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试卷.doc_第1页
高一化学试卷.doc_第2页
高一化学试卷.doc_第3页
高一化学试卷.doc_第4页
高一化学试卷.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宜高中12-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 (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013-04第卷(选择题共4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l:27 Ca:40 Cl:35.5 C:12 Fe:56 H:1 O:16 He:4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美国三位医学教授因发现X 物质在人体血管系统内具有传送信号的功能而荣获199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因此 X 物质被誉为“生物信使分子”。已知 X 是一种奇电子数分子,也是一种污染大气的无色气体,且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则 X 是: ANO BHF CCO2 DCO2在NO2与水的反应中,水: A是还原剂 B是氧化剂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3起固氮作用的化学反应的是: A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 B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C氨气经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 D由氨气制碳酸氢氨和硫酸氨4X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8,则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第三周期0族 B. 第三周期VIIA族 C.第三周期IA族 D. 第四周期IA族5最新的病毒学研究证实,一氧化氮对SARS病毒有直接的抑制作用。下列关于一氧化氮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氧化氮是红棕色的气体 B常温常压下一氧化氮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C一氧化氮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D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直接得到一氧化氮6已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O42、NO3,则溶液中还可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ANa+、NH4+、C1 BMg2+、Ba2+、Br CMg2+、C1、Fe2+ DA13、SO32、C1 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1.2 L氯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B常温常压下,1 molCl2与石灰乳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CNA个氧分子和NA个氦分子的质量比等于41D1.9 g的H3O离子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 NA8已知在1105 Pa,298 K条件下,2 mol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28 kJ热量,下列表示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H2O(g) = H2(g)1/2 O2(g) H+264kJmol-1B2H2(g)+ O2(g)=2H2O(g) H528kJmol-1CH2(g)1/2 O2(g)=H2O(l) H+264 kJmol-1DH2(g)+ 1/2O2(g)= H2O(l) H264kJmol-19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A碘升华 B 食盐熔化 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D水结成冰10下列各图若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11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12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类型相同的是 ASO2和SiO2 BCO2和H2 CNaCl和HCl DCCl4和KCl13已知合成氨反应N23H22NH3的浓度数据如下:当用氢气浓度的减少来表示该化学反应速率时,其速率mol/(Ls)为 A02 B04 C06 D0814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相近的元素性质相似,人们可以借助元素周期表研究合成有特定性质的新物质。为合成具有半导体性质的材料,适宜在周期表中哪个区域寻找A金属与非金属交界处 B副族和第族C长周期金属元素区域 D长周期非金属元素区域15已知一定温度时:2SO2 O22SO3。当生成2mol SO3时,放出热量197kJ,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 SO2和1mol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Q197 kJBQ2197KJ CQ197 kJDQ197 kJ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2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16X、Y、W、R、T是前17号元素中的5种,X、Y位于同主族,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T无正价,W单质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T B离子半径:XR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XY DY单质能与冷水剧烈反应1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固体混合加热制NH3:NHOHNH3H2OBNaOH与NH4Cl溶液混合加热:NHOHNH3H2OC氨水加入盐酸中:NH3H2OH=NHH2OD氨气通入稀H2SO4中:NH3H=NH18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置于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 B(g)= 2C(g)。在反应到2 s时测得C的浓度为1.2 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 s时物质A的浓度为2.8 molLB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1.4 molL C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1.2 mol(Ls)D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6 mol(Ls)19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Z的最高化合价为+6价 B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 C1molY的单质跟足量水反应时,发生转移的电子为1mol DZ一定是活泼金属元素 20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与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在试管中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常温下,开始的反应速率:两者相同 B最终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C试管中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 D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第卷(非选择题 共 60 分)21(8分)下图是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两个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分)。(2)实验装置I能否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是NO气体 ( 1分)(填“能”或“不能”),简述理由 ( 1分)。(3)若用实验装置来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NO。可在检查气密性后,向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预热的稀硝酸,打开止水夹,慢慢抽拉注射器,直到稀硝酸充满整个干燥管,然后停止抽拉注射器,关闭止水夹,观察干燥管内的现象(写两点) ( 2分)。实验完成后,将注射器内的气体通入到NaOH溶液中,其目的是_ ( 2分)。22(12分)(每空2分)(1)人类也可主动地参与氮循环,合成氨工业就是参与的手段之一,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氨是新的生产氮肥的方法,它具有污染小、成本低等诸多优点。 其过程大体如下:请写出用天然气制备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合成尿素CO(NH2)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O2与NH3反应生成NH4NO3和H2O的化学方程式: 每生产1mol NH4NO3最少需要NH3 mol(2分), 而要生产这些NH3又最少需要CH4 mol。(2)科学家已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其结构为正四面体(如图)。已知断裂1molNN键吸收193kJ热量,断裂1molNN键吸收941kJ热量,则1molN4气体转化为N2时要释放 kJ能量。23(18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画出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 (填元素符号);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_ (填化学式)。 (3)的单质与、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都能发生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依次为 ; 。(4)X、Y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X、Y分别由元素、和、形成,X与Y的反应是潜水艇和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X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 和 ;Y的电子式是 ;写出X、Y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当反应中有3.011023个电子转移时,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是 g。24(6分)某温度下, 向 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 充入 1 mol N2 和 3 mol H2,反应到2 min时达到平衡状态, 平衡时有N20.8mol,填写下列空白:(1) 平衡时混合气体中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比为 ;(2) 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与反应前混合气体的压强之比为 ;(3) 2分钟内, NH3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1min-1。25(6分)某化学反应2AB+C在三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C的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表中温度为摄氏度()。根据所学知识和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2中,有一个实验使用了催化剂来加快反应速度。请你利用表中数据判断实验 (填“序号”)(1分)使用催化剂;理由是 (2分)。(2)实验3,反应在30min时 (填“未达”或“已达”)(1分)化学平衡状态;理由是 (2分)。26. (10分)氨与灼热氧化铜的反应方程式为:2NH33CuON23H2O3Cu,下图为反应装置图。试回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