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船舶管路系统 4 1燃油管路 4 7压载水系统 4 2滑油管路 4 8消防系统 4 3冷却管路 4 9供水系统 4 4压缩空气管路 4 10机舱通风管路 4 5排气管路 4 11船舶空调系统 4 6舱底水系统 4 12管路附件 管路布置 4 1燃油管路 一 燃油简介 1 功用 向船舶柴油机和燃油锅炉供应足够数量的合格燃油 以确保船舶的营运需要 2 组成注入 加油 储存 双层底舱或边舱中 根据燃油设备的耗油量和船舶的续航力定储量 驳运 设置齿轮泵完成燃油驳运任务 净化 采用沉淀 过滤和机械分离的办法除去燃油中的机械杂质和水分 供应 供给主机 辅机和燃油锅炉使用测量 保证航行安全和船舶燃油的需要 必须了解燃油舱柜里的燃油贮量 二 燃油管路的功用 组成及工作原理 如果燃用轻柴油 则可减少加热管和分油机 在原分油机处设置手摇泵 三 主要设备及其估算 1 主机燃油的消耗量2 辅机耗油量3 辅锅炉燃油消耗量4 油舱总容积 5 主机日用油柜 1 各舱柜间应有管路连通 管路上应装设截止阀 以便关断 保证船舶倾斜时正常供油 2 大 中型船舶设独立驱动的燃油输送驳运泵 小型船舶设手摇泵 保证连续供油 3 各油舱 油柜供油管路上的截止阀或旋塞应直接装设在舱柜壁上 深油舱 日用油柜出口管路应设置速闭阀 以便在发生火灾或危急情况下 能在该处外迅速将其关闭 四 对燃油管路的要求 4 燃油管路必须与其它管路隔绝 不得布置在高温处 电气设备处 不得通过水舱和起居处 若必须通过这些地方 要采取防火和防水 油泄漏的有效措施 5 沉淀舱柜以及专设沉淀舱的燃油舱或日用油柜 应装设自闭式放水阀或旋塞 且应设置收集油舱和聚油盘排出的含油污水的舱柜 6 大型船舶用两种燃油 应设有两套供油管路 设置燃回油集合筒以收集回油 并用于两种燃油的混合和撤换 小型船舶柴油机往往将回油管路接至喷油泵进口处 4 2滑油管路 1 滑油品质1 粘度 粘度是滑油流动性能指标 影响摩擦副油膜的形成和润滑的质量 2 稳定性 稳定性表示滑油在高温下工作的扰氧化能力 3 酸值 中和值 滑油中含有有机酸和无机酸 酸值增加将使滑油变质 失去润滑作用 4 抗乳化度 当水渗人滑油时 它就会乳化生成泡沫 使摩损加剧 加入相应的添加剂可增强其抗乳化能力 5 残碳 残碳是滑油在氧化或高温下生成的碳和渣 这些碳和渣会加快运动部件摩损 堵塞气口或卡紧气阀 严重破坏柴油机的正常工作 一 滑油品质与选用 2 滑油的选用选用滑油时应考虑的因素运转部件速度较高时 摩擦产生的热量多 滑油粘度要低些 滑油的流动性与环境温度有关 在南方水域航行的船舶所用滑油的粘度要高些 北方则应低些 粘度高的滑油凝聚力大 不易被挤出 摩擦偶件单位摩擦面积上所承受的压力大 所用滑油的粘度要大些 承受变载荷而常出现半干摩擦的场所应选用粘度较大的滑油 以保证在运转过程中形成连续的油膜 摩擦偶件的配合间隙大者或摩擦表面粗糙者 应选用粘度大的滑油 1 功用滑油管路给柴油机 增压器等船舶动力装置设备供应足移的 合乎质量要求的滑油 确保有关摩擦副处于良好的润滑状态 避免发生干摩擦 并在润滑过程中带走部分热量 起一定的冷却作用 2 组成滑油管路一般由滑油贮存舱 柜 滑油循环柜 滑油泵 净化设备 滤器 分油机 及滑油冷却器等组成 3 种类根据柴油机的结构型式分 湿底壳式和干底壳式两种 二 滑油管路的功用 组成与种类 滑油循环泵的布置应使吸入管长度尽可能短 因此油泵应尽量靠近柴油机或循环油柜 为了减少管路阻力和管路振动现象 在滑油循环泵到过滤器的管路上要使弯头尽可能少 并缩短此管路长度 过滤器是滑油管路的一种重要设备之一 滑油储存柜要靠近甲板注油口 并有一定高度 以借重力给循环油柜补充滑油或进入驳油泵 循环油柜的布置应使滑油能自主机自由流入 且应保证油泵吸入高度在允许范围以内 滑油舱 燃油舱与水舱相邻近时 必须设隔离空舱 以保证滑油的质量 如果增压器采用强制循环式压力润滑 则设置增压器滑油重力柜作为应急用 重力柜的高度必须在增压器轴线上方约12m处 三 对滑油管路的要求 一 储油舱主机滑油消耗量辅机滑油消耗量储油舱容积 四 滑油管路设备估算 二 滑油循环泵1 排量2 压头 泵的压头应保证滑油进入最后一道轴承前压力有0 078 0 094MPa 一般不包括活塞冷却时取0 294 0 392MPa 包括时取0 392 0 49MPa 三 主机滑油循环柜四 滑油沉淀柜滑油沉淀柜用于储存和沉淀滑油 其容积是滑油循环柜的1 5倍 小型船舶不设沉淀柜而只设储存柜 五 污油柜污油柜用来储存更换下的滑油一般只设一个 其容积为滑油循环柜的1 2倍 六 油渣柜分油机分离出来的油渣和水存放于油渣柜 小型船舶常常不设 油渣拒容积可按分油机排量的0 03 0 04倍确定 亦可按表选取 七 滑油输送泵大 中型船舶设滑油输送泵 调驳各滑油柜滑油和将滑油驳至舷外 其排量与压头无特别要求 一般排量在5m3 h 视船舶及主机功率决定 若电站负荷允许 排量大一些可缩短驳运时间 4 3冷却管路 1 功用 保证受热部件温度不致过高而影响正常工作 或者不致因热负荷过大而损坏 必须及时而有效地散发这些热量 通常是使一定量的液体连续流经受热部件进行冷却 把这些热量携带至被冷却的机械设备以外 如在柴油机中 燃油燃烧时所放出的热且约有25 35 要从气缸 活塞等部件散出 需要散热冷却的机械设备有 主 辅柴油机 包括气缸 活塞 喷油器 增压器等 主 辅机的滑油冷却器 淡水冷却器等热交换器 轴系中的齿轮箱 袖承 尾轴管等 空气压缩机 冷凝器等设备 一 冷却管路的功用及形式 2 冷却管路的形式根据冷却管路的工作特点 分开式冷却管路和闭式冷却管路两种形式 开式冷却管路开式冷却是用专用泵吸取舷外水直接对主 辅机进行冷却 又称直接冷却 优点 设备少 管路简单 维护方便 水源丰富 缺点 一是冷却水质差 二是舷外水温度变化大 直接受季节 区域的影响 变化幅度大 不利于进入柴油机冷却 闭式冷却管路闭式冷却是淡水泵吸入淡水对主 辅机进行冷却 舷外水则通过淡水冷却器带走淡水的热量 又称间接冷却 优点 淡水水质好 不会产生堵塞流道和析盐现象 积垢少 利于控制柴油机进 出水温度 缺点 设备多 管路复杂 维护管理不便 另外 集中式冷却管路和舷外自然冷却管路都是闭式冷却管路 淡水冷却器主要用来把冷却柴油机后的淡水带出的热量传给海水 滑油冷却器则主要用来冷却柴油机或齿轮箱的工作滑油 船用冷却器结构主要有 管壳式 套管式和板式等 前者用得最多 而后者的传热效果较好 拆装清洗比较方便 温度调节器主要包括两部分 一是三通阀 使从柴油机出来的热水 一路通向淡水冷却器 另一路通到淡水冷却泵进口 二是感温机构 主要由感温体和调节阀组成 感温体是一个封闭的波纹管 里面装有易挥发的液体 其沸点低于控制温度 波纹管上方压盖与调节阀相连 波纹管在管路中和柴油机出来的热水直接接触 二 对冷却管路的要求1 船舶机舱至少设两个海底门 布置在船舶的左右两舷 低位海底门在机舱底部 高位海底门则设于舭部 对于大型船舶尾机舱 海底门要尽量布置在机舱前部 以避免吸入空气和污水 2 海底门应设格栅或孔板 以阻挡大的污泥杂质进人海水管路 海水箱上应设透气管 压缩空气管和蒸汽管 以便吹除污物和冰粒等 3 排水口排出用过的污水 通常布置在海底门或吸水口之后 并尽可能使两者远离 排水口一般设在满载水线与轻载水线之间 以便于操纵和检修阀门 应绝对避免将排水口设于救生艇及舷梯卸放范围 以保证这些设备能安全而迅速地卸放使用 海水管路的排水阀应安装在高于冷却空间的位置 以便排除管内的空气与水汽 有的船舶在排出管上安装视流器 以观察排水情况 4 除主机自带水泵外 还必须设有独立驱动的备用泵 小型船舶可用其它足够排量的泵代替 海水泵的布置要考虑船舶的最低吃水线 应使水泵的叶轮常处于吃水线下 应在船舶正常航行情况下可自任一海底门吸取海水 5 海水管路的布置应满足对各种设备的压力和温度参数的要求 力求设备能量小 管路短 方便操纵和检修等 各种冷却器和制淡水装置在管路中的位置 空气冷却器 制淡装置应设置在海水泵出口管路的最前端 淡水冷却器 主要是缸套冷却器 应布置在管路末端 其它冷却器 如滑油冷却器及活塞淡水冷却器可采用并联或并联形式布置在管路中 6 采用闭式冷却时 每台主机应有独立的闭式冷却管路 并且有海水管路和淡水管路间设连通管 中间设阻隔阀 以便闭式冷却管路发生故障时 则可采用直接冷却方式 用海水进行冷却 7 航行于海洋的船舶 当采用海水直接冷却时 必须采取在冷却水套内插锌棒等防腐措施 钢质舷旁阀 附件以及海水箱等 均应有防蚀保护措施 三 主要设备及其估算1 膨胀水箱若活塞为水冷却则2 冷却水泵淡水冷却泵海水冷却泵 4 4压缩空气管路 压缩空气是一个重要的动力源 由于它具有许多良好的性能和特点 如可缩性 便于储存和输送 没有起火危险以及空气来源不竭等 所以在船舶上被广泛应用 柴油机启动 换向 用于离合器操纵 用于压力柜充气 用于吹洗海底门 油渣柜 用于汽笛 雾笛吹鸣 用于遥控和自动控制系统的能源 用于灭火剂的驱动喷射 杂用 一 功用 1 用压缩空气启动的主机 必须有独立的空气压缩机 由于空气压缩机工作时有强烈振动 故应安置在船体结构较强的部位 或予以专门加强 为保证压缩空气质量 空气压缩机不能布置在易吸入高温多潮的空气或油气的地方 2 空气瓶的布置 可以直立或卧放 一般放在船体结构较强的部位 如舷侧或隔舱壁附近 直立布置振动大 可在瓶上设置牵条防振 卧放时 其底座最好能与船体横梁或甲板纵骨相重合 井应有一定斜度 以利泄放存水 二 对压缩空气管路的要求 3 在空压机向空气瓶充气的管路上 应装气水分离器 在空压机 空气瓶 冷却器和减压阀的出口管路上 须装设压力表和安全阀 4 压缩空气管路一般采用集中供气方式 即从满足管路最高压力参数出发来设置空气压缩机和空气瓶 对压力要求较低的设备则通过减压办法逐级满足 5 无其他能源启动的船舶 须设初始启动空压机 小型船舶则设手摇空压机 三 其它设备 1 气水分离器 3 安全阀安全阀通常用于压力容器 泵的压力管路和压缩空气管路等 其作用是当工作压力超过规定值时 便自动开启 压力复原后又自行关闭 借以保护管路和设备 2 空气减压阀 4 5排气管路 1 排气管的功用 是将主 辅柴油机及辅锅炉的废气排到机舱外的大气中去 使机舱保持良好的环境 此外 还要考虑降低排气噪声 余热利用和满足特殊要求 熄灭废气中的火星 柴油机的排气是由各气缸排出汇集于排气总管 然后经过废气涡轮增压器 补偿装置 废气锅炉或消声器排入大气 一 功用及形式 2 排气管路形式 柴油机的废气直接由排气管经消声器排至大气 在消声器和柴油机集气管之间装设热膨胀补偿器 补偿排气管路因受热而引起的管子变形 管路上装有废气锅炉 柴油机的废气经膨胀接头 废气锅炉排至大气 旁通管路上装有消声器 管路上装有废气锅炉的形式 旁通管路不装消声器 管路上装有废气锅炉的形式 用废气燃油混合式锅炉替代废气锅炉 利用废气调节阀控制锅炉蒸汽产量 二 对排气管路的要求为利于废气排出 排气管一般应向上方导出 力求管路短而少弯头 若排气管必须在水线上或水线以下穿过船旁板或尾部导出时 应在排出端装设止回阀等安全设备 以防舷外水倒灌 在运载易燃 易爆危险货物时 排气管不得通过船旁板导出 排气管与配电板 燃油舱柜和燃油管应保持一定距离 以免引起火灾 排气管和消声器要装设冷却水套或包扎绝热材料 表面温度不得超过60 以免灼伤管理人员 每台主机应有单独的排气管和消声器 装运易燃或易爆货物 如棉花 麻 火柴等 的货船及拖船 排气管必须装设灭火星设备 如用湿式消声器 排气管路的消声器应该设吹泄孔 放水旋塞 观察孔和清洗孔等装置 1 废气锅炉废气锅炉按工作方式分 单纯利用柴油机排气来产生蒸汽 或热水 和既利用柴油机排气又燃烧燃油来产生蒸汽的两种 废气锅炉按结构型式分 火管锅炉和水管锅炉两类 三 主要设备 火管锅炉按加热面的组成分 为立式 卧式和立式火管一水管锅炉 水管锅炉分 自然循环和强制循环两种 2 消声器消声器可分成3种类型 阻性消声器 抗性消声器和复合式消声器 3 补偿器 四 排气管路的布置 1 舱底水的来源舱底水又称污油水 如下图所示 具体来源于甲板以上各机械设备和甲板以下各舱室处所的滴漏油 冲洗水等 这些油和水最后都汇集进入舱底水舱 形成一种含平台上所使用的各种油类和污水的混合物 4 6舱底水系统 甲板以上污水收集系统 甲板以下舱底水收集系统 2 舱底水系统功用与工作原理舱底水系统的功用是抽除舱底积水 当发生海损事故 船体破损而大盘进水时 舱底水系统也担负着排出的任务 舱底水的排出借助舱底水吸口 舱底水管 阀箱和舱底水泵等来完成 3 管系布置全船舱底水管系应根据船舶的特点和安全要求来布置 以保证有效地抽除舱底水 管系布置应保证船舶在正浮或向任何一舷倾斜不超过50时皆能抽干舱底积水 且不允许舷外水或任何水舱中的水经该系统进入舱内 所以在舱底水的管路中 只允许水流单向流动 是 只出不进 舱底水管系的布置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舱底水吸口管隧舱底水泵布置形式 舱底水吸口为能有效地吸干各个货舱的舱底水 其吸入口均应布置在每个舱底的最低处 机舱是全船动力的核心 常常积水较多 所以机舱内至少设两个吸口 并且至少有1个通过吸入支管与舱底水泵直接相连 其余则可经过舱底水总管通到舱底水泵 为在机舱破损时应急排水 一般还应设有接至主冷却海水泵的应急排水支管 并应装设截止止回阀 4 主要设备估算与选型1 舱底水泵每台舱底泵的排量 不得小于下述公式计算所得之值舱底水总管内径不小于下式计算所得值对于油船 机炉舱舱底水总管内径不小于下式计算所得值装货处和机器处所的舱底水支管内径 应不小于下式计算所得值 规范要求 2 舱底油水分离器舱底水中含有大量污油 直接排放至舷外将造成航行水域和港口的污染 所以必须装设舱底油水分离器 船用舱底油水分离器满足下列要求 舱底水经处理后应达到所规定的排放标准 在15 倾斜下仍能正常工作 能自动排油 同时希望其构造简单 体积小 重量轻 易于检修 4 7压载水系统 压载水系统的功用是将压载水注入压载水舱或自压载水舱排出压载水 从而达到 船舶在航行 进出港 装卸和停泊等不同状态应保持恰当的排水量 吃水 船体纵向和横向平衡 以及维持适当的稳心高度 减小船体过大的弯曲力矩和剪切力 减轻船体振动 压载水系统的任务是通过压载水泵 阀箱和压载管路将压载水注入各压载舱 将压载水从各压载舱排出和进行各压载水舱之间的调驳 一 功用与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图 1 压载水管系的布置应符合下述要求 1 压载水在管内的流动是 有进有出 即要通过同一管道将压载水注入某压载水舱和自该舱排出压载水 因此在管系中不可设置止回阀 而要通过截止阀箱调驳 2 在大型船舶上 为防止海水自压载水管泄漏至货舱 压载水管都敷设在双层底舱中央的管弄内 其吸入口在各舱的布置 应有利于压载水的排出 二 管系布置 3 首尖舱和尾尖舱的压载水管穿过首 尾隔舱时 最好设有可在上甲板启闭的闸阀 以便在船体首尾部撞破时立即关闭闸阀 防止舷外水进入压载水系统 4 为便于日常操作管理 各压载水舱的控制阀应相对集中 5 干货舱或油舱用作压载水舱时 压载水管系应装设盲板或隔离装置 6 含油压载水的排放应符合有关防污规定 7 压载水系统应设置两台以上的压载水泵 2 压载水管系的布置形式支管式 压载水集合管设于机舱前壁或后壁 集合管和压载水泵间用总管相连 集合管和各压载水舱间用支管相连 总管式 对于作压载用的双层底舱 深舱 可在船长方向敷设总管 由总管向各舱引出支管 在支管上安装吸口和遥控阀 管隧式 为避免隔舱开孔和便于维修 在双层底内设管隧 在管隧内嗽设压载水总管或支管 三 压载水泵压载水泵的排量 压载水泵的排量也可用推荐的压载水支管内径及允许流速来决定 船舶舱底水系统 压载水系统和消防水系统的舱底水泵 压载水泵和消防水泵一般都不是在船舶营运期间连续使用 而是间歇性工作 并且其排量也都比较接近 所以往往在船上设1 2台排量较大的通用泵作为总用泵 将它们的任务统一起来 从管路设计和布置上使这些泵可以互为备用 而在同时使用时又不互相干扰 四 三个系统水泵互为备用设计原理 4 8消防系统 船舶发生火灾是十分危险的 特别是在客船 货船及油船上 火灾会给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船舶上的消防种类 水消防 二氧化碳消防 卤化物消防 泡沫消防 惰性气体消防 蒸汽消防等 为了能有效而可靠地扑灭船上可能发生的火灾 船上往往要同时设置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消防种类 基本原理 利用强大的水流喷注在着火区 使可燃物质很度急剧下降 并且由于水流受热后产生大量的水蒸汽 从而稀释氧气浓度为扑灭火焰 一 水消防 工作原理 消防系统一般都是由消防水泵从海水总管 或海底门 吸水 经排出管接至布置在甲板和舱室各处的消火栓 灭火时用消防水带由此接至水枪 进行喷水灭火 水消防系统的要求 所有消防水泵应为独立机械传动 通常采用离心泵 各消防水泵 应急消防水泵除外 的排量最好相同 如水泵排量不同 则最小一台水泵的排量不应小于所需消防水泵总排量的80 除以所需消防水泵数 且至少应满足两股射程不小于12m 水柱要求 其排量不足部分应由较大排量的水泵补偿 对大于及等于1000总吨的船舶 应至少备有1只国际通岸接头 并便于由船舶的任何一舷连接 以便在船舶失火时相互救援灭火 消火栓的布置和数量 应至少能将两股不是由同一消火栓所出的水柱射至船上任何部位 消火栓位置应便于连接消防水带和进行有效的灭火 二氧化碳是氧和碳的化合物 属惰性气体 在船上是以加压液体贮存在钢瓶中 当将其喷注到着火区后 液体CO2就挥发成大量的CO2气体 从而稀释氧气浓度 实践表明 当CO2气体占到空气浓度的30 35 时 燃烧即被制止 并且 当CO2液体挥发成气体时 它要吸收大量的热量 而使可燃物质温度下降至燃点以下 把火焰扑灭 二 二氧化碳消防 二氧化碳消防系统的要求 CO2在密封的舱室能有效地扑灭各种火灾 特别是油类和电类大火 故要求使用CO2灭火的舱室能够密闭 以使CO2充满空间而进行有效的灭火 二氧化碳管路不得通过起居处 并应避免通过服务处所 无法避免时 管子不应有可拆的接头 充装CO2量应当满足要求 存放CO2钢瓶的消防室应设在上层建筑或开敞的甲板单独舱室内 灭火系统的操作控制部分应设于被保护舱室以外且能短时间达到和易操作的地方 施放喷嘴的选择及布置必须满足在短时间内完全灭火的要求 卤化物灭火 就是以卤化物为灭火剂 扑灭被保护舱室发生的火灾 卤化物是一种新型的灭火剂 灭火效果特别好 毒性小 绝缘性能良好 且灭火后不留痕迹 卤化物的灭火原理 一般认为是其受热后产生溴离子 与燃烧中产生的氢氧游离基化合 使燃烧连锁反应中止而灭火 同时又起着冷却及窒息的作用 三 卤化物灭火 工作原理图 对卤化物灭火系统的要求 灭火管路不能穿过居住处所和冷藏货舱 灭火管路上应在适当的地方接有压缩空气接头 以便定期用压缩空气吹洗灭火管路及喷嘴 以防堵塞 管路布置应简便可靠 管路及喷嘴应能有效地输送和分配灭火剂 应能在20s内将所需要地灭火剂喷入被保护处所 储存卤化物的站室应尽量远离被保护舱室 并有适当地隔热和良好的通风 一般船用卤化物灭火剂用氮气加压 以液态形式储存在钢瓶里 灭火剂的启动钢瓶至少应设两只 其压力应能保证灭火剂完全喷射 喷射终了时的压力 1211不得小于0 69MPa 1301不得小于1 47MPa 4 9供水系统 供水系统的任务 满足船员和旅客日常生活用水需要 可分为饮水系统 洗涤水系统和卫生水系统 一 供水管路供水管路的主要设备有水泵 水柜和热水器等 船舶的供水方式不同 其供水管路有很大差别 1 重力供水 重力供水的特点是水箱里的水借重力经管路流至全船各用水处 2 压力供水 压力供水的特点是用密闭的压力水柜代替重力水柜 借助水柜中空气的压力将水送至各用水处 3 管路布置为在系统发生局部故障时不致影响整个供水系统的工作 同时也避免过大直径的供水管 可采用分区供水 即将全船划分为几个用水区 各区直接从压力水柜的输出管上引出一路供水干管 并装设截止阀 分别控制 客船通常按甲板层或客舱等级来划分供水区域 这样可使系统更加灵活可靠 供水干管应力求避免通过起居室 粮库和购物舱等处 通常各种供水干管敷设在各层甲板两边走道上方 然后再由干管引出支管到附近的各室内用水设备 当几个用水区相距较远时 可按分区设置热水器 分别向集中在各自区内的几个用水处供热水 以避免热水管路过长 在小型船舶上 亦可通过在主机排气管上设热水套来代替专门的热水器 以节约能 二 供水系统实例分析 4 10机舱通风管路 机舱通风管路的任务 降低机舱的温度 排除机舱内的油气和水蒸气 向机舱供应充足的新鲜空气 从而保证动力装置的正常工作以及改善机舱管理人员的工作和卫生条件 为此 大 中型船舶的机舱中都有比较完备的通风管路 即使是没有专门通风管路的小型船舶机舱 也要利用天窗 舱口 通道以及通风头等进行自然通风 通风方式一般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大类 从通风对舱室的流向看 又有送风和排风之分 1 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靠热压和风压的作用来替换舱内的空气的 自然通风不需设置通风机 设备简单 工作时不消耗动力 但不大稳定 且通风量有限 所以自然送风和排风一般仅适用于小型船舶 在大 中型船舶上则与机械通风结合起来使用 2 机械通风机械通风是通过风机来进行送风和排风 利用通风机将舱外新鲜空气送人机舱即为机械送风 用抽风机抽出机舱内的热空气即为机械排风 机械通风又可分为两种 机械送风 自然排风 机械送风 机械排风 一 机舱通风管路的工作原理 对管路布置的要求 应保证机舱内有足够的通风量以满足管理人员和机械设备的需要 机舱内各设备及工作处所的风量应根据需要予以合理分配 应保证能顺利和充分地进行通风换气 尽量避免死角 尽量减少外界的干扰和影响 气流组织和管路安排都应合理 通风管路应占据空间小 对其它管路影响少 设备要简单 管路尽量短 弯头尽可能少 二 机舱通风管路的布置 三 布置实例分析 4 11船舶空调系统 如图 先将外界空气集中在空调器1中进行处理 夏季冷却并除水 而冬季则加热并喷湿 使之达到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然后由送风管2送至各空调舱室6的布风器30经布风器供入室内的空气与室内原有的空气混合后 使舱室中空气的温度 湿度均维持在适宜的条件范围内 为减小空调器对空气冷却和加热的能耗 应关闭空调系统内舱室通向外界的门窗 并可使部分居住舱室的排风通过回风管4回到空调器的吸入端 和外界的新鲜空气按比例混合 一 工作原理图 1 空调区域的划分原则 为便于进行温度 湿度控制 将温度 湿度等参数要求相近的舱室 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零售行业消费行为研究报告
- 军事理论-军事思想强化版知到智慧树答案
- 汉字书法孟草书模板课件
- 2025年烟气分析仪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永康教育基础知识培训课件网
- 跨境电子商务双语教程 习题和答案汇 Chapter 1-8
- Ubuntu Linux 22.04系统管理与服务器配置 课件全套 项目1-9 安装与配置Ubuntu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Web服务器
- 高温施工期间安全防护方案
- 输电线路通信设备安装方案
- 混凝土强度检验与控制方案
- 微信限制解封手写承诺书
- 骨盆前倾的康复训练方案
- 《托育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课程与能力对接表
- 腕踝针技术操作流程
- 最全海外常驻和出差补助管理规定
- 试生产总结报告
- 房地产制度与标准 -中建一局项目管理标准化指导手册(第一版)
- GB/T 6495.1-1996光伏器件第1部分:光伏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
- GB/T 30951-2014小型水电站机电设备报废条件
- GB/T 18948-2017内燃机冷却系统用橡胶软管和纯胶管规范
- 电动汽车充电桩申请安装备案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