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式 1 湍流扩散的基本理论2 高斯扩散模式3 污染物浓度的估算方法4 特殊气象条件下的扩散模式5 城市及山区的扩散模式6 烟囱高度设计 第一节湍流扩散的基本理论 扩散的要素风 平流输送为主 风大则湍流大湍流 扩散比分子扩散快105 106倍风 湍流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稀释扩散的最直接因素 湍流的基本概念湍流 大气的无规则运动风速的脉动 上 下 风向的摆动 左 右 起因与两种形式热力 温度垂直分布不均 不稳定 机械 垂直方向风速分布不均匀及地面粗糙度 湍流扩散理论 主要阐述湍流与烟流传播及湍流与物质浓度衰减的关系1 梯度输送理论类比于分子扩散 污染物的扩散速率与负浓度梯度成正比2 湍流统计理论泰勒 图4 1 正态分布萨顿实用模式高斯模式 应用最为广泛 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了5篇划时代的论文 其中3篇论文震撼了世界 掀起了一场影响百年的物理革命 分别为 1 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 讨论了光量子以及光电效应 这篇论文为构成量子力学基石的光的波粒二重性获得广泛接受铺平了道路 2 关于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止液体中悬浮小粒子的运动 被认为是第二篇 对世界产生革命性影响 的论文 该文是对现代统计力学的一项重大贡献 其导出的方法可用于模拟空气污染物的行为或股票市场涨落走势 利用这一爱因斯坦式的技术 能够节省分离大DNA片段所需用的时间 较之当前所用的方法 可省时2 3 而且更廉价且设备更便携 3 物体的惯性是否决定其内能 建立在狭义相对论基础上 表明质量和能量可互换 后来推出最著名的科学方程 E mc2 4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5 分子大小的新测定 2003年 1905年 年轻的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改变了我们思考空间 时间和物质的方式 2005年是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关键性科学发现一百周年 联合国大会于2004年6月通过了2005年为 国际物理年 的决议 第二节高斯扩散模式 坐标系右手坐标系 食指 x轴 中指 y轴 拇指 z轴 原点 为无界点源或地面源的排放点 或者高架源排放点在地面上的投影点 x为主风向 y为横风向 z为垂直向高斯模式的四点假设a 污染物浓度在y z风向上分布为正态分布b 全部高度风速均匀稳定 大气湍流场是均匀的 定常的 c 源强是连续均匀稳定的d 扩散中污染物是守恒的 不考虑转化 一 高斯模式的有关假定 高斯扩散模式 高斯扩散模式的坐标系 二 无界空间连续点源扩散模式 平均风速 m s q 源强 g s y 侧向扩散参数 污染物在y方向分布的标准偏差 m z 竖向扩散参数 污染物在z方向分布的标准偏差 m 三 高架连续点源扩散模式高架源须考虑到地面对扩散的影响 根据假设 可认为地面就象镜子一样对污染物起全反射作用 按全反射原理 可用 像源法 处理 把P点污染物浓度看成为两部分 实源和像源 作用之和 建立三个坐标系 1 以实源在地面的投影点为原点 P点坐标为 x y z 2 以实源为原点 3 以像源为原点 1 实源贡献 P点在以实源为原点的坐标系中的垂直坐标为 z H 不考虑地面的影响 实源在P点形成的污染物浓度为 1 2 像源贡献 P点在以像源为原点的坐标系中的垂直坐标为 z H 像源在P点形成的污染物浓度为 2 x y z H 高架连续点源扩散模式 地面连续点源扩散模式 高架连续点源扩散模式 上式变为 令 0 例题 颗粒物扩散模式 粒径小于15 m的颗粒物可按气体扩散计算大于15 m的颗粒物 倾斜烟流模式 地面反射系数 无界空间连续点源扩散模式 高架连续点源扩散模式 第三节污染物浓度的估算 q源强计算或实测平均风速多年的风速资料H有效烟囱高度 扩散参数 烟云抬升的原因有两个 是烟囱出口处的烟流具有一初始动量 使它们继续垂直上升 是因烟流温度高于环境温度产生的静浮力 这两种动力引起的烟气浮力运动称烟云抬升 烟云抬升有利于降低地面的污染物浓度 1 烟气抬升高度的计算 烟气抬升高度的计算 1 Holland公式 当大气稳定度为中性 计算烟气抬升高度时 经常使用霍兰徳公式 Holland公式比较保守 特别在烟囱高 热释放率比较强的情况下 在实际计算中 不稳定条件 A B稳定度 H需增加10 20 稳定条件 D E F稳定度 H需减少10 20 kW 抬升高度计算式 2 Briggs公式 适用不稳定及中性大气条件 不稳定或中性大气下 布里格斯公式用来确定不同的热释放率和下风向距离条件下的烟气抬升高度 3 我国 制订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 GB T13201 91 中的公式 在没有特别要求时 应优先使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 例 某市远郊区电厂烟囱高160m 烟囱排出口内径5m 排烟速度12m s 烟气温度135 周围大气温度15 大气稳定度C级 源高处风速612m s 试分别用霍兰德 布里格斯 国家标准公式计算烟气抬升高度 假设下风向距离x 2km 大气扩散参数 y z 的确定 P G曲线法帕斯奎尔在1961年推荐一种仅需要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就能估算 y z的方法 吉福德 Gifford 进一步将它制成应用更方便的图表 应用观测到的风速 云量 云状和日照等天气资料 将大气扩散稀释能力分为6个等级 A 极不稳定 B 不稳定 C 弱不稳定 D 中性 E 弱稳定 F 稳定 若稳定级别为A B 则表示按A B级的数据内插 该法的要点 首先根据帕斯奎尔划分大气稳定度的方法来确定大气稳定度级别 然后从图4 4和图4 5中查得 或表4 4用内插法求出 对应的扩散参数 y和 z 最后将 y z代入前面介绍的一系列扩散模式中 就可估计出各种情况下的浓度值 扩散参数是表征湍流扩散剧烈程度的物理量 是影响污染物浓度的重要参数 扩散参数的确定 P G曲线法 P G曲线的应用根据常规资料确定稳定度级别 扩散参数的确定 P G曲线法 P G曲线的应用利用扩散曲线确定和 扩散参数的确定 P G曲线法 P G曲线的应用地面最大浓度估算 扩散参数的确定 中国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 我国在修订P T法基础上产生了国家标准法 GB T13201 91 该方法的技术路线是 根据时间 地理位置确定日倾角 太阳高度角 利用天气条件确定辐射等级 然后利用辐射等级和风速确定大气稳定度 最后查扩散参数幂函数表 确定扩散参数 扩散参数的确定 中国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 扩散参数的选取扩散参数的表达式为 取样时间0 5h 按表4 8查算 平原地区和城市远郊区 D E F向不稳定方向提半级工业区和城市中心区 C提至B级 D E F向不稳定方向提一级丘陵山区的农村或城市 同工业区取样时间大于0 5h 不变 例 某冶炼厂烟囱高150m 烟气抬升高度75m SO2排放量1000g s 估算风速3m s 大气稳定度C级时地面最大浓度是多少 发生在什么位置 分别用P G法和国家标准方法计算 第二步 确定出现地面最大浓度的下风向距离 第一步 确定出现地面最大浓度的Z向扩散参数 第三步 确定出现地面最大浓度的y向扩散参数 第四步 计算地面最大浓度 第四节特殊气象条件下的扩散模式 在整层大气都具有同一稳定度 即温度层结构均一 实际中难以实现 平坦地形的条件下应用高斯模式计算污染物浓度 如果整个大气层不均匀 污染物扩散所涉及的温度层结不止一个 或者地表粗糙度高 地势起伏大就需要特殊处理 下面讨论两种特殊情况 封闭型扩散和熏烟型扩散 一 封闭型扩散模式 有上部逆温层的扩散模式 所谓封闭型扩散就是指在上部存在逆温层的气象条件下 污染物受到上部逆温层限制 只能在地面和逆温层之间扩散的情况 第四节特殊气象条件下的扩散模式 在封闭型扩散中 假定 污染物完全不向逆温层扩散 上部逆温层对污染物起全反射作用 可用像源法处理 污染源在地面和逆温层之间形成无穷多个像对 污染物浓度是实源和无穷多虚源的贡献之和 由式4 9 得 地面轴线上的污染物浓度为 D D H D H 2D H 封闭型扩散模式 简化计算 例 位于北纬40 东经117 的某化工厂烟囱高50m H2S排放量9kg h 排放筒直径0 5m 烟气出口温度50 出口气速12m s 距地面10m处风速为4m s 早春2月上午8时 天气晴朗 环境气温15 距地面500m处出现逆温 试问在下风向5000m 8000m处H2S浓度有多大 第二步 确定H 计算QV QH 计算50m处风速 计算 H 第一步 确定大气稳定度 查太阳倾角 计算太阳高度角 确定辐射等级 查出大气稳定度 第三步 确定XD 计算 z 按远郊区查表4 8 反算XD 第四步 按4 9计算5000m处H2S浓度 第五步 按4 9计算XD处H2S浓度 按4 36计算2XD处H2S浓度 然后内插 确定5000m处H2S浓度 熏烟型扩散模式 熏烟过程 早晨太阳升起后 地面得到来自太阳的辐射逐渐加热 夜间产生的逆温层逐渐抬升 当逆温破坏到烟流下边缘以上时 使烟流发生向下的强烈混合 地面污染物浓度增大 产生熏烟过程 熏烟过程一般多在早晨发生 持续时间不超过2小时 熏烟型扩散模式 地面浓度 hf 逆温层消失高度 yf 熏烟条件下Y向扩散参数 即hf H时 第五节城市及山区扩散模式 自学 线源扩散模式 面源扩散模式 封闭山谷扩散示意图 山谷扩散 第六节烟囱高度的设计 烟囱高度的计算 1 达到大气污染物稀释扩散的作用 2 尽量节省投资 造价正比于H2 3 地面浓度不超过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1 按地面最大浓度计算 2 按地面绝对最大浓度计算 代入到4 10 将烟气抬升公式简化为 代入到 式 3 按一定保证率的计算法 由地面最大浓度计算法 HS较矮 当u 时 地面浓度可能超标 由地面绝对最大浓度计算法 HS较高 无论u多大 地面浓度不超标 但烟囱造价高 从环保和经济两方面来看 在选择一个可接受的保证率后 稳定度取一定值后代入上述公式 可得某一保证率的气象条件下的烟囱高度 较前面较合理 4 P值法根据 指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 GB T13201 91中规定的点源烟尘允许排放率计算式 式中 Qe 烟尘允许排放速率 t h Pe 烟尘排放控制系数 t h m2 H 有效源高 m 烟囱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烟囱高度计算公式的校核上述计算公式按锥形高斯模式导出 在逆温较强的地区 需要用封闭型或熏烟型模式校核烟气抬升高度的选取优先采用国家标准中的推荐公式 也有人认为一般选霍氏公式 烟流下洗现象的防止为避免烟流因受周围建筑物的影响而产生的烟流下洗现象 烟囱高度应为周围建筑物的2倍以上 为避免烟囱本身对烟流产生的下洗现象 烟囱出口气速不得低于该高度处平均风速的1 5倍 一般宜在20 30m s 烟温宜在100 以上 公式中与气象有关的参数取值方法 的取值 取多年平均值 取某一保证率的值 如已知 3m s的频率为80 取3m s可保证有80 不超标 而地面平均最大浓度可能比规定标准更低 烟囱出口直径的计算 例 地处丘陵的某炼油厂进行扩建 拟新建一烟囱排放污染物 烟囱排放条件为 出口内径3m 出口速度15m s 烟温140 大气温度17 H2S排放量7 2kg h 离该厂2500m处有一城镇 大气中H2S现状浓度是0 5 g m3 为使该城镇H2S的浓度低于10 g m3 问要建多高的烟囱才能满足要求 设计风速取3m s 提示 烟气抬升采用霍兰德公式 第七节厂址选择 一 所需气候资料1 风向和风速气候资料 如图是风速和风向频率复合图 矢线长度代表风向频率大小 矢线末端的风速羽代表平均风速 静风 风速 1 0m s 或微风 风速为1 2m s 情况大气通风条件差 容易引起高浓度污染 尤其是长时间静风会使污染物大量积累 引起严重污染 因此 在空气污染分析中不仅应统计静风频率 有条件还要统计静风持续时间 2 大气稳定度的气象资料可根据p T法 利用已知的气象资料对当地大气稳定度进行分类 统计出月 年 季 各稳定度频率 作出必要的图表 3 混合层高度的确定混合层高度是影响混合物铅直扩散的重要参数 具体指出污染物在铅直方向的扩散范围 混合层愈高 则污染物垂直扩散的范围越大 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午后混合层高度最大 二 长期平均浓度的估算 略 在厂址选择和环境评价中 人们更关心的长期平均浓度的分布 气象部门提供的风向资料是按16方位给出的 每个方位相当于一个22 5 的扇形 因此 可按每个扇形计算长期平均浓度 推导时作以下假定 1 同一扇形内各角度的风向频率相同 即在同一扇形内同一距离上 污染物浓度在y方向是相等的 2 当吹某一扇形风时 全部污染物都落在这个扇形里 C 三 厂址选择从环保角度出发 理想的建厂位置是污染本底值小 扩散稀释能力强 排出的污染物被输送到城市或居民区的可能性最小的地方 1 本底浓度本底浓度超标的地区不宜建厂 本底浓度虽未超标 但加上拟建厂贡献将超标 短期内又无法改进的也不宜建厂 2 扩散稀释能力扩散稀释能力主要决定于该地区的气象条件和地形 1 风向 风速污染物危害的程度和受污染的时间及浓度有关 确定工厂和居民区的相对位置时要考虑风向 风速两个因素 污染系数 某风向污染系数小 表示该风向吹来的风所造成的污染小 因此污染源可布置在污染源在污染系数最小风向的上侧 2 温度层结离地面几百米范围内的大气稳定度对污染物的扩散稀释过程有重要影响 最不利于扩散的是近地层逆温和上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产品脱酶脱酶处理工艺流程考核试卷及答案
- 稻谷蛋白质含量测定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马匹饲养记录管理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中药合剂工协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6月浙江高考生物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版)
- 运球技术测试题及答案
- 银行资管考试题及答案
- 银行职工测试题及答案
- 电气专业试题及答案
- 农林专业试题及答案
- 宠物经济下的宠物食品包装创新研究报告:2025年市场潜力分析
- 2025年关于广告设计合同格式范本
- 临床基于MDT平台下的“5A”护理模式在改善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中应用
- 蜂蛰伤的治疗指南讲课件
- 坏死性筋膜炎49390课件
- JT∕T 651-2022 牵引杆挂车转盘
- 某公司项目启动会(38张)课件
- 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
- DB13(J)∕T 269-2018 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建设技术标准
- 机动车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协议书
- 临床营养支持小组工作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