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教案.doc_第1页
明治维新教案.doc_第2页
明治维新教案.doc_第3页
明治维新教案.doc_第4页
明治维新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教案 哈尔滨市嵩山中学校 李宏芹 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教案一、内容标准 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通过比较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的社会状况,再现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感知明治维新的时代特征。 2.掌握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提高客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不同点。 4.通过对明治维新的分析,掌握改革类的学习方法。过程与方法 1.利用课本的小字、史料和图片再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活动,使历史知识鲜活起来,以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感悟明治维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探讨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不同,锻炼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归纳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识到日本的明治维新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通过武装倒幕建立起的以天皇为首的地主阶级的联合政权,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逐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2.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实行民族振兴的历史转折点,给亚洲国家一些立志摆脱落后状况、实现民族振兴的人们提供了经验。 3.日本这个民族通过对外学习,旁征博采,得以不断发展。这对我们今天改革开放有很大的启示。三、教学重点 掌握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明治维新对日本的重大影响。 四、教学难点 1.比较中日两国的改革。 2.体会日本不断对外学习的精神 。 五、学情分析 1.学生在八年级下册学习了日本大化改新,对日本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本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中日的比较,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2.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强大起来,而中国戊戌变法最终却失败了。这是本课的难点,教师要对背景、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3、本节课我侧重以史鉴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学习历史不是为了记忆,而是为了应用。6、 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聪明的一休视频,聪明可爱的一休是我们喜爱的动漫形象之一,那你知道一休的真实身份吗?在动画片中经常以和一休斗智来娱乐的位高权重的人是谁?对一休佩服的五体投地、追随保护一休、腰挎佩刀的新右卫门是什么身份?从这三个人物我们猜测动画片中故事发生在日本的哪一历史时期?何为幕府统治?幕府统治后期社会状况如何?在社会动荡的情况下,类似于新右卫门这样的武士又有什么样的作为呢?我们来学习第16课2、活动与规则:这堂课我们将进行“我们是历史专家”团体选拨赛的PK,闯三关。希望各组成员精诚合作,尽情展示。获胜组的历史课堂得分计入班级总评分,并获得一份神秘礼物。第一关:回答出讲课组同学问题的正确答案大组加分第二关:回答问题即小组加分第三关:按组员正确率情况按人加分,一人一分。3、展示:个人自主,提出问题“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讲的是日本的什么事?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第一关:故事会(讲讲日本过去的那些事)班级交流,解决问题第二关:研讨会(研讨日本、日中的一些事)1、 近代史上,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同是改革,试对二者进行比较。(提示:从背景、目的、性质措施、结果等方面)2、 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有限,资源匮乏,但却是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跻身世界强国之列,联系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两场改革,你觉得日本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你有何感想?3、日本现任首相是谁?在他执政期间,中日关系怎样?我们应如何对待我们的老邻居?自我检测,总结提升:第三关:真功夫单选题:1. 使日本从一个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幕府掌权 B武士倒幕C.明治维新D.迁都东京2. 下列关于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共同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B 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C 都在文化教育方面采取了重要措施D.都以失败告终3.1873年的一天,侍奉日本天皇的女宫例行给天皇梳理头发时吃惊地发现,天皇已将自己的长发剪掉。这件事主要反映了天皇决心A革除封建礼仪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C带动文明开化 D进行政治制度改革4. 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5.日本明治维新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 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革新力量进行改革 B倒幕派掌握政权,力行革新,顺应了时代潮流 C废藩置县,建立近代统一国家,形成统一市场 D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我的知识我梳理,我的情感我表达:根据本课所学内容,进行创作,可以归纳知识点,可以抒发情感,发表评论采用顺口溜、诗歌、三句半、打油诗等多种形式。写在下面。补充内容及二次备课:日文中“武士”一词其本意是侍者,贴身随从。最初是一种专业的骑兵,从事朝廷的警卫工作,后来一般贵族也拥有护卫家院的武士。1012世纪,日本产生许多影响较大的武士团。地方贵族和天皇朝廷都借用武士团保护自己,武士逐渐控制中央政权。武士必须遵守一定的封建道德观念,以忠君、节义、勇武、坚韧为其行为规范,即所谓武士道精神。德川幕府时期武士阶层形成严格的身份等级制度。上层武士拥有领地,并可担任国家要职;中下层武士因生活状况恶化,对幕府统治不满,成为倒幕的重要政治力量。4、 评出优胜组备课是教学中的第一环节,讲课与备课的关系犹如“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让课堂精彩就要做好备课工作。 有人说,课堂教学是“小池”,那么备课便是“源头活水”。可是课堂上却经常不如备课中所料,课堂上并没有完全展现我们所准备的内容,那我们就应当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课要备,经验要采纳,但教师要真正上好一堂课,绝不是靠写教案写出来的,也不是经验堆积出来的。真正的好课是在教师与学生思维的碰撞过程中,在临机应变中生成的,这就叫临讲备课,是备课的重要一环,或者说最后一环。临讲备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讲授效果的好坏。这就要求教师有深厚的功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老师要用一生备一节课。教师教学能力的积淀会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积淀,做一名精益求精的教师,应在生活中多积累,多观察,多思考,用全部的精力、经验、心血、时间来备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成为精品。 但是精心备课并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