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政策放开后乡镇如何抓计划生育工作.doc_第1页
二孩政策放开后乡镇如何抓计划生育工作.doc_第2页
二孩政策放开后乡镇如何抓计划生育工作.doc_第3页
二孩政策放开后乡镇如何抓计划生育工作.doc_第4页
二孩政策放开后乡镇如何抓计划生育工作.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孩政策放开后乡镇如何抓计划生育工作第一篇:2015计划生育放开二胎新政策 2015计划生育放开二胎新政策 在经历了迅速从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之后,我国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增长 过快,而是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问题。生 育政策的调整,可以缓解20年之后的高度老龄化局面,使总人口变化更加平稳,并再次获 得人口红利。国内20多位顶尖人口学者历经两年的研究指出,我国的人口政策亟待转向, 尤其是生育政策应该调整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 专家的研究,不是“烟酒”,笔者一般都会相信;专家的建议,不是拍脑袋决定的,笔 者一般都不反对;对于国内20多位顶尖人口学者两年的研究成果,笔者表示非常钦佩。但是, 对于专家“2015年我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意见,笔者不敢苟同,甚至认为这或许是个 坏主意。 专家指出,我国应实施“生育自主、倡导节制、素质优先、全面发展”的新人口政策。 专家的理想很丰满,然而现实很骨感。如果“生育自主”,富翁富婆要生多少孩子?明星名 人要生多少孩子?连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上也有嘉宾想生“一个足球队”呢;“倡导节制” 当然很好,可是有多少人会响应倡导、会节制?之前不是吃过“父母熊熊一对,孩子熊熊一 窝”的亏吗?为什么要走回头路?“素质优先”是一种幻想,十个指头有长短,一窝鸡也有几 个不叫的,生的孩子多了,能保证每个孩子的素质吗?此其一。其二,“素质优先”怎么体 现和衡量,是否制造另一种不公平?“全面发展”更是让人难以理解,全面放开二胎莫非就 全面发展了? 专家研究认为,分区域分步放开二胎,可以避免同时全部放开二孩带来的人口大起大落二孩政策放开后乡镇如何抓计划生育工作 式的剧烈变动,也可避免放开“单独”(即夫妻双方一方是独生子的可生二胎)带来的花费时 间较长、贻误时机等问题。看来专家想得非常周到,把“单独”贻误时机的问题也想到了。 但是,假如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一者,可能很难避免人口大起大落式的剧烈变动;二者, 可能会出现一个人口生育高峰,为社会带来诸多隐患。 中国不能没有没有专家,但专家太多未必是一件好事。专家的一个正确观点,可能带来 巨大效益;反之,专家的一个错误观点,可能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倘若国家采纳“2015年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这个建议,带来的后果到底是“人口红利”还是“人口灾难”,目前估 计没谁敢打包票。中国地大物博,但总资源就这么多,人口越多,分摊到每个人身上的资源 就会越少,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正因如此,对于“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这个建议, 国家不能只听专家建议,还要听听百姓意见。 放开二胎早已不是新闻,而10月26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人口形势的变化和人口政策的调整报告集纳了20多位人口学者的政策建议,这是新闻。因为这个报告,有 可能把“放开二胎”变成现实先分步实施,全面放开就在三年后的2015年。 来源:第二篇:浅谈乡镇计划生育管理现状及对策 毕业论文(设计)标题名称 浅谈乡镇计划生育管理现状及对策 学 院: 专 业: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稿日期: 目录 写作提纲 . 3 一、现状与问题 . 5 (一)低生育水平反弹 . 6 (二)计划生育工作模式转型过快 . 6 (三)队伍建设不稳定 . 6 (四)计生工作手段弱化 . 7 (五)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大 . 7 (六)政策执行难度大 . 7 (七)计划生育工作软件业务太多太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部门配合协调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存在问题的分析 . 7 (一)村民生育观念反弹和对计生政策理解的偏差 . 7 (二)政府计生政策宣传执行的困境 . 8 (三)乡镇干部计生压力大 . 8二孩政策放开后乡镇如何抓计划生育工作 (四)农村计生工作力量减弱 . 8 三、措施与对策 . 9 (一)继续加大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力度 . 9 (二)考核不宜过细,软件要精减规范 . 9 (三)加大计划生育执法力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以人为本,村民自治,调整规范生育政策 . 9 (五)加强计生队伍建设 . 9 (六)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 10 (七)进一步完善利益导向机制 . 10 (八)加强部门配合,形成齐抓共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结论 . 10二孩政策放开后乡镇如何抓计划生育工作 参考文献 . 10 写作提纲 一、绪论 新形势下如何抓好乡镇计划生育工作是我国当前一个不容回避而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现状与问题一是计生工作力度有所减弱,二是计生投入缺口较大,三是计生技术服务滞后,四是流动人口难管理。原因一是认识不明,二是意识不强,三是机制不活。对策与措施一是提高认识,在制度建立健全上狠抓突破,二是创新载体,在宣传服务上狠抓突破,三是依法行政,在综合治理上狠抓突破,四是优化机制,在稳定低生育水平上狠抓突破。 二、乡镇计划生育管理现状及问题 (一)低生育水平反弹 (二)计划生育工作模式转型过快 (三)队伍建设不稳定 (四)计生工作手段弱化 (五)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大 (六)政策执行难度大 (七)计划生育工作软件业务太多太杂 (八)部门配合协调差 三、乡镇计划生育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继续加大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力度 (二)考核不宜过细,软件要精减规范 (三)加大计划生育执法力度 (四)以人为本,村民自治,调整规范生育政策 (五)加强计生队伍建设 (六)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七)进一步完善利益导向机制 (八)加强部门配合,形成齐抓共管 四、结论:计生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工作中要有恒心,要有长期为计生工作献身的精神。找差距、定措施,抓落实,我镇的计生工作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浅谈乡镇计划生育管理现状及对策二孩政策放开后乡镇如何抓计划生育工作 内容摘要:由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推进,大量在外务工农民工回乡创业,如何在新形势下,尤其受近些年计生工作力度减弱、投入缺口大、技术服务滞后等影响,如何在投入中加大,制度上健全,认识上提高,更加科学优化管理好乡镇乡镇的计划生育工作,将是当前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当前计划生育工作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政策,对当前我国各乡镇计划生育管理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乡镇;计划生育;管理;研究 计划生育是我国一直坚持的基本国策,如今已经实施了三十多年。这项国策是当时根据我国人口现状所制定的人口战略政策。这些年,由于体制改革,尤其是户籍改革,以及进程务工人员流动性增多,乡镇计划生育工作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就需要严格控制好人口这个基本国策。去年来,从当前国家的人口形势考虑,单独二胎逐步在全国各省份推广,2014年3月27日,广东省实施了“单独两孩”政策,规定“夫妻双方或一方为独生子女且只有一个子女的,由夫妻双方共同申请,经乡镇、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或者县级以上直属农林场审批,可再生育一胎子女”。4月24日,黑龙江正式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山东、河南、湖南等省份也相继表态将在5月份实施“单独俩孩”政策。在这一新形势下,如何抓好乡镇计划生育工作?成为我国当前一个不容回避而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现状与问题 改革开发以来,通过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较好控制。但由于社会和经济发展影响,部分村民老百姓的生育观念有所转变,计划生育的意识有所弱化,乡镇计划生育工作产生了不少新问题。以三明市岩前镇为例,下辖1个居委会、12个行政村,全镇5116户,总人口22664人,其中育龄妇女6753第三篇:浅析当前乡镇人口与计生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建议对策 浅析当前乡镇人口与计生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建议对策 以xx镇为例 前言 我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从1983年开始实施,控制了中国总体人口基数,使中国13亿人口日和世界60亿人口日推迟了4年,为国家创造了40年的人口红利期,有效缓解了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飞跃。如果说改革开放使我们国家从政策体制上具有发展经济的可能,那么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这种可能具备了良好的人口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较快发展,都与此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与空间,更重要的是,它影响了一代甚至几代人的观念。而观念的改变是我们这个有着深厚封建残余的国家向现代化迈进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与此同时,中国人口增长速度的减缓,也对世界人口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人口数量的变化,对世界以及亚洲人口的影响极大。 然而,随着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发展,乡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面临诸多困境,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解决,作为一名基层的计生工作者,笔者就此做了一些调查与思考。 一、乡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困境 1、乡镇计生队伍不够稳定。当前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责任重、风险大、待遇低,留不住人。一是乡镇计生办、计生服务所的人员多为临聘人员,流动性大。以xx镇为例,现有工作人员xx人,其中行政xx 人,事业xx人,职工xx人,临聘人员xx人,尤其是统计与微机这两个重要岗位,多年来都是由临聘人员担任,这些人员流动性大,工作没有连续性,业务水平难以提高,最终影响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可靠性和逻辑性。二是村级计生专干任务重、待遇低,影响了工作积极性,能干的“不愿干”,想干的“干不好”,动摇了比较薄弱的基层基础,对稳定低生育 水平形成潜在威胁。以xx镇为例,目前工资水平最低的为530元,最高的也就1100元,这对我们沿海乡镇来说,连养家糊口都成问题。而且他们当中大部分人还兼着妇联、社保、出纳、文统等其它工作,工作量可想而知,xx镇村级计生专干兼职比例达到55.8% (详见表一)。三是计生工作缺少激励机制。作为“一票否决”工 表一 xx镇村级计生专干基本情况统计表 作,奖励和提拔的不多,处罚和降级的却不少,片面的处罚只能导致计生工作无人愿做,就是迫于组织压力做了,也是完成任务的态度,没有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疲于应付各级考核。由于计生工作作为“天下第一难”的局面并未改变,从上到下层层下达考核指标,部分下达的考核指标脱离工作实际,面对过多过滥的考核指标,乡镇计生干部疲于应付。而且“一票否决”的巨大压力让很多乡镇计生干部产生了要调离计生工作岗位的念头,使原本应有的工作热情减弱,因而分管领导不愿分管,计生干部人心思走,这样的比例有85%以上。 2、控制违法生育任务艰巨。一是群众生育意愿与现行生育政策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通过访谈了解,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发展到现在,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一定变化,但“一个孩子嫌少、两个孩子正好、生个男孩养老”的旧传统生育观念仍未彻底改变。据反映,农村中多数群众仍希望生育2个及以上的孩子,而且有男孩。二是一孩男户、二女户、未婚青年、不符合省条例照顾二胎条件人员违法生育欲望强烈。首先,一孩男户和二女户是违法生育的主要人群。由于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特别是我们沿海乡镇,农民生活水平更是有了显著的提高,小孩抚养和监护成本的降低及长效节育措施知情选择政策的实施,导致原本的一孩男户,现在又想生育第二个,出现二孩生育积压,二孩出生人数较多,以xx镇为例,这几年一孩育妇率的比率不断下降,下降到现在的34%,实际水平可能更低。二女户想生男孩,如果管理措施稍一弱化,这部分人便想方设法超生,达到自己的生育目的。其次,不符合省条例照顾二胎条件的人员想方设法超生。主 要是一方初婚、另一方再婚,一方农业、另一方非农业的家庭。特别是再婚家庭一般把再生育一个孩子作为维系新组建家庭的纽带,为了达到稳定新组建家庭的目的,想方设法超生。另外,农村出现了达到法定婚龄不登记先生育、不登记先举行婚礼、不够法定婚龄违法生育的三种苗头性问题,且呈蔓延趋势。三是违法生育手段多样。主要表现在:有的通过假离婚、假迁户口、假出国达到违法生育的目的;有的一方农业、另一方非农业的家庭,通过迁移户口、弄虚作假办理非转农骗取二胎生育计划;有的以外出打工为由,在流动中违法生育。四是个别村干部抓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不强,存在不想抓、不愿抓、不敢抓的思想,甚至包庇亲属违法生育。 3、长效措施落实不够及时。目前xx镇长效节育措施拖欠率较高,从访谈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应落实而未落实长效节育措施育龄人群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观望型,对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不积极,不主动,存在能拖就拖,实在拖不过去再落实也不迟的思想。二是对抗型,有违法生育动机,拒不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三是患病不适应型,育龄群众身体患有不适手术的各种疾病。四是流动型,有的已婚育龄妇女外出前查体有环,但外出后私自取环;有的常年在外打工的已婚育龄妇女,由于受现居住地长效避孕节育措施落实不严格的影响,落实难度较大。五是攀比型,这类往往是由于村干部家属在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上不带头,影响了群众的积极性。六是对立型,对村干部或计生工作人员有意见,故意在工作上不配合,给干部出难题。从以上几种类型分析,一类、二类人员所占比重较大。 4、性别比偏高状况扭转难。多年来,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施行,不少人尤其是已经生育了一胎女的对象采取B超确定性别人工选择妊娠,致使性别比逐年升高。根据xx镇实际出生人口进行分析,全镇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3,但二孩性别比高达1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