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月考材料题讲评.ppt_第1页
第三次月考材料题讲评.ppt_第2页
第三次月考材料题讲评.ppt_第3页
第三次月考材料题讲评.ppt_第4页
第三次月考材料题讲评.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5 20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比较的目的是要找出异同点 所以 不能一提中国古代的家长权 就以古罗马的家父权相比 只说上古社会家族观念发达云云 此外再无下文 在罗马 家父权只是单纯的法权 国 家不相混 法与道德两清 在中国 长幼亲疏被认为是永恒秩序 天不变道亦不变 法律常常只是附加了刑罚的伦常 这种差异对两种法律制度乃至文化的发展 都有至为深远的影响 可见 只求其同 不见其异的排比 罗列是不可取的 总之 文化之整体的比较的研究乃是探索中国古代法精神的必由之路 古罗马法学家分法为公法 私法两部分 着眼点正是独立于国家利益的私人利益 而在中国 法只能是 公法 辄与国家利益有关 因而也总是以国家强制力 刑为其标志的 梁治平 法辨 中国法的过去 现在与未来 材料二1902年 清政府被迫变法修律 设立修订法律馆 延揽归国留学生翻译各国法律及法学著作 1910年5月 颁行 大清现行刑律 取消 大清律例 吏 户 礼 兵 刑 工六律总目 以适应官制改革后的整齐划一 把 大清律例 中的继承 分产 婚姻 田宅 钱债等纯属民事的条款分出 不再科刑 以示民刑有别 废除凌迟 枭首 戮尸 刺字等酷刑 设置罚金 徒刑 流刑 遣刑 死刑等新的刑罚 删除禁止同姓为婚 良贱为婚的条文 增加了新的罪名 如毁坏电路 电讯和私铸银元之罪等 李力 法制史话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 结合相关历史文化背景说明中西方传统法治观念的差异 6分 试题分析 1 根据材料一 只说上古社会家族观念发达云云 此外再无下文 在罗马 家父权只是单纯的法权 国 家不相混 法与道德两清 在中国 法律常常只是附加了刑罚的伦常 文化之整体的比较的研究乃是探索中国古代法精神的必由之路 古罗马法学家分法为公法 私法两部分 着眼点正是独立于国家利益的私人利益 而在中国 法只能是 公法 辄与国家利益有关 因而也总是以国家强制力 刑为其标志的 再所学知识 即可概括出中西方传统法治观念的差异 差异 中国以礼法为主的等级观与西方平等的法治观 中国公法为中心的集体本位观与西方强调私人利益的个人本位观 中国重刑轻民 以刑为标志的强制力与西方以民权为特征的立法出发点 6分 2 材料二体现了近代中国的法律制度发生怎样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14分 变化 改变诸法合体的法律体系 将民法从刑法分离出来 废除酷刑 刑罚减轻 废除旧律 增加适应社会变化的新条文 6分 原因 外国入侵 中西方法律纠纷增多 19世纪末民主宪政运动的开展 西方法制观念的传播和新技术的引进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8分 试题分析 2 根据材料二 1902年 清政府被迫变法修律 设立修订法律馆 1910年5月 颁行 大清现行刑律 取消 大清律例 吏 户 礼 兵 刑 工六律总目 以适应官制改革后的整齐划一 不再科刑 以示民刑有别 设置罚金 徒刑 流刑 遣刑 死刑等新的刑罚 删除禁止同姓为婚 良贱为婚的条文 即可概括出近代中国的法律制度发生的变化 再结合其涉及的时间 即可概括出其原因 26 20分 在英国现代化过程中 以圈地运动为发端的农业变革与工业革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开阔的和公有的土地和公有草地分布得如此零散和混杂 以致不能方便地和有效地加以利用 再者 这些土地 采取圈围就能获得很大的改良 同时 如将上述 土地 加以分开 圈围 并在有关人员中按其各自的产业 对公有地的权利和其他利益进行分配 那就会对上述有关人员均有好处 但是这一点如无议会的帮助和授权就不可能做到 辜燮高等选译 一六八九 一八一五年的英国 材料二地主们土地上的矿产和农产品需要运到城市和工业区去 他们所需要的农业设备和工业品也需要运进来 因此对修建公路 运河和铁路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 18世纪 英国的圈地运动促进了乡村银行的发展 地主和农民手中的游资通过银行的渠道集中起来 为蓬勃发展的棉纺织业和金属加工业提供了资本 王章辉 工业化历程 材料三正是由于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 使用旧式纺车和织机的手工业者遭到了排挤 他们破产之后 便成为雇佣工人 产生了一批租用五十英亩 一百英亩 二百英亩或者更多的土地的大佃农 他们建立起大农场 那些小自耕农 或者流入城市出卖劳动力 或者成为农场主的雇工 随着冶铁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的发展 农业机械日益增多 许永璋 世界近代工业革命 1 据材料一 归纳 圈地者 圈地的理由 并指出影响圈地运动扩大的关键因素 6分 1 理由 圈地有利于有效利用土地 进行土地改良 土地权益的再分配 4分 因素 议会立法 2分 2 据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圈地运动对工业革命的作用 2 作用 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原料 资本 市场 劳动力等条件 3 据材料三 概括工业革命推动英国农业变革的具体表现 3 推动 促进英国农村封建生产关系的进一步瓦解 有利于资本主义大农场的发展 推动农业机械化 6分 4 综观英国现代化的基本过程 工业革命与农业变革之间的关系纵横交错 综合上述材料 从纵横两方面说明它们的关系 4 横向关系 工业革命与农业变革彼此促进 2分 纵向关系 在不同时期 彼此关系的体现方式不同 但贯穿了现代化基本进程 2分 27 12分 阅读下列材料 伏尔泰眼中的中国旅行者们 尤其是传教士们 都认为到处看到的是专制制度 这些人从表面现象判断一切 看到一些人跪拜 便认为他们是奴隶 而接受人们跪拜的那个人必定是1 5亿人生命财产的绝对主宰 他一人的旨意便是法律 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人类肯定想象不出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 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 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 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 在那里人们的生命 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 那就是中华帝国 中国人最深刻了解 最精心培育 最致力完善的东西是道德和法律 儿女孝敬父亲是国家的基础 在中国 父权从来没有削弱 一省一县的文官被称为父母官 而帝王则是一国的君父 这种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把这个幅员广大的国家组成一个大家庭 他们的孔子不创新说 不立新礼 他不做受神启者 也不做先知 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吏 我们有时不恰当地 把他的学说 称为 儒教 其实他并没有宗教 他的宗教就是所有皇帝和大臣的宗教 就是先贤的宗教 孔子只是以道德谆谆告诫人 而不宣扬什么奥义 世界上曾有过的最幸福 最可敬的时代 就是奉行孔子的律法的时代 节选自伏尔泰 风俗论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 概述伏尔泰笔下的中国形象 6分 1 中国的君主和政府很开明 有完备的官僚选拔体制 中国有完善的法律 法律是建立在良好道德基础之上的 中国尊崇孔子学说 没有宗教迷狂 6分 1 伏尔泰对中国文明的描绘主要以什么时代为依据 说明判断的理由 4分 明清时期 因为西欧传教士大批进入中国是在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 中国人口是在明清时期过1 5亿的 2 你如何评价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解读 6分 评分项一 观点水平l 能够将伏尔泰作为文化解读的对象提出观点 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解读是对文化他者的一种理想化诠释 是其将自身的理想与信念投射于他者的结果 水平2 能够跳出文本 将文本的内容与社会背景联系起来提出观点 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是基于当时法国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