手斧的发现在长江三峡地区也非常罕见,在重庆估计是首次。 考古专家分析,该遗址距今约78万年,应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石制品质地均为石英砂岩。出土的手斧呈灰色,刃部可见双面打击痕迹,其加工方式是将石片的边缘进行两面打击的结果,为石核类型的复合型石器,是目前为止在长江流域发现的最精美的。(1)第处用词搭配不当,应把_改为_(2)第处语序不当,应将_与_的位置交换。(3)第处句式杂糅,应删去_(4)第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_5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语句,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3分) 去重庆吧,去读一座钟灵毓秀之城的风姿:读重庆的山,读山的苍峻挺拔,读山的青葱郁秀;读重庆的水,读水的壮阔浩荡,读水的碧波万顷;_,_,_。6阅读下面一则新闻然后答题。(3分) 2012年中国文化遗产日(6月9日)主题征集网络投票开始啦!中国文物报社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将四条备选主题公布,请您登陆中国文物报官方微博,投出宝贵的一票,选出心目中的文化遗产日主题一条,投票结果将报国家文物局,最终审定一条主题于3月中旬向社会公布。如您的选项和最终公布的主题完全一致,中国文物报社将奉寄中 国文物报2012年文化遗产目特刊和精美礼品各一份。文化遗产日期待您的参与,别样惊喜等着您! 备选主题: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 面向未来的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与社会进步 让文化遗产融入新时代 (1)请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16字以内)(2分)(2)请写出你的选择和理由。 (1分) 我选第_条,理由:_7综合性学习。(11分) 2012年4月23日是第17个“世界读书日”,今年的主题为“阅读,让我们的世界更丰富”。为了迎接这个重要日子,你所在的学校也要举办各种活动,请你积极参加。(1)为了解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学校近期对8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请你将调查情况概括。(4分) 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表读书计划情况读书笔记情况有无计划百分比是否做读书笔记百分比有计划10.1%每读必做0有时有计划31.3%凭兴趣做24.6没有计划58.6%从不做75.4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_;二是_。(2)“读书学习拆字”游乐园。 (2分) 为了让阅读更丰富,我们在阅读中游戏,在游戏中拆字;体会读书的乐趣,感悟学习的妙处。请从下面“备选汉字”中任选一个,仿照“示例”简要分析它与读书、学习的关系。 示例:聪:耳眼口心同时用上,才能学好 憧(“忆”的繁体):把“意”思放在“心”上,才能记住 备选汉字:思 忘 问 悟 念 志 忍 習(“习”的繁体)我选_,分析:_。(3)据悉,联合国将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是因为众多文学巨匠都是在4月23日那天逝世。今天,大师们那些经典的语句仿佛仍萦绕在我们的耳畔。请仿照“示例”先写一条与读书、学习有关的大师名言,再创作一条“自拟名言”。 (2分) 示例:大师名言:“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自拟名言: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大师名言:_。自拟名言:_。(4)为了学生阅读的方便,学校提议在教室里增设“图书角”。学校图书馆馆长也要来你班了解“图书角”的设置情况。假如你是班级图书管理员,请你从现有图书的分类和“图书角”对同学们的意义两个方面,为他介绍(说明)你班“图书角”的情况。(3分)你的介绍:_。二、古诗文的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8默写。(10分,每空1分)(1)潮平两岸阔,_。(王湾次北固山下)(2) 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3)星汉灿烂,_。(曹操观沧海)(4) 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5)伤心秦汉经行处,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6)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_。 (范仲淹渔家傲)(7)2011年11月,园博园开园迎宾。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作为东道主,请你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欢迎之意:_,_?(8)在我国历代文人中,许多人具有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_,_”,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都是这种高尚情操的体现。(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1)月色入户:_(2)念无与为乐者:_(3)遂至承天寺:_(4)怀民亦未寝:_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译文:_。(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文:_。11填空。(5分) (1)本文描写景色的句子主要是第_句,此处描写的景色可用口口口口这四个字来概括其特点。(3分) (2)这篇文章运用了_的表现手法来表达作者_的心境。(2分)12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自嘲是“闲人”,你认为他是“闲人”吗?为什么?(2分)_。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317题。(20分)别丢了坎蒂德 张丽钧 儿子打来电话,没聊上几句,我就急着问他: “坎蒂德怎么样了?他走了吗?” 儿子笑起来: “妈,你怎么这么惦记他呀?我都嫉妒了!” 儿子在英国剑桥CSR公司工作。刚一上班的时候,他就告诉我说,与他对坐的是一个葡萄牙人,名叫坎蒂德。坎蒂德的工号是12号,年纪不大,尚未娶妻,却是这个公司地道的元老级人物了。公司排前20个工号的只剩了三个人,只有坎蒂德一直没有当官,不是因为他缺乏能力,而是因为他不感兴趣。 “他可牛了!”儿子说,“他是全公司员工在技术方面请教的中心,据说他的钱多到可以在伦敦买上几栋楼呢!” 就是这个“可牛了”的坎蒂德整天穿得叫花子似的,上下班骑一辆破自行车。 “他是刻意藏富吧?”我问。 儿子说:“我看不像。他的兴趣不在吃穿用度上。” 当官没兴趣,吃穿用度也不讲究,那这个坎蒂德“情感的出口”究竟在哪里呢? 儿子说,坎蒂德是个“超慈悲”“超热爱大自然”的人。他去了一趟养鸡场,看到速成鸡被囚禁在不能转身的笼子里,参观者被告知不可大声讲话,否则这些心脏特别脆弱的鸡就会被当场吓死。回来后,坎蒂德就开始吃素了。他说,他好可怜那些鸡;他还说,他有时候会莫名思念那些鸡,很想去探视它们,却又没有勇气。 三个月前,坎蒂德利用休假回到葡萄牙,投注了一笔巨资。 儿子让我猜猜他买了什么。 我说: “别墅?土地?度假村” 儿子说: “都不是。他买了一座森林。” 休假结束回到公司,坎蒂德每天惦念他的森林。他把森林的照片一张张翻给同事们看,像炫耀自己年轻貌美的未婚妻。 他告诉我儿子说,他准备辞职,回家去照顾他的森林。他在英国置办了高档的摄像机、照相机、放大镜、显微镜,说是回去后要好好观察研究森林里的各种植物与昆虫。 2008年,剑桥大学在康河河畔为中国诗人徐志摩立了一块大理石诗碑,碑上刻着徐志摩再别康桥一诗中的四句话: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碑上只刻了中文,并无英文译文。坎蒂德央求我儿子为他翻译。我儿子不但为他翻译了那四句诗,还告诉他说,自己的父亲也是个诗人,并且也姓徐。坎蒂德听了,非常高兴。他说,他愿意随时恭候中国诗人的儿子游览葡萄牙,游览他美丽的森林。 坎蒂德是在2011年12月2日那天离开剑桥的。临走前,公司的同事们按惯例为他“凑份子”送行。一笔可观的英镑打到了一张卡上,送到了他的手中。他一拿到那张卡,立刻让我儿子和他一起在网上查找非洲一个救助饥饿儿童的网站,查到后将钱悉数捐了出去。坎蒂德举着那张分文不剩的空卡,开心地对我儿子说:“这个,我要收藏的。” 我多么愿意让儿子一辈子都与这样的人做同事啊!工作出色,内心澄澈,酷爱自然,悲天悯人,不为外物所役,不为虚名所累,有本事赚钱,更有本事把钱花在给生命带来无边欢悦的地方。 “永远不要丢了坎蒂德。不管多远,都与他保持联系吧。”我这样嘱咐儿子。 (选自读者2012年第9期,有增删)13从第段起,作者一共写了坎蒂德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每件事在5个字以内概括) (4分)_。14作者告诫儿子“永远不要丢了坎蒂德”的原因是什么?(4分)_。15文章第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4分)_。16请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话,简要赏析。(4分) (1)他把森林的照片一张张翻给同事们看,像炫耀自己年轻貌美的未婚妻。 (2)坎蒂德举着那张分文不剩的空卡,开心地对我儿子说:“这个,我要收藏的。”我选第_句,赏析:_17因为坎蒂德热爱诗歌,而“我”又是诗人的儿子,在坎蒂德离开之前,“我”将代表同事为他拟写一张留言卡片。请你代“我”以小诗的形式,拟写这张卡片,送给坎蒂德作永远的留念。 (诗句之间请用“”断开)(4分)_。(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822题。(20分)弯路也能通向罗马 李愚 明嘉庆年间,有位给事官叫李乐,清正廉洁,刚直不阿。有一次,他发现科考舞弊,立即写奏章给皇帝,皇帝却对此事不予理睬。李乐又面奏,皇帝被惹火了,传旨以故意揭短罪把李乐的嘴贴上封条,并规定谁也不准替他揭。 嘴巴被封,不能进食,这就等于间接地给李乐定了死罪。这时,旁边站出一位大臣,走到李乐面前,高声责骂道: “君前多言,罪有应得!”一边骂着,一边“叭叭”地给了李乐两记耳光,封条当即就被打破了。由于他是代皇帝责骂李乐的,皇帝自然不好怪罪于他。 其实,这个当众责骂并掌掴李乐的不是别人,而是李乐的一个学生。关键时刻,这个聪明的学生“曲”意逢迎,巧妙地救了自己的老师。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他当时一门心思地只想着救自己的老师,而不顾“龙颜大怒”的情势,犯颜“直”谏,恐怕非但救不了老师,自己也要落得个“犯上”的罪名。 某市有一个著名的植物园,园内有许多多姿多彩的花卉和形状奇特的盆景,每天都会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植物园的入口处有一块告示牌,上面写着:“凡检举偷盗花木者,赏金30元。”有人曾问管理人员: “为什么不按通常的习惯,写成: 凡偷盗花木者,罚款30元呢?”管理员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要是那样写,就只能靠我的两只眼睛了。而现在,可能有几百双警惕的眼睛盯着那些偷盗花木的人。”事实证明,那块告示牌确实起到了很大的效果:偷盗花木的事情鲜有发生,植物园的开支也并未因此增加一一偷盗者廖,自然少有人领到奖金了。我们不能不为植物园管理者“曲线救国”的做法称好叫绝。 西方有句著名的谚语:All Roads Lead to Rome。翻译成汉语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条条大路通罗马”。我想这里的“大路”应该不仅仅指的是直路,也应该包括那些弯路。直路能通向罗马,弯路照样能通向罗马。 根据平面几何原理,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照此看来,在通向罗马的所有“大路”中,直路无疑是最短的,换言之,直路就是“捷径”了。然而,最短的未必就一定是最快的,因为有时候“弯路”比“捷径”要好走。 当所有人都一窝蜂地涌向“直路”之时, “直路”上势必人满为患。这时候,聪明的人肯定就开始动脑筋了:既然“条条大路通罗马”,又何必千军万马齐挤独木桥呢?直路行不通,又何妨另辟蹊径、绕道而行呢?当“直路”变成“独木桥”的时候,“弯路”反倒成了“阳关道”。 在“首堵”北京开车的司机朋友肯定都有这样的体会:最近的路往往是最慢的,而看起来是绕了弯儿的路却常常能让你提前抵达目的地,所以如果你着急赶时间的话,千万别想着抄近路,那样你十有八九会被“堵”在路上。 网上流传这样一句话: “通往成功的路,总是在施工中。”我想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要我们悲观厌世,放弃对成功的渴求,而是在提示我们: “前方施工,请绕行。”通往成功的路不可能是一条笔直的大道,就算是一条笔直的大道,也肯定旱已被如山如海的人群挤得水泄不通了,所以,千万别想着走“捷径”,更别赶着去“挤独木桥”(当然,如果你挤破头的目的,只是为了看一场热闹,或者寻求一场美丽的邂逅,那就另当别论了),多拐道弯儿也许能让你赶在别人之前抵达成功的彼岸。 弯路,有时是通向成功的最便捷的路。 (选自素质教育,2011年第2期,有增删)18下列几句中,最适合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